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期才過去一半,雨量已經超過常年同期

2020-12-13 中國江蘇網

降雨暫停兩天後,昨天又一次捲土重來,市氣象部門接連發出雷暴以及暴雨黃色警報,這次強降雨過程將持續到29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的梅雨期剛剛過半,泰州市降雨量已經「超標」了。

一般來說,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梅雨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值可達到220至260毫米,梅雨期總降水量能佔到整個夏季總降水量的45%左右。今年入梅以來,雖然前期比不上西南和浙江一帶的降雨強度,但泰州一入梅,這個梅雨季真的是「梅完梅了」,暴雨是家常便飯,完整的晴天屈指可數。

來看今年梅雨季的「成績單」。據統計,入梅以來(6月9日8時至27日14時),泰州城區站累計降雨量281.4毫米,興化站205.4毫米,靖江站197.1毫米,泰興站234.6毫米,高港站363.8毫米;姜堰站的數據最為驚人,高達370.2毫米,已是去年姜堰梅雨期全部降雨量的兩倍了。

據泰州市氣象資料記載,泰州常年出梅要等到7月10日左右。天氣預報顯示,7月2日至5日,泰州市還有一次降雨過程。

除雨量異常豐沛之外,本次梅雨期間泰州市平均氣溫也低於常年,已到了6月下旬,泰州還沒有出現過幾個高溫天,入梅以來,因為不斷下大雨,氣溫不升反降,涼意始終伴隨。氣溫偏低主要因為這段時間尚處於梅雨帶北側的冷氣團中,後期氣溫將會逐漸升高,等到七月上旬出梅後,熱浪就會滾滾而來。

記者 朱世萍

相關焦點

  • 氣象局:今年長江中下遊梅雨期降雨量比常年多168%
    全國天氣氣候主要呈現下面的幾個特點:一是長江中下遊梅雨期長、雨量大。長江中下遊地區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較常年偏長23天,梅雨期的平均降雨量為753.9毫米,比常年偏多168%,顯著超過了1998年和2016年,為1961年以來最多。二是部分市縣降雨極端性強。
  • 今年東陽的梅雨期時間長雨量也特別大
    為應對高考期間可能出現的城市內澇,我市11臺排澇設備已經全部做好出動準備。我市昨日夜裡開始降雨,自7月6日10時至7月7日10時,全市面雨量10.3毫米,其中最大站點為虎鹿鎮東白山水庫21.5毫米。7月7日10時,我市境內東陽江、白溪江、南江和檉溪、渼沙溪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
  •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長江中下遊梅雨期長、雨量大,為1961年以來最多
    一是長江中下遊梅雨期長、雨量大。長江中下遊地區6月9日入梅,比常年(6月14日)偏早5天;7月31日出梅,比常年(7月13日)偏晚18天;梅雨期共52天,較常年(29天)偏長23天。梅雨期平均降雨量753.9毫米,比常年(281 毫米)偏多168%,顯著超過1998年(572. 4毫米)和2016年(584. 3毫米),為1961年以來最多。二是部分縣市降雨極端性強。
  • 超長 超強 破極值 大數據復盤2020年梅雨期
    超長 超強 破極值 大數據復盤2020年梅雨期 2020-08-04 15:25:55   來源:安慶新聞網
  • 湖北將於21日結束長達43天的梅雨期
    今年梅雨期該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5倍,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1位。湖北省氣象局副局長汪金福介紹,今年該省梅雨期天氣氣候異常,呈現入梅早,持續時間長;總量大,覆蓋範圍廣;降雨集中,重疊度高;雨強大,致災性強;氣溫低,日照創新低五大特徵。
  • 安徽2020年梅雨期長達60天 強度刷新多項歷史記錄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日下午三點,安徽省氣象局召開梅雨期專題新聞通氣會。安徽省6月2日入梅,8月1日出梅,梅雨期長度為60天。梅雨期天氣氣候異常,全省出現大範圍持續性強降水,大別山區、皖南山區為全國強降水中心。全省平均降水量為856毫米,是常年同期(401毫米)的2.1倍,為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多。
  • 上海今年梅雨期已比常年偏多12天
    上海中心氣象臺13日發布的2020年梅雨分析表明,上海今年梅雨期已比常年偏多12天,創出21世紀之最。上海中心氣象臺說,今年自6月9日入梅以來,截至13日8時上海市區徐家匯站梅雨量為430.2毫米,為常年(243.1毫米)的 1.8倍。梅雨期已達35天,較常年平均(23天)偏多12天,創出21世紀之最。
  • 警惕梅雨期的暴雨危害
    最近幾天,由於副熱帶高壓北抬,導致降雨區向北推移,浙江、江蘇、湖北等地氣象部門已宣布「入梅」,與常年同期入梅時間基本持平。  雖然在一般情況下,梅雨期暴雨的強度比颱風等其它系統的暴雨強度要小一些,但由於這個時期冷暖空氣交匯頻繁,使暴雨出現的機會較多,歷時較長,所以降水總量仍然相當可觀,亦會帶來一定的危害,所以需要高度警惕。
  • 訪談:專家解析梅雨期天氣特點及災害防禦
    江淮流域常年平均梅雨量達300多毫米,佔年降水總量的30%-40%。梅雨具有顯著的年際和年代際變化特徵,且區域性特點明顯,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  對於梅雨的國家標準問題,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間,雖經歷多次爭論,但一直都沒有得出很好的結論。2008年以後,中國氣象局高度重視梅雨的問題,並於2010年開始申請國家標準,今年五月最終通過專家評審。
  • 受「超強厄爾尼諾」影響 安徽今年梅雨期降水量將偏多
    由於受「超強厄爾尼諾」影響,今年我省的梅雨期降水量將比往年同期明顯偏多,且淮河以南暴雨日數偏多、部分地區洪澇和內澇也會偏重。氣象專家表示,可以戲稱今年的梅雨為「厄爾尼諾牌」梅雨。  梅雨期大概多長時間?  往年分析據了解,截止到2015年,我省歷年來的入梅日期平均在6月15日,出梅日期為7月9日,梅雨期平均時長為24天。
  • 湖北今年入梅時間偏早 梅雨期偏長強度偏強
    馬芙蓉 攝中新網武漢6月11日電 (記者 馬芙蓉)湖北今年自6月8日開始正式進入梅雨期,較常年(6月17日)偏早;預計出梅時間偏晚,梅雨強度偏強,期間有階段性集中強降水、區域性洪澇和乾旱發生。這是記者11日從湖北省氣象局梅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消息。
  • 為什麼今年梅雨期如此之長,地理背景到底是什麼?
    今年梅雨不僅持續時間超長累計雨量也是1961年以來歷史最多被網友稱作「超級暴力梅」梅雨國家標準定義的三個主要梅雨監測區域  圖/國家氣候中心2020年梅雨期氣候總體特徵為:入梅時間早,出梅時間晚,梅雨期持續時間長
  • 江南進入梅雨期,網友熱議:梅雨季節賊迷幻,要下不下,想下不下,溼溼...
    虎撲6月6日訊 近日,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監測,可以確認江南區梅雨於6月1日正式開始,入梅時間較常年偏早7天。新聞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詳細內容如下:【#江南進入梅雨期# 較常年偏早7天】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監測,參照《梅雨監測指標》國家標準,可以確認江南區梅雨於6月1日正式開始,入梅時間較常年偏早7天。
  • 國家氣候中心:今年各梅雨區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長
    原標題:國家氣候中心:今年各梅雨區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長   中新網8月4日電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指出,2020年汛期中國各梅雨區具有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長、梅雨期降水量較常年明顯偏多的特徵。今年梅雨持續如此長時間,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活動具有密切的聯系。
  • ...7月21日正式出梅,較常年偏晚11天。今年上海的梅雨特點是梅雨期...
    今年上海於6月9日正式入梅,較常年偏早8天,7月21日正式出梅,較常年偏晚11天。今年上海的梅雨特點是梅雨期長、雨量大、暴雨多。從6月9日入梅以來,上海今年一共度過了42個梅雨日,較常年偏多19天,堪稱本世紀最長梅雨,排名史上第五長。
  • 當心,梅雨期長江中下遊可能出現較重汛情!原來梅雨也能致災?
    中國天氣網稱,江南梅雨,並非總是細雨濛濛,梅雨也可能很「暴力」,歷史上梅雨期致災也有發生,切不可放鬆警惕。湖南衡東縣洣水李家壠段現場負責人 趙金明:現在階段我們已經進入衝填灌漿、高噴灌漿和攪拌樁的施工,對前段時間受影響的工程進度,我們現階段採取24小時換人不停機的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