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父母遺產起糾紛 同胞兄妹鬧上公堂

2020-11-08 光明網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章程 通訊員雲法宣)父母去世後,兄妹三人都聲稱自己對父母盡到了主要的扶養義務,要求多分財產,爭執不下鬧上法庭, 最終法院是如何判定的呢?記者近日從白雲區法院獲悉,這起發生在同胞兄妹之間的遺產繼承糾紛有了判決結果。據悉,即將於明年實施的民法典對繼承遺產作出了明確規定,同一順序繼承遺產,份額一般均等。

同胞兄妹因房產繼承對簿公堂

老文和老李是一對夫妻,兩人經過奮鬥於1999年買下白雲區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雙方婚後共生育三名子女,即大哥阿烈、二哥阿成和小妹阿玲。

父母相繼仙逝後,大哥阿烈收到法院送達的起訴狀。原來,是弟弟阿成和妹妹阿玲起訴,要求共同繼承父母生前留下的房子和存款。其中,阿成以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且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為由要求多分遺產。

阿成和阿玲向法院訴稱,父母生前與阿成一家共同居住在房屋中,父母患病期間,全程由阿成夫妻兩人日夜照顧,妹妹阿玲還支付過母親高昂治療費。

阿成和阿玲為父母的晚年生活出錢又出力,而大哥對父母卻從未盡到過扶養、照顧的義務。父親去世前,曾多次聲稱將房屋留給阿成。父親去世後,房屋一直由阿成一家居住。

2019年10月下旬,大哥阿烈趁著阿成外出之際,強行撬開上述房屋門鎖,強行搬進去居住。現大哥阿烈與阿成均住在該房屋。大哥阿烈辯稱,自己對父母盡了主要的扶養義務,他一直與母親同住,父親後來年紀大了也曾搬去與他同住過,而弟弟阿成則因妻子在外地的緣故,長期在外地居住,很少回來廣州。阿成稱其撬門入住不屬實,父母生前對名下的房子進行了分配,母親曾表示房子歸兩個兒子繼承,補償3萬元給阿玲。

法院:兄妹均分遺產

白雲區法院經審理認為,父母生前未訂立遺囑,故其二人的遺產應按照法定繼承的原則辦理。現雙方均對遺產範圍無異議,故案件爭議焦點在於阿成是否應多分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三條第三款規定,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條規定,對被繼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經濟來源,或在勞務等方面給予了主要扶助的,應當認定其盡了主要扶養義務。

關於履行扶養義務的理解,不僅僅包括日常生活的陪伴,還包括精神上的慰藉及支持。阿成雖提交了居委會證明證實父母生前與其共同居住,但阿烈亦提交了多張生活照片證實其一家陪伴父母外出就餐及遊玩,且父母生前也曾經常到阿烈處居住生活。

現阿成主張其多分遺產的理由不充分,法院不予支持。因此,遺產應按照等分原則處理,房屋由兄妹三人各繼承三分之一產權份額,存款餘額均分繼承。

判後,雙方當事人均服判息訴。

民法典小課堂

同一順序繼承遺產份額一般均等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條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經辦法官指出,該案中,父母沒有訂立遺囑,兄妹三人對父母也盡到了主要的扶養義務和陪伴,並沒有出現其中一人需要多分的情形,因此,法院判定兄妹三人均分遺產。

古人所述的「父母在,不遠遊」,可能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需要,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

然而,除了同住或給予物質幫助外,亦不能忽視對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關懷,精神上的慰藉與支持有時甚至比物質上的資助更讓老年人寬慰。

來源: 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重陽||遺產繼承起糾紛 同胞兄妹上公堂
    同胞兄妹因房產繼承對薄公堂老文和老李是一對知足常樂的夫妻,兩人經過奮鬥於1999年買下白雲區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雙方婚後共生育三名子女,即大哥阿烈,二哥阿成和小妹阿玲。阿成稱其撬門入住不屬實,父母生前對名下的房子進行了分配,母親曾表示房子歸兩個兒子繼承,補償3萬元給阿玲。遺產應由三繼承人平均繼承,但由於妹妹阿玲僅主張繼承六分之一,故剩餘的六分之五應由其和阿成平分。
  • 房產繼承起糾紛,父子兄妹對簿公堂
    房產繼承起糾紛,父子兄妹對簿公堂 2020-12-22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兄妹為爭父親遺產鬧上法庭,哥哥打開一個鏽鐵盒,3人瞬間淚崩...
    3兄妹為爭父親遺產鬧上法庭,哥哥打開一個鏽鐵盒,3人瞬間淚崩...上了年紀的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子女能夠團結和睦但近年來,浙江杭州漁民老王家卻為了父親遺產的分割有了芥蒂,甚至鬧到了法院!直到父親的遺物:一個「鏽鐵盒」的出現...
  • 兄妹因房產鬧糾紛 法官調解喚回一家親
    兄妹因房產鬧糾紛 法官調解喚回一家親   本報訊(記者夏軍通訊員王川劉政)近日,一名臺灣籍男子,在其父母離世後,與在河池的親兄妹發生房產糾紛。近日,金城江區人民法院法官洞悉入微,找到突破口,促使雙方達成和解。
  • 為爭遺產兄妹對簿公堂撕破臉,皆因父母兩次修改遺囑
    沒過幾年,劉雲也結了婚,婚後從父母家搬了出去,四口之家只剩下兩位老人,此時,上了年紀的父母親還住在單位分配的房子裡,彼此之間互相照顧。2012年11月,母親考慮到自己和老伴兒都年事已高,為了防止兩人百年後兒女因為家產鬧矛盾,於是母親提議和老伴兒共同訂立自書遺囑。他們表明兩人百年後,願意將名下160平方米的房子交由女兒劉雲繼承。
  • ...糾紛成因複雜 釐清關係合法繼承 ——一起繼承糾紛案件的庭審...
    遺產本是逝者留給親人的一種安慰,但也可能成為親人之間產生矛盾的根源。現實生活中,因遺產繼承鬧得形同陌路的情況時有發生,親人之間為爭遺產對簿公堂的案例更不在少數。這起由三個出嫁女作為共同原告,以法定繼承糾紛將其兩個兄弟及其兄嫂、侄子及其侄女起訴到準旗法院的案件,要求判決原、被告平均分割繼承他們父母去世後留下的房屋及存款。案涉原、被告系同胞姊妹兄弟關係,三原告已出嫁,父母生前由子女們輪流照顧。在二老相繼去世後,生前留下的存款、房屋如何分割成為了兒女們所爭執的問題。
  • 杭州四姐弟為遺產繼承鬧糾紛 看調解員如何重續親情
    很難想像,就在一個月前,這家人還因為一筆遺產鬧得不可開交……事件聚焦父母留下的老房要拆遷四姐弟分配不均鬧糾紛蔡老太是杭州市江幹區彭埠街道的老居民,育有兩兒兩女,分別是大女兒阿雲原本以為,這場遺產分配糾紛就此劃上句號,卻沒想到在最後的協議履行環節再生波瀾。
  • 子女繼承父母全部遺產需要合法有效的遺囑
    可能在生活中或是電視劇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因為財產糾紛而鬧得整個家庭都非常不和睦的情節。並且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當中,大家都會認為如果是獨生子女的話,那麼老人去世之後所遺留的財產,第一繼承人便是子女。但第一繼承人並非只有一個子女的情況,需要合法的遺囑方可由一人繼承!
  • 漢中兩兄妹爭遺產起衝突,法官巧調解化糾紛
    近日,西鄉縣人民法院峽口法庭成功調解了一起兩兄妹為爭父母遺留的房屋而引發的法定繼承糾紛案,並督促雙方對訟爭房屋順利進行了騰交。陳富某、楊兆某生前育有5名子女,2001年陳富某、楊兆某相繼去世,遺留有位於峽口鎮康寧社區三間一廈土木結構房屋及一間豬圈,2016年二子、三子相繼去世,被告陳乙從廣東遷回峽口居住,將父母遺留房屋佔為己有。原告陳甲於2019年8月提起訴訟,要求繼承其父母遺留房屋及附屬建築一半的份額。
  • 兄妹產生繼承糾紛 法官邀來「舅娘」幫忙調解
    常報全媒體訊 近日,金壇法院少年及家事審判庭成功調解一起法定繼承糾紛案件,讓一家兄妹6人握手言和。據了解,金壇人翁某與王某系夫妻,共育有三子三女。老兩口去世後,留有一筆存款。為了這筆存款該如何分配,兄妹6人互不相讓,最終鬧上了法庭。原告方是6人中的姐弟四人,要求平均分配這筆存款;而作為被告方的兄弟二人,則認為么弟在父親生前頗受喜愛,已經獲得了父母給予的較多財產,故不僅不同意與原告方姐弟四人平均分配這筆存款,甚至提出反訴,要求分配父親在生前就已轉到其他子女名下的財產。雙方為此爭執不下,說著說著就情緒激動,甚而爭吵起來。
  • 女子遭人殺害屍骨未寒,家人就因遺產對簿公堂
    前夫生的孩子,王某的父母,以及和章某所生的龍鳳胎,只能對簿公堂來進行問題的解決。所以希望繼承五分之二的遺產份額,其實說白了就是平均分。每人百分之一,只不過老兩口,合計百分之二而已。當然如果只是這樣也就不會鬧到公堂上了。
  • 繼承遺產致兄妹鬩牆,共有房屋該如何分割?
    六兄妹共同繼承了一套房屋卻因為如何分割起了矛盾最終還對簿公堂一起來看看這起共有房屋分割糾紛基本案情原、被告為兄妹關係,各方曾因涉案房屋繼承糾紛發生訴訟,經法院一、二審判決,確認涉案房屋由阿北、阿山、阿花、阿毅各繼承20%產權份額,阿秋、阿石各繼承10%產權份額(以上名字均為化名)。
  • 遺產繼承起糾紛 無接觸審判成功調解
    繼承遺產糾紛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家人之間心生芥蒂,甚至反目成仇。近日,福建省寧化縣人民法院運用「雲上法庭」無接觸審判連線雙方當事人,僅用半個小時就成功調解了一起繼承糾紛案件。  2020年1月,葉某來到寧化法院立案庭起訴,希望法院解決她的遺產繼承事宜。
  • 繼承產生的遺產分割糾紛
    專欄《民法典(物權編)》第17章 繼承物權糾紛(繼承產生的遺產分割糾紛)一、繼承物權糾紛民法典第230條 【因繼承取得物權】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因繼承或受遺贈可以取得物權,現實生活中,繼承物權糾紛多發,遺贈物權糾紛不常見,故民法典去掉物權法第29條中的「遺贈」事項。繼承開始時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死亡包含自然死亡與宣告死亡,宣告死亡,從法院判決確定的死亡之時繼承開始。
  • 北京房產律師徐憲傑:分享遺產繼承糾紛司法案例
    北京房產律師徐憲傑近日分享一例發生在北京的遺產糾紛案例,供大家參考。內容摘自: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20)京0105民初18468號判決書。原告張強(化名,下稱原告)與被告張悅(化名,下稱被告)系姐妹關係,1998年父親過世,名下一套房產過戶到妹妹名下引起的房產糾紛。
  • 2021年房產繼承新規:獨生子女「不一定繼承」父母房產?鬧也沒用
    針對財產的繼承,我們國家也是有一套自己的法律體系的。父輩的遺產繼承,子女不過是第二繼承人。配偶才是遺產繼承的''正統''。如果配偶去世或者自願放棄遺產繼承權,那才能輪到子女。隨著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很多人的生活就豐富了起來,而且財產也就更多了,不過這隨之而來的是財產糾紛問題。
  • 繼承父母房產出新規,明年起統統這樣處理,再爭房產也沒用!
    對此,國家相關部門對《民法典》中關於房屋繼承問題的規定進行了修改,房屋不用再「爭」了,從明年起繼承父母房屋的將按照新規定辦理。 3.法定繼承人平分遺產 如果老人在沒有立遺囑前就突然去世,那遺留財產將有每個孩子共同「分割」。畢竟,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高達每平方米數萬元。但是如何分配,如何公平分配,孩子們又不一樣,所以我們經常鬧得很困難。像是家裡有一套房子,組成新家庭的孩子,有的想要房,有的想賣掉拿錢,意見不統一就容易鬧糾紛。
  • 要怎麼提起遺囑繼承糾紛訴訟,遺產繼承訴訟時效有多久?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遺囑繼承糾紛應以對被繼承人有法定繼承權的自然人為原告,以剩餘所有其他繼承人為被告。那麼要怎麼提起遺囑繼承糾紛訴訟,遺產繼承訴訟時效有多久?  網友諮詢:  要怎麼提起遺囑繼承糾紛訴訟,遺產繼承訴訟時效有多久?
  • 一畝地,讓殘疾的他將兄妹告上法庭,結局很意外……
    一樁遺產繼承案,7個兄弟姐妹,2人放棄、3人轉贈,無休止的爭吵、許多次的調解,看法官如何釐清事實,化解矛盾。楊家有7兄妹,老大、老二早年分家,按村組的土地政策,家中的1.08畝土地歸屬於其他5兄妹及父母,這塊地由村組統一對外出租,租金收益歸5兄妹及父母所有。
  • 被他人收養的子女,能繼承生父母的遺產嗎?
    劉某知道後,認為自己是生父母的子女,依法享有繼承權。要求平分四間門市房,其雙胞胎哥哥張小某認為劉某從小被他人收養,與生父母從未一起生活,早已斷絕了父母子女關係,依法不應享有繼承權,從而引發糾紛。劉某遂向某縣人民法院提起繼承糾紛訴訟,請求平分四間門市房。【判決結果】 某縣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劉某的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