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超市「水產品」銷售現狀與策略

2020-12-25 聯商網linkshop

北京超市「水產品」銷售現狀與策略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超級市場在北京市場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國際知名連鎖公司沃爾瑪、家樂福、萬客隆、易初蓮花、歐尚等幾乎都已落戶北京。  2003年1月~9月,北京連鎖超市銷售活鮮、冰鮮、凍鮮類水產品11.5億元,佔超市銷售總額的2.4%,銷售水產品總量4.4萬噸,佔全市同期水產品銷售總量的18.4%。超市的水產品銷售作為水產品銷售的制高點和重要一翼,受到越來越多水產企業重視。另一方面,由於水產品是超市的所有商品中少數的活鮮商品之一,要求的保鮮保活條件較高,因此水產品櫃檯商品品種的多與少,活魚檔次的高與低,商品陳列的好與壞,已成為衡量一個超市經營水準、管理水平營銷理念高低的標誌之一。  北京超市水產品銷售現狀  1.規模 多數超市冷凍水產品由自己經營,活鮮水產品櫃檯一般由個體或私企承包。活鮮水產品櫃檯的經營規模大體分四個檔次:  A檔 超市營業面積1萬平米以上,連鎖店面3個~5個。一般選擇三環以外地價便宜,交通便利,停車便利地區。魚組所佔面積100平米左右,每日銷售額5000元~8000元,節假日10000元~20000元。平均每月銷售額18萬元左右。  B檔 較大型連鎖超市的主力店或稱旗艦店。連鎖店面30個~50個。一般經營面積8000平米左右,與A級接近。一般選點在商業區或交通便利地區。魚組所佔面積50平方米~80平方米,每日銷售額3000元~5000元,節假日可達7000元~10000元。平均每月銷售額16萬元左右。  C檔 連鎖超市中經營面積4000平米以上的店。一般選擇新興住宅區或較高檔住宅小區。魚組面積30平米左右,每日銷售額1000元~2000元,節假日2000元~3000元。每月銷售額5萬元左右。  D檔 連鎖超市中經營面積4000平米以下,2000平米以上的店。一般設在老式住宅小區,僅設敞開放式冷櫃。  2.品種 超市銷售的水產品與集貿市場比大類商品多,品種範圍窄。  活魚 一般有鯉魚、草魚、魴魚、鱅魚、鯽魚、元魚、河蟹、梭魚、鱸魚、鱖魚。A檔及B檔店可見到鯰魚、鱘魚、黃魚、烏鱧、活蝦、中華鱉、鰻魚、黃鱔、虹鱒魚。  鮮魚 一般有帶魚、養殖黃魚、平魚、魷魚、海鱸魚、梭魚、鱅魚頭、比目魚、鮮蝦。A檔及B檔店可見到偏口魚、加吉魚、老闆魚、針魚、金線魚、墨魚、鮁魚、三文魚肉。  凍魚 凍魚一般為散賣。品種有蝦肉、龍蝦尾、各類魚丸、小帶魚、小黃魚、小平魚、鰻魚段、馬哈魚片、偏口魚片、鯛魚片、鱈魚片、進口野生黃魚。  小包裝冷凍水產品 此類水產品有盒裝或袋裝帶魚、盒裝或袋裝黃魚、盒裝平魚、盒裝草蝦、盒裝明蝦、帶魚段、比目魚、銀鱈魚片、銀魚、多春魚、鮮貝、牡蠣、海鮮雜拌、墨魚仔、鯛魚片、魷魚圈等。  罐頭類產品 罐頭類產品涉及到的海水魚有黃魚、鮁魚、沙丁魚、鳳尾魚、帶魚、金槍魚、鯔魚、鯖魚、鯡魚、秋刀魚、墨斗魚、扇貝、貽貝。淡水魚品種有鯪魚、鯽魚、羅非魚、福壽魚、魴魚、香魚、螃蟹、海螺、魚籽、蟹肉。  3.比重 活魚銷售佔超市水產品銷售比重在8%左右,北京超市每天銷售活魚約計1.59萬公斤。鮮蝦佔超市水產品銷售比重在20%左右,北京超市每天銷售鮮蝦約計1.77萬公斤。凍魚佔超市水產品銷售比重在28%左右。北京超市每天銷售凍魚約計7.43萬公斤。魚丸類佔超市水產品銷售比重在4%左右,北京超每天銷售各類魚丸約計8000公斤。  北京超市水產品銷售特點  北京超市水產品銷售有以下幾個特點:  1.超市商品所涉及的範圍較廣,但品種集中度較高。比如活魚類,品種集中在鯉魚、草魚、鯽魚、魴魚、鱅魚、羅非魚、鱖魚等較少範圍內。近幾年水產養殖業中大量湧現的新產品或進口量較大的品種,如虹鱒、金鱒、鱘魚、大口鯰魚、斑點叉尾魚回、黃顙魚、河鰻、黃鱔、烏鱧、澳龍、象牙蚌等極少見到。這說明,在超市的水產品中,大宗或經常性的團購併不多見,超市中水產品的消費對象主要是居民或個體性消費群體。  2.北京超市活鮮類水產品銷售價格平均比集貿市場高50%以上。原因在於超市的前期投入及經營費用比集貿市場高得多。較大型超市租賃櫃檯的進店費一般在3萬元~5萬元,固定資產如製冰機等投入在15萬元左右,超市從銷售額中提成在15%左右,還有服裝費、體檢費等等。  3.魚是超市水產品中銷售量最大的商品。超市中鮮魚銷售額是凍魚銷售額的1.43倍,鮮魚、鮮蝦全部鮮品銷售額是凍魚銷售額的2.14倍。  存在的問題與啟示  1.超市銷售的水產品,品牌影響力較弱。基本屬於無品牌市場。活魚市場中,去年才出現了一個「陽澄湖」牌大閘蟹,此商標還存有幾種不同版本,也不知哪個真哪個假。鮮魚市場也無品牌商品。只要是帶魚,都說是舟山冰鮮帶魚。同是條重300克以上,同一時期價高可高到22.00元/500克,價低可低到6.60元/500克。價格落差達3.3倍。質量差距是否有如此之大,不得而之。冰鮮墨斗魚、魷魚、南美白蝦還存在鮮、凍難分的情況。凍品魚的零售市場也無品牌商品可言,這和整個水產市場交易與營銷行為,始終處於低檔次的大環境吻合。小包裝水產品必須有品牌才能在超市銷售。但是小包裝水產品中的知名品牌較少,能夠形成長期顧客群的更少。即使有一二個大企業涉足於小包裝水產品,也無品牌特色可言。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在於,在水產品的消費群中,品牌意識淡薄。一般的消費者認為,像「鮮魚水菜」這類能夠用肉眼分辨好壞,沒有深度加工過的初級產品,有沒有品牌無所謂。因為消費者沒有產生對品牌水產品的強烈需求,影響到生產者品牌意識的淡漠。  2.北京超市銷售的水產品,千人一面,萬人一面,商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比如小包裝冷凍水產品。大致為:帶魚段、冷凍(去鱗、去內臟)黃魚、冷凍平魚、比目魚、多春魚、墨魚仔、草蝦、蝦肉、蟹足棒、各類魚丸等。此類商品在品種的選擇,加工方式,以及質量、規格、包裝材質等方面幾乎一樣,區別僅僅在牌子不同。在消費市場千變萬化,日新月異的情況下,水產新產品湧現得還是太慢,太少,沒有大的突破,生產與經營遠遠地落後於消費。  3.超市銷售的水產品中,很少有淡水魚加工產品(魚糜製品、罐頭製品除外)。這也多少反映出全國水產品市場的基本情況。這種狀況與我國淡水養殖漁業的高速發展,與我國是世界淡水魚養殖第一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這也是我國養殖淡水魚價格一跌再跌,跌至豬牛羊禽等所有動物類蛋白性商品價格之下,並始終在低位徘徊的根本原因。淡水漁業走上規模化、工業化、產業化的加工之路,是水產界幾代有識之士夢寐以求,想做而又未成之事。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我國已經較大規模的開展海、淡水魚的深加工,比如,鰻魚片、鱸魚片、鯪魚片及魚漿等,但主要是出口到日本、港澳及歐洲。90年代末期,我國生產或來料加工生產的羅非魚片、鯰魚片、鱈魚片、魷魚片、金槍魚肉又大量地進入美國市場、歐洲市場。2002年,我國出口美國羅非魚3.2萬噸,佔美國羅非魚進口量的27.5%。2003年此數字成倍增加。上述幾種魚類適合於半成品(如魚肉、魚片)的深度加工,也適合於美歐國家的消費習慣。但我國淡水魚生產與消費的主要品種是肌間刺較多的鯉、草、鯽、魴、鱅等品種。此類品種不適合於加工魚片。為了解決「魚刺」問題,我國水產加工界的注意力又轉移到日本人喜食的魚糜製品上,而且我國開始魚糜製品的加工已有40年歷史。但魚糜製品始終是水產品中的邊緣食品。2000年,我國魚糜製品生產量11萬噸,僅佔當年水產品加工總量的1.7%。原因在於,魚糜製品如魚丸、魚餅之類在中餐菜式中,不能獨立出菜。只能做為湯菜、涼菜,或是極少數熱菜中的配菜使用,從而限制了魚糜製品的發展。即便再過幾十年,魚糜製品仍然成不了主流食品,原因在於中餐與日餐文化底蘊的深刻差別。那麼,淡水魚深加工有沒有出路?答案是肯定的。魚段、魚塊都是中餐常用的主料。豬、牛、羊、雞、鴨、兔等,幾乎所有的動物類蛋白性商品都在工業化、產業化、產品化、品牌化,分割後出售,淡水魚為什麼不能分割後出售。淡水魚完全能夠分割成魚頭、魚尾、魚段、魚嘴、魚下巴、魚唇、魚眼、魚皮、魚裙邊、魚腦、魚籽、魚肚、魚油後,分部位出售。可以這麼說,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淡水魚嚴重供大於求的問題,只有搞好深加工這華山一條路。  機會與策略  我們在分析與給出了北京超市水產品銷售的現狀、特點、問題之後,商家、廠家應捕捉的商機,已經顯露出來。  一、超市的商機與策略  1.大力增加適合超市目標消費群的商品,壓縮集貿市場上常見而又比超市便宜多的商品,壓縮與冰鮮魚同類的冷凍小包裝魚品。騰出更多空間給適銷對路的商品。冷凍小包裝水產品展賣重點應放在檔次較高的禮品化商品上,以適應超市個性化、禮品化消費需求。比如,禮品裝無注水蝦肉,禮品裝冷凍墨魚片、魷魚片,禮品裝冷凍水發鯊魚翅針,禮品裝去頭去尾精加工帶魚,禮品裝三去野生黃魚,三去大規格平魚等。另外,禮品裝商品必須有較多透視度,貨真價實,而不是現在簡單的,水份較多的紙盒包裝。  減少鯉魚、草魚、鱅魚、魴魚、鯽魚等大眾化活魚品種,增加適合中高檔次消費的活魚。如,鱖魚、鱸魚、元魚、鱔魚、鯰魚、虹鱒魚、石斑魚、鱘魚等。  千方百計降低超市水產品的價格,增加沒有包裝的散賣冷凍魚的品種與規模。不僅是魚段、魚片可以散買,中低檔次,未經加工的魚品同樣都可以散賣。比如超市見不到的西非黃魚、西非魚免魚、印度白姑魚、廣東金線魚、海南刀鯧魚、浙江小平魚以及條重2兩~3兩、3兩~5兩單凍帶魚、散裝帶魚段等。  經常變動水產品櫃檯的位置、形狀、大小、區域,提高魚櫃檯的新鮮度。  2.觀賞魚已經成為水產業中的一個重要產業。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提高。我國2002年,僅進口觀賞魚就超過10億元,2003年在廣州召開的國際觀賞魚、寵物大賽上,一條魚王棗羅漢魚賣到88萬元,廣洲芳村市場一條過背紅龍賣到8萬元。在較強的需求面前,超市應儘快把高檔觀賞魚廠家、商家引入超市,作為大類商品經營。  3.大力增加魚櫃檯的展示景觀、娛樂功能,以提高超市的文化內涵。有些魚品可以不是商品,而只是展品、裝飾品。比如,海水魚中的蘇眉、老鼠斑、龍蝦、皇帝蟹、海龜等高檔水產品,把本應設在動物園的海底世界移植、濃縮到超市中來。有條件的超市,可以設立仿高山流水、仿梯田水渠的水池景觀暫養虹鱒魚、金鱒魚、斑點叉尾魚回、鱘魚等活水性魚類,或者設立魚場區,開展室內釣魚,釣蝦,現釣現賣活動。  二、廠(場)家的商機與策略  超市中存在的問題,正是市場中最薄弱環節。也是商家最需要,廠家最容易有所突破的地方。  1.獨自承包,獨立經營超市活魚櫃檯。活魚櫃檯是超市水產品經營中最薄弱環節,原因在於,活魚經營風險大,技術要求高。所以,將活魚從原有的魚組分離出來,是超市經營與管理的內在需求。有實力的公司或市內外的大漁場在一個或幾個超市突破後,應該迅速鋪點,開展活魚櫃檯的連鎖經營。為了避開隨之而來的競爭,獨立經營活的魚櫃檯,要做到技術高,設計高、設備高、檔次高、投資高,高到別人不敢輕易下手。  2.超市目標群鎖定之後,面對活魚、鮮魚成為超市主流商品的局面,超市的冷凍水產品應該迅速提升商品檔次。廠家應大力避開帶魚、黃魚、平魚等司空見慣的同類商品的同質化競爭,避開已經很熱,銷路並不見好的魚糜製品的競爭。跳出原有思維模式,大跨度的跳出原有生鮮食品加工、冷凍食品加工、半成品食品加工的範疇,甚至跳過罐裝食品加工的範疇,在與原有檔次很低,反差非常大的熟食品、微波食品上做文章,拿出適銷對路、時尚、前衛的商品。隨著市場進步,消費需求的不斷提高,冷凍水產品早就應該提升到「冷凍熟食水產品」的範疇上來。冷凍水產品應該是「紅燒帶魚」,「醋澆黃魚」,「燻平魚」,「油燜大蝦」「鯽魚湯」等魯菜、粵菜、川菜,有字號,有湯有水,讓人垂涎欲滴的冷凍即食菜品。惟如此,才能避開鋪天蓋地而來的冰鮮水產品的強力衝擊,才能適應中高檔次顧客群的真正需要。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絕處逢生,殺出一條血路來。如果思路再擴大一點點,還可跳出「冷凍菜式」範疇,把思路鎖定在「冷凍工作餐上」,做出零售價格5元、8元、10元,甚至30元、50元以上的工作餐上來。其實,只要有微波爐而又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當然,工業化烹飪問題,口味問題,深層速凍技術問題,科技含量問題,附加值高低問題,這些關鍵性問題,是項目成敗與否,產品能否儘快市場化的前提。  3.水產加工要有好的產品設計思路。好的設計思路基礎在於準確的產品定位。好產品必須是同類產品中的異類,但異類產品不見得就是好產品。曾有一家水產企業,把產品定位於三文魚水餃、鱘魚水餃,甚至於娃娃魚水餃上。但水餃市場是一個中低檔次的市場,這樣做反而把好魚糟蹋了,這樣的企業也就難獲成功了。所謂另類產品,就是在同類產品中與眾不同,能夠獨步江湖的產品。另類產品的賣點往往不在產品本身,正所謂「功夫在詩外」。水產加工品的賣點如果放在產品本身,可能是好產品,但不會是名牌產品。另類產品都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與思想內涵。正如世界名牌碳酸飲料「可口可樂」的賣點不是水,他的賣點是非可可、非甘草、非紅參那樣一種似藥非藥,神秘兮兮,可遇不可求,歪打正著的味道。正宗「道口燒雞」賣點也不在雞,而在那鍋百年老湯。雞有的是,那一鍋湯味卻百年延續,獨此一家。(作者未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信息部《中國漁業》水產品營銷策劃首席顧問 吳湘生)

歡迎關注聯商網,掃一掃關注【聯商網微信訂閱號】

我們只為您推送最真實,最有價值的行業資訊

發表評論

相關焦點

  • 北京超市開始恢復活魚銷售,最大農批市場稱近年未現孔雀石綠
    而據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最新消息,截至25日12時,北京市各主要連鎖超市的289家門店陸續恢復活魚銷售,約佔連鎖超市門店總數的八成。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進一步加大對淡水活魚的監督檢查和風險監測密度。董洪波也表示,最近批發中心淡水活魚的出貨量稍微小了點,出貨也慢了點,幾個超市也不來要魚了,「不知道怎麼回事」。不同於大型批發中心出貨量「稍微變小」的情況,澎湃新聞走訪北京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後發現,截至25日下午,上述場所仍少有淡水活魚銷售。
  • 北京超市門店開售活魚 食藥監局稱淡水魚安全狀況良好
    昨晚,北京晨報記者在家樂福超市雙井店看到,水產櫃檯新鮮的活魚正在售賣。首席攝影記者 吳寧/攝  昨天,本市多家超市陸續恢復售賣鮮活魚。  多家超市銷售活魚  昨天下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望京西路上的一家天客隆超市,水產銷售區的水缸內有二十來條活魚,鯽魚、鯉魚、草魚……品種比較齊全。看到來了顧客,銷售員連忙招呼:「剛到的活魚,您來一條嗎?」記者從樂天瑪特崇文門店和美廉美亦莊店也了解到,以上超市均有活魚銷售。  昨天上午,北京市食藥監局執法人員對本市兩家超市進行活魚採樣監測。
  • 北京連鎖超市八成門店恢復活魚供應:價格穩定
    新京報訊 近日,北京部分超市「活魚下架」引起廣泛關注。11月25日,多數超市已陸續恢復活魚供應。  連鎖超市289家門店恢復活魚銷售  記者下午從北京市商務委獲悉,根據最新統計,截至25日12時,全市各主要連鎖超市的289家門店陸續恢復活魚銷售,約佔連鎖超市門店總數的八成。
  • 食藥總局發水產品抽檢結果 多家知名超市存問題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5日訊(記者 韓肖)今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4年第二階段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在水產品及水產製品監督抽檢結果中,沃爾瑪、蘇果、新瑪特、樂天瑪特、世紀華聯等超市所售產品被檢出含有不合格項目。
  • 中國水產品加工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水產品加工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水產品加工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水產品加工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水產品加工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超市庫存控制策略探討——以家樂福為例
    一、家樂福超市的庫存管理現狀    (一)家樂福超市的經營模式    家樂福採取的是組合供應商的物流系統的方法,即充分依託供應商的物流系統,這樣便可以大大地降低自己的營運成本,又可以配合在不同地區的開店適時地組織商品供應和配送
  • 2020年版中國冷鏈物流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冷鏈物流指冷藏冷凍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產品質量,減少物品損耗的系統工程。冷鏈物流具有複雜性、協調性及高成本性特徵,適用於果蔬、禽蛋、水產品、速凍食品、乳製品、花卉、藥品等領域。
  • 銷售滯銷蔬菜 北京超市企業愛心助農
    北京商報訊(記者 閆巖 趙馳)受新冠肺炎影響,各地均出現了農產品滯銷問題。2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北京超市發連鎖超市與受困合作社達成蔬菜採購協議。未來幾日,將以每天6000斤的採購量從合作社購買蔬菜。
  • 進口水產品價格下行_三農_中國網絡電視臺
    而即便是這樣一個進口大戶,也避免不了走下坡路的命運,據悉,今年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的水產品均價為1368.4美元/噸,下降8.8%。其中特別是凍狹鱈魚和凍鯡魚,一直在進口市場中處於相當的低價位。在中國水產養殖網分析師黃明祥看來,金口水產品之所以開始走下坡路,一方面是國內水產品行業發展加快,而另一方面也是近期水產品市場低迷所致。
  • 河南水產品成不合格食品「重災區」
    據悉,不合格食品中水產品成為「重災區」,16批次不合格食品都是水產品,其中永輝超市銷售的1批次黑魚上榜。記者留意到,在不久前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的一次食品抽檢中,永輝超市所售的一批次凍蝦也被抽檢發現不合格。
  • 北京超市可掃碼識別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報告
    事實上,自6月起,我國各地已相繼針對冷鏈各環節的防疫措施發布通知,「冷鏈食品溯源碼」開始在北京等多地使用。新京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市多家超市看到,進口冷凍生鮮檢疫證明和「北京冷鏈」二維碼正成為「標配」。北京已發布通告,要求自2020年11月1日起,北京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使用「北京冷鏈」,如實上傳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來源、流向等追溯數據,實行「首站賦碼」管理,在面向消費者進行銷售時,應在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包裝或貨櫃明顯處加貼「北京冷鏈」電子追溯碼。消費者可通過微信、支付寶掃碼查詢產品追溯信息。
  • 浙江舟山市活鮮凍幹水產品實現網上統一銷售
    浙江舟山市活鮮凍幹水產品實現網上統一銷售2014-08-04 11:0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舟山晚報&nbsp&nbsp&nbsp&nbsp接下來,這18家商戶將依靠水產城年交易量60多萬噸的資源優勢,在天貓、淘寶、一號店等網上統一銷售國際水產城活鮮凍幹水產品。
  • 永輝超市銷售的一種燕麥片大腸菌群不合格
    其中,臨安青山湖農貿市場悅仁副食品店銷售的標稱龍海市正得園食品有限公司供應的1批次綠豆酥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合格;杭州市上城區蘇正詩水產店銷售的1批次河蝦呋喃西林代謝物不合格;浙江永輝超市有限公司杭州濱江江漢路分公司銷售的標稱桂林周氏順發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中老年加鈣營養燕麥片大腸菌群不合格,1批次艾草青團標籤不合格。
  • 食藥監總局:69批次鮮活水產品違規使用禁用藥物 涉及多家酒店和超市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 梁明)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部分城市組織開展了經營環節重點水產品專項檢查和抽樣檢驗。  808批次鮮活水產品採自468家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超市以及餐館等,檢出不合格水產品69批次,不合格養殖用水1批次,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孔雀石綠、硝基呋喃等禁用藥物的問題比較突出。
  • 2020年中國農超對接模式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農超對接是國外普遍採用的一種農產品生產銷售模式,截至**,亞太地區農產品經超市銷售的比重達70%以上,美國達80%,而中國只有15%左右。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農超對接模式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認為,在中國,隨著大型連鎖超市和產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部分地區已經具備了鮮活農產品從產地直接進入超市的基本條件。開展鮮活農產品「農超對接」試 點,積極探索推動鮮活農產品銷售的有效途徑和措施,是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的有效手段,有利於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控制。
  • 冰淇淋戰報2008:現代商場超市只佔銷售1/3
    冰淇淋戰報2008  幾乎沒有人會為了一根冰激凌特意走進一家超市排著長隊等待交錢。東方艾格乳製品分析師陳樹韋介紹說,在夏天這樣的銷售旺季,大眾冰激凌的銷售中,現代商場超市只佔1/3左右,大多數產品都是通過傳統渠道,也就是各類臨街、臨社區的小店銷售出去的。
  • 全球與中國漱口水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其中,治療型漱口水是在醫院內通過處方銷售,主要是對某些口腔疾病起到輔助治療作用。保健型多見於各大超市,主要用於清潔口腔、清新口氣等。事實上,無論是保健型還是治療型漱口水,都不適合在非醫生指導條件下長期大量使用。  據行業人士透露,漱口水進入國內市場較晚,雖也經過了數年的時間發展,但仍處於市場教育期,市場規模與西方發達國家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使用人群也以高端人士居多。
  • 北京市食藥監局抽檢水產品230批次樣品 不合格2批次
    (張利國)北京市順義區仁和地區石門村(順鑫石門農產品批發市場南市場淡水魚244-248號)北京京昌國紅水產品銷售中心(張利國)北京市順義區仁和地區石門村(順鑫石門農產品批發市場南市場淡水魚244-248號)北京京昌國紅水產品銷售中心
  • 水產品基礎知識
    超市水產部門依據當日水產品的銷售情形,以及次日的天候狀況、季節等各項因素,來預估次日銷售所需的水產品品項與數量,並向採購人員下訂單。採購人員依據需求,分別統計各種水產品的採購數量。水產品因魚體大、小不同,價格的差異性相當大,因此驗收時,須詳細核對訂購單的規格,並詳細過磅驗對數量,且以中心溫度計,分別測試原料的表面溫度與中心溫度。
  • 冷凍水產品計量時算上冰的重量 賣冰還是賣產品
    合肥晚報7月19日訊凍目魚仔、凍鯧魚、凍梭子蟹……超市出售的冷凍水產品琳琅滿目,商家計量時也會算上冰的重量,對消費者而言,花錢買走水產品的同時,也在為附著在水產品上的冰「買單」,不少市民對此質疑:商家賣水產品還是賣冰?  昨日,記者在一些超市走訪發現,冷凍水產品幾乎都是搭冰銷售,有的超市甚至「明令禁止」顧客去冰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