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給孩子建立壓力認知,抗壓能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2020-08-25 高分教練馬老師


孩子們,將來將生活在一個更加多變、風險更大的社會中,他們的未來,將面對競爭激烈的工作場所,複雜的人際關係,也免不了遭遇情場失意、事業困境、生意失敗……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直接關係到他的人生幸福與否、事業成功與否。在兒童早期正確引導,強化兒童心理承受能力,是父母對兒童一生有益的寶貴禮物。小孩子的生活既然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我們在培養小孩面對各種挫折時,一定要教導小孩生命的道理,珍惜自己的生命,享受生活的起起伏伏,不斷地感悟生活,充實生活。


最早的預防措施:挫折教育

儘早讓孩子明白「失敗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不引導孩子,那就是讓他在一種虛假的、具有破壞性的優越氣氛中長大,認為自己的孩子完美無缺而被寵壞了,這是不夠的。不管是我們還是我們的孩子,都應該學習如何面對失敗。每次當我們付出努力卻沒有成功時,我們都會從中得到一些對我們自身以及我們如何行動有價值的教益。學會面對失敗,是成長和成熟的一個重要方面。每天我們都會聽到「久病成醫」,久病者已經可以成為醫生,經常經歷挫折和失敗的磨練,精神上和耐力上的鍛鍊已經足夠讓我們抵抗任何「病菌」。要告訴孩子如果想要忘掉挫折和過去,不要怨天尤人,要做一些實際的工作。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天都經歷一些小挫折,經過多年的磨練,就會具備在困境中生存的能力。不管發生什麼樣的災難,他們都不會像遇到暴風雨時茅草屋那麼容易倒塌。

對於挫折教育,許多家長只是狹義地理解為讓孩子吃一點苦,受一點累,這與挫折教育的本義相悖。挫敗感教育對於父母如何引導受挫的孩子,讓他們明白挫折與競爭相伴,要想成功就必須戰勝挫折,從而培養孩子受挫的能力和堅強的意志。

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性格,能力,挫折來教育

因為人類在氣質、性格和能力上存在著種種差異,同一挫折對不同兒童產生的心理反應是不同的。所以父母應該因材施教孩子的挫折教育。

假如自己的孩子自尊心比較強,性格比較開朗,容易產生挫折感,這一類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敗心理,對這類孩子的父母不要過分的抱怨、批評,而是要點到為止,多加鼓勵;比較自卑的孩子,對自己的能力本來就缺乏信心,父母切忌責怪過多,而要多加安慰,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根據兒童的能力進行教育。

當遇到挫折時,能力較強的孩子,父母要重提,讓他們找出挫折的原因,放手讓他們去解決;能力較弱的孩子,要幫助他建立現實的目標,從低級到高級,從易到難,這樣,孩子就可以避免產生恐懼心理,也可以不斷看到自己的進步,逐漸形成克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

採取適當的態度——放手時應該放手

首先,大家都不陌生的故事:一天,一隻蝴蝶幼蟲在繭上破了一個洞。有人正看得入神:那隻蝴蝶把自己的身體從那小小的口子裡艱難地掙扎著。然而,幾個小時過去了,這隻蝴蝶似乎毫無進展。看起來它好像盡了最大的努力,一步也走不了。這位看得真有些心疼,決定幫幫蝴蝶。於是他拿來一把剪刀,小心地破繭,蝴蝶輕而易舉地就掙脫了。但是它那可憐的身體萎縮了,翅膀緊緊地貼在身上。

他充滿了希冀,盼望有一天,蝴蝶的翅膀會張開,伸展開來,能夠支撐它的身體,變成一隻健康美麗的蝴蝶。但這一刻卻一直沒有出現。事實上,這隻蝴蝶在剩下的時間裡一直在可憐的萎縮的身軀和萎靡不振的翅膀中爬行,永遠也飛不起來。

善良的人們不知道,蝴蝶只有通過從繭上的小孔裡擠出來,把體液從身體擠進翅膀裡,才能從繭裡擠出來,展開翅膀。

青春期是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好時期,因此,我們父母很多時候都應該讓孩子學會獨立面對。父母要有耐心,要給孩子解決問題和挫折後恢復的時間,否則伸出援助之手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不管遇到什麼暫時的挫折,只要堅持不懈,就會在孩子的成長中體會到挫折的奧妙…


預防措施: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什麼?正如其名稱所示,生活教育是一種幫助兒童認識生活、珍惜生活、尊重生活、欣賞生活、提高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質量的教育。生命教育雖不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但作為父母,在孩子年輕的時候,就可以教他們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接受親人的死亡給自己帶來的痛苦,讓孩子懂得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孩子就會感到痛苦,讓孩子學會欣賞自己生命的獨特,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

中國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黃克劍教授首先提出了「生命教育」理論。近年來社會上有些培訓機構、學校會對學生進行部分生命教育,但由於學生個體差異較大,每個孩子個性不同,家庭背景、文化不同,家長有必要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生命教育。

接受自己所愛的人的死亡:父母也是如此。

長大後,爺爺奶奶總有一天會離世的,不管家裡發生什麼大事,都要如實地告訴孩子,讓他和父母一起面對、痛哭、發洩,讓他最後一次對曾經愛過他、養育過他的親人做最後一次告別和感恩,讓孩子經得起生離死別的磨鍊和挫折,不需要刻意保護或者等他長大了再告訴他。德國著名社會學家 UrrishBeck曾經指出:「未來的巨大風險和災難將像世界盃賽一般在全世界輪迴上演,人們完全生活在不確定中,隨時可能面對巨大風險和災難。天災人禍愈演愈烈,人命也愈來愈不確定,讓孩子學會面對身邊人的突然死亡,活著的人要更堅強。對兒童說,人的生老病死是新陳代謝發展的規律,最後的死亡就像第一次出生一樣,都是溫暖的時光,最後的晚霞就像最初的晨曦,都是陽光的燦爛。

有一次班會,主題是生命教育,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父母在地震中去世了,我們該怎麼辦?」主題是沉重的,但當孩子認真考慮之後,大多數孩子擦拭著眼角的淚水,表示他們一定會堅強地生活下去。家長要把握時機,與孩子認真地談論這個話題,讓孩子對這個話題有個想法,這樣的事誰也不想發生,但卻在我們身邊上演。小孩需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才能讓他感覺到如果自己最親愛的爸爸媽媽在最需要他們的時候離開了,他心裡是怎樣的感覺?當孩子感受到痛苦的時候,也會明白,不管生活中有多大的挫折,如果他選擇了自殺,將會給他所愛的人帶來比平常更多的傷害。


珍惜生命

人生來之不易,每個人都是以極少的機率幸運的來到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特點。對孩子們說:你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與眾不同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你,生命只屬於我們一次,任何代價都無法收回。通過幫助孩子更早,更及時,更清楚地認識到他們可能會有的心理問題。當我們念《弟子規》給孩子們,說「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時,就告訴孩子們:當我們對自己做出不負責任的行為時,首先想一想會給自己最親的人帶來怎樣的傷害。

每個人的命運都有各種各樣的機遇,我們無法估量孩子的未來。所以我們父母要樹立樂觀的態度,尊重孩子,讓孩子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別人,不要過早地暗中宣稱,每個孩子的一生都是不可評價的。讓孩子心中永遠有希望,有希望就會堅強,會愛護自己的生命,讓生命更精彩。

相關焦點

  • 家長培養孩子四種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抗壓能力、運動能力
    家長培養孩子四種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抗壓能力、運動能力家長要想讓孩子擁有一顆智慧健康的大腦,家長應注重培養四種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抗壓能力、運動能力。在孩子各種各樣的能力中,學習能力最為重要。
  • 如何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家長換個角度解讀試試看
    遇到一件事情如何去解讀,是提升孩子抗壓能力的關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並不是能不能解決問題,而是有沒有直面問題的勇氣。在現代的家庭結構中,很多時候是父母和老人的過於溺愛,讓孩子有什麼事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依賴別人,而不是自己去解決問題。
  • 再優秀的孩子,抗壓能力沒訓練好,遲早也得崩潰
    那麼因此抗壓能力比較強的人,在面對挫折的時候能夠冷靜對待,如果抗壓能力比較弱。那麼面對困難將會產生比較強烈的反應,孩子們在漫長的學習生涯之中。沒有人能夠保持成績一路領先的時候,那麼成績的波動對於孩子而言,是無法逃避的存在。
  • 現在的孩子是怎麼了?是抗壓能力弱,還是壓力太大呢?
    首先說說孩子壓力大的問題。現在孩子的壓力主要來自學習方面,來自父母的高要求,來自老師的期盼,來自不同人,不同媒體對社會競爭的描述。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學歷越來越高,職業的細分,教育的重視,人才越來越多,就業越來越困難,這些無形中對所有家庭進行孩子教育的壓力增大,這種壓力無形中就會傳遞到孩子身上。
  • 一點壓力就崩潰?孩子的抗壓能力,取決於他的「心理彈性」強度
    文 | 草堂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除了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還需要控制住外來的壓力。所以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良好的抗壓能力才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一帆風順,能夠變得更加積極。
  • 孩子受不了委屈,越來越「玻璃心」怎麼辦?多半是抗壓能力差
    長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壓力會非常大,他們每一次的失誤和失敗,都會導致內心受到打擊,慢慢的心理會非常脆弱,再遇到挫折時便會一蹶不振。無論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和特點,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家長們都不希望孩子有玻璃心,希望孩子有更強的抗壓能力。
  • 就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殺引發的思考:怎麼培養大學生的抗壓能力
    該研究生文章部分截圖 當大學生面對壓力和挫折時, 容易產生緊張、焦慮和消極情緒, 甚至會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後果, 因此培養大學生的抗壓耐挫能力, 引領大學生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 高考一女生考場撕毀2人答題卡被取消成績!抗壓能力,有多重要?
    這也再次讓我們看到,對於學生的心理疏導以及提升抗壓能力,有多重要?,父母就應該培養孩子的應對挫折能力和抗壓能力。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呢?一:有意設置障礙,培養抗挫折能力任何人的成長都要經歷無數的挫折。如果孩子總是一帆風順,那麼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情緒緊張,束手無策。不用給孩子刻意營造一個過於「」純潔「」的環境。
  • 決定孩子未來的不是成績,而是抗壓力,父母越早培養越受益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面臨許多無處不在的壓力,無論是大人和孩子,一個好的抗壓能力十分重要。有的時候,抗壓能力就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前途,甚至比學歷還重要。同事的孩子慧慧,聰明可愛,去年考上了省裡最好的高中,令我們大家豔羨不已。可前一陣子,同事來上班的時候總是愁眉不展的,我們問她怎麼了。
  •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父母看這四點
    近幾年,全國各地頻頻傳出中小學生離家出走,不堪壓力選擇輕生的事件。我們在唏噓嘆息花兒還沒開就已經枯萎的同時,也不經疑惑:這一代的孩子為什麼抗壓能力如此弱。所以在現代家庭教育中,在專注孩子「分數」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他們的心理素質教育,特別是在逆境中成長的心理承受能力。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呢?
  • 孩子「玻璃心」怎麼辦?關於抗壓能力,要看娃的「心理彈性」強度
    正文字數:1864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在社會當中生存,我們不僅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還需要承受外界所帶來的種種壓力。因此,在社會環境中,具備優秀的抗壓能力者才能更順利的前行,才能變得更加積極向上。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卻不知如何入手,不如先了解一下孩子玻璃心的原因,再學習解決方法。
  • 8種方法,正面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一個擁有良好抗壓能力的孩子,會以更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失敗和挫折,會有更充沛的信心和精力去進行思考,也就更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成就。然而,抗壓能力絕不是靠施壓鍛鍊出來的,簡單粗暴地將孩子扔在壓力中並不能培養其抗壓性,反而會永久挫敗孩子的自信心和獲得快樂的能力!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良性疏導孩子的情緒、告訴孩子走出困境的方法。
  • 告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擁有這6種能力
    失去了思考能力,只能是「泯然眾人矣」,無法出類拔萃。所以,家長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當遇到了問題,要讓孩子多問幾個為什麼,並積極動腦思考,而不是馬上給孩子提供出標準答案。在一個問題中,讓孩子知曉標準答案的意義並不大,重要的是,孩子是否進行了有效的獨立的思考。
  • 孩子脆弱,抗壓能力差,聰明的父母這樣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對於這一問題,相信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然而,真正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部分孩子,因為在學習上遇到種種問題而輕易喪生,這無不映射當代孩子的心理承壓能力太差。作為父母,我們一直在強調,應當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殊不知,很多時候,我們僅注重的是形式上的教育,忘了需要給孩子的最重要的教育應當是生命教育!
  • 減負和抗壓
    學習本就不是好玩的,是一件苦差事,要不自古怎麼都叫做『寒窗苦讀』。要認清這個事實很容易,因為大家都是過來人。玩樂中學習好不好,真好,但出不出成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校,社會減負減壓,對於要強的家長和孩子來說,更多的責任就落下來了。否則一生混個日子也愜意,若大家乃至整個社會都混個愜意,天下將何如?一個社會要不要培養經得起考驗,經得起壓力的社會棟梁很重要,也很關鍵。
  • 想培養個樂觀、抗壓能力強的孩子,父母要做好以下幾點
    最近幾年新聞總是報導孩子關於壓力大跳樓自殺的案例,這其中有學習壓力,有父母給的壓力,有生活壓力,但不管是什麼壓力,孩子之所以會因為壓力自殺,多半是抗壓能力差導致。抗壓能力也叫做抗挫折能力,一個抗挫折能力強的孩子,在面對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往往能夠重新站起來,走向成功,抗挫折能力可以說是孩子成功的一種捷徑,擁有抗挫折能力的孩子會積極的面對錯誤和失敗樂觀的生活下去。
  • 青少年學業壓力過大 中學生因成績排名下降自殺
    記者1月23日採訪了青少年問題專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和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副教授李文道,他們從專家的角度,呼籲全社會要重視青少年學業壓力問題,為孩子創造更健康的成長環境。最可怕的學習需要就是競爭需要,孩子學習的動機完全扭曲,不是為獲得知識和能力,而是成為人際之間的一種惡性競爭。」  孫雲曉認為,呼市自殺中學生屬於典型的競爭過度。孩子學業上過多的壓力實質上是過度的競爭,其實人有時候有一點壓力是無妨的,但如果壓力變成競爭,成績上升就是生,成績下滑就是死,是不對的。如果讓孩子今後能有所創造有所發展,還是要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認知需要,抑制其競爭需要。
  • 一組「兒童自殺報告」數據,警醒父母要重視"兒童抗壓能力"培養
    如今的父母,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父母,都更看重孩子和教育。家長一心想讓孩子成「才」,卻忽略了心理教育。我們就象吹著號角的鬥士,和孩子一起戰鬥在學習的路上。因為我們打破了孩子的童年成長順序,急於求成,使的不少孩子就象一顆早熟的果實,長的既不豐滿,也不甜美,有的甚至還會腐爛。寧波一小學生競選班長失敗,產生了心理陰影,在家休學整整一年。
  • 武漢伢被親媽扇耳光跳樓是抗壓能力弱?家長要弄清楚原因,以防…
    抗壓能力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流傳出來的,每每有孩子自殺就會有人拿出來用,還有人會說幾十年前老師怎麼打怎麼罵都沒有想過自殺,現在孩子只要說一句重話,輕輕打一下就可能自殺,這典型的是壓力小、抗壓能力差。說這種話的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壓力為何物,幾十年前的孩子哪裡有現在孩子沒日沒夜的學習嗎?
  • 抗壓力是孩子走上成功的必備條件,這幾點教您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
    通過這個故事,相信很多家長已經明白了湯唯成功的原因,那就是超常的抗壓能力。試想一下,一個人既要面對生活上的困難,同時還要利用零碎的時間提升個人能力,這得承受多大的壓力呀!但是湯唯就是挺過來了,於是就有了後來的華麗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