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發表10篇論文,26歲當中科大副教授的浙江女孩,如今怎樣了

2020-12-25 米醬讀書

如今在科研領域,有越來越多的女孩子身影出現了,如西湖大學的白蕊、萬蕊雪,電子科技大學的劉明偵等,她們都是年輕有為的女科學家。

下面,米醬給大家分享一位2次出國留學歸來的浙江女孩的故事。

她叫方璐,不僅貌美,而且很有才華。17年前,年僅17歲的她以優異成績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5歲獲博士學位後。

她的家國情懷深厚,兩次出國歸來,26歲就當上了中科大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至今曾發表了10篇論文。

一、17歲上中科大

方璐是1986年出生於浙江衢州一個普通家庭的小女孩,但與別的小孩不同的地方,她對科學研究很痴迷,喜歡知道生活中各種現象的科學原理。

而這還是因為其父母為了培養她的讀書習慣,從小給她買了許多書。她尤其喜歡看十萬個為什麼、少兒百科全書等科普類書籍。

別看方璐年紀小,卻對這些科普書籍情有獨鍾,每天放學回家,她都捨不得放下書本,津津有味地讀起來。

在書中,她可以盡情地遨遊在這個奇妙的科學世界,深深地被書中的科學奧秘所吸引。從那時候,她立志將來長大後要做一名科學家。

由於方璐喜歡閱讀科普書籍,培養了很強的思維能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

上高中後,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科學目標——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專業,並為之奮鬥。

2003年高考,17歲的方璐,不負眾望,以優異成績,成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專業錄取,正式向自己的夢想跨出了第一步。

二、2次出國留學

不少人出國留學就不回來了,但是方璐不一樣,她擁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希望出國留學,把國外先進的技術帶回來,為祖國科技發展助力。

本科畢業之後,方璐首先獲得了香港科技大學入學通知書,通過四年的努力學習,於2011年,順利取得了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的博士學位。期間,在2010年4月,她第一次走出國門,以學者身份前往美國西北大學學習了數月,之後回國。

在取得博士學位後,緊接著方璐又前往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從事了一年的博士後工作。

方璐年輕漂亮,卻工作嚴謹,成績優秀,獲得導師的認可,還為她準備了接下來的研究工作。但是她婉言謝絕了,因為她的心中一直想著回國。

三、26歲成為副教授

2012年,年僅26歲的方璐,放棄高薪資待遇,毅然選擇回國,再次回到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並擔任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專業的副教授以及博士生導師。

在中科大,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信息處研究多媒體信號處理。

從事電子領域研究的女性學者並不多見,方璐卻沉浸其中,辛苦並快樂著。她說,「期間有過挫折,有過彷徨,甚至有過放棄的念頭。幸運的是,我因為喜歡,還是堅持下來了。」

沒想到,如今她不僅成為科研帶頭人,還成為了一名老師。她說:「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桃李滿天下!」

四、現狀如何?

從中科大畢業至今,已經13年過去了,方璐現狀如何?

據了解,中科大工作6年之後,在2018年2月,方璐入職清華大學-伯克利深圳學院。她現在是該學院的教研系列準聘副教授,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計算攝像與三維視覺的理論、算法及應用。

在科研路上,方璐的成果顯著,曾在國際科學期刊上,發表了10多篇論文,獲得2018年度清華大學「學術新人獎」。

2019年,她還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名單,是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的先鋒者。

獲獎理由是:她提出了新一代智能光場成像理論與技術,突破人眼極限,面向大範圍動態場景的視覺感知與處理,實現了機器看得全、看得清和看得真,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利器。

她的科研成果對正在規劃發展的智慧城市有著重大的意義,相信在她的努力下,未來的城市越來越漂亮!

五、結語

科研之路是艱苦的、寂寞的。但是方璐覺得很充實,很享受生活。她每天到辦公室和實驗室,一直要待到晚上11點多才能回到家中,時間基本上都花在了科研和學生身上,只因自己喜歡。

巾幗不讓鬚眉,紅顏更勝兒郎。方璐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她滿懷家國情懷,學成之後毅然回國,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成為了許多莘莘學子的學習榜樣!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像方璐這樣的女科學家,學成歸來。

也相信未來,她在電子信息領域不斷有新的突破,新的知識,攻克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級難題。

對於方璐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94年」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曾發表SCI論文10餘篇
    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0餘篇。2019年參加國際微電子器件大會(IEDM)並作口頭報告,獲得臺積電公司的關注。
  • 26歲「華科女」,獲聘副教授
    李晟曼出生於1994年,今年26歲。圖源湖南大學官網據湖南大學官網李晟曼專注納米材料生長、微納電子器件的加工製備、新原理器件製備與測試以及電路設計與集成。在NatureMaterials、Nature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0餘篇。2019年參加國際微電子器件大會(IEDM)並作口頭報告,獲得臺積電公司的關注。
  • 華科26歲女博士獲聘985大學博導,顏值超高,10篇SCI卻仍被質疑!
    今天胡侃教育要分享的這個女生,是一名標標準準的「90後」,也是大家口中的最強後浪,26歲的她已經從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畢業,獲聘985湖南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顏值與才華齊飛,卻仍被不少網友質疑,我們來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 26歲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網友:這是別人的26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6歲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網友:這是別人的26歲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副教授都是白髮鬢鬢的長者形象。然而近日湖南大學一位26歲的90後女博士李晟曼被聘為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熱議。
  • 26歲女博士獲聘高校副教授,曾遭質疑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0餘篇。2019年參加國際微電子器件大會(IEDM)並作口頭報告,獲得臺積電公司的關注。早在今年7月,「如何看待湖南大學(985)李晟曼只有26歲且沒有海外經歷直接拿副教授職稱?」的話題就已在知乎等網絡平臺上引起討論。
  • 華中大26歲博士畢業生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今日記者查詢發現,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的博士生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記者發現李晟曼出生於1994年,今年26歲。
  • 華中大26歲博士畢業生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今日記者查詢發現,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的博士生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記者發現李晟曼出生於1994年,今年26歲。
  • 本科畢業的他發表10餘篇SCI論文,網友:比博士還厲害
    寫在前面本科期間的你曾如何度過?或是沉浸在圖書館,或是沉迷於網絡。而這位2020級畢業生,在本科階段發表了逾15篇論文,科研成果已經足以博士畢業。他就是胡啟錕,一位南方科技大學2020級畢業生。後生可畏,這位2020級本科畢業生已發表17篇高水平論文胡啟錕來自福建省,2016年高考中他憑著優異的成績來到南方科技大學,而這裡,也正是他追求夢想的起點。胡啟錕從小對科研就有著濃厚的興趣,選擇化學專業後,大一時他就申請進入了課題組。
  • 26歲,獲聘副教授
    記者8日查詢發現,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獲聘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李晟曼的官方簡歷顯示,她2015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直博,繼續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師從吳燕慶教授,2020年6月畢業被授予工學博士學位。
  • 26歲你在幹嘛?看這3位,2人已是副教授博導,1人籤華為年薪200萬
    26歲,你在幹嘛?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走上社會都開始油膩了,有人還在讀本科讀研。 可是,有人卻已經是副教授了,已經是博士生導師了,最近就有2位顏值高的美女上了熱搜,她們在26歲時成了985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 26歲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曾遭網友「質疑」
    湖南大學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獲聘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晟曼年輕且沒有海外經歷,26歲便被聘為副教授一事引起了網絡熱議。曾發表SCI論文10餘篇李晟曼的官方簡歷顯示,她2015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直博,繼續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師從吳燕慶教授,2020
  • 26歲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曾遭網友「質疑」
    湖南大學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獲聘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晟曼年輕且沒有海外經歷,26歲便被聘為副教授一事引起了網絡熱議。曾發表SCI論文10餘篇李晟曼的官方簡歷顯示,她2015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直博,繼續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師從吳燕慶教授,2020年6月畢業被授予工學博士學位。
  • 26歲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曾遭質疑
    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0餘篇。2019年參加國際微電子器件大會(IEDM)並作口頭報告,獲得臺積電公司的關注。此外,李晟曼曾獲國家獎學金、知行獎學金等榮譽。
  • 10年了,浙大畢業,26歲康奈爾大學做博士後的浙江女孩,現狀如何
    ——唐張為《漁陽將軍》10年前,有一個浙江女孩陸盈盈,22歲就畢業於浙江大學,隨後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26歲在康奈爾大學做博士後。正在大家不知道陸盈盈何時歸來之時,2015年8月,27歲的她婉拒了導師的熱情挽留,毅然選擇回國,全職入職浙江大學工作,成為了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副教授涉抄本科生論文續:另有兩篇論文重複發表
    網絡調查結果廣東商學院廖麗霞副教授涉嫌抄襲重慶本科生論文事件在網上升級:有網友報料稱,在中國知網(國內專門收集公開發表論文的網站)上,廖發表的10多篇論文均能查到,其中有兩篇論文驚人地相似這兩篇論文分別是:《錢鍾書〈詩可以怨〉解讀》、《尖銳的解結與批判——〈詩可以怨〉解讀》;《論通感的表達功能》、《論藝術通感的表達功能》。經查,《論通感的表達功能》是2005年9月向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投稿,發表在2006年第1期上。而類似的論文《論藝術通感的表達功能》早在2001年6月向山西大學學報投稿,2002年2月發表在該學報上。
  • 電子科大取消碩士學位「發表論文」硬指標
    A 學院新規  取消「發表論文」硬指標  發表學術論文,一直是研究生們「研三的夢魘」,曾被冠上了「作假多、費用高、抄襲多」的種種批評。而這次取消硬性指標的消息一傳出,該校研一的一名王姓學生連呼「輕鬆了」。「這樣沒有了強制的負擔,我可以集中精力,在這三年的學習中做出些實質性的成果。」
  • 26歲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曾遭網友質疑
    湖南大學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獲聘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晟曼年輕且沒有海外經歷,26歲便被聘為副教授一事引起了網絡熱議。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0餘篇。2019年參加國際微電子器件大會(IEDM)並作口頭報告。據悉,李晟曼曾獲國家獎學金、知行獎學金等榮譽。
  • 豫論場丨以創新論英雄,26歲怎麼不能當副教授了?
    □薛世君高校聘用博士為副教授再正常不過,但如果這是一位26歲的女博士,在有些人眼裡似乎就不那么正常了。有媒體日前查詢官網信息發現,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 熱聞聚焦|26歲女博士獲聘湖大副教授 才貌雙全小姐姐「貨真價實」
    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0餘篇。2019年參加國際微電子器件大會(IEDM)並作口頭報告,獲得臺積電公司的關注。
  • 26歲女博士獲聘大學副教授,年輕有為,網友:別人的26歲
    近日,一位94年出生的26歲姑娘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是因為年紀輕輕的他,已經獲聘成為湖南大學副教授。根據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這位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