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潘:26歲升為副教授,告誡學生:40歲賺不到4千萬別來見我

2020-12-13 左岸楓史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評判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就是看這個人有多少錢。

很多人通過刻苦的學習,考入了名牌大學,畢業之後卻發現自己的工資遠遠不如那些初中就選擇出門打工的人

而對於那些上了那麼多年學的那些人,似乎沒有了高收入就是一群失敗的人

有爭議的風雲人物

著名經濟學家董潘,26歲的時候就被破格提拔成為了副教授,成為了這個專業領域最年輕的副教授。董潘也曾發表過很多關於經濟上的觀點和建議,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重視,也影響到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在房地產領域,董潘也是公認的,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曾被評為"年度中國爭議人物"、"中國房地產年度人物"、"中國房地產年度思想貢獻人物"、"中國地產網絡紅人"等。董潘的個人業績以及學術觀點也曾被美國《世界日報》《華爾街日報》《新華社》等媒體廣泛地傳播。

不得不承認這位董潘老師確實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人才,同樣也是非常有爭議的一位風雲人物。他曾發表的很多觀點都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建議和批評。

40歲賺不到4千萬別來見我

作家大冰曾說:"幸福的人一定不是因為他有多少錢",那麼幸福到底是什麼,他跟成功又有什麼關係。有人說成功就是每天都可以生活得很充實,也有人說可以自由的生活就是成功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北師大教授董潘說:"我的學生,40歲要是賺不到4千萬,就是失敗者,不要回來見我"。

很多網友表示質疑,董潘教授這樣的說法是十分不合理的,難道我們上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賺更多的錢嗎

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方式不同,所處的環境也不同,追求的方式更是不一樣。可如果說賺錢才是人生的目標,賺不到多少錢就是失敗者的話。那麼賺錢的意義又是什麼

如果說董潘的學生25歲研究生畢業的話,那麼15年他就得賺4000萬。這個數字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是很難實現的,難道董潘教授的學生是有什麼獨門秘訣嗎?

還真有,董潘教授認為,我的學生畢業之後大部分都要從事金融和房地產方面的工作,金融這個行業想要賺錢靠的還是真本事,我相信我的學生都有真本事,他們在這個行業一年賺個一兩千萬都是很正常的。確實金融和房產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但是想每個學生都能達到這個目標還是很困難的吧。

董藩在教學上面主張,培養學生的財富意識是我工作內容之一,當然前提是合法的。只有自己的收入提高了,才可以創造更多的GDP,可以給這個社會貢獻更大的財富,對於高學歷者來說,貧窮意味著恥辱與失敗

如果你有了很高的學歷,還沒能賺到錢,那麼這些擁有高學歷人群的這些人,就是失敗者。

這番言論一出頓時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當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一時間可謂眾說紛紜,說什麼的都有,但是歸根到底很多人是不贊同這位大教授的觀點的

有網友認為,董潘教授還過於片面,如果一個人一心只想著賺錢,而不去考慮為什麼賺錢,那麼這就是教育的失敗。

還有網友認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的話,董潘教授的觀點是正確的,只有每個人的收入提高了,才可以增加對社會的價值,從而提高GDP.

每個人對董潘教授的觀點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賺錢真的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嗎

白巖松曾說:"衡量一個人不應該用外在的眼光去衡量,更應該關注的是一個人是否真正地開心"。如果說貧窮就意味著恥辱和失敗的話,那麼如今中國高學歷的人群大部分都是失敗者嗎?

買不起是因為你窮

董潘還曾說:"沒有房地產就保不住中國的經濟",只有房地產才能救中國經濟。限制購房違背了經濟規律,勢必會遭到市場的報復。限制購房確實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經濟規律,但是經濟規律也要符合社會規律

還說中國的房價還是太低了,如果你覺得你買不起,那麼只能說明你窮,不要說別的。這些話一出,直接將這位大教授推到了風口浪尖。

有網友說:"這位大教授真不愧是經濟學家,說話做事都離不開經濟,永遠只能考慮到經濟效益,考慮不到社會效益。真正的好老師一定是從多方面去考慮問題的,而不應該只單單考慮一個專業領域,現如今收入跟房價完全不成正比,中國大多數的人他們的收入是買不起房子的,如果按照董潘教授所說的這樣,那麼現在中國大部分還是窮人啊"。

還有如果不限制購房,那麼房地產市場也將會成為有錢人的市場,如果不限制購房房地產的價格一定會比現在更高,如果不限制購房,那麼房地產市場也必然只是有錢人才能買得起的東西,如果房地產市場都被一些有錢人買走了,那麼這一定會打破一種不平衡的局面。

可現如今的社會,隨著物價的不斷增高,在保證基本溫飽的情況下,有些人奮鬥一輩子也賺不來一套房子的錢。

房地產作為剛需,成為了結婚的必需品,現如今想買一個房子也成為了人們當下的願望。

張衛健老師也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把買房買車看作是畢生的夢想的話,那麼這個人又有什麼出息呢,這個國家又還有什麼希望呢,等到老了之後你可以跟你的孫子說,我奮鬥了一輩子我還清了房貸嗎"?

但是不得不承認,房地產市場給中國的經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是同時也帶來了無數的壓力。甚至因為高額的房貸,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究竟是為了什麼。

相關焦點

  • 北師大董潘在26歲升為副教授,教育學生40歲掙不到4千萬,別見我
    教育的物質化思想逐漸加重,老師教育學生的物質激勵方法也越來越頻繁。高中老師教育學生努力學習的常用語是:考上好大學,意味著好工作,意味著好掙錢。大學老師教育學生深造時,可能會說「努力成為公派留學生,回來就是大學老師」。
  • 他26歲升為副教授,告誡學生:「40歲賺不到4千萬別來見我!」
    北大的一位董藩教授更是直接告訴學生:"40歲賺不到4千萬別來見我!",當時這種教學觀念引起了很大的爭論。一些人認為高考是一條可以改變人一生的道路,所以一定要好好學習。但是還有一些人認為不一定高考就能夠成就人,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同樣也有賺大錢的可能。
  • 北師大教授一語驚人:40歲之前掙不到4千萬,別來見我
    前幾日看到一條新聞,說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董潘直接教導學生:40歲之前掙不到4千萬,別來見我,更不要說是我的學生。更是一語驚人地說「對於高學歷者來說,貧窮意味著恥辱和失敗」。圖片來自網絡看到這段話,我不禁感到驚詫和疑問,一是這位董教授口氣真大,想必教書育人的本事不小,能做他的學生必須都要是千萬富翁。
  • 北師大破格提拔的26歲副教授,告訴畢業生「沒有4千萬別見我」
    能夠在30歲之前獲得博士研究生的學位,對於大部分求學者來說都是一件難事,但是對於北京師範大學的董藩教授來說,似乎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這位經濟學專業領域的怪才,在26歲的時候已經被北京師範大學破格提拔為副教授,成為了國內社會科學專業領域最年輕的副教授。
  •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董潘:有些人買不起
    畢竟現在人們最關心的還是房價,在適當的年齡擁有自己的房子是中國人的夢想,房子可以說是家庭幸福的基礎,首先,他們必須有房子結婚,他們的孩子必須有房子上學,如果他們想享受城市的福利,他們也有房子,所以房子是老百姓關心的,而房價的變化也一直是他牽動著老百姓的心,大家都希望房價能降一點,但不少專家教授給出了與眾不同的觀點,其中,北京師範大學董潘教授經常發表驚人言論,他曾經說過,有些人買不起現在的房價,這並不意味著房價高
  • 26歲被985大學聘為副教授
    26歲被985大學聘為副教授沒有留學經歷,被985大學聘為副教授;26歲還是讀研的年齡,人家已經成為副教授;很多人都想像不到,26歲,博士生導師,百年名校985大學,副教授,全都集於一個年輕人的身上。攻讀過博士的人都知道,26歲的年齡,恐怕許多學生才剛剛從碩士畢業。難怪有網友長嘆口氣:當我還在苦苦掙扎一篇論文的時候,人家...。表達了一些網友對她的羨慕神情。
  • 26歲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網友:這是別人的26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6歲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網友:這是別人的26歲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副教授都是白髮鬢鬢的長者形象。然而近日湖南大學一位26歲的90後女博士李晟曼被聘為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熱議。
  • 才華橫溢,26歲被一所985大學聘為副教授,網友:人家……
    導語:才華橫溢,26歲被一所985大學聘為副教授,網友:當我還在苦苦掙扎一篇論文的時候,人家...沒有留學經歷,被985大學聘為副教授;26歲還是讀研的年齡,人家已經成為副教授;很多人都想像不到,26歲,博士生導師,百年名校985大學,副教授,全都集於一個年輕人的身上。何德何能?
  • 26歲當上副教授,彰顯青春是用來拼搏的
    最近,26歲李晟曼當上湖南大學副教授的消息,像一塊巨石投進沉靜的秋水在網絡上激起響聲一片。網友們紛紛為其點讚,並送上各種讚美之詞表達了自己羨慕。哈哈,這麼年輕,學生肯定比她的年齡還大;「光彩奪目」;史上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兼教授。
  • 1歲女童腎上長結石,醫生告誡:孩子不到1歲,這2種輔食可別碰
    同事李姐是個實打實的「女強人」,年輕時一直忙著工作沒顧上生娃,眼看著馬上就要奔40歲了,前兩年才生下一個寶貝女兒,一家人都為這個孩子的到來感到欣喜,對孩子疼愛不已。別人家的孩子7個月了還在吃米粉,李姐的孩子4個月都已經喝上肉湯了。奶奶對自己的孫女真的特別上心,熬骨湯、燉雞蛋、煨海參……各種營養的食物輪著喂。就這樣,孩子臉上漸漸有點肉了,李姐也放心回歸到工作崗位上,把孩子的「餵養」大權,全權交給了奶奶。誰知好景不長,前李姐兩天剛滿1歲的孩子,被檢查出了腎結石。
  • 26歲女博士獲聘副教授,湖大還有一位28歲當教授,36歲當院長!
    最近,26歲女博士李晟曼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她此前就讀於華科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本碩博連讀,今年6月剛畢業,7月就入職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並獲聘為副教授!以湖南大學為例,申請教授,必須為985高校或國家重點實驗室、著名研究機構、國外知名大學的博士,年輕不超過45歲。申請副教授及以下,第一學歷必須為211本科,最後學歷為985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著名研究機構、國外知名大學的博士,年輕不超過35歲。對於年輕老師。
  • 湖南大學聘26歲女博士為副教授,為什麼不聘為副研究員呢?
    為了搞清楚,我們可以看到百度百科裡關於副教授的解釋,在1960年國務院就頒布了《關於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名稱及其確定與提升辦法的暫行規定》,這裡面,規定了講師要提升為副教授有一定的業務條件,其中有一條:①能勝任本專業一門或一門以上學科的教學工作,質量較高,成績優良;
  • 26歲獲評副教授背後,是更多「後浪」的破格難
    近日,湖南大學官網更新教師信息,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越來越多90後教授走上講臺。這一次,年僅26歲且沒有海外經歷的李晟曼直接拿到副教授職稱,再次引發熱議。
  • 曾發表10篇論文,26歲當中科大副教授的浙江女孩,如今怎樣了
    17年前,年僅17歲的她以優異成績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5歲獲博士學位後。她的家國情懷深厚,兩次出國歸來,26歲就當上了中科大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至今曾發表了10篇論文。期間,在2010年4月,她第一次走出國門,以學者身份前往美國西北大學學習了數月,之後回國。在取得博士學位後,緊接著方璐又前往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從事了一年的博士後工作。方璐年輕漂亮,卻工作嚴謹,成績優秀,獲得導師的認可,還為她準備了接下來的研究工作。但是她婉言謝絕了,因為她的心中一直想著回國。
  • 熱聞聚焦|26歲女博士獲聘湖大副教授 才貌雙全小姐姐「貨真價實」
    畢業的壓力和實驗失敗的挫敗感接踵而至,李晟曼安慰自己說:「我這些失敗的實驗就算是為其他科研者過河摸過的硌腳的石頭了,無論如何也是有貢獻意義的。」終於在博士最後一年,4年的積累和沉澱為她帶來了Nature Materials的青睞,後續實驗成果的不斷豐富和拓展又帶來了IEDM的捷報。導師吳燕慶老師評價她:「李晟曼人如其名,果然是慢工出細活。」科研之餘,李晟曼熱愛生活,積極參加活動,是一名運動健將。
  • 人生贏家:29歲升副教授、33歲即破格升教授博導!
    趙輝:我希望能為石油行業留下有用的東西(通訊員 萬文婷)2011年入職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2013年晉升副教授;2017年破格晉升教授和博導,入選長江大學領軍人才和傑出人才計劃;2019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人才項目,是我校首位國家級人才項目獲得者。
  • 26歲女博士被聘為985大學副教授,中小學職稱評定何時能不拘一格?
    26歲女博士被聘為湖南大學副教授引熱議沒有海外學習經歷,26歲的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己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年輕,高顏值,是這位美女教授的標籤,當然,顏值只是表面的,真正讓李晟曼在26歲就聘為985名校的副教授,靠的是實力。李晟曼,2015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同年直博,2020年6月,獲工學博士學位,7月入職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26歲女博士被聘為985大學副教授,中小學職稱評定何時能不拘一格
    26歲女博士被聘為湖南大學副教授引熱議沒有海外學習經歷,26歲的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己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年輕,高顏值,是這位美女教授的標籤,當然,顏值只是表面的,真正讓李晟曼在26歲就聘為985名校的副教授,靠的是實力。
  • 26歲的副教授和38歲的副科長,有什麼可挑剔的?
    原來是湖南大學26歲的博士李晟曼被「破格」聘為副教授。那麼「網民」之間,又「挑剔」什麼呢?一是年紀輕輕,就當了「副教授」,這怎麼行?二是「土博士」,她一天海外科研經歷也沒有,怎麼能一舉及第?第三「照例」是「顏值高」,於是有的「網民」便浮想聯翩,「挑剔」起背後的「貓膩」來——當然更為「照例」的,是要扒一扒李副教授的「三代」,看看有沒有背景、是不是「官×代」等等。
  • 中科院副教授方璐:22歲讀博,26歲當教授,因太優秀至今單身
    一位中科院副教授就因為太優秀,已經單身26年的她煩惱特別大,一直問自己:我這麼優秀,怎麼找不到男朋友呢?最小的女博士別看方璐年紀小,她可是做出來很多的貢獻,雖然照片上的方璐在看著文靜漂亮,但是實力卻不容小覷,1986年出生的方璐,少年時期的成績並沒有很好,甚至因為偏科,被老師進行了一番深刻的人生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