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又現重要釀酒工藝:竹簍窖泥法甘蔗白酒廣安恢復生產

2020-12-14 四川在線


獨具特色的竹簍窖池群。


土陶缸深埋在地裡窖藏成品酒。


吳氏家族使用幾百年破碎甘蔗的巨石磙子。


即將在竹簍窖池中發酵的固體甘蔗。

  中國白酒世界聞名,主要是工藝和原料獨特,工藝獨特主要是要用到窖泥增香、固態發酵,原料獨特主要是中國白酒用的釀酒原料是糧食。

  四川因為地勢獨特,空氣溼潤,適於微生物的生存,是固態法白酒釀造的天然之地,正因得天獨厚,所以中國名優白酒四川佔了多數。

  作為中國最大的白酒產地,中國白酒金三角的核心區,四川新近又發現了一種用甘蔗作原料釀造的白酒並且工藝十分古老、獨特:竹簍窖泥法,引起了業界極大關注。

  如果再加上竹簍窖泥法的甘蔗白酒,必將再為四川增添又一大名酒。

  竹簍窖泥法甘蔗白酒現身廣安嶽池

  王軍是土生土長的廣安人,年近50歲的他打小就生活在嶽池縣嘉陵鄉。2014年底,臨近春節,王軍從縣城回到家鄉走訪親戚。飯桌上居然喝到了幾十年不見的甘蔗酒,勾起了他兒時的回憶。

  「記得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老家就有人在釀造甘蔗酒,當時甘蔗主要是來做糖,甘蔗壓榨過後的蔗皮捨不得丟,再加上製糖過程中的一些廢物,就用來釀造甘蔗酒,稱為糖泡子酒。因為是作為製糖的附產物,所以酒的質量不是很好,但在那時也非常稀少珍貴,能夠喝上已經相當滿足。但我最近喝到的甘蔗酒,酒的口感和香味與那時的糖泡子酒完全不一樣,好得我難以說喲,就是五個字『好得不得了』!」

  「我還打聽到,這種釀酒方法是我們先人傳下來的,非常老了,也非常獨特,快失傳了。根本不用再製糖,而直接用甘蔗完全來釀酒,你們記者趕緊去報導一下。」王軍迫不及待的打來了報料電話。

  3月12日,在王軍的指引下,經過數小時的車程,華西城市讀本記者找到了這家甘蔗釀酒工廠。

  酒廠位於廣安市嶽池縣嘉陵鄉福興寺村。

  在這裡,嘉陵江正好倒了一個C字形的彎,滾滾的嘉陵江水,將福興寺村衝積成了一個小小的平原。

  由於嘉陵江下遊建航電樞紐,這段嘉陵江水顯得十分平緩,一灣江水將村子抱在懷裡,讓整個村子顯得祥和而寧靜。3月,油菜花開得正盛,壩子裡正有三三兩兩的鄉親在勞作。

  「你們看,那一排藍瓦白牆的廠房,就是我說的甘蔗酒廠。」王軍說,三十多年前,沿江整個大壩子,以及沿嘉陵江兩岸都是一大片大片的甘蔗林。

  離酒廠還有數百米,一股特有的甘蔗酒香,縷縷飄進鼻孔,讓人沉醉。

  酒廠大門兩旁分別掛著「廣安滿屋飄香酒業有限公司」、「中國竹簍窖泥法甘蔗酒原產地」的牌子。

  巨石磙子顯示甘蔗酒悠久歷史

  在酒廠門口,記者見到了吳氏甘蔗釀酒傳人、酒廠負責人吳粲。「由於鎮上高壓線路檢修臨時停電,酒廠今天並沒有開工。」面對記者的探訪,吳粲一邊介紹,一邊讓工人打開了門上掛有「涉及保密工藝,非請勿進」的酒廠大門。

  大門口兩隻直徑約1.5米的巨石磙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兩個巨石磙子形狀類似於農村用來碾碎穀物的石碾,個頭卻比常見的石碾大很多。

  廠裡負責技術的吳哥告訴記者,這兩個「大石頭疙瘩」是吳氏家族連續使用幾百年用來釀造甘蔗酒的雙巨石磙子(石磙破蔗機)。

  吳哥說,這兩個石磙子技術含量極高,就是使用現代技術仿造,難度也非常大。

  據了解,此石磙作用是破碎甘蔗,「石滾破蔗機」用堅硬巨大的石頭做成壓榨軸承工具,是現代齒輪軸承的雛形。底座重約5噸,每個石滾重約3噸,採用極硬的石頭加工成極其規則的圓柱體,圓柱體四周加工成齒槽狀,以便放入石頭或木塊而形成齒輪,再用牛作為動力牽引轉動。這樣壓甘蔗,甘蔗汁流入底座,提高了破碎甘蔗的效率,同時也把甘蔗汁擠壓得更幹。

  這兩個石磙已經體現了中國古代先輩高度的智慧和精湛的手工藝。古代沒有吊車等工具,把如此重的成套工具從外地運輸到加工作坊現場,也需要相當的智慧。

  這兩個石磙子,也成了吳氏家族世代釀造甘蔗酒的見證。

  竹簍窖泥法釀甘蔗白酒全國唯一

  進入酒廠內,酒香味濃鬱起來。吳粲告訴記者,用甘蔗作原料、用竹簍窖泥法釀造甘蔗酒,是他們吳家先輩獨創。「這種工藝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在過去中國長期處於農業社會,很多工藝都是家庭作坊式,都難以實現重大商業價值。我們吳氏家族在過去也缺乏這樣的能力,所以此工藝一直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商業價值。但一直採用家庭作坊延續生產,使此工藝沒有間斷。2013年我們在廣安註冊公司,開始在原地進行規模性生產。」

  「在釀酒車間裡,共有50口釀酒窖池。」吳粲介紹道,其中有12口液態發酵窖池,有38口固態發酵窖池。液態發酵池的底部和四周窖壁,均用一種打磨得十分平整的特殊石材鑲嵌,甘蔗糖水在這裡發酵兩個月左右,再進行蒸餾取酒。

  吳粲表示,這種石材很特別,價格也十分昂貴,是重慶生產的一種名叫峽石的自然石材,鑲嵌出這樣一口窖池得花數萬元。

  固態發酵池,與液態發酵池有著很大區別。其大小都差不多,但窖壁四周都是黃色的窖泥,窖泥外又嵌著一層竹簍。

  吳粲說,別小看這層竹簍,這是十分講究的。編竹簍的竹塊,得用當地產的一種慈竹,不能老,也不能嫩,並要經過特殊處理,才能嵌上窖壁。竹簍不僅起著穩固窖泥的作用,還起著重要的增香效果。

  吳粲還向記者介紹了中國甘蔗酒悠久的歷史,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釀造甘蔗酒最早的兩個國家,後來這些技術才傳到世界其他地方。

  「國外現在也有用甘蔗來釀造白酒的,稱為朗姆酒,但與我們的工藝有很大區別,國外主要是液態釀造法,是利用工業製作酒精的方法生產食用酒,這種工藝的甘蔗酒一般用作雞尾酒,不直接飲用,整個工藝只講究的是衛生指標、機械化、出酒率,絲毫不考慮酒的口感和風味。」吳粲說,而竹簍窖泥法不但運用了中國白酒在世界上獨特方法:固態窖泥法,而且還增加自己獨有的工藝,所以酒的香味和品質是國外朗姆酒無法比擬的。

  吳粲介紹,竹簍窖池是其甘蔗白酒核心技術之一,是先輩們在長期釀酒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出來的,這一過程相當漫長,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經過了數代人,然後再代代相傳,它是先輩們汗水的結晶,同時體現了先輩們的智慧。

  釀酒過程中不用任何輔料

  吳粲說,由於原料及工藝特殊,同樣是固態發酵和蒸餾,但整個釀酒過程不會用到谷糠、高粱殼等輔料,就避免了因用輔料帶來的有害物質產生:氰化物和甲醇等,這樣酒味就更純,香氣更醇厚,喝了不上頭,不頭痛,消費者很喜歡。

  經過60天左右的發酵,然後固液混蒸,經過一年以上的密封窖藏,甘冽清香的甘蔗白酒就出來了。

  釀酒師傅揭開儲酒庫深埋在地裡的大酒缸,一股濃鬱、自然的酒香撲鼻而來。師傅用勺子舀出一小勺,醇厚、酣暢的甘蔗酒入口,香味頓時鋪滿整個舌面。慢慢下肚回味,真如醍醐灌頂。

  吳粲告訴記者,自己祖上用甘蔗作原料並用竹簍窖泥法工藝釀酒少說也有幾百年,而中國用甘蔗作原料釀酒有幾千年歷史。然而在傳承數千年之後,現在,在中國,用竹簍窖泥法工藝釀造甘蔗白酒的,卻只有他自己。

  「因為工藝複雜,要得到成品酒的時間周期比較長,所以目前產量非常有限,可能還無法滿足大量的市場需求。」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劉虎 攝影 敬銘安

相關焦點

  • 甘蔗也能釀白酒?!四川白酒重大發現_四川新聞_天府要聞_四川在線
    正在窖池裡發酵的固態甘蔗。在人們的記憶中,釀酒的原料,都是糧食。清香型白酒和醬香型白酒用高粱和小麥釀造,濃香型白酒除了高粱、小麥,還有大米、玉米、糯米。也有一些果酒,分別用桑椹、獮猴桃、藍莓、葡萄、柚子等來釀酒。但作為中國最大的白酒產地,中國白酒金三角的核心區,四川新近又發現了一種用甘蔗作原料釀造的白酒並且工藝十分古老、獨特,引起了業界極大關注。
  • 甘蔗也能釀白酒?四川白酒行業重大發現(圖)
    在人們的記憶中,釀酒的原料,都是糧食。清香型白酒和醬香型白酒用高粱和小麥釀造,濃香型白酒除了高粱、小麥,還有大米、玉米、糯米。也有一些果酒,分別用桑椹、獮猴桃、藍莓、葡萄、柚子等來釀酒。   但作為中國最大的白酒產地,中國白酒金三角的核心區,四川新近又發現了一種用甘蔗作原料釀造的白酒並且工藝十分古老、獨特,引起了業界極大關注。   嘉陵江畔   隱藏甘蔗酒廠   3月12日,在報料人的指引下,經過數小時的車程,記者找到了這家甘蔗釀酒工廠。   酒廠位於廣安市嶽池縣嘉陵鄉福興寺村。
  • 從白酒生產工藝看不同白酒的競爭力
    一釀酒歷史及基礎分類世界釀酒的歷史有5000多年從自然釀酒到人工釀酒從釀造酒到蒸餾酒配製酒在發酵原理的基礎上世界上的酒有了形形色色的口味我們所廣泛熟知的世界六大蒸餾酒也有自己的基礎酒和起源地其中只有白酒誕生於中國文化和中國農耕文明緊密相連中國釀酒的歷史有2000多年傳統白酒的釀造工藝主要是大曲白酒小曲白酒等還有麩曲白酒液態法低度白酒等新工藝其中按照生產方式又可以分為固態法半固態法液態法大多名優白酒都是純糧固態發酵以紅星二鍋頭為代表的液態法結合了董酒的串香工藝在糧食短缺時期能夠滿足酒精生產出酒率高的需要並且能達到普通固態法白酒風味按照香型又有十幾種分類每種香型都有自己的代表品牌有不同的生產工藝從而也對應著不同的香氣成分香氣特點
  • 解密:窖父特曲獨特的釀造工藝
    窖父特曲傳承於1553傳統古法釀製技藝,一直堅守品質為核心,至今已有466年的釀酒歷史,祖傳百年老窖糟老酒香,自然存釀上萬種有益菌,釀出的酒進口甘美、滋味醇厚而濃鬱。中國窖父賴高淮四百餘年的釀酒傳統古法釀製技藝現已傳承十五代人,師徒相承,口口相述,傳承至今。
  • 歡迎國際釀酒大師 酒界泰鬥賴高淮賴公蒞臨窖父文化館!
    近日,國際釀酒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賴高淮賴公蒞臨窖父文化館進行文化交流指導。窖父文化館以傳播酒文化品質為核心,賴公也希望新一代發揚光大我們中國的酒文化。賴公此行也是為窖父文化館助陣,憑藉賴公在中國白酒的造詣和影響力,可以更好地推動中國白酒的發展,更好地傳承中國白酒文化。賴高淮的人生軌跡上留下無數釀酒人無限敬仰的輝煌成就。
  • 窖池裡面的窖泥如何產生,對白酒有什麼影響?
    窖泥的原料很複雜,首先它需要那些粘性好、雜質少、沒有砂石的優質黃泥;其次還需要窖皮泥,因為窖皮長期和母糟、面糟、曲藥等等接觸,窖皮泥裡面會含有泥香味,再次,就是需要老窖泥,也就是接種泥;再然後還需要黃漿水。因為這種水裡面有很多的有機酸、乙醇、腐殖質等的前體物質。
  • 全國名酒一半出自四川,川酒為什麼就這麼牛?不是四川人也應該知道
    釀酒過程中,窖泥中的微生物菌群在優勝劣汰下不斷馴化,窖齡越長,微生物越多,細菌數量在窖泥中佔有絕對優勢,分解窖泥中的有機質和礦物質,釋放有效成分,促進窖泥成熟。
  • 固態發酵法白酒工藝,最關鍵的是入窖溫度
    固態發酵法白酒工藝最關鍵的因素是入窖溫度。主要特點:採用比較低的溫度,讓糖化作用和發酵作用同時進行,就是採用邊糖化邊發酵得工藝。特點分析:澱粉釀成酒,必需經過糖化與發酵過程。一般糖化酶作用的最適溫度在50-60℃。溫度過高,酶被破壞的量就會越大。
  • 真全糧釀酒工藝:影響白酒口感的5大要素
    在白酒釀造的過程中,非常關鍵也是很基本的兩種成分:酒醅和糟醅,是決定出酒品質好壞的關鍵所在。除了必備的釀酒設備、蒸酒設備以及發酵池和降溫設備外,我們需要關注的就是糟醅了,其實糟醅就是各種不同的物料按照不同比例形成的一個固體組織,它的主要成分為:糠、水、溫度、澱粉、酸度和曲藥。
  • 清香型、濃香型、鳳香型:行家教你聞香識白酒
    清香型  清香型白酒的特點為清香純正,酸甜柔和,諸味協調,後味很甜。採用大麥、豌豆制曲,清蒸清燒兩遍,固體發酵工藝生產。其酒氣清香芬芳,醇厚綿軟,甘潤柔和,餘味爽淨是中國傳統釀酒技術的正宗。  用特殊工藝生產的酒頭調味酒、高酯調味酒、陳釀調味酒、綜合調味酒,其用量只有0.1%~1‰,但對提高各種質量檔次的清香型白酒,特別是對固液勾調的新工藝白酒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許多已知和未知的微量成分,能協調酯香、柔和口感、突出風格。  清香型酒生產用三種大曲,即:清茬曲、紅心曲、後火曲(高溫曲)。
  • 濃香白酒靈魂人物|中國窖父 · 賴高淮
    新中國第一期釀酒培訓班 當年稱為「講武堂」現在中國釀酒界稱之為「白酒黃埔軍校」。中國釀酒工藝知識普及和勾調技術培訓。眾所周知,泥窖釀酒,這項在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技術已被國際釀酒專家稱之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作為釀酒發窖器的泥窖,本身就是一個活的工藝設備,窖泥中有無數個活的生命體——微生物,使泥窖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形成一個巨大的微生物寶庫。在常年不斷的發酵釀造過程中,窖泥中生成積累了種類繁多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質,並且一點一滴地向窖泥深處滲透,變成了豐富的天然香源。
  • 令人仰之彌高的中國傳統白酒工藝——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參觀記
    清末,董公寺一帶就有釀酒小作坊十多家,以程氏作坊所釀小麯酒最為有名。1927年,程氏後人程明坤研製出「董公寺窖酒」,即為董酒前身。1957年,遵義市政府決定恢復董酒生產,由遵義酒精廠擔任試製任務,當年試產成功。1976年,董酒車間從遵義酒精廠分離出來,成立遵義董酒廠。
  • 揭秘醬香型白酒釀造工藝,11步下沙操作,奇特釀造法形成獨特風格
    醬香型白酒的風味特殊,最大原因是釀製方法特殊,為我國奇特的釀酒法。按照傳統習慣,每年S月端午開始踩曲,9月重陽投料(下沙)釀酒,結合了我國南方農業生產季節。此段時期小麥和高粱等新原料上市,更有適合制曲釀酒的氣溫,有利於微生物生長繁殖。所謂「重陽釀酒滿缸香」,是歷史經驗的總結。
  • 70年 瞰四川|做強白酒產業打造名優品牌 四川綿竹欲打造「中國酒鄉」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琴 張漁 攝影 華小峰)「唐時宮廷酒,今日劍南春」,一句豪氣的廣告語,不僅道出了劍南春的歷史與輝煌,也標明了中國白酒產業的一大重要坐標——德陽綿竹。站在深深的釀酒窖池旁,他告訴採訪團記者們,這裡的窖池便是劍南春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已具有1500餘年歷史,且上千年來不斷代使用至今。徐佔成表示,劍南春至今仍然採用這種古法釀造,其原因就在於這種窖池為上佳的黃泥老窖,「邊上是用黃泥作成的,黃泥裡有一種產香的微生物群系,經過的時間越長,這種微生物繁殖得更好,最終代謝的香味成分也就更多。」徐佔成表示,老窖的神秘也在於此。
  • 真全糧張思漫:液態發酵法白酒等於酒精生產工藝,是真的嗎
    一提到用生料釀酒設備生產液態法白酒,您可能會想到用生料釀酒設備製作酒精酒的場景,那液態發酵法白酒等於酒精生產工藝嗎?它們之間有什麼關聯?真全糧釀酒技術顧問張思漫老師接下來便跟各位分享這方面的知識。
  • 揭秘鳳香型白酒的6個生產工藝,具有實操性的教程,收藏學習
    鳳香型白酒的生產分立、破、頂、圓、插、挑6個階段。(1)立窖即第一輪生產。害池經過維修,糊上新泥,進行第一輪生產。特點是首輪發酵生產,只有三甑大茬,沒有插糠(回茬)、酒糟,不出酒。傳統的立窖生產,總共蒸三甑大茬,加曲入窖,這一過程稱為立窖。由於是新糧、新曲、新稻殼,沒有已經發酵好的酒醅,所以只有蒸煮過程沒有出酒。
  • 豐谷酒王加入2020年度四川白酒標誌品牌評選活動
    豐谷酒王作為豐谷酒業的核心大單品,主動扛起了產區品牌和品質發展的大旗,加入到了2020年度四川白酒標誌品牌評選活動中,向消費者展示自己的品質形象。豐谷酒業是綜合實力最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能超越六朵金花的企業,無論是從其生產能力,技術實力,人才團隊還是品牌運作能力,豐谷酒業在行業內都是可圈可點的。俗話說,好山好水釀好酒。
  • 【重慶老字號】泉優酒業:堅守傳統工藝,釀造老百姓稱讚的美酒
    「作為酒業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白酒優秀的釀造工藝繼續完善並傳承下去,團結中國白酒行業生產出品質優良的白酒產品,讓世界領略東方佳釀的神奇魅力。」酒香馥鬱,600餘年的釀酒史在張盍賓看來,榮昌不僅有靈動的歷史文化,更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
  • 雲南白酒品牌——地方性特色白酒
    雲南白酒雖在全國沒有活躍的身影,但云南還是有一些雲南白酒品牌,這些白酒品牌都是雲南的一些地方性特色酒。  雲南五倉酒是雲南五倉大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兼香型白酒。此酒選用優質紅高粱為主料,品質優良的原生態黑苦蕎、和菌中之王—松茸作為配料,同時汲取了200米深處清澈優良的泉水釀製而成,釀造中採用先進的獨有釀酒工藝對初酒和成品酒進行甲醇篩選處理,進行酒體小分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