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向來都不會缺少優秀的人,但優秀的人同樣會驚豔這個世界。大部分90後的後浪們每一天都在加速成長,而其中一些,已經能夠掀起驚濤駭浪。
近日,一位94年出生的26歲姑娘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是因為年紀輕輕的他,已經獲聘成為湖南大學副教授。根據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這位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這是一位標準的大神,而大神的簡歷顯示她2015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直博,繼續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師從吳燕慶教授,2020年6月畢業被授予工學博士學位。2020年7月入職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光速升職,果然不同尋常人。湖南大學方面給出的介紹:李晟曼專注納米材料生長、微納電子器件的加工製備、新原理器件製備與測試以及電路設計與集成。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0餘篇。2019年參加國際微電子器件大會(IEDM)並作口頭報告,獲得臺積電公司的關注。
如今取得很多科研成就的她卻並非是,她從來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可以說是神童都不為過。高二那年李晟曼就參加了高考,第一次考就是985名校:華中科技大學。前些天華為錄取的天才少年項目,就是專門來這所學校錄取人才的。
此外,李晟曼在曾獲國家獎學金、知行獎學金等榮譽。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網站去年10月曾刊文《不忘初心,誠信前行」國獎經驗分享會順利舉辦》,其中李晟曼介紹了自己的學習經驗。
所以可以看出李晟曼的學習能力有多驚人。直博以後,工作很辛苦,研究不容易。唯有堅持,才是勝利。李晟曼在講述她整個博士生涯的科研經歷時,回憶起那時的付出,真是辛苦又享受。持續三年日復一日的實驗,每天兩個實驗室的來回奔波,積澱了今天的成就,論文才最終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
在李晟曼的堅持不懈下,4年的積累與沉澱為她帶來了《Nature Materials》的青睞,後續還帶來了TDEM的捷報,導師吳豔這樣評價李晟曼:人如其名,果然是慢工出細活。
網友們的評論大多是羨慕與祝福的。
別看大神在學術圈有廣泛和專業的研究,在日常生活裡也是十分活潑。
首先她熱愛運動!在科研之餘,不是刷劇玩手機,而是去運動鍛鍊身體。不僅在讀博期間,自己積極參加實驗室每周舉行的環湖夜跑活動,而且還能夠鼓勵和帶動周圍的同學一起跑步,每周3次、每次5km的跑步是李晟曼的標配。
就這樣堅持下來,在2015年她甚至還拿到了馬鞍山冬季5km長跑的冠軍。除此之外,喜歡打羽毛球的她,在校期間獲得過很多羽毛球賽事的獎項,還獲得過凱默杯羽毛球團體賽冠軍的榮譽。
百年高校和年輕學者相輔相成,彼此成就。平臺給認可,人才給付出,這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李晟曼的走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年輕同樣可以有為,只要努力,堅持不懈,總有收穫的那一天。優秀的金子,到哪裡都是會發光的,而你要做的就是成為那個金子。所以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