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被萬神庇佑的城市

2020-10-18 物道

物道君語:

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

過慣了車水馬龍的生活,總會想起那個水中之城。

那座在海峽之中的「東京城」,奢華而美麗,房子是大理石建造,潔白如明鏡,牆壁雕琢浮雕,鑲著五彩玉石,就連窗花也是黃金。

因太繁華遭天帝妒忌,被怒沉東京城於海底,留下「沉東京,浮福建」的傳說。

有人說,東京城,曾是泉州的最繁華的區。



水中之城找不到了,但泉州還在。

無需累贅的行囊,帶一顆閒心,走在泉州街頭,看著沿路的紅磚厝,聽著古老的閩南話。看著百種宗教建築,穿過百年西洋騎樓,細心的你會發現,有人當街立張八卦桌,擺上貢品,點上沉香,舉香閉眼拜神明。

這是泉州的驚喜,但它不聲張,像沉默的水中東京城一樣,靜靜等著你找到它。


泉州,是被神佛庇佑的城。朱熹寫過:「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從開元寺穿越到清淨寺,在泉州城裡,煙火氤氳不息,所聞的儘是沉香瀰漫的味道。

香火,就如同泉州獨有的氣味。


如同聖地,萬教朝拜於此,滿城煙火皆信徒。泉州,是這樣一個蔚為大觀的地方。

泉州鯉城區處處有這樣的神佛香火,不同的宗教在這裡聚合。清真寺的喚拜、摩尼教的聖火,基督教的禱告,佛堂的梵音,道觀的清修,天后宮的呢喃,盡數地混雜在一條街道裡。

連遊佛四方的弘一法師,最後也還是回到泉州,隱居開元寺,靜修佛事,度過人生最後時光。


每逢勤佛日,泉州就被香火淹沒,煙火縷縷如細線,梵音呢喃像盛唐的樂章,開元寺就這樣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人穿行煙火中,內心不會慌張,安寧而堅定,吃著齋面,祈願還願,宛如日常。

蔡崇達說:在我生活的這個小鎮,所有人都篤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也相信魂靈,它們有著和現世一樣的屬性,會餓到,也會吃太飽,會太胖,然後也會心情不好也會悶出病。

人們信任這些神佛,靜靜地跪坐蒲團上,擲著聖杯,讓神明抉擇,口中念念有詞,都是人間俗事。一聊便從日中到日暮,香火亙古般地縈繞,是神明的答覆。

我想起了虔誠的奶奶,每逢佛誕日,就一個人帶著貢品去村廟裡。小時候,我總以為奶奶念叨的必定是求神保佑爸爸中彩票,大伯討海豐收。

但後來我才明白,那個快要破的蒲團上,數十年如一日地聽著奶奶傾吐家長裡短,聽著她念著兒子們勞損腰背要能早點好啊,孫兒們考試都要考100分啊。

我仿佛看見她舉香閉眼,對著神明念叨,原來這咿呀呢喃的聲音,並不是求發財致富,只是極其樸素的人間願望。


泉州有六千個神明,但最親切的是媽祖。

媽祖庇護著愛拼才會贏的泉州人,讓他們在這條海上絲綢之路裡,收穫著食物,教會他們生活。

早前,在泉州沿海地方,放眼望去都是蚵殼厝,這是人們用牡蠣的殼拌著泥土建起的房子。那白灰相間的貝殼牆,如海洋的饋贈,帶著海風的味道,在陽光中暈射出各種顏色,閃閃生輝。



泉州,還有點紅,走在泉州街頭,入目都是紅磚紅瓦。紅色,古時是皇宮和寺廟的顏色。海上泉州,有冒險的勁頭,不惜僭越禮制,把燦烈張揚的紅色用在房子上,碧海紅厝,豔麗地如同壁畫。

泉州的紅,帶有幾分犯禁的俠氣。生於閩南的人,與海為生,乘風破浪,勇立潮頭,有令人嘆服的冒險氣質。


走在泉州,你能看見廟宇也是紅色的,走在佛門靜地,總會安靜踱著步伐,不是害怕驚醒神佛的好夢,只是在多年的風浪歷練裡,內心早已平靜。

泉州人生於海,長於海,早就習慣在風浪不定中,過上最安定的日子。

如那熠熠的蚵殼厝,經受了颱風肆虐的狂暴,海風無聲的腐蝕,百年來竟也絲毫沒有變化,泉州還是那個敢拼的泉州。


在泉州的吃食裡,人們最常提到的一個詞就是「古早味」。

什麼是古早味?

《風味人間2》裡有一段詞說得很好:「人生活在時間和時間的延續中。」

古早味關乎時間,找尋那最初的味道,烹飪的初心,以及人在食物中注入的情感。

自從海上絲綢之路沒落以後,許多泉州人下南洋,帶著閩南味道走遍了東南亞。而最後引領他們回來的,也是味蕾裡念念不忘的古早味。


在《風味人間2》裡,十五歲的劉瑞興從印尼回到泉州,如今,已經兒孫滿堂,經營著沙茶小吃,鮮香的沙茶,就是劉瑞興的古早味,熟悉又令他感激。

味道在時間中的延續,食物跟著人遷移,有些味道會就此消失,有些則會沉澱下來,依舊保留最初的模樣。

古早味,就是家鄉的菜。

就如老泉州人的固執,一碗地道的面線糊,碗底是醋肉大腸,然後再淋上熱滾滾的面線糊,撒上胡椒粉。吃的時候,把勁脆的油條摁入碗底。

這樣的面線糊,必須面線糊但不能爛,汁水必須要濃稠但色澤要透。

就像有人說的:「只要這樣的味道還在,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吃過一碗麵線糊都能回到故鄉。」

當唐聲宋音滅絕於中原時,這裡還保留著古音閩南語。這裡的人,從晉朝洛陽便來此,當中原因為外族改變生活方式時,這裡保留了最原始的祭祀和禮儀。

時間,仿佛在這裡靜止了。

有人說,如果你想找到古中國最傳統的生活,就到泉州吧。找一個祖上三代都是本地的泉州人,他們的生活,就是一本民俗文化史。

這個話,說得有點大,但也不是沒道理。

泉州年邁的阿嬤,她們至今都還在用農曆記日,熟知每個神佛誕日,每一步祭祀的禮儀。

一年四季,她們身著布衣,手帶玉鐲,梳著亙古不變的髮髻,睡在老式的木床上。天熱了就坐在搖椅上扇蒲扇,閒了就看看院裡的花,落了就撿一朵擺在案頭。

歷史在她們那裡停止流動,也在她們身上活起來。


泉州人生活在錯位的歷史裡,當時代快速在改變,他們無論是歲時節慶,生活禮俗,都還承襲著古老習訓,人人內心堅定且寧靜。

它並不在意那些快餐式的變化,因為它自身已經足夠豐富。


就像余光中那首詩:「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

時間在這裡停止,泉州靜靜等待世人發現它。

文字為物道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祖宗神 庇佑子孫福蔭後代
    祖宗神祖宗神是由祖先演變而來的神明,也就是說他兼有祖先和神明兩個身份。同時祖先既可以被尊為神,也可以被稱為鬼,神與鬼之間有一點是亙古不變的——祖先與子孫之間具有永恆不變的血緣關係和利害攸關的依存關係。古代家祭圖祖宗神專屬對聯:「德積百年元氣厚,書傳三代善人多」「舉目思宗功祖德,存心作孝子賢孫」
  • 靜靜在泉州
    那座在海峽之中的「東京城」,奢華而美麗,房子是大理石建造,潔白如明鏡,牆壁雕琢浮雕,鑲著五彩玉石,就連窗花也是黃金。因太繁華遭天帝妒忌,被怒沉東京城於海底,留下「沉東京,浮福建」的傳說。有人說,東京城,曾是泉州的最繁華的區。
  • 泉州民間拜神明農曆日期一覽
    泉州民間有哪些神佛信仰 農曆敬附諸聖誕辰日期一覽今日泉州網2月15日訊 古城泉州被稱為世界宗教博物館,佛、道、儒等宗教和民間信仰在此兼容並包,遍布城鄉的宮廟中出現各種神明同時奉祀的奇特現象。因為拜神明少不了廟宇和神龕,在泉州但凡有人祭拜的神明都會有一座寺廟或一間殿堂,比如泉州天后宮、關帝廟、鳳山寺,等等。
  • 泉州,民俗節慶有哪些
    節慶泉州民俗古樸,具有傳統和地方習慣互相結合的特色,雅俗共賞,極富人情味。(一)過春節,道恭喜。此外上元節(元宵)也是大節日,家家掛花燈,小孩提紙燈,歡宵達旦。(二)清明節,春祭敬祖,掃墓燒紙錢,寄託對逝者的緬懷和哀思。
  • 從滿月到結婚,看遍泉州人生禮俗
    國慶節來西街看泉州版「人生縱貫線」10月1日—7日,由泉州市古城辦、泉州文旅集團主辦的潤物無聲展——「人生縱貫線」將在西街肅清門廣場展出,將為大家展現泉州的人生禮俗,看泉州人歷經千百年歲月洗禮和生活磨練後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
  • 泉州15歲女孩創作宇宙飛船「泉州號」!抖音瀏覽量破65萬!
    近日,泉州一位15歲女孩想,若是未來地球上的資源耗盡,要怎麼將我們這座富涵歷史文化的美麗城市——泉州保護下來。於是她突發奇想,用手中的畫筆,歷時一個月,畫出一艘「泉州號」宇宙飛船。「泉州號」上傳到抖音,短短一周就有65.5萬人次瀏覽,點讚數突破5萬。
  • 國慶節來西街看泉州版「人生縱貫線」
    泉州網9月26日訊(記者 李心雨 李菁 文/圖)10月1日—7日,由泉州市古城辦、泉州文旅集團主辦的潤物無聲展——「人生縱貫線」將在西街肅清門廣場展出,將為大家展現泉州的人生禮俗,看泉州人歷經千百年歲月洗禮和生活磨練後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
  • 關帝神轎昨晚泉州巡遊 臺灣近千信眾「鬥陣」熱鬧
    東南網6月29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第二屆泉州海峽兩岸關帝文化節」將於今日上午正式開幕,昨晚,泉州市區舉行了臺灣及東南亞各地,關帝神轎巡遊及各地民俗陣頭踩街活動、各地關帝神架安座儀式。來自臺灣的近千名信眾,以及來自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百餘名信眾參加了此次踩街活動。
  • 七夕泉州傳統秀出「愛意」 祭祀「七娘媽」(圖)
    吳小麗 攝   中新網泉州8月2日電 (劉真真 郭斌)祭七娘媽、掛七娘神燈、燒七娘神轎與七娘亭、吃糖粿……2日,正值民間傳統「七夕節」,東亞文化之都泉州上演祭祀「七娘媽」傳統佳節熱,與時尚多元文化相邂逅。  據《泉州府志》記載:泉州俗稱「七夕節」為「乞巧節」、「陳瓜果」、「小兒拜兒孫」。
  • 泉州,一座好吃的城市
    上周《姐姐們的愛樂之程》第一集播出 作為姐姐們邊走邊唱的「首發陣容」 泉州這座城市成了大家討論的熱點 身為泉州人自然也覺得與有榮焉
  • 泉州現閩南語「神翻譯」廣告牌 引網友學者質疑
    泉州現閩南語「神翻譯」廣告牌 引網友學者質疑 qz.fjsen.com 2013-07-30 08:10  陳瑩鈺 尤燕姿 謝明飛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泉州第七中學攜手泉州神和醫院開展高三學生及家長心理輔導專題講座
    泉州第七中學攜手泉州神和醫院聯合開展高三學生及家長心理輔導專題講座——積極心理暗示與家庭教育。 講座一:學生場——積極心理暗示在生活學習中的應用 泉州第七中學校領導為了讓高三學生增強自信心,以更好的心態迎接市統考
  • 東方第一大港——泉州,福建省一個低調的城市
    白巖松說過「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它是被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稱為光明之城,在古代有東方第一大港之稱的地方。泉州也是福建上一個低調的城市,泉州也許不出名,但它是一個以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而聞名的古城,如今,這裡是著名的僑鄉,是連接海峽兩岸的重要城市,是一座美食名城。泉州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旅遊文化資源豐富的古城:古剎古剎屹立千年,蜿蜒的小巷隨處可見,各種風格的城市建築每年都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 順水而興的文興三王府 - 科教文衛 - 東南網泉州頻道
    該宮宮前便是晉江,古時乃古渡口,為歷代歡送王爺神船的地方。北石文興宮董事會常務董事陳嘉勳稱,相反的,古代民眾是通過「敬王爺」來祈求庇佑、驅除瘟疫;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民間祀奉王爺,多為祈願一地靖安和漁發利市等。明清時期,泉州先人頻繁東渡海峽,航行東南亞及世界各地,為祈求王爺保護順利啟程,航行平安到達,生意興旺、合家安康,有到王爺宮祈禱的,有載上香火及塑雕王爺神像供奉的。據信,明朝時文興三王府就有敬獻七彩王爺船入海,遨遊江河的習俗。
  • 超32萬平方米!2021年泉州將迎來至少5個大型商業體的開業
    從城市分布來看,2021年福建擬開業項目主要分布於福州、廈門、泉州、寧德、莆田、漳州。其中,福州以13個擬開業商業項目遙遙領先,佔據2021年福建擬開業項目總數量的40%,相應的商業體量上佔比達40%。而泉州2021年擬開業的商業體包括晉江利郎創意園、泉州德化萬達廣場、泉州南安源昌銀河廣場、泉州南安萬星城市廣場、泉州惠安祥盈壹號廣場等。
  • 總價80萬就能在泉州中心城區住精裝三房!
    >市中心總價80萬的精裝三房其前景可想而知花錢花在刀刃上選房就選心頭好金鑫·刺桐天禧3萬入住技,於鍛鑄精,於專注用匠心壘砌精品築就超越期待的驚喜金鑫集團,28載泉州品牌地產。深耕每一座進駐的城市,敬獻一城又一城人居精品,打造無數個美好生活範本。
  • 七夕,古代泉州小仙女們是如何過節的?
    在閩南,特別是泉州過七夕節不重乞巧,更看重為孩子祈福平安健康,更像是孩子的節日。人們口中的「七仙女」不單指一位仙女,而是把天公的七個女兒合稱為七娘媽(織女是其中一位)。閩南地區有「拜契」的信俗,按照傳統信仰十六歲以下的囝仔家長們都會拜契給神明當義子,以求神明庇護。其中七娘媽就是囝仔們最主要的寄拜對象。
  • 從泉州坐高鐵,以後可直達這些城市|名單
    從泉州坐高鐵,以後可直達重慶、大連、臺北等這些城市啦!現在,不少泉州小夥伴出門都會選擇坐動車泉州不僅能到達全國好多城市經過的線路也都非常有特點↓↓「最美鐵路」向莆鐵路再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到2025年,泉州坐動車能直達多個城市群啦!
  • 「海上絲路」泉州緣
    這些歐洲客商經由泉州踏上中國土地,在剛上岸的那一刻,他們就被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徵服」了。   南宋鹹淳七年(1271年)8月,義大利東部沿海城市安科拉的猶太人雅各,來到當時世界最繁茂的港口城市——刺桐城。他在泉州度過了充滿傳奇色彩的半年時間,並用古義大利文寫下了《光明之城》手稿。《光明之城》對南宋末年泉州海外交通發達、社會經濟繁榮和泉州的文化、宗教、民俗作了真實的記錄。
  • 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白巖松說過「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它是被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稱為光明之城,在古代有東方第一大港之稱的地方。朱熹也曾說過:「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福建之大,而泉州在福建之下亦是一個低調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