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韻芳華丨經典詠流傳 《數位化破局》新文創微紀錄片首期全網上線

2020-12-23 17173遊戲網

靈秀出鶯唱。有「第二國劇」之稱的越劇,誕生過《梁祝》、《白蛇傳》等戲曲文學不朽名作。浙江是越劇觀眾最為普及的省份,是越劇表演人才生成和輸出基地,其中浙江小百花代表了新時期越劇的美感和質感。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新藍網和騰訊遊戲聯合推出首個新文創系列微紀錄片《數位化破局》,於8月8日每周六起在浙江衛視、中國藍TV和騰訊視頻、極光TV同步播出。首期聚焦百年前曾風靡一個世紀的地方流行劇種越劇,芳華過後,越劇在當代面臨的嚴峻挑戰——正式在編的專業越劇團全國僅剩20個,其中17個在浙江,專業劇團解散或消亡數量在全國各類劇種中列第5。「戲曲如何傳承?劇目如何創新?人才如何培養?」 傳承之痛,破局之思。

新文創賦能 越劇百年蝶變 榮耀傳承

騰訊新文創團隊與傳統戲曲人跨界合作,用《王者榮耀》英雄皮膚聯姻越劇名篇《梁祝》,為越劇在新時代的破局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王者榮耀》四周年慶之暨,為了能讓更多年輕玩家感受中華傳統曲藝之美,《王者榮耀》皮膚設計團隊在全國348個戲曲劇種中尋找靈感,發現越劇由「全女班文化」產生的女小生最具特色,也與上官婉兒英姿颯爽的英雄形象設定不謀而合。由此,團隊選擇用越劇名篇《梁祝》中的人物梁山伯形象,來為上官婉兒英雄設計全新皮膚。

茅威濤對於 「越劇+遊戲」的跨界合作方式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和支持,她決定參與到英雄「上官婉兒」新皮膚的整個設計與呈現過程當中。在雙方的反覆磨合和討論下,《王者榮耀》皮膚設計團隊決定「上官婉兒·梁祝」新皮膚以「化蝶」為主要概念,提煉出了妝容、扇子、玉佩和服裝等主要元素,由此進行整體設計。

從服飾整體顏色選擇上,設計團隊選擇了符合越劇清新溫婉的淡藍色和淡紫色。剪裁上,他們在傳統戲曲皮膚基礎上進行了二次設計,把傳統的水袖改為非常有梁祝特色的蝶翼。更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定情玉佩融入服裝設計中,不僅突出了「情」的重要性,也為全身淡雅的素衣帶來了一個點睛之筆。

一把摺扇,是越劇詮釋各個人物角色的重要道具。《王者榮耀》皮膚設計團隊將扇子的正面打造成淡雅書畫,背面為「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即越劇《梁祝》的經典臺詞。扇子的外輪廓模擬蝴蝶的造型,做了新的設計,當兩把扇子拼在一起的時候,宛若一個蝴蝶在翩翩起舞。這是整個團隊致力還原傳統非遺文化之美的一次探索和嘗試。

茅威濤為「上官婉兒·梁祝」新皮膚獻聲,將「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靈」等越劇《梁祝》中的經典唱段融入遊戲,成為英雄「上官婉兒」的皮膚念白。茅威濤更將越劇表演的身段融入到英雄皮膚當中,而數位化動作捕捉技術為創新的設想提供了可能性。茅威濤同時還攜手青年演員魏春芳、章益清、化妝師楊孫碩一起創作,為了能夠精準還原茅威濤老師的演繹,《王者榮耀》設計團隊採用了Vicon動作捕捉系統,現場佔地面積近300平方米,由36個光學動捕攝像機組成。整個動作捕捉過程,呈現與還原了越劇表演的身段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向玩家傳遞傳統越劇文化的魅力。

「上官婉兒·梁祝」皮膚亮相小百花越劇場。《王者榮耀》虛擬英雄上官婉兒正式拜越劇名家茅威濤為師,騰訊新文創以網際網路遊戲的數位化技術呈現傳統戲曲的獨特魅力。活動當天,上官婉兒越劇「梁祝」皮膚的數據曝光:越劇文化跨界項目的總曝光量超過15億人次,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超7億,越劇創意H5上線5天訪問量突破6500萬,有超過6400萬名用戶獲得了這款限定皮膚。而在TGC騰訊數字文創節線下活動中,「上官婉兒·梁祝」皮膚也受到大眾的好評,肯定了騰訊新文創團隊做文化數位化創新的意義和價值。

不論是用代代相傳去呈現越劇魅力的戲曲人,亦或是用全新表達去傳遞東方古韻的新青年,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堅持,讓經典化蝶重生,讓那段燦爛而輝煌的文明,譜下當代的樂府。

白雪遺音 待奼紫嫣紅開遍

茅威濤在舞臺上總以男性扮相示人,手裡也永遠有一把扇子,這是從她學戲開始就拿在手裡的。這把扇是行當的、是小生的、是梁山伯的、是陸遊的、是張生的、是孔乙己的……茅威濤成為尹派創始人尹桂芳的優秀傳人,被戲迷稱為「當代中國越劇小生第一人」。

茅威濤在時代浪潮的百轉千回中,見證了越劇藝術的興起、輝煌、落寞與再次復興。《五女拜壽》作為越劇代表曲目紅遍中國,而到上世紀90年代,越劇開始難以維持昔日光彩。茅威濤所在的「小百花」劇團,全年無休的演出縮減到了百場之餘,而且70%—80%演出都在農村。很多演員紛紛離開舞臺,而茅威濤堅持了下來。

「我像一個老宅子裡的長女,親朋好友啊、嘉賓啊,大家熱鬧一番以後,該走的都走了。只留下那個長女,依舊得回頭去守著這個宅子」。

茅威濤看來,相較以往,越劇在當下面臨了更多舉步維艱的困境:所有藝術樣式的復甦,影視劇的衝擊,尤其到了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大屏+小屏」以及各種文藝類型的百花齊放,戲曲藝術可以說已經到了式微和邊緣化的情況。茅威濤就像張生、梁山伯等等,她扮演的角色那樣,決意突破傳統文藝的高牆,根據時代發展需要,讓越劇創作與傳播發生新的變化。她相信越劇藝術的特色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與其生硬的一脈貫之,不如把傳統文化和現代相結合,這樣傳播反而更舒服,更真正被大眾認可。

越劇,春末之蝶等待蛻變。科技為它插上騰飛的羽翼,新文創概念為越劇破局帶來了新的方式。

新文創系列微紀錄片《數位化破局》圍繞「新文創破局之路」主線,匯集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地下城與勇士、新劍俠情緣手遊、穿越火線、QQ飛車、騰訊棋牌等眾多人氣IP和TGC騰訊數字文創節的優質新文創內容,以更年輕更網際網路的方式紀錄每段文化閃光背後的新文創破局之路。

《數位化破局》向世人展示自2018年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在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首次提出「新文創」戰略後,「新文創」如何讓傳統文化再次「燃」起來。節目用年輕化視角,講述中國文物保護人、非遺傳承人與文創新青年跨越隔閡,用數位化方式突破傳統文化之當代困局,面向時代,面向世界,打造中國文化新符號的故事。

【來源:王者榮耀官方】

相關焦點

  • 《經典詠流傳》:歌以詠志,樂以抒懷
    2018年大年初一至初三,由央視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連續三天在綜合頻道播出。這檔「和詩以歌」節目,開播次日以9.3的豆瓣評分創文化節目新高為央視迎來了戊戌年的「開門紅」,並在今年兩會上引發關注。擔任《經典詠流傳》鑑賞團成員之一的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提出「將《經典詠流傳》式的美育教育推廣到基層和全民」的提案。
  • 「浸」享千年經典,重燃百年記憶 《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
    《經典詠流傳》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三季以來始終緊緊圍繞經典詩詞的旋律新編、歌曲演繹進行融合傳播,以現代的文藝呈現方式演繹經典,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遞向上向善的主流價值。經過三季的沉澱,《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引發全民傳唱經典的文化熱潮,成為唯一囊括星光、白玉蘭、亞廣聯三項大獎的電視綜藝節目。
  • 《經典詠流傳》:讓詩詞經典乘上歌聲的翅膀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將詩詞經典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精選經典傳承人唱響一首首各具風格的歌曲,豐富節目內容,以情打動人心,強化融合傳播,讓詩詞經典乘著歌聲的翅膀傳唱四方,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添助力。作者:鄭怡潔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經典永流傳,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伴隨著熟悉的主持詞,《經典詠流傳》第二季於1月28日小年夜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第三季 以經典致敬經典
    近日,《經典詠流傳》官方微博頻頻發文表示:新一季節目即將來襲,敬請期待。作為合作夥伴的青花郎也公開發聲表示「開播不遠」了。作為央視高品質的大型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每一期內容裡的每一個「經典」,無論內容遴選還是傳承者的人選都極為認真甚至苛刻。
  • 《經典詠流傳》:讓傳統文化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
    中國文化傳媒網記者李琤跨越五千年文化長河,品味文人墨客的百味人生;穿梭三千年經典歲月,體會詩詞歌賦的萬種風韻……由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製作推出的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通過詩詞和音樂的有機結合,找到了讓傳統文化穿越時間、歷久彌新、直抵心靈的輕盈載體,在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群體中產生了深遠影響。
  •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古詩詞唱出年輕態
    這首傳誦千年的經典詩篇,近日因為《經典詠流傳》第三季裡的一段演繹,再次煥發新生,成為社交媒體的最熱話題。而康輝、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四人首度同框合唱《嶽陽樓記》,更是受到廣大網友的歡迎和喜愛。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推出,旨在為大眾奉上兼具時代性和時尚性的文化盛宴。
  • 《經典詠流傳》:將過去完成時的文化成功轉化為現在進行時
    伴隨87版《紅樓夢》一併走紅的《枉凝眉》,本是曹雪芹原著中的判曲,電視劇創作時由王立平老師重新譜曲,陳力老師演唱,那種自帶環繞立體聲的動人婉轉,至今餘音繞梁,經久不衰。《經典詠流傳》的精神源泉應該也是如此,製作團隊在中國文化復興的基礎上,進行了一次有力的深度挖掘——以「再造經典」的理念,做時代文化的釀造師。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致敬與見證同在
    標題:時尚易變,經典永恆!青花郎與央視攜手打造的《青花郎·經典詠流傳》在春節初二、初三兩期連播,拉開和詩以歌的文化與音樂盛宴。節目主持人撒貝寧與前兩期的經典傳唱人——那英、肖戰、馮家妹、蔡國慶、央視四子、董寶石紛紛亮相,詠唱數篇經典詩詞。酒是瓶子裡的詩歌。
  • 《經典詠流傳》創作揭秘:《苔》為何「拒絕」韓紅?
    這首靜靜躺了300年的小詩,因為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被改編後質樸的演唱,一夜爆紅,全網播放量已經接近5000萬。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苔》這首歌,最初只是一段吉他簡單彈奏的小樣,歌詞也只有詩歌本身的四句。
  • 《經典詠流傳》豆瓣分9.3!音樂版《朗讀者》開啟文化節目2.0時代
    《經典詠流傳》是央視新時代文化節目的創新之作,節目深度挖掘詩詞背後的深厚內涵,講述文化知識、闡釋人文價值,並邀請音樂人用「和詩以歌」的方式演繹經典詩詞,開啟了文化節目2.0時代。《朗讀者》是2017年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而將在2018年央視一套周末黃金檔播出的《經典詠流傳》,旨在把流傳千百年的古詩詞和現代音樂結合在一起,堪稱「音樂版的《朗讀者》」。
  • 《經典詠流傳》一個特別用心的節目,流傳經典,傳承文化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經典是懷舊的,精彩的現在的經典歌曲加入新聲代的元素,由正能量的人演唱,讓經典更加經典,更加沁人心脾,更加賞心悅目!《經典詠流傳》從第一季就一直在關注。從第一季到第三季明顯能看到舞臺,內容的一步步的升級,製作越來越精良。很多孩子也是受到了節目的影響。就像《有溫度的故事店》他們的製作初衷就很好,童謠更容易被孩童所接受。孩子在聽音樂的同時又能接觸到中國經典。
  • 經典詠流傳:蘇軾《題西林壁》
    明 王世貞《除夕張山人分韻是日有浙藩之報》之二:「自憐遲暮意,初作量移人。」清 梁章鉅《歸田瑣記·歸舟》:「道光 辛丑秋七月,由 粵 西量移 蘇 撫。」)到河南的汝州,這本身就是一種特別的恩典。換言之,在中國古代對於一個被貶謫的官員實行量移,就是把他從一個不好的地兒調整到一個相對好一點的地方。蘇軾是這一年四月份離開的黃州,五月份的他就登上了廬山。
  • 經典詠流傳:荀子《勸學》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 央視春節推出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 詩詞跨越千百年來感動你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記者白瀛)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用《鄉愁四韻》懷念老師余光中;88歲鋼琴家巫漪麗隔空演奏《梁祝》述說經典;大山裡的孩子淚水漣漣隨支教老師梁俊演唱《苔》……央視在春節期間推出的詩詞文化類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將用現代方式帶給觀眾來自傳統文化的感動。
  • 贛江新區攜手阿里雲、江西萬科升級數字中醫,萬創科技城首期開園
    2020年12月9日,由贛江新區管委會主辦,中國(南昌)中醫藥科創城管理委員會、贛江新區創新發展局作為承辦單位,萬科·萬創科技城、萬睿星科技和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中國健康信息處理大會、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智能診療分會和贛江新區創新創業協會協辦的天池中醫藥大數據競賽暨萬科·萬創科技城首期開園儀式在此舉行。
  • 《經典詠流傳》創新傳承經典 打造新時代文化節目新標杆
    《經典詠流傳》憑藉精緻有創造力的「央視氣質」讓眾多領導、專家、學者看到了國家平臺的高級水準和創新實力,贊其引領行業方向,讓經典作品具有穿透性!(《經典詠流傳》看片會現場)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以節目經典鑑賞團成員這一全新身份亮相,主持此次看片會。
  • 《經典詠流傳》傳唱經典,讓歌聲帶著中華文化永遠流傳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肖戰在《經典詠流傳》舞臺傳唱之前說了一句:可能會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一曲《竹石》唱罷,朱丹說:唱之前輕飄飄說了一句「可能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但這也太不一樣了,一開口就把我們震撼了。當初看《國家寶藏》的時候,就很震撼,但是再看《經典詠流傳》又是另一種震撼,這是兩種不一樣的傳承方式。《經典詠流傳》將詩和歌曲結合,以歌曲為載體,使得中華文化在新時代得到傳播,傳承經典,這便是節目的意義了。
  • 《經典詠流傳》再造流行與經典 將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提升至全民...
    緊隨其後,由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聯手奉獻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於大年初一、初二、初三用連播之勢,希望用流行的音符喚醒經典詩詞的生命力乃至生長力——生命力,是讓更多美好的詩詞在時隔千百年之後流行起來,傳承下去;生長力,是讓古代先賢的情懷、智慧能在時代語境裡觀照當下,並能紮根、發芽、開花、結果,賦予今人以積極的思考和正能量。
  • 翻譯大師許淵衝為《經典詠流傳》推英譯版名稱
    2017年,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的金牌團隊在一年的時間裡精心籌備,打磨出一檔令人眼前一亮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大年初一,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這檔集文化巨匠、樂壇宗師於一堂,用現代樂器,流行音律演繹經典詩詞節目就將與觀眾見面。
  • 經典詠流傳:王維《使至塞上》| 詩佛的豪情
    經典詠流傳:曹雪芹《枉凝眉》經典詠流傳:《聲律啟蒙》(朗誦視頻+全文完整版)經典詠流傳:蘇軾《定風波》經典詠流傳: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經典詠流傳:余光中《鄉愁四韻》經典詠流傳:李白《將進酒》經典詠流傳:李叔同《送別》經典詠流傳: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經典詠流傳:劉楨《贈從弟》(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