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殺引發的思考:怎麼培養大學生的抗壓能力

2020-12-11 騰訊網

就在昨天,網上一篇文章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文章講述了他在讀研究生期間所面對的壓力,最終由於自身沒能抗住來自外界的壓力,而引發的一系列讓人惋惜的結局,願他一路走好,願天堂沒有壓力。

該研究生實驗室照片

研究生壓力大自殺事情每年都有發生,沒有讀過研究生的同學可能永遠不知道讀研有多辛苦,論文多難寫,遇到讓人頭痛的導師多難應付,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居然選擇了讀研的這條路,就要堅持下去,即使堅持不下去,也要為身後的關心你的人著想,也要好好的活下去,世界是美好的。

那麼就這一事件,昌鴻老師有話要說,也希望大家可以把這篇文章轉發出去,讓大學生學習,但我們面對壓力的時候該怎麼去應對。

該研究生文章部分截圖

當大學生面對壓力和挫折時, 容易產生緊張、焦慮和消極情緒, 甚至會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後果, 因此培養大學生的抗壓耐挫能力, 引領大學生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將從產生的原因以及應對方法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大學生心理壓力和挫折情緒產生的原因

(一) 主觀原因

1.自我認知有的大學生人生閱歷豐富, 性格成熟, 他們遇到壓力和挫折時能夠坦然面對, 並將其看作是激發自身進步的動力;而有的大學生自我認知有偏差, 好高騖遠, 他們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時會有灰心喪氣之舉。

2.生理狀況與生俱來的生理缺陷容易使其產生心理壓力和挫折情緒, 有些學生則是過分在意自己的外觀形象, 不滿意自己的某個部位, 不滿意自己的高矮胖瘦, 造成負面心理情緒。

3.個人經歷一個人的成長生活經歷也能決定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承受能力。有些大學生過去經常遇到不順心的事, 經常承受壓力和挫折, 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強。相反, 有些大學生從小就被捧在手心, 習慣於順境生活, 一旦遇到突發狀況就難以承受壓力和挫折, 個人經歷的巨大落差會造成其難以釋懷自己的負面情緒。

4.矛盾心理大學生在成長生活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左右為難、難以抉擇的事情, 從而產生矛盾心理, 無法擺脫內心困境, 例如想鍛鍊又怕耽誤學習時間、想補習功課又怕花錢、想減肥又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等。自己既定的目標總會受到其它因素的阻礙而得不到滿足, 造成矛盾心理, 給自己製造壓力。

(二) 客觀原因

1.家庭因素目前我國大學生處於「90後」的年齡段, 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其寵愛有加, 鮮有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直面過壓力與挫折。家長在教育方面也主要是關心孩子學習成績的分數, 而不是性格培養、心理健康, 導致這些在順境中生活的溫室花朵難以承受社會的風雨。

2.學校因素絕大多數高校裡輔導員與學生的比例相差較大, 教師深入學生日常生活中進行有針對性的交流機會也很少, 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與變化。一些面對壓力與挫折的學生困在負面情緒當中, 沒有及時得到開解, 從而走向下坡路。

3.社會因素大學期間, 對求職就業問題思慮不周全, 有的學生好高騖遠, 沒有審時度勢, 而去選擇一些超出能力範圍的工作, 造成求職受挫。還有些大學生在初入社會時沒有及時轉變身份, 不能適應社會新環境。職場中如何與同事相處、如何快速融入工作圈等問題也會給大學生帶來巨大壓力。

4.不可抗力因素不可抗力因素是指大學生受到一些人力無法預料、避免和克服的客觀情況造成的壓力與挫折, 例如親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災害或交通意外等。

實驗室照片

二、提高大學生抗壓耐挫能力的對策

(一) 構建合理的認知過程

人的認知能力與人的認識過程是密切相關的, 大學生既要構建合理的主觀認識, 如認識自己、客觀的自我評價;又要構建合理的客觀認識, 如認識周圍環境事物、構建良好人際關係等。接受自己的外貌與性格, 敢於承認錯誤, 改正自己的短處, 懂得適度宣洩情緒或尋求專業心理諮詢服務。

學會強大

(二) 樹立正確的思維模式

1.保持積極樂觀的處事心態面對困境、壓力與挫折時, 鼓勵大學生選擇保持積極樂觀的處事態度是成功的關鍵, 相反, 若是選擇絕望或頹廢則只會讓事態惡化, 影響身心健康。

2.認識挫折的普遍性和兩面性挫折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它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挫折也是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同時挫折也具有兩面性, 它對人即可產生積極的影響, 又能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要讓學生有心理準備, 對挫折的消極影響做到因勢利導, 轉化為積極的動力。

3.學會感恩與寬容常懷感恩與寬容之心的大學生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遇事也會主動朝著積極的一面去分析和思考, 採取適當的態度與行為反應, 有助於身心和人格的健康發展。

(三) 培養正確的行為模式

習慣具有穩定性, 一旦形成了習慣, 就會引導和控制一個人的行為模式, 若是能夠讓大學生在面對任何壓力與挫折時首先想到的是積極的一面, 採取積極的行動解決問題, 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習慣, 那麼以後在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也能習慣地從積極角度著手處理, 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抗壓耐挫能力。

(四) 增設提升大學生個人素養相關教育活動

1.重視培養大學生抗壓耐挫能力相關課程教學活動。高校應組建師資隊伍, 開設提高大學生抗壓耐挫能力的相關課程。讓學生掌握面對壓力與挫折時應保持的正確思維與行為。

2.增加提升大學生個人素養相關校園公益講座。高校可以通過真實的案例教學和講座培訓, 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排解學生的壓力, 提高學生的挫折承受力, 幫助學生的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

3.組織大學生定期參加素質拓展訓練。學生通過素質拓展訓練提高其自身的心理素質, 激發和培養樂觀的心態和堅強的意志, 增強抗壓耐挫能力, 磨鍊永不言敗的意志品質。

學會抗壓活動

(五) 開設心理諮詢服務中心

開設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不僅是學生宣洩情緒、被指點迷津的突破口, 也是高校進行政治思想工作的新通道, 一個人若是心理健康, 那麼其政治思想也一定很端正, 兩項工作相輔相成。

(六) 合理歸因, 建立心理防禦機制

大學生在遇到壓力與挫折時要學會合理歸因, 要能夠有所擔當。學會建立心理防禦機制, 在壓力與挫折來襲時能夠自覺規避內心產生的緊張不安憤怒等情緒, 要學會冷靜沉著, 學會寬容與忍耐, 學會平衡和穩定心靜, 積極樂觀處事。

(七) 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高校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並多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 讓學生提早接觸社會, 對社會工作中的各種問題有心理準備, 減少新環境下工作壓力和挫折所帶來的不良情緒。

(八) 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

高校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心理健康問卷調查、抗壓耐挫小技巧等活動來及時了解當下大學生普遍性的心理動態, 通過微課等信息化教學手段來宣傳一些排解內心壓力、解決困境的小故事和小技巧。

(九)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相互結合

校方在學生發生心理問題時, 及時與家長溝通, 合力解決問題。家長要懂得鍛鍊孩子的獨立生活、學習、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要過分溺愛, 及時發現孩子的內心世界變化, 給予積極正確的引導, 形成健康人格。

大學生的抗壓耐挫能力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需要學校、家庭、個人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經過長時間的指導、反覆的歷練, 從而逐步獲得提高。當代大學生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肩負偉大的中國夢和祖國的繁榮富強, 培養大學生的抗壓耐挫能力, 引領大學生的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的意義重大而深遠。

希望大家可以隨手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學習,加油,加油,加油。

相關焦點

  • 「大連理工大學生自殺」引發社會「反思」
    最近,在大連理工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位研究生在實驗室自殺,並發微博稱,「120來了也無濟於事,搶救不回來」。 這樣一位在死亡時還想著為社會做貢獻的人,怎麼會想到自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麼高學歷的人做出這麼極端的事,草草了結了自己的生命。類似同樣類型的事件在這幾年時有發生,乃至蔓延到高中生、小學生,例如「大學生跳樓事件、高中生壓力過大縱身一躍、小學生因被收手機,跳樓自殺」。這些事的發生,值得社會思考。
  • 網傳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殺
    #網傳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殺#「除了絕望還是絕望」「把我燒成灰隨便埋哪塊地」,大連理工研究生留遺書萬人轉發,校方通報噩耗。 10月13日凌晨2點,一位網友「紅燒土豆葉」發表了一篇微博,此後獲得大量轉發,這名網友定位大連理工大學,寫下「再見」兩個字,並附上了疑似遺書的圖片。
  • 教育的局部缺失引發生命無端逝去 ——大學生墜亡案輿情觀察
    10月13日,大連理工大學一碩士研究生自縊身亡。近幾年,高校學生自殺事件呈上升趨勢。例如,2017年,兩所高校發生學生自殺事件;2018年,4所高校發生該類事件,其中兩起發生在同一學校;2019年,10起;2020年至今,已經有15起了。
  •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殺,遺書曝光,4大細節惹人痛心
    10月13日凌晨,網友@紅燒土豆葉 在其微博發布疑似遺書,稱自己為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碩士三年級學生,因課題實驗長期受挫可能面臨延期畢業的壓力
  • 大連理工研究生自殺:我們該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
    10月13日早7時左右,大連理工大學一名研究生被發現在實驗室身亡,經公安部門初步調查,排除他殺。所有的離開都是早有預謀。10月13日凌晨2點,網友「紅燒土豆葉」在微博發布一篇約兩千字的遺書,稱自己為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三學生,在表達自己因課題實驗長期受挫可能面臨延畢後,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並配圖疑似在實驗室自縊。
  •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在實驗室上吊,警方排除他殺
    10月14日,大連理工大學發布情況通報,10月13日早7時左右,該校化工學院一名研究生被發現在實驗室身亡。很多在校大學生反饋因疫情影響導致的就業難!很多專業臨近畢業拿到的工作offer比例少之又少,在校的生活因素或者來自家庭的期待過高,等等都可能造成心理抑鬱。就此案建議各大高校應當高度重視,就業壓力或者在校學生生活中負面問題對學生產生的心理影響!當下作為年輕人,應當有社會擔當,父母社會培養優秀大學生非常不易!
  • 大連自殺研究生遺書內容曝光
    2020年10月14日,大連媒體報導,在大連理工大學內,有一名研究生自殺身亡,目前警方已經介入,此次事件詳細結果以警方通報為準,而該案件的詳細過程,要追溯到10月13號當天。該名學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篇內容,內容含有大量消極的情緒,且有一些疑似為自殺傾向的文字
  • 大連理工一研究生上吊自殺身亡,死者遺書內容曝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研究生中自殺事件頻發,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不管這些研究生是因為什麼原因自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壓力大。也確實,首先他們年紀已經不少了,一邊是生活的壓力,一邊是學習的壓力,甚至有的研究生還有情感方面的壓力,家裡一直催著要結婚。
  • 大連理工通報研究生學校身亡說了什麼?研究生上吊現場圖遺書內容曝光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縊身亡細節披露
    遼寧一研究生上吊自殺身亡,警方已介入,遺書內容曝光今日,大連理工大學突然上了熱搜,然而此次不是「糞池炸了」的搞笑的段子,而是一場令人感到惋惜的悲劇。10月14日,大連理工大學通報了一研究生在實驗室死亡。
  • 痛惜,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實驗室自縊身亡 | 誰來關心研究生壓力?
    近日,又有網傳大連理工大學一研三學生在實驗室自縊身亡,並在微博上留下了遺書。剛剛,大連理工大學發布了情況通報。通告稱:「10月13日早7時左右,我校化工學院一名研究生被發現在實驗室身亡。經公安部門初步調查,排除他殺,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事件發生後,學校立即成立工作專班,全力配合公安機關和家屬處理相關事宜。
  •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最高榮譽名單揭曉!
    具有紮實的學術功底,科學嚴謹,求實創新,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身心健康,適應能力強。目前擔任能源與動力學院博士助管兼班長。郭興森,中共黨員,建設工程學部巖土工程專業2018級博士研究生,師從年廷凱教授;2020年國家公派赴倫敦大學學院(QS全球第8)聯合培養,師從著名海洋工程專家Thorsten Stoesser教授。
  •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殺事件:看清原因後活著才是最應該學習的
    10月本是舉國歡慶的時段,然則大連理工大學研三學生自殺事件卻給眾多人上了「濃墨重彩」的一課。可以獲悉大連理工大學在教育界的分量和地位,按一般規律來說,研三學生已經走過了研究生生涯的大半,只要好好堅持完成畢業論文,該學生的前途很可期。可是,為什麼他會在臨門一腳時退縮回去呢,更甚至於走了極端,了卻生命?
  • 大連一研究生疑因延畢自殺,好友悼念:一個做事認真努力的人
    大連一研究生疑因延畢自殺,好友悼念:一個做事認真努力的人 「只是想來道個別,待會我就準備一掛解千愁了。」
  •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大連理工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大連理工大學光儀學院2021年碩博連讀、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選拔實施細則 根據《大連理工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複試錄取辦法》,結合光儀學院學科特色和具體情況,制定光儀學院2021年碩博連讀、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細則及辦法,供考生遵照執行。
  • 大連理工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公布
    具體要求詳見研究生院網站招生主頁《大連理工大學2021年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大連理工大學2021年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大連理工大學2021年工程管理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具體要求詳見我校研究生院網站招生主頁《大連理工大學2021年單獨考試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8.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的考生,具體要求詳見研究生院網站招生主頁《大連理工大學2021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 一組「兒童自殺報告」數據,警醒父母要重視"兒童抗壓能力"培養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曾發布《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其中數據讓人震驚。5個中學生中就有1人曾考慮過自殺。在我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個人死於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來自日本的久世浩司寫的《抗壓力•兒童篇》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是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專門針對兒童的抗壓能力培養的書籍。久世浩司,日本積極心理學校校長,日本積極教育協會代表理事,積極心理學認證培訓師。
  • 象牙塔怎麼變成了大學生的墳場?
    9月中旬,浙江大學女博士在寢室燒炭自殺。9月19日,南京大學女博士跳樓身亡。10月9日,華南理工大學女學生被教授強姦。10月13日,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殺。10月15日,成都大學黨委書記失聯後身亡。短短一個月內,國內多所大學發生傷亡事件,我們不僅反思,大學到底怎麼了?
  • 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宣傳貫徹總結會暨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
    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宣傳貫徹總結會暨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開幕式舉行 2020-11-25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光機所與大連理工大學光儀學院籤訂「聯合培養研究生」合作協議
    日前,上海光機所與大連理工大學光電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光儀學院」)「聯合培養研究生」籤約儀式在大連理工大學研教樓713會議室舉行。大連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姚山,光儀學院副院長曹暾、副院長韓秀友、副書記兼副院長李曉傑、副書記兼副院長李琳、院長助理陳曉明,以及上海光機所所長邵建達、副所長冷雨欣、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杜鵑、中科院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青年特聘研究員龔文林等出席了籤約儀式。本次籤約儀式由李曉傑主持。
  • 大連理工大學一研究生疑因延畢自殺 好友悼念:他是一個做事認真...
    10月13日凌晨2點,網友「紅燒土豆葉」在微博發布一篇約兩千字的遺書,稱自己為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三學生,在表達自己因課題實驗長期受挫可能面臨延畢後,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並配圖疑似在實驗室自縊。▲微博截圖該文一經發出,引發眾多網友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