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微寒,卻是乾隆帝的生母,生一兒子成清朝最長壽的皇子!

2020-12-17 湘巴話史

說起乾隆帝,大家都對他的生母感到好奇,也有很多學者對此有異議,大家為什麼會關心乾隆的生母是誰呢,因為乾隆的母親「出身名門」或是「出身微寒」將會直接影響到乾隆帝的接班嘉慶帝皇位的人選,那乾隆帝的生母到底是誰呢?她就是湘妹子今天要和您聊的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

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出生於康熙三十年( 1697年),滿洲鑲黃旗人,是四品典儀官凌柱的女兒,在她13歲的時候便入宮中成為雍正帝的側福晉,在生下弘曆後,就再也沒有生過其他孩子,然而生下的這個孩子卻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這是讓她始料未及的。

弘曆從小就長得氣宇不凡,一臉福相,而且天資聰穎,六歲就能背誦《愛蓮說》,康熙對聰明過人談吐不凡的弘曆極為喜歡和看重,並在大喜之下說:「此子福過於予。」,也就是說,這個娃娃的福分將來一定會超過他的「現任」皇帝爺爺,這話的意思是否也就有種暗示呢?

後來康熙又召見了弘曆的母親,也就是鈕祜祿氏,並且把弘曆的生辰八字拿到宮中詳解。康熙的子婦非常多,孫子那就更多了,有好些皇孫連他自己都叫不上名字,而在弘曆之前,就只有一名皇孫得到了養育在紫禁城的待遇,那就是廢太子弘晳,後來弘曆的出現,弘晳變得更為黯然失色。

母以子貴,鈕祜祿氏雖然不像那拉氏、年氏等人受皇帝專寵愛,但雍正帝再寵愛她們又如何,不論是爭寵還是富貴,沒了性命又有何用呢?隨著那拉氏、年氏消失成一塊牌位,鈕祜祿氏成為雍正後宮的真正女主人,此時的她也被晉封為了「熹貴妃」,要深入了解過乾隆的人,也知道乾隆的福份都離不開鈕祜祿氏這個出身微寒的女人。

乾隆皇帝體格健壯,壽元高厚,在中國古代帝王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乾隆的父親雍正體弱多病,年僅58歲終,乾隆的同父異母兄弟9人,年幼夭折的就有5人,其中雍正嫡福晉烏拉那拉氏所出的一位,還有側福晉年氏所出的三子全夭,側福晉李氏所出的一子,皇五弟弘晝活到了60多歲,壽數算是高的,然而鈕祜祿氏所生的獨子乾隆活到了89歲。

關於乾隆帝身體素質其實也正是得於其母妃的遺傳,名門閨秀大多是弱不禁風的女子,而鈕祜祿氏13歲入雍邸為侍女,7年後生下乾隆,又過了十餘年,才被即位的雍正冊封為熹貴妃,常年在宮中一直處於卑微狀態的她,自然能受得住冷臉失落,因為出身低微,對乾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有人曾取笑乾隆是個「立嫡迷」,其實這跟乾隆從小的經歷有關。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崩逝,弘曆即位,弘曆當天降旨尊「母妃」鈕祜祿氏為皇太后,隨後上皇太后尊號為「崇慶」,乾隆知道母親熬個皇太后不容易,所以在太后60大壽時,打算儘量鋪張,以承母歡。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去世。

相關焦點

  • 揭秘清朝最後一位皇子是誰?他的生母竟是官女子出身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帝。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清帝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大家都知道,而最後一位皇子讀者們知道嗎?從鹹豐之後的三位皇帝(同治、光緒、宣統)他們都沒有子嗣,而鹹豐的最後一位皇子就是憫郡王未賜名。憫郡王生母玫貴妃,徐佳氏,乃內務府包衣滿軍正黃旗人。徐佳氏為宮女出身,出身低微。封號也只是官女子,是宮女與嬪妃之間,既要幹活又要準備伺候皇上,也是皇帝後宮地位最低的位分。因為她頗有姿色,又善於討皇帝歡心,所以不久就晉升為常在、後為玫貴人。
  • 清朝宮女生皇子後連升三級,父親成二品,最後兒子早逝父親流放
    清朝宮女生皇子後連升三級,父親成二品,最後兒子早逝父親流放清朝歷史上有兩位和妃,一位是康熙皇帝的和妃瓜爾佳氏,這位和妃壽命較長,在雍正、乾隆兩皇帝在位時受到尊封,活到86歲才仙逝。而另一位和妃,是隔了三代後,道光帝的和妃納喇氏,道光皇帝的和妃家世就不如康熙的和妃尊貴,她出身最低,不僅是包衣,而且還是輝發那拉氏。
  • 乾隆皇帝自己子嗣並不多,為什麼還要把兩個皇子過繼給別人?
    清朝子嗣最多的皇帝就是康熙帝玄燁,一生有35個兒子跟20個女兒,而乾隆帝弘曆作為康熙帝的孫子,只有17個兒子與10個女兒,還不到爺爺的一半,不過比起其父親雍正帝,膝下僅有10個皇子與4個女兒,且大多早夭,要好很多了。然而,歷史上的乾隆帝雖然長壽,活了89歲,可他的孩子們卻沒繼承這一點,乾隆帝膝下皇子中活過了三十歲的,也只有六個人而已,這使得乾隆帝子嗣更顯得單薄。
  • 關於乾隆帝的兩大問題:生母是什麼身份?他在位時是個好皇帝嗎?
    關於乾隆帝的兩大問題:生母是什麼身份?他在位時是個好皇帝嗎?在清朝中,乾隆帝算是最出名的皇帝之一,他不僅在當任皇位久,民間還流傳著有關他的故事,而這些傳言不一定都是真實的,其真實性還是得通過查閱正經的清史來判斷,不過他的傳言說起來也有趣,被作為現代著作作品以及影視片的素材,同時也吸引了很多的人。今天就來說一說關於乾隆帝的兩件事情,一是乾隆帝親生母親的真實身份,另一個就是乾隆帝在古代算是位好皇帝嗎?
  • 清朝皇帝為什麼有蒙古和漢人血統?看看清朝皇帝的生母是哪些人
    清朝雖然是滿族人建立的,但是清朝的皇帝的血統卻不是純正的滿族人,因為清朝的后妃裡面有著大量的蒙古人和漢人,而且自康熙帝之後,清朝歷代皇帝都帶有漢人血統,這一點是需要的大家注意的。她生下的兒子就是順治皇帝,蒙古科爾沁部是黃金家族的後裔,所以順治皇帝有著蒙古血統,按照道理,他不是一個正統的滿族人。康熙帝身上有漢族血統,康熙帝的生母是佟佳氏,看上去是滿族人,實則不然。佟佳氏本姓佟,是佟圖賴之女,佟圖賴的先祖是女真人達爾哈齊,他在明朝初年投奔明朝,此後改姓佟,佟氏家族歷代為明代遼東地區的衛所長官,在此期間不斷和漢人通婚,已經完全漢化。
  • 皇帝賜給兒子一奴才,兒子不嫌棄還很喜歡,8年後奴才生下天子
    清朝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帝下旨舉辦了八旗選秀,這次選秀並非給乾隆帝本人挑選妃子,其實在與他的繼承人鬥爭了幾十年之後,他最終選擇了令皇貴妃的二兒子,也就是十五皇子永琰做皇帝。因為那時候永琰到了成婚的年齡,乾隆為他親自挑了「喜塔臘氏」作為永琰的妻子,後來還當上了皇后。
  • 乾隆為何如此厭惡皇后烏拉那拉氏,讓她死後成了「四無皇后」
    但就在清朝,卻獨有這樣一位皇后,因為開罪了皇帝,雖然身份尊貴,未被廢黜,但死後卻落得一個「四無皇后」的境遇。所謂四無,是指無諡號、無地宮、無牌位、無祭祀。可見境遇之慘,她就是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烏拉那拉氏。
  • 康熙對此妃很吝嗇,但她很爭氣,生出了清朝最聰明的皇子
    然而,康熙一邊寵愛著王氏,一邊卻無動於衷,對她並沒有什麼表示。即便這樣,作為後宮女子,還是有出路的,那就是生下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算是為皇室做出了貢獻,如果生的是皇子,那就更是勞苦功高。別的朝代,或者清朝別的皇帝在位時,一般也都有這個傳統,都會對生下皇子的嬪妃嘉獎。
  • 她出身低微兒子又有缺陷被人嘲笑,卻因兒子很爭氣,最終命運反轉
    她出身低微兒子又有缺陷被人嘲笑,卻因兒子很爭氣,最終命運反轉在清朝初期,康熙是一位特別有威望的皇帝,並且他做了很多赫赫有名的大師,智擒鰲拜,平定三藩並且經濟發展也非常的快速很多人都稱他是一代明君,康熙六十一年的時候他後宮女性也是非常居多,並且最主要的是一個比一個的背景非常厲害,但是卻有一位妃子,他的出身特別低微,和兒子也不受皇帝的寵愛,可是萬萬沒想到的事,卻因兒子非常的爭氣,最終讓她享受晚年,他叫做戴佳氏因為自己出身非常卑微,而他的父親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七品司庫而且還是包衣出身可見她從進宮開始就不受很多人待見
  • 從皇后到靜妃,她成了清朝的一個笑話,被傳回到娘家,生下皇子
    孝莊太后的兒子,清朝第三個皇帝,清朝入關之後的首位皇帝,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多情皇帝?對於野史君來說,第一印象應該是他的多情,他和董鄂妃的愛情。年輕的他,對董鄂妃一見鍾情,獨寵董鄂妃。快速的升遷,讓董鄂妃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成了皇貴妃,成了後宮第一人,成了後宮歷史上的一個傳奇。甚至,當董鄂妃生下皇四子時,順治十分欣喜,頒詔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對這個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冊封太子之意。可惜的是,這個孩子早夭,而董鄂妃也因為孩子的離世因病離開了人世。
  • 皇子病重,一丫鬟說:我來照顧他,我不害怕,結果生下千古一帝
    自古以來,皇子母妃的出身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這位皇子在未來是否可以登上皇位。但是凡事也皆有例外,倘若這位皇子剛好遇上一個深得皇帝寵愛的母妃,引得皇帝不顧眾人的想法,亦或者遇上了一個運氣爆棚的母妃,最終逆襲成為了一匹黑馬,那麼這個出身不是很好的皇子最終也可能登上帝位。
  • 乾隆帝立儲——為什麼最終選定了十五阿哥永琰
    之後,乾隆帝追贈永琮為「悼敏皇子」(皇子夭折賜諡號,在清朝極為罕見),把他安葬在其兄永璉的朱華山皇太子陵。接連兩個嫡子夭折,大大打擊了乾隆帝的立嫡之心。而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皇后富察氏也因痛失愛子憂慮成疾,在隨乾隆帝南巡的途中病逝於德州。這一下,乾隆帝徹底斷絕了再獲嫡子的念想。
  • 《雍正王朝》中皇子爵位變遷——清朝皇室爵位晉封制度的真實寫照
    尤其對於康熙朝時期的官員服飾、官銜設定、禮儀制度,尤其是皇室成員爵位晉封方面基本還原了清朝皇室爵位晉封制度的實際情況。在劇中出現的九位皇子,從貝子到親王爵位的晉封,都有著特定環境下的特定原因,而且和皇子的出身有著直接關係,這對於研究清朝皇室成員爵位晉封制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清宮一貴人,膽小怕事,懷上龍嗣不敢上報,生一皇子,產婆:趕緊埋了
    事情敗露後,她和她腹中的孩子也是九死一生,處處被人陷害,好不容易生下一位皇子,可是產婆們看到這位阿哥後,又都被嚇傻了,因為她生下的小阿哥,渾身金黃,被認為是怪物,甚至眾人想要把這個小阿哥活埋。若不是女主魏瓔珞拼死保護,也許,這個換了黃疸的小阿哥,真的會被活埋。
  • 清朝出身高貴的兩位皇子,同父同母,卻成為了一輩子的死敵!
    喜歡看清朝類型電視劇的朋友們對這段歷史一定非常的了解,前幾年的一部穿越劇讓我們徹底的見證了當時的慘烈景象,如果說在清朝當中,關於皇子們繼承的故事也就是這一段非常的有看點,因為九子奪嫡這件事情不是在哪一個朝代都可以碰到的,而在這場暗鬥當中參與的又何止是這些皇子們,還有他們各自背後的種種勢力
  • 一張為滿清皇子定製的課表
    據說,清朝的皇族教育模式為歷朝最好。但是:如果今天,我們的學生按清朝皇子的教育訓練模式(當然文化課得改一改),不知道能堅持下來的有幾個?不信請看:《康熙起居註冊》等書記載: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初十日,皇子一天讀書的情狀:寅時(3~5時),皇子在書房讀書,複習前一天的功課,準備師傅到來上課。
  • 《延禧攻略》雙商最高的她,出身包衣卻當上皇貴妃,還誕下四個皇子
    嘉嬪與高貴妃和純妃一樣,都是出自漢軍旗,但嘉嬪更低一些,她出自漢軍旗內務府包衣,這個出身可以說是相當的低了,她在乾隆還是寶親王的時候,就入了王府,起初,她只是個侍寢婢女。乾隆登基後,她先是被封為貴人,後晉為嘉嬪。
  • 她當上皇后僅一天就去世,皇帝在她死後再無立後,清朝最短命皇后
    在這個漫長的歷史中,從皇太極孝端文皇后開始,清朝記錄在冊的皇后一共有16位。我們先暫且不算死後被追封的皇后。這16位皇后在位時間長短都不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清朝在位最短的一個皇后,僅僅一天的時間就去世。這個人大家可能都不熟悉,她就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她是康熙帝的第三任皇后。她家境殷實,父親是當時的侍衛內大臣,承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