徐階:資歷最深首輔,卻接連遭遇恩將仇報,學者:張居正確實厲害

2020-12-12 騰訊網

文/趙立波

徐階內閣的辦公牆壁上寫了三句規箴「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刑舍賞還公論」,表達了其作為嘉靖和隆慶時代銜接內閣首輔的處事原則和為政風格。簡明概括就是全力維護明朝皇帝的威嚴,並將政務按照規範下發給相關部門,同時注重賞罰分明,強調公平正義。

在剛剛成為內閣首輔不久,他便要求袁煒一起與其商量處置內閣事務,共同為皇帝擬寫諭旨。嘉靖皇帝認為這樣不很合適,認為他一個人票擬就可以了。徐階對此解釋說:「事情出於眾人合議就會公正,而公正的是所有美德的基礎,獨斷專行就難免自私,而自私就會持續導致百弊叢生。」《皇明輔世編》

嘉靖影視形象

作為嚴嵩父子大案的強烈震動,徐階緩解了當時的緊張氣息,在嘉靖後期和隆慶繼位後的這段過渡時期,內閣首輔徐階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長期崇奉道教,並親自煉丹的嘉靖帝在生命的最後三年開始有所醒悟,某種程度上對其長期不朝有所反思。當徐階和他當面長談時,希望皇帝能「廣聽納」、「容人言」,並向其闡述自古最難測的就是人心,因為最大的奸佞貌似忠誠,最大的欺詐又貌似誠信。當時正是大明官員給事中、御史抨擊嚴嵩父子的激烈時期,甚至以刑部員外郎楊繼盛為代表的激烈諫言遭到處死的緊張時期,徐階溫和的勸諫,讓嘉靖減輕了對一些官員的懲處。

張居正影視形象

三年後,嘉靖去世,他與張居正鼎力合作,對外發布嘉靖遺詔,並安排新皇帝隆慶順利繼位。而作為此後影響明朝重大改革的張居正對徐階發自內心的尊崇和敬佩,對其執弟子之禮,並感慨在他配合徐階處理關鍵問題的作用,語氣相當謙卑:

「老師手扶日月,照臨寰宇,沉幾密謀,相與圖議於帷幄者,不肖一人而已。」《答上師相徐存齋》

張居正對徐階的「崇拜」之情已經不是秘密,當時的大理寺右丞耿定向在給徐階的信中,直言不諱地形容張居正對徐階的關係:「某嘗念門下士無慮千數,乃閣下獨屬意江陵張君,重相託付,誠為天下得人矣。同志中有識者僉謂『此閣下相業第一籌也,』。」《啟徐存齋相公書》

徐階影視形象

多年以後的隆慶六年(1572),當徐階七十大壽時,已經是大明重要內閣成員張居正給已經致仕三年多的「師相」寫去祝壽函,深情地表達了感激之情:「餘既為公門人,不自願又從公政府之後,諸所謂佐國家者,一惟公是師。」《少師存齋徐相公七十壽序》再次重申了這種師徒和相業的傳承關係,看到張居正的謙和來信,頗為抑鬱的徐階難得的捋髯一笑。

沒有徐階就沒有張居正,甚至就沒有所謂的張居正改革,作為大明內閣的這種師生傳遞和留星替月,在保證內閣多年的政策延續性有著重要作用。徐階,字子升,嘉靖二年(1523)以第三名進士及弟,實現了傳統知識分子的學而優則仕。「階為人短小白皙,秀眉目,善容止。輔臣楊廷和見而異之,指其語其僚曰:『此少年名為不下我輩』。」《張岱徐階列傳》徐階個子不是很高,面色卻很白皙,眉毛也很好看,舉止優雅,這引起了當時的首輔楊廷和的注意和鼓勵,對其仕途的快速躍升有著重要關係。經過多年的歷練,其在嘉靖、隆慶時期,力挽狂瀾,「務收人心,用物望,嚴杜筐篚,天下翕然想望風採。」《徐文珍貞階》以次可知,他的名聲越來越好,如同溫暖的春風吹遍了大明官員的髮髻。

嚴嵩影視形象

在嚴嵩弄權之時,徐階以其超高手腕與之相處得頗為和諧,為了消除嚴嵩對他的戒心,主動與之聯姻,並且在嚴嵩的家鄉附近建造房屋,意思是要和嚴嵩以後好做鄰居,親密到不可分離的地步。而隱忍多年後,嚴嵩做夢也沒想到,徐階成了推到嚴嵩一黨的絕對推手,以此可知其權術運用得爐火純青。在其成為首輔之後,他迅速改變了被嚴嵩「吏道汙雜」的局面。並對其同僚提出約法三章,談公事一律到吏部衙門,不得到他的私宅。在選拔吏部的官員時,異常慎重,要他們堅決堵住私人後門。在選拔人才時不要按資排輩,即使是州縣小官,如果政績突出,就應該給予破格提升。「唯才是用,勿專論資格。」《答推用某某等諭》

大明王朝劇照

然而令徐階沒想到的是,自己在大風大浪都過來了,卻最終栽在了被他自己推薦手高拱的小河溝裡。對於高拱的使用徐階也是經過慎重思考的,首先高拱的履歷較為紮實,還給太子做過老師,徐階也希望此後在皇位交替中能夠起到關鍵的疏通作用。然而高拱為人一向張揚霸氣,當時在內閣排名僅此於徐階的李春芳看到徐階「側行佝僂若屬吏」,第三位的郭樸也是徐階推薦的,對他也很謙恭。沒想到最後一位的高拱卻經常挑戰徐階。有一次內閣成員一起吃飯,高拱不知道是酒喝高了還是故突然發難徐階說:「

我經常半夜失眠,多次按劍而起,因為你在先帝時帶頭寫青詞媚主,皇上剛晏駕,你就馬上變臉,如今到處交接各地官員,權力驅逐舊臣,為什麼?」

《張岱高拱列傳》

高拱影視形象

對於高拱的突然襲擊,徐階被驚得目瞪口呆,良久才說:「你錯了,言路口舌很多,我哪裡都能交接?我並非違背先帝,而是想為先帝(嘉靖)收拾人心。至於你說我帶頭寫青詞,歸罪於我,難道你忘記當初的舊事?先帝問我高拱願意效力齋醮事宜,可許否?我才在先帝面前這樣推薦你,這份密札還在我手上。」這一番話讓高拱頓時啞口無言,狼狽退場,此後二人撕破臉皮,高拱短暫辭職,也為徐階回鄉養老埋下伏筆。

耐人尋味的是,張居正對於自己的「師相」的遭遇並未挺身說話,只是偷偷給他寫信請罪:

「捧讀臺翰,涕泗交零,愧對老師昔日對我的培養,恩重於丘山,報答卻一點沒有」並檢討自己在老師問題上的「二罪」。

《張居正答上相師徐存齋》

沒多久,加之對內閣傾軋和隆慶的失望,徐階正式提出回鄉養病,張居正深知隆慶帝喜歡的是高拱,於是暗中和失利監太監策劃高拱復出以此平衡對內閣李春發和趙貞吉的勢力。

海瑞影視形象

果然在張居正的運作下隆慶召回高拱,並以內閣首輔兼任吏部尚書,並在不久開啟了對徐階的打擊,在高拱的運作下,安排海瑞查處徐階家的田產,弄得徐階聲名相當狼狽,不得不通過學生張居正的關係罷免了海瑞。這個學生終於幫了「師相」一次,但是徐階不知道,高拱的復出竟然是這個學生一手策劃。作為學生的張居正雖然「為善類保全一日」,並給地方官寫信要求「慰藉」徐階,81歲這年徐階病死,贈太師,諡文貞,算是安穩度過了一生。

相關焦點

  • 【話說奉賢】戲說徐階
    徐階是探花及第,他的履歷上基本走的都是上層路線,做過翰林院的編修,陪皇太子讀書,擢做過國子監祭酒,後來又升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這個時候徐階已經能夠參與朝廷的機要大事,成為權力圈裡說得上話的人物了。經過多年的打拼,在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的時候,徐階進入了內閣,也就相當於今天的國務會議的成員,是絕對的核心人物,由此也開始了他長達十七年的內閣大學士的生涯。
  • 嚴嵩徐階無逸殿作詩,嘉靖任命徐階為文淵閣大學士,徐階升官!
    張居正笑了:「老師,您這位管家,該上鴻臚寺去當差,保險誤不了事。」鴻臚寺是主管禮賓接待的衙門,所以張居正才這樣說。一句話提醒了徐華:「喲,大人不提誤事,小的還差點忘了。剛才有位神氣十足的大爺送了份帖子來,說請老爺一到就過府敘談。小人問他是哪個府上的,他又不肯說。」說著,他將名帖遞上去。徐階掃了一眼,遞給張居正:「叔大你看看這個。
  • 徐階的故事
  • 明朝最帥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只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最終為權所累
    張居正,大明王朝第一內閣首輔,在明朝不斷走下坡路的時候,開創了「萬曆中興」。他是歷史上頗受爭議的一個人物,介於佞臣和忠臣之間,勞苦功高,卻也功高震主。他也是大明朝最帥的內閣首輔,身材修長,眉清目秀,還善於保養和打扮自己,非常注重儀表儀容。
  • 牛人徐階
    對於普通人來說,較之於歷史人物嚴嵩,明代嘉靖年間的內閣首輔徐階反而並不出眾。但如果說其時權傾朝野,時間長達20之久的嚴嵩父子,就是被他獨力扳倒,想來你會有興趣聽聽這位牛人的往事與生平。20歲那一年,徐階就以全國第三名的好成績入職翰林院。但年少氣盛的他,很快就因性格耿直,而得罪了他的直接領導張孚敬。隨後即被逐出翰林下放基層為官。就是在偏遠地區的這段親身經歷,使徐階一下子變得成熟起來。
  • 張居正:萬曆尊他為師,把持朝政16年,卻病死異鄉,死後還被清算
    官場的爾虞我詐,師傅徐階的勢單力薄,自己在官場上鬱郁不得志,張居正一氣之下告假回鄉去了。回到家鄉沒多久,張居正又不甘心,再次萌生重返官場的念頭。此時的朝廷局勢已有所變化。嚴嵩開始不得勢,張居正的師傅徐階開始掌握大權,在徐階的幫助下張居正順利進入內閣。
  • 在高拱和張居正的齟齬中,有個人顯得特別重要,他就是大太監馮保
    顧璘認為,他這麼小年紀,考中舉人實在不是一件好事,這個意見確實很中懇。顧璘甚至解下自己的腰帶送給張居正,說這個腰帶配不上你將來的地位,你要好好努力,做一位名臣、賢臣。實際上顧璘也算一介名臣,當時他已經是以三品侍郎巡撫湖廣,沒兩年又升為二品尚書,在明代,已是位極人臣,且素有政聲。不得不說,顧璘還是有眼光的,張居正後來果然不負顧璘所言。三年後,再一次鄉試時,就中了舉人。
  • 《萬曆十五年》的張居正與一條鞭法
    徐階則取代嚴嵩而為首輔。萬曆十一年,徐階病卒,贈太師,看到徐階的生存法則,張居正可以說是好學生。有句話說,張居正學習徐階的為官之道——他模仿老師徐階內抱不群,外欲渾跡,相機而動。張居正的升遷和徐階的提拔有非常大的關係,但是張居正本身有很大的抱負,雖然在禮數上,對徐階非常尊敬,執弟子禮,但政見上頗為不同 —— 徐階保守,張居正更新,政見上有矛盾。
  •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為何反目成仇
    1.同舟共濟:共事翰林,協助裕王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位列二甲第九名,他的考官是徐階。由於年輕而又才華出眾,張居正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成為帝國的高級儲備人才。在翰林院,張居正受到翰林院學士徐階的大力提攜。
  • 高拱想要報復徐階 此人跑到高拱家裡大哭 讓高拱改變了主意
    但嚴嵩卻是一個只知獻媚、謀求個人私利的首輔,在他的任上,朝廷貪腐橫行,賦稅入不敷出,直到嚴嵩倒臺後,繼任的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勵精圖治,才使大明朝又喘過一口氣來,尤其是張居正的改革,被認為是明朝的中興之政。之所以要輔墊這麼多,是要引出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小人物—呂光。
  • 徐階墓在長興縣的發現與確證
    我依稀記起曾經在同治版《長興縣誌》中看到有徐階墓位於長興的說法,就查閱新版縣誌及其它本地史料,卻沒有提及徐階墓的,問訊縣誌辦的老人,亦說不知,於是就查史書,果真在清朝雍正年間出版的《浙江通志·陵墓》中查到了「明大學士諡文貞徐階墓」在長興的記載(當時手頭沒有舊版《長興縣誌》),於是產生了找到徐階墓的濃厚興趣。
  • 書法人物 | 【甘草國老】徐階
    徐階者,中興重臣也,得夏言賞識而侍其左右,適逢嚴嵩掌權,夏言忠直,受迫而死,徐階諳其理,隱忍不發。徐階順嚴嵩意,迎嘉靖帝好,嚴嵩多次欲除徐階無果,徐階待羽翼豐滿時,大力剪除嚴嵩黨羽,巧治嚴嵩、嚴世蕃父子,平復朝政清明,提攜張居正、高拱等若能臣,獎掖後學而功成身退。
  • 明朝閣老徐階之墓 400多年後在浙江長興被發現確認
    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員表示,依照墓誌蓋,基本可以斷定墓主人為明朝內閣首輔徐階。徐階墓整體尚存 長興宣傳部提供 攝  徐階,松江府華亭縣人(現為上海市松江區)。相傳嘉靖年間,徐階與奸相嚴嵩同朝為官,多年隱忍不發,最終瞅準機會將其扳倒,名垂史冊。同時,他還是名相張居正的老師,並在海瑞抬棺大罵嘉靖皇帝後,使海瑞僥倖活命。
  • 他曾是孤兒,二十歲中舉,幾十年不願升官,是張居正喜歡的老實人
    若評選明朝近三百年歷史中最為傑出的政治家,非張居正莫屬,但是評選明朝最傑出的官僚,張居正卻只能屈居第三,張居正政務做的很好,但是死後卻差點被鞭屍,排第一的非徐階莫屬,第二名應該是張居正的得力助手申時行。今天猩猩就來講一講申時行當首輔前的經歷,您大致就知道申時行為什麼比張居正還會做官了,希望您能喜歡。
  • 世間再無張居正:最偉大的改革家之一,大明由此續命了百年
    16歲張居正同父親一起參加鄉試,一舉中榜,中了舉人光耀了門楣。讀過《範進中舉》的人都知道,當時的科舉是有多難,可是這對於張居正來說簡直是小草一碟。其實張居正字13歲的時候就能中舉,只不過當時的巡撫顧麟認為張居正太優秀了,自古都是大器晚成,想要將其磨練磨練,就將其落榜了,等到3年後張居正再次中榜後,親自將自己身上的犀帶送給他作為勉勵,以後的張居正也沒有讓其失望。
  • 張居正一手提拔申時行,申時行做了首輔為何不保他全家?萬曆不準
    張居正是雷厲風行的改革家,而申時行則是假裝大方的守舊者。其實早在張居正執政的時候,申時行就得到了提拔,並且被張居正認定為入閣成員之一。可以說張居正對申時行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不過張居正執政期間,不準人說話的壞毛病,使得申時行一時間也有些抑鬱。任何一個時代,不允許人說話,不管經濟多發達,都是一個愚昧無知的時代。
  • 如果萬曆保持張居正的改革,明朝還會那麼快滅亡嗎?
    張居正(1525年5月24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號太嶽,幼名張白圭,湖廣荊州衛(湖北省荊州市)軍籍,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進行「萬曆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
  • 明朝閣老徐階之墓勘測結束 墓址旁水塘為「泮池」
    後期,徐階墓址將進行基本復原,設計圖紙通過多部門認證,復原工作已提上日程。同時,明代墓葬應有的石像生和享堂目前都未發現任何跡象,隨著徐階墓的深入勘探,只有一些零碎的瓦片被發現,但通過判斷皆晚於徐階所在年代。「就現在發現的墓葬情況結合文獻來看,徐階墓本身應該十分簡單,很多東西都是由後期賜葬後加造。」長興縣博物館文保部主任何煒說,目前勘探發現的情況也十分符合徐階低調、隱忍的為人處事態度。
  • 徐階的恩師聶豹,對即將步入仕途的徐階說些了啥?
    important}徐階的恩師聶豹,對即將步入仕途的徐階說些了啥?就在徐階即將成為復讀生的時候,上天又一次朝他微笑了。解元和落榜實在反差太大,雙方爭執不下,最後,終於達成妥協,錄取徐階,不點解元。  當時,徐階對這一切,絲毫不知,完全被蒙在鼓裡,不過,無所謂,他已經獲得了更進一步的資格,一年之後,他將見識真正的大場面,去面對這個帝國的統治者們。
  • 嘉靖罵徐階是小人,下旨說永不擢用,為何不久就提為內閣首輔
    嘉靖很生氣,貶謫徐階,又下旨表示徐階是小人,永遠不提拔。但不久就把他提拔起來,最後還讓他當內閣首輔。在嘉靖去世的時候,還讓他輔佐新皇帝。《萬曆野獲篇》是明代沈德符寫的一部筆錄史料,正史《明史》《明實錄》中並無記載嘉靖帝下旨不用徐階的事。《明史》記載這件事的時候,是說張璁向嘉靖提建議後,徐階表示反對。張璁當時很生氣,說,你想背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