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洋媳婦」紮根太行:外銷中國陶瓷 傳播中華文化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廈門9月10日電 題:烏克蘭「洋媳婦」紮根太行:外銷中國陶瓷 傳播中華文化

  作者 楊傑英

  在2020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絲路投資大會(簡稱「廈洽會」)上,來自烏克蘭的南希和愛人賀鵬偉正在忙著向各地的客商推介陽城的陶瓷產品。

  對南希而言,能代表有著「華北瓷都」之稱的山西陽城來到廈門推介,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來自烏克蘭的南希和愛人賀鵬偉在2020廈洽會上。 楊傑英 攝

  「作為陽城媳婦,我希望更多人了解陽城的陶瓷文化。」南希告訴中新網記者,希望能有更多人來陽城投資發展。

  2018年,熱愛中國文化的南希跟隨愛人賀鵬偉從北京回到山西陽城。當時,小兩口舉辦了中式婚禮,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婚後,小兩口決定留在陽城創業。

  「我從小就在陽城長大,對這裡的陶瓷歷史文化比較了解。我也會給南希講陶瓷的故事,她非常感興趣。」賀鵬偉介紹,去年和愛人一直考察當地陶瓷產業的發展,今年註冊了一家貿易公司,計劃從事陶瓷進出口貿易。

陽城作為本屆廈洽會全國唯一的明星縣。 楊傑英 攝

  山西陽城,是中國重要的陶瓷和琉璃產地之一,明清時為北京故宮、明十三陵製作琉璃製品,當時在全國已享有盛譽。自古有「南有景德鎮,北有後則腰」之說,陽城後則腰村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陶瓷村」。

  「陽城的陶瓷產品非常精細,我們非常看好產業未來的發展,打算利用我愛人的海外資源,拓展海外市場。」賀鵬偉說。

  近年來,陽城陶瓷產業發展迅速,產品已出口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等國家。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陽城陶瓷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陽城於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舉辦國際陶瓷博覽交易會,在今年的廈洽會上,第三屆山西·陽城(國際)陶瓷博覽交易會舉行了雲啟動儀式。

  陽城縣投資促進中心主任焦陽沁表示,作為本屆廈洽會唯一的明星縣,陽城希望可以藉助這個平臺,廣泛接洽境海內外的客商,吸引國際國內資本。

  像南希和賀鵬偉這樣的返鄉創業青年,陽城當地出臺一系列舉措激勵引導廣大青年投身家鄉建設。

在今年的廈洽會上,第三屆山西 陽城(國際)陶瓷博覽交易會舉行了雲啟動儀式。 陳河波 攝

  「為了進一步加大陽城陶瓷產業的招商引資力度,我們出臺了一系列創優營商環境和服務招商引資方面的舉措。」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招商引資部部長尹鋼介紹,我們對海內外投資者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務」。

  小兩口創業的故事還在繼續,「洋媳婦」南希也越來越習慣在太行山下的生活,對陽城的感情也越來越深。今年疫情期間,小兩口主動為抗擊疫情捐款。南希還特意在捐款單上寫下「中國,好樣的!中國,加油!」的留言。

  「我希望有更多外國人來到中國,來到山西陽城,了解這裡的歷史和文化。」南希如是說。(完)

相關焦點

  • 八閩千姿:「中國陶瓷重鎮」延續千年陶瓷文化
    中新網晉江3月29日電 題:「中國陶瓷重鎮」延續千年陶瓷文化  中新網記者 孫虹  早在一千多年前,福建晉江磁灶出產的陶瓷就隨著「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今天,伴隨建陶行業多輪洗牌,有著「中國陶瓷重鎮」之稱的磁灶重煥新生:數以萬計的磁灶人外出經營建材生意,磁灶陶瓷又大量銷往海內外。
  • 烏克蘭本土漢語教師李娜:「我在故鄉傳播中華文化」
    她主持過中央電視臺的《快樂漢語》上過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曾經的她是武漢高校的「風雲人物」現在的她在家鄉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喀爾巴阡國立大學作為該校首位漢語教師和烏克蘭基輔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喀爾巴阡國立大學教學點烏方負責人致力於傳播漢語和中華文化2018年11月初,烏克蘭喀爾巴阡國立大學漢語教師伊麗丘克
  • 中國網際網路藝術大會:網絡之上,深植中華文化基因
    籌備一年之久的「中國網際網路藝術大會」11月28-29日在上海影城舉行。來自全國各地500多位文化界、藝術界、經濟界人士就推進文化藝術數位化、網際網路時代的中國文化基因等進行了研討交流。大會還舉辦了「中國表現繪畫藝術論壇」「陶瓷空間藝術論壇等論壇」等8個專題論壇。
  • 國博新展亮相,294件文物講述中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
    此次展出的以中國古代外銷瓷器為主的294件精品文物,其中不僅有「南海I號」、「華光礁I號」、「遼寧綏中三道崗沉船」、「南澳I號」、「碗礁I號」等沉船出水瓷器,還包括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傳世珍品,力求全方位展示從唐五代至明清時期的中國古代陶瓷外銷的整體面貌和中國古代瓷器文化的對外影響。
  • BNU課程思政雲享會 | 中國文化專題:傳承與傳播中華文化
    本期的分享人是北京師範大學漢語文化學院吳成年副教授,他和課程團隊在十多年的《中國文化專題》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中國文化國際傳播能力;多年來我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奔赴世界各地孔子學院和大中小學傳播漢語和中華文化,在世界各地贏得良好的口碑和讚譽。
  •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將「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與「2020絲綢之路周」相結合,聯合國內一百多家重要博物館分別推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推出「絲綢之路——從『瓷』啟航」系列活動,活動包括「『籤』與千尋」互動體驗、《絲路瓷行——景德鎮明清外銷瓷》講座、「尋找歷史的足跡——匠心瓷韻」直播以及《歸來·絲路瓷典-絲路陶瓷見證500年全球化外銷瓷特展》等。
  • 艾爾伯克基收藏中國外銷瓷
    在館方策展人JeffreyMunger和Denise Patry Leidy的精心策劃之下,「設計全球——艾爾伯克基收藏中國外銷瓷(Globalby Design: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R.Albuquerque Collection)」主要呈現16世紀末至18世紀之間,成為全球性奢侈品的中國陶瓷如何改變了歐洲制瓷工業與餐飲文化之發展歷程
  • 《中國館藏國家珍寶——中國陶瓷大系》(15卷)出版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組織編輯力量,在最大程度尊重和完善原有著作前提下,將書中文字謬誤及文物出土、館藏歸屬進行勘誤校正,同時對原有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和設計,採用圖版製作、印刷新技術,全方位、多視角地再一次將中華陶瓷文化的精華呈現給陶瓷愛好者。
  • 「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喜與憂」——傳播學者暢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新...
    5月21日上午,新聞與傳播學院邀請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傳播系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洪浚浩在二教316為同學們主講了一場主題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喜與憂」的講座,暢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新趨勢。面臨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緊迫性與挑戰性,洪浚浩結合自己多年研究經歷,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對於怎樣將中國文化向世界傳播的看法和心得。
  • 陶瓷題材電影《龍舞金瓶》德化首映 傳播文化正能量
    >德化縣領導和電影導演等人為首映禮揭幕    11月20日晚,德化縣人民政府、泉州瓷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上海亞太影視公司聯合攝製的電影出品方及主創團隊希望通過《龍舞金瓶》這部電影,展現中國悠久深厚的瓷文化,將精美絕倫的德化陶瓷藝術品及精湛的燒制工藝介紹給國人和全世界的朋友們。同時通過電影的手法展現德化的優美景致,自然景觀和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感受瓷文化的魅力和影響。
  • 這個中國「洋媳婦」,真美
    在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城裡有一位從阿根廷遠嫁中國的「洋媳婦」叫奇娜,10多年前她和長汀青年楊淙組成一對「中阿合作」家庭。如今,楊淙和奇娜夫妻倆有一個即將高考的兒子和一對讀小學的雙胞胎女兒,一家人日子和美,被評為龍巖市2017年「最美家庭」,在當地傳為美談。楊淙和奇娜夫妻倆送一對雙胞胎女兒上學。
  • 傳統文化太極走進世界名校烏克蘭基輔大學
    人民網北京9月6日電(記者王霞光)日前,烏克蘭基輔大學與北京元海匯籤約,成立北京烏克蘭基輔大學直招中心。 據了解,本次籤約是為了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實施中華武術「走出去」戰略,促進「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讓中國留學生在烏克蘭基輔大學傳播與弘揚太極,將太極在烏克蘭逐步推廣、傳播開來,切實增進文化交流,實現互促共進。下一步將會從國內派太極教練去烏克蘭基輔大學教學太極,開設太極課程,從而樹立良好的中國太極文化品牌,加強國外對中國太極的認知與認同。
  • 中國網際網路藝術大會重頭戲「陶瓷空間藝術論壇」上海開幕
    此次論壇由中國網際網路藝術大會、中華陶瓷大師聯盟、中國建築環境設計產業聯盟、上海虹橋海外書院聯合主辦。陶瓷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中華燦爛文化的一部分,陶瓷空間藝術正越來越被大眾所關注,成為許多城市的街景設計、博物館、圖書館、地鐵、酒店、旅遊景區等公共文化設施的重要設計元素,成為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 外銷廣彩瓷 傳播「廣作」美
    地處南海之濱,得交通之便,領風氣之先,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廣州地區很早便形成了極富地域特色的傳統手工藝生產和銷售網絡。特別是明清以後,依託對外貿易的領先優勢,廣州手工藝逐步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許多「廣作精品」成為歐洲貴族的高級定製,折射出當年歐洲上流社會對「中國風」的嚮往。正在廣州塔「嶺南之窗」展出的「華彩雲集—廣彩及嶺南工藝新品展」堪稱一次廣州、廣東傳統手工藝的大薈萃。
  • 全球化語境下中華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 ——2020中華文化傳播國際論壇會議綜述
    主要議題為全球化語境下中華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包括中華文化及其傳播的歷史發展、現實意義、內容體系、實踐特色、方法途徑及其對策研究,漢語言、文學與文化的對外傳播與教學研究,以及新文科建設語境下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改革等。
  • 將中國陶瓷文化傳播全球——記千年瓷都裡的「洋景漂」
    記者在景德鎮長期蹲點採訪發現,「洋景漂」因為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而來到中國,這是一種自發的對中國文化的嚮往。業內人士呼籲,國家要從文化戰略的高度出發,藉助陶瓷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向世界輸出中國文化和生活方式。
  • 古畫裡的中國陶瓷、絲綢、茶葉貿易狀況
    陶瓷、絲綢、茶葉並列為古代中國三大外銷商品,自「絲綢之路」開通後,為我國獨有的商品對外貿易和文化傳播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鼎盛時期一度達到了西方各國競相定製的程度。就拿陶瓷來說,自唐代以來,中國特有的瓷器越來越受到外國人的歡迎,這期間,中國陶瓷開始大量輸出國外,遠達波斯、阿拉伯、土耳其和埃及等歐洲、非洲國家。
  • 一位鄉土人眼中的太行古堡——論太行古堡的文化內涵及核心價值
    無疑,太行古堡給了我們另外一種可能。當前,越來越多的太行古堡以其古樸端莊典雅的風格引起世人的關注,有了各種各樣國字號招牌,以具有地方特色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是彰顯和傳承我市特色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我市打造特色保護類村莊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
  • 五大名窯:中國陶瓷文化的象徵
    為此,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於今年金秋,在恢復中華歷史名窯生產50周年之際,汝、官、哥、鈞、定和磁州窯、耀州窯、景德鎮、宜興陶瓷等歷史名窯的代表聚首著名的青瓷之都——浙江省龍泉市,「龍泉宣言」就這樣誕生了。  記:五大名窯作為中國的傳統工藝在世界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今也要申遺了,您如何認識五大名窯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活動的意義?
  • 當遊戲傳播中華文化,《王者榮耀》拓展人們對於遊戲的認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遊戲只是一個消遣的工具,甚至一些人還會帶有色眼鏡去看待遊戲,但實際上,我國遊戲行業相比之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遊戲行業能傳播更多的"正能量"還能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小編覺得《王者榮耀》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小編覺得,那是《王者榮耀》對於中國玩家來說存在天然的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