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病重留遺囑,巨額遺產繼承難?法院訴前解糾紛!

2020-10-21 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


當事人向法官贈送錦旗▲

今年年初,居住在橫瀝鎮的郭女士病重過世,留下巨額財產待處理,雖其生前已自書遺囑,但由於病情原因未能進行公證,而繼承人又分散在香港和內地各地,讓本來簡單的遺產分配困難重重,最後只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對此,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靈活運用訴調對接機制,引導各方當事人通過訴前調解解決,並採取線上調解的方式,為香港籍當事人提供便利,在當事人只跑一趟的情況下圓滿化解糾紛。

重病過世留遺產 分配過戶繼承難

今年2月,郭女士因病在東莞市橫瀝鎮去世,身後留下房產10處、汽車2輛、保單2份、股權5處、珠寶玉器72件、數十萬銀行存款及對外債權近兩百萬待處理。

郭女士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有其一子兩女(均未成年)及其母親。去年病中,郭女士就已自書三份遺囑,對上述大部分財產進行了分配,但由於去年年底病情急轉直下,在香港接受治療的她無法處理公證事宜,因此並未進行遺囑公證

因其遺產多為房產,又分布在河北、江蘇、廣東等多地,根據各地房管部門的規定,需要所有第一順位繼承人到當地公證部門進行公證才能辦理過戶手續,而郭女士的子女和母親分別居住在香港、湖北、江蘇等地,其中其母親年邁,無法隨同各繼承人奔波各地辦理公證手續。無奈之下,郭女士其中兩名子女的父親於今年5月將其他繼承人起訴至法院,以期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線上線下齊商議 法院訴前解糾紛

基於本案的特殊性,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民四庭柯金玲法官收案後,第一時間聯繫各方當事人詳細了解案件情況。在溝通過程中,各繼承人均表態願意按照遺囑內容執行。

考慮到該繼承糾紛涉及遺產數額較大、種類繁多,當事人又分散各地,其中郭女士的大兒子、大女兒及兩孩子生父身處香港,疫情期間往來內地不便,且各方當事人對遺囑中的遺產分配並不存在太大爭議,柯金玲法官積極引導各方當事人通過訴前調解解決糾紛,並採取線上調解的方式,指導各方當事人敲定調解方案。

針對郭女士擔心三個小孩繼承巨額財產時尚未成年,恐兩生父對財產做出不利處分,故在遺囑中指定自己的兩個姐姐作為「指定監護人」這一情況,雖據法律規定,三小孩的兩生父均為法定監護人可行使監護權,無法再行指定監護人,但為了尊重被繼承人的意願及滿足當事人的調解需求,柯金玲法官和調解員在耐心釋法的同時,還提議可分別將郭女士的大姐、二姐列為第一、第二順位財產監管人,凡是基於三孩子的教育、醫療等利益,需處置其名下遺產時,兩法定監護人均需向財產監管人提交書面申請,並將此寫進調解協議,既與原定法定監護人權利不產生衝突,又能消除各方顧慮,得到了當事人的一致認同,使調解得以順利推進。

各方在核對證據原件▲

各方在核對證據原件▲

上月底,各方當事人及其委託訴訟代理人一齊來到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調解室,在認真核對21份證據原件後,共同籤署了調解協議。困擾各繼承人多時的問題終於得以解決,這宗繼承糾紛在當事人只跑一趟的情況下便得到圓滿化解。

「調處得當,維護未成年人權益,解疑周到,化解糾紛於未然時。」調解成功後,各繼承人對柯金玲法官贈送錦旗,表示衷心感謝。

相關焦點

  • 財產繼承糾紛增多 遺囑造假違法成本低鑑定難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財富的增加,近年來,法院受理的財產繼承糾紛也呈直線上升趨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房產繼承等涉房糾紛佔涉老財產糾紛的76.4%。因所涉財產價值較大,雙方矛盾比較尖銳,往往處理難度較大。為了防止子女因財產起糾紛,也為了避免子女將來繼承財產的繁瑣手續,不少老人會選擇生前立下遺囑。
  • 口頭遺囑難認定咋辦?法院:遺產按法定繼承處理
    簡要案情原告申某忠與被告申某華、申某蘭、於某良、於某肖法定繼承糾紛一案,申某忠與申某華、申某蘭、及於某良、於某肖的母親申某青系兄妹關係,其母金某去世後,留有房產一套,申某忠主張,其母金某生前曾當著兄妹四人的面,明確說明,該房產給申某忠,其餘兄妹三人均同意,金某去世後,申某青去世,
  • 要怎麼提起遺囑繼承糾紛訴訟,遺產繼承訴訟時效有多久?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遺囑繼承糾紛應以對被繼承人有法定繼承權的自然人為原告,以剩餘所有其他繼承人為被告。那麼要怎麼提起遺囑繼承糾紛訴訟,遺產繼承訴訟時效有多久?  網友諮詢:  要怎麼提起遺囑繼承糾紛訴訟,遺產繼承訴訟時效有多久?
  • 不滿父親遺產分配,把遺囑吃了,最後該如何繼承?看看法院怎麼說
    如果沒有立遺囑,那麼就要按照法定繼承分割遺產。然而,在一個繼承權案件,兒子不滿父親把財產都留給繼母,把遺囑原件吃了,那麼最後該怎麼處理呢?而繼母馮某拿出老徐生前所立的遺囑原件,表示遺囑中明確寫明,老徐的全部財產歸其所有。二人爭論不休,小徐對這份遺囑一直不認可,情急之下,一把奪過遺囑,塞進嘴裡吞下去了。馮某更加生氣了,便一紙訴狀將小徐起訴到法院,要求繼承老徐的這套房子。
  • 房產繼承起糾紛,父子兄妹對簿公堂
    房產繼承起糾紛,父子兄妹對簿公堂 2020-12-22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決遺產繼承難的小竅門您知道嗎?
    繼承人靈機一動,一紙訴狀,讓法院圓滿解決了各繼承人遺產繼承的難題,維護了各繼承人合法權益。考慮到該繼承糾紛涉及遺產數額較大、種類繁多,當事人又分散各地,其中郭女士的大兒子、大女兒及兩孩子生父身處香港,疫情期間往來內地不便,且各方當事人對遺囑中的遺產分配並不存在太大爭議,辦案法官積極引導各方當事人通過訴前調解解決糾紛,並
  • 繼承父母遺產起糾紛 同胞兄妹鬧上公堂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章程 通訊員雲法宣)父母去世後,兄妹三人都聲稱自己對父母盡到了主要的扶養義務,要求多分財產,爭執不下鬧上法庭, 最終法院是如何判定的呢?記者近日從白雲區法院獲悉,這起發生在同胞兄妹之間的遺產繼承糾紛有了判決結果。
  • 老人留下三份遺囑,引發家庭繼承糾紛
    人生在世,拼搏了一輩子,自然會留下屬於自己的財產,而這部分財產是我們生不能來帶,死不能帶走的東西,因此在生前留有一份遺囑,將自己的財產妥善的進行處置,可以有效的避免家庭矛盾。而這些財產,絕大多數情況都是要留給自己子女的,在年老生病之後,子女的態度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老人對日後遺產的安排,若老人生前留有多份遺囑,對於子女來說也是一件麻煩事。
  • 繼承人間的房屋遺產糾紛不適用訴訟時效
    其後的房屋遺產權屬糾紛是物權糾紛而非繼承權糾紛,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案情  周明娥、周學根和周學新系姐弟,1984年三人之父病故,留有浙江省長興縣雉城鎮解放東路97-3號房屋一幢,但三人當時並未對該房屋進行遺產分割。1986年周學根搬離該房屋,由於周明娥已外嫁,該房屋自此由周學新居住並管理。
  • 叔侄女4人因房產繼承糾紛鬧上法庭,叔叔:母親患老年痴呆遺囑無效...
    據裁判文書網日前公布的一份判決書顯示,因為遺產繼承糾紛,叔侄女四人鬧上了法庭。孫女贍養奶奶獲房產繼承權,三名叔叔不肯辦手續,一審法院判決:遺產應由孫女繼承據一審法院認定,被繼承人何某與陳某5共育有四子,其孫女陳某2在何某去世後繼承何某在瀋陽市大東區珠林路的房產。何某在去世前曾於2006年立下遺囑,將房產留給孫女陳某2一人所有。
  • 繼承產生的遺產分割糾紛
    專欄《民法典(物權編)》第17章 繼承物權糾紛(繼承產生的遺產分割糾紛)一、繼承物權糾紛民法典第230條 【因繼承取得物權】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因繼承或受遺贈可以取得物權,現實生活中,繼承物權糾紛多發,遺贈物權糾紛不常見,故民法典去掉物權法第29條中的「遺贈」事項。繼承開始時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死亡包含自然死亡與宣告死亡,宣告死亡,從法院判決確定的死亡之時繼承開始。
  • 清明時節話繼承:60%的繼承案件因未立遺囑而「扯皮」
    記者今天(4月2日)從廣州市南沙區法院了解到,2015年至今,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受理繼承糾紛143件,其中遺囑繼承糾紛14件,佔總數僅9.7%,法定繼承糾紛91件,佔比63.6%。數據顯示,在法定繼承糾紛中,案件調解率甚至略高於判決率,反映在該類案件中,如有公平合理的遺產分配方案,繼承人之間也不願意徹底「撕破臉皮」。可以說,規範合理訂立遺囑,是有效避免繼承糾紛的一劑「良方」。
  • 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同時存在時,如何適用?
    法定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生前未立有遺囑,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範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的原則。遺囑繼承,是根據被繼承人在生前所立遺囑,指定全部或部分遺產,由法定繼承人範圍的特定人員繼承。二、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被繼承人生前留有遺囑的,按遺囑規定的內容執行,如果被繼承人沒有遺囑的才按法定繼承辦理。因此,遺贈撫養協議、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發生衝突時,遺贈撫養協議優先於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又先於法定繼承。
  • 為爭遺產兄妹對簿公堂撕破臉,皆因父母兩次修改遺囑
    親人的狀告讓劉山心裡很不是滋味,但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劉山又以繼承糾紛將劉雲和母親訴至法院,要求按照新遺囑由兄妹倆平均繼承父親的遺產,母子三人平均分割撫恤金,另外劉雲要向他支付12萬元的喪葬費。劉雲稱,哥哥手中的遺囑並非父親的真實意思,沒有給她保留遺產份額,因此應屬於無效遺囑,而且哥哥從始至終並未贍養過母親,應不具備繼承權。二審法院審理認為,從劉山提供的父母就醫材料、父親去世後安排葬禮等各項材料均能證明他對父親盡到了生養死葬的義務,也曾悉心照料母親生活。最終,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公證遺囑在手,孫子卻不能繼承爺爺遺產,這是為什麼?
    都說"隔代親",很多時候,老人對孫子女的疼愛已經超過了對子女的疼愛,有些老人甚至立遺囑,將財產直接留給孫子,孫輩也理所當然的認為爺爺奶奶的財產就是自己的,然而有遺囑在手卻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繼承財產,稍有不慎,可能就和巨額遺產失之交臂。
  • 利刃出鞘:遺產繼承是一場人性的考驗
    如果沒有遺囑,一個人死後的財產自動轉給配偶。要是一個人生前既沒有遺囑也沒有配偶,一旦過世這財產由誰來繼承就會出現麻煩事,那時就要有法院來判決此人的後代是否可以合法繼承財產。且美國在繼承遺產上面需要繳納超額遺產稅。01我國繼承法對遺產繼承有何規定?
  • 代書遺囑格式不規範 法院判決遺囑無效
    近年來,很多老人採用代書遺囑方式立遺囑,但因立囑人、代書人疏忽或對法律了解得不夠,代書遺囑由於程序要件有瑕疵,由此引發的糾紛時有發生。近日,新疆昌吉市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代書遺囑引發的遺產糾紛案件,法院最終認定該代書遺囑無效。
  • 福建閩侯法院:遺囑在手,遺產我有?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東 通訊員 李明敏未給殘疾且無生活來源的母親保留遺產份額的自書遺囑是否有效?近日,福建省閩侯縣人民法院審結了這樣一起遺囑繼承糾紛案件。劉明(化名)於2013年以55萬餘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套房產,房屋權屬登記在劉明一人名下。2015年劉明與露露(化名)登記結婚,並生育一女劉玉(化名)。
  • 子女繼承父母全部遺產需要合法有效的遺囑
    可能在生活中或是電視劇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因為財產糾紛而鬧得整個家庭都非常不和睦的情節。並且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當中,大家都會認為如果是獨生子女的話,那麼老人去世之後所遺留的財產,第一繼承人便是子女。但第一繼承人並非只有一個子女的情況,需要合法的遺囑方可由一人繼承!
  • 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同時存在,哪種繼承方式優先?
    2003年3月12日父母在公證處進行了遺囑公證,要求該房屋由原告一人繼承。2008年2月18日,母親因病去世,後父親與原告共同生活五年,由原告照顧其生活,直至父親去世。  因房產繼承問題,原告與各被告協商,但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無法公證過戶。另外父親去世後留有存款等11萬元,也應當一併繼承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