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小編潮汕美食之旅最重要的一餐,潮州官塘的兄弟牛肉火鍋,我忍不住要和大家推薦小編所喜歡的四種肉:脖仁、胸口油、吊龍還有五花趾。小編一鹿姑且把它定義為「潮汕牛肉火鍋中的四大金剛」。這可是與我們在上海所吃到的牛肉完全不一樣概念的牛肉。肉質鮮嫩無比,口感特別,極具牛肉自有的原始香味。
說說脖仁吧,在先前做的功課中提到,這個部位的肉特別珍貴,不是每個食客都有機會吃到的,所以我們17:00多就早早的抵達了官塘,所以還是幸運地點到了。根據我的理解,脖仁是整頭牛中最好吃的,因為其位於牛肩背脊的前部,與牛頸相連,所以肉質特別香嫩,入口即化;但是由於只佔整頭牛的1%所以格外珍貴,所以去晚了肯定是吃不到的。事實上,脖仁在鍋中燙的時間非常有講究,稍微過了火候就老了。如果控制得當,味道超乎想像啊!具體的涮法和時間掌握不能全憑菜單上的介紹,還得自己察言觀色。我的經驗是肉的表面變色後,再燙個3-5秒即可。
胸口油其實小編在上海也曾吃過,但是沒有這裡那麼的新鮮,而且這裡的胸口油著實讓我吃出了爽脆、肥而不膩的感覺。這塊肉是乳白色的,乍一看就是塊肥肉,但是煮的時候並不會像肥肉那樣煮得化掉,變成軟膩的油脂。胸口油,需要在鍋中多燙一會,我的建議是可以燙3左右,這樣肉質更脆。
關於五花趾,其實是牛後退上的牛腱肉,有筋有肉,有嚼勁。由於新鮮,口感鮮嫩有帶略微的嚼勁。之所以沒有選三花趾,是因為五花趾是後退上的牛腱肉,牛筋會比前腿中的三花趾更豐富,口感更特別。涮的時間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控制在5-10秒左右。
最後說說吊龍,這其實就是西冷牛排中的背脊上的那塊牛眼肉。但是與小編在其他地方吃到的吊龍來比,這次吃到的吊龍還是令我非常難忘的。主要是嫩,還有點非常重要的是有真正意義上牛肉的香味。至於涮的時間我基本上也控制在10秒以內。
其餘的肉類其實選擇也非常多,但是實在是由於胃口有限,再加上很多品種上海都嘗試過,所以也就只能作罷。回到上海已經超過一個月,但是官塘牛肉的味道始終在我嘴邊迴蕩,喜歡潮汕牛肉的朋友,去潮州前往不要錯過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