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在心臟的動力下在血管內日夜不停的循環維護生命活動。
血液通過血液循環將營養、氧氣、水分等營養物質送到全身的組織細胞中,來維護組織的正常機能。同時血液通過循環,還能將各組織器官代謝所產生的一些廢物、垃圾排出體外,來維護體內內環境的平衡。另外血液通過循環還能將內分泌所產生的激素,送到全身各部分,來調節機體的生理機能。
但我們在生活中如果連續的畏寒(如在冬天寒冷的時間、夏天長時間呆在空調房、久居溼氣大的地方、常吃冷食等);過分的減肥;長期油膩飲食;過分疲勞等情況下都會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從而使有用的物質到不了細胞,無用的物質堆積,細胞不能發揮作用,人往往就會出現一些不良的表現。時間長了,就容易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
血液循環不好的人,通常會有3種表現
1.記憶力減退
當血液循環不好時,就容易導致腦供血不足,而腦供血不足會引起腦功能的障礙,人往往就會出現記憶力減退、耳鳴眼花、聽力減退、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表現。
2.手腳發涼
當血液循環不好時,末梢靜脈血管中的血就不能順暢的進入心臟,人往往會出現手腳發涼、肢體發麻、麻木抽筋等不良表現。
3.疲勞乏力
當血液循環不好時,全身的各種組織器官,就無法及時得到充足的營養和氧氣。同時一些代謝廢物、垃圾也無法及時代謝掉,導致器官的工作效率會下降,人往往就會出現時常疲勞乏力、做事打不起精神、愛嗜睡等不良表現。
做3不3要,有助血液通暢
3不
1.不要久坐
長期的久坐缺乏運動,是導致血液循環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長時間的久坐血液會停滯在骨盆和腿部,造成四肢血液循環不暢,導致血栓形成,影響血液循環。建議大家無論是靜坐還是站立如果超過半小時,最好起身走動或是簡單的做做操,來促進一下血液循環。
2.不要長期油膩進食
長期的油膩飲食,會導致血管變得狹窄,影響血液循環。油膩的食物中,通常會含有動物性蛋白質、脂肪較多,長期食用血液中膽固醇值會升高,血液會變髒,壞膽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積,使血管內壁變厚、血管變狹窄,從而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所以建議大家平日要合理膳食,少吃油膩食物。
3.不要過分疲勞
過分疲勞也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因為過分疲勞會引起精神緊張,對自律神經有極大的影響。而自律神經具有控制著呼吸、消化吸收、血管的收縮擴張等作用。因此心與身體有過分疲勞感後,血液循環就會不暢。所以建議大家在工作、學習中要注意勞逸結合。
3要
要常吃些有助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
生薑:中醫認為生薑具有活血驅寒的功效。常吃生薑可使身體變暖,有助氣血運行。
生薑中含有的姜辣素,可促進排汗、促進新陳代謝、減少膽固醇,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燕麥:燕麥中含有可溶性纖維,能夠大量吸收人體內的壞膽固醇,並將其排出體外,從而能夠淨化血液。
燕麥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鋅元素,可以調節糖類和脂類的代謝,以防血液濃度增高。
肉桂:肉桂又叫桂皮。中醫認為肉桂具有活血驅寒的功效,可促進氣血的運行,尤其適合畏寒肢冷、閉經、痛經的女性食用。
2.要常按改善血液循環的穴位
三陰交穴:三陰交穴位於腳內側踝骨向上四指距離的凹處。
常按此穴可健脾益血,有助氣血運行。
用大拇指指尖或中指指尖按在此穴位上,要有一定的力度,然後進行順時針的按揉,持續5-10分鐘,每日或隔日按摩一次即可。
3.要經常泡溫水澡
經常用溫水泡澡,可起到從身心開始取暖的作用。在熱水中短時間浸泡,雖然很快能夠取暖,但很快又會變涼。而在溫水中慢慢浸泡,會使身體慢慢變暖,促進血液循環。泡澡的溫度應該在37-39攝氏度之間。泡澡的時間在20-30分鐘為宜。女性月經期間身體不適時,用37-39攝氏度的溫水泡腳,也能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