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4歲的女兒放學回家,我照例跟她打招呼,可她神情躲閃。我覺得奇怪,就想拉過她仔細詢問,可她卻哭著不讓我靠近,說自己尿褲子了。
我安慰她說,沒事,換條褲子就行。
原以為女兒是放學後尿急,趕不及才尿溼。
可換褲子時才發現,尿溼的褲子竟然快被捂幹了!
再看她激烈的抗拒反應,我心下明白了:她是在幼兒園尿溼的,卻又一直沒敢說啊。
我又心疼又生氣,這麼冷的天,竟然捂著溼褲子大半天。
尿溼了起碼要懂得告訴老師啊,平時在家裡好好的,怎麼到幼兒園就這麼慫了呢?
01
孩子頻繁尿褲子,氣溫要「背鍋」
後來,跟媽媽們一討論,我才發現,被「尿褲子」問題困擾的不止我一個。
大家隔三差五,就會接到電話,急匆匆地去幼兒園送衣服。就連中班的孩子,都會偶爾出現尿溼褲子的情況,小班的孩子就更為嚴重了。
孩子上半年還適應的挺好,怎麼冬天一來,就全「倒退」了呢?其實,孩子冬天頻繁尿褲子,跟氣溫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人體內多餘的水分會通過汗液和尿液排出體外。夏天氣溫高,人的皮膚毛孔是打開的,水分容易散發,尿液就相對比較少。
可是,冬天氣溫低,孩子活動量有限,水分主要通過尿液排出,所以小便次數就會變多。
天氣冷,我們為了給孩子保暖,會給孩子穿很多,裡三層外三層。如果穿的又是比較緊身的款,孩子著急之下,就會來不及脫掉,尿到褲子上。
幼兒園裡一般都安排集體活動,孩子們玩笑打鬧,有時候興奮起來會忘記要尿尿。等到孩子實在憋不住了,往往來不及報告和上廁所了。
02
尿褲子不是問題,「不敢說」才是
氣溫低,衣服厚重,或者是偶爾尿急,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成長中需要不斷練習和克服的事情。
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孩子尿褲子,尿溼後穿著冰涼溼冷的褲子,卻強忍著不敢說才是。
孩子為什麼寧願捂著,也不敢開口說呢?韓國綜藝《超人回來了》中,有一幕場景很有趣。
哥哥威廉不小心尿了褲子,可他坐在泳池中不肯起身,面對爸爸的疑問也連連否認。
儘管爸爸耐心引導,可威廉依然猶豫不安,他不想承認尿溼了褲子。
後來,威廉終於吐露心思,原來他擔心弟弟會看見,也擔心爸爸會傷心。
心理學研究發現,3歲左右的孩子,就有了自尊心和人格上的羞恥感。也就是說,他們內心很敏感,會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因此,孩子在幼兒園尿溼了褲子,他們會很容易把它當做羞恥的事情,不願意告訴老師,或者被同學發現。
特別是,當孩子在認知上認為尿褲子等於犯錯,是不應該發生的行為,就會更想要否認和掩蓋。
生活中,有許多父母或者老人,平時喜歡用孩子尿床的趣事調侃。比如:「羞不羞啊,今天有人尿床啦」「上學的孩子,竟然還會尿床哦」。
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玩笑,其實會讓孩子覺得沒面子,也會下意識把尿溼當作錯誤的事情。
如果父母比較嚴厲,在孩子不小心尿褲子時,嚴厲呵斥甚至懲罰,不但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更會讓孩子認為尿褲子是不可原諒的罪過。
所以,當孩子寧願穿著溼褲子,也不願開口讓老師幫忙換,千萬不要著急去指責和斥罵。
因為,他們沉默的背後,隱藏的恰恰是羞恥和害怕。
03
弄清癥結,幫孩子打破「尿褲子」魔咒
冬天天氣冷,孩子尿溼後,父母難免會心疼著急。可此時,我們越是平常心對待,就越能弄清癥結,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入手。
孩子對待尿褲子的反應,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態度。
父母平常心對待,孩子就會認為尿褲子並不羞恥。相反,父母過於嚴苛,孩子就會覺得自卑而膽怯。
黃磊的小女兒「多妹」有一次尿床後醒來,問爸爸是否知道自己是怎麼尿床的。
黃磊用幽默的方式,還原了妹妹的尿床全過程,不但輕鬆化解了孩子的尷尬,還讓妹妹大呼神奇。
孩子在幼兒園尿溼後,我們不用刻意強調結果,而是要幫助孩子「復盤」原因。比如:「我猜你是玩的太開心,所以忘記去尿了吧?」
或者:「是不是尿急的時候,不好意思去報告老師呀?」當我們把尿褲子當作和吃飯喝水一樣,可以安全討論的小事,就能消除孩子內心隱藏的恐懼心理。
幼兒園是陌生的環境,老師要同時照顧全班,也並不能時刻關注到每個孩子的狀態。
所以,無論是需要尿尿,還是需要更換衣物,都要教會孩子勇敢去表達。我們在家裡,可以通過模擬場景的方式,有意識訓練孩子。比如,陪孩子玩「我要上廁所」的遊戲。
首先,父母可以扮作孩子,演繹孩子心裡的糾結狀態。比如:「我好想尿尿,可是老師還沒下課,好著急啊。」「糟糕,我不小心尿到褲子了,老師會不會罵我呢,小朋友會不會笑話我呢」。
父母不斷去演繹這些情緒,然後引導孩子想出解決的辦法。最後,再讓孩子自己嘗試,勇敢克服心中的情緒小怪獸。
孩子由於年齡問題,會出現憋尿的情況,玩的時候沒有意識,等到尿急才發現來不及了。
如果孩子在家裡也出現這種情況,父母要有意訓練孩子良好如廁的習慣。我們可以利用繪本來加強引導的趣味性,比如繪本《尿尿大冒險》。
書中,從孩子忽然有了奇怪的感覺,到強忍著憋尿,都畫出了孩子的心理狀態。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憋尿會傷害到身體,提醒孩子有了尿意要及時去廁所。同時,為了方便穿脫,父母也要注意給孩子穿寬鬆方便的衣物。
在父母眼中,尿褲子是小事,我們很難理解孩子為什麼會屢屢失誤,更難接受他們竟然不敢開口。
可對孩子來說,尿褲子有點難為情,有點羞恥,有點害怕。在這個特殊的階段,他們會感受到挫敗,會感受到難堪。可這也是他們正在成長的信號。
作為父母,接納孩子小小的難堪,保護他們敏感的心思,用一顆平常心去引導,才是給予他們最溫柔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