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銷會議應該這麼做!
上大學的時候,第一次正式接觸直銷,當時是被一個所謂的「兼職」招聘騙過去的!
招聘的地方穿過一個商場,從後門進入一個居民樓,進去之後才發現,原來是某直銷公司的「家庭聚會」!
當時現場只有十幾個人,老師在臺上講的是什麼,我當時就沒有聽進去,因為我有強烈的牴觸感和壓迫感,為什麼呢?
因為當時十幾個人當中,至少有七八個人強烈的迎合臺上老師的發言,很明顯,這是他們的「老人」!而這十幾個人當中,只有包括我在內的四五個人是「新人」!
老師講課之後,立馬就會出現兩個「老人」圍攻一個「新人」的情況,這種「從眾」的影響力,給人很大的推動力,讓你感覺,今天你不留點錢,自己心裡都過不去!
結果,最後,因為我是學生,沒有太多錢為由,只是掏了60多塊錢,加入了他們的會員,還拿了一些資料,之後就再也沒聯繫過!而當時和我一樣的另外幾個「新人」還在房間裡面溝通呢!
今天,我們本身不是講直銷行業的做法是不是妥當的,我們要分享的是,這種「馬甲營銷」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2、馬甲營銷的本質是從眾心理
其實,這種常見對於大家來說應該是無處不在的!
比如,我第一次去簋街吃小龍蝦的時候,當時還沒有舌尖上的中國,記得那天是下午4點,因為那個時候不用排隊,即使這樣,我在簋街上選擇進哪家店的時候,評判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誰家客人多!
但是誤打誤撞進了胡大的門店,沒想到還真的進對了!
而現在你再去簋街上去吃胡大,可能幾個分店都需要排隊才能吃上!記得有一次帶朋友去簋街,下午六點到的,結果硬生生排了一個半小時的隊伍!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就是從眾的原理,因為大多數做出的決定肯定不會錯!
所以,很多剛開張的餐廳,小吃店,樓盤,為了營銷這種排隊的場景,甚至會僱人來當「託兒」,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產生從眾的效應,從而能夠成交那些真正的客戶!
3、網際網路上的從眾效應
其實,今天在網際網路上,從眾的假象就更容易製作了!
比如,你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想要嘗一下當地的美食,你會如何去選擇呢?
當然,有朋友的地方,當時請朋友給一點建議,但是沒有熟人怎麼辦呢?可能絕大多數人都會去看一下大眾點評的推薦!
當年第一次去麗江古城的時候,在古城裡面吃了很多街邊的小吃,味道不敢恭維,因為除了鹹之外,沒有什麼也可以值得回味的滋味!
於是我就靈機一動,想到了大眾點評,於是開始搜索附近評分高的美食,結果找到一家評分和評價雙優的門店,我們按照地圖找了過去,這是一家特別難找的門店,門店旁邊是一個類似於下水道或者汙水處理的設備!
門店非常小,裡面就四張桌子,到了飯點一個人都沒有,店裡只有老闆和老闆娘,菜單是手寫的,不超過十道菜,我們按照推薦點了兩道菜,結果米飯還是夾生的!
我不知道他家的評價是怎麼做上去的,但是我確實知道,在網際網路做生意,這個評價有的時候會起到的決定性的效果!
在電商平臺尤為重要!
做電商的有句話:刷單可能會「死」,但是不刷單一定會「死」!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的銷量越大,客戶就會越降低自己的判斷力和思考力,來直接購買!你的評價越好,給你帶來的銷量就會越理想!
這就是網際網路上的從眾效應!
其實,如果你要是留心的話,你會發現很多「奸商」都會利用大家的從眾效應,做馬甲營銷!
比如,一個微信群裡面,只有40個人,裡面有七八個人主動找群主諮詢,而這七八個人絕大多數都是他們自己人!
比如,前段時間電視曝光的一個微信群,裡面成交10萬塊的保健品,結果成交之後才發現,裡面100多個人,只有幾個人是客戶,其他人全是「託兒」!
再比如,我曾經在一個火車站廣場候車閒聊的時候,看到火車站有廣場有一個小型電影院,這個老闆為了吸引人,找來自己的幾個員工,輪流的假裝客戶去買票!我在那等了一個小時,至少看到其中一個員工,假裝客戶進出了8次!
其實,從眾心理沒有錯,營銷利用從眾心理也沒有錯,但是,我希望良心的商家,一定是在利用營銷方法的同時,背後給客戶提供的是物有所值的服務!
我們之前分享過,營銷做的好可以賺快錢,產品做的好才能賺久錢!
如果你想讓讓自己的事業長久穩定,那麼在學好營銷方法的同時,打造好自己的產品,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