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歐洲旗幟的法國,卻處在失控邊緣,馬克龍還有什麼招

2020-12-16 熊貓補刀

01 歐洲危機

冬季來臨,歐洲疫情第二波來臨,更加猛烈。

法國號稱歐洲旗幟,最自由、最包容、最博愛;左派力量最強大,移民最多。所以法國處於這波疫情的風口浪尖,已經超越俄羅斯,成為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目前為止,法國確診人數已經超過200萬,對比美國——

法國人口大約6700萬,大致相當於美國(3.3億)的五分之一。

法國領土約67萬平方公裡(本土約54萬平方公裡),不及美國十分之一。

——換句話說,法國疫情嚴重程度絕不在美國之下,處於失控邊緣。

馬克龍可是歐洲左派旗幟,開口民主自由,閉口自由民主。美國疫情失控,左派把持的輿論,可以把責任推給代表右派的川普。

歐洲疫情失控,左派把持的媒體,不好把責任推給馬克龍。畢竟法國該封城時也封城了,該防控時也防控了,但沒什麼效果。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在於——

發達國家城市化程度較高,服務業佔比也就很高。

因為服務業很大一部分依賴於人口的集中度與流動性。越是人口流動自由的地方,服務業佔比就越高。

法國恰好是歐洲人員成分最複雜、流動性最高、最提倡自由與包容的地方,所以其服務業在全球國家中佔比最高。

服務業最怕流動性枯竭,而封鎖是流動性最大的敵人。

除非整個歐盟像中國這般統一行動,法國才有可能控制住疫情;否則的話,法國的人口結構和社會屬性決定,疫情絕對好不了。

然而歐盟更像一個鬆散的經濟聯合體,依靠歐元勉力維持。

政治層面,歐盟基本一盤散沙,從來無法在政治層面統一行動。原因很簡單,歐洲國家的政治傳統、國民的自由主義思想,決定了歐盟無法政治統一。

軍事層面,歐盟嚴重依賴美國,甚至沒有獨立自主權。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歐洲人和美國人一樣,都信奉自由主義,缺乏東方的集體主義思維。就像美國,完全有條件控制疫情,但愣是沒控制住。

歐洲無法有效應對疫情的根源就在這裡。

02 解藥

那麼這種局面下,伴隨著冬季來臨,歐洲——

不封鎖,疫情持續泛濫,首先考驗醫療資源,最終必然傳導到經濟端,長痛。

封鎖,有可能控制疫情,但考驗首先從經濟端開始,會有大量服務業人員失業,短痛。

一旦傳導到經濟端,中低層失去工作的右派(類似於川普支持者)必然大遊行。疫情爆發之前,法國黃馬甲運動就把馬克龍折騰得頭焦額爛。

然而不論長痛還是短痛,都不是歐洲的解藥。

目前歐洲的疫情解藥只有兩種——

解藥一,疫苗大規模普及,抑制住那該死的病毒。

解藥二,新冠病毒的毒性衰減到普通感冒病毒的檔次。

在此之前,歐洲政客們的選擇有限。

選擇之一,辭職撂挑子。

理由太多了,想回家總能找到路。然而今年地球村,貌似還沒有國家領導人因疫情辭職的。也就是說,權力的誘惑依然致命。

選擇之二,轉移社會矛盾。

既然無法搞建設,那麼只能轉移內部矛盾了。典型案例就是印度。疫情爆發之後,印度在中印邊境增兵,某種意義上成功轉移了印度的社會矛盾。

馬克龍要轉移法國的矛盾,肯定比絕大多數領導人都猛烈,因為他是法國最年輕的總統、典型少壯派,真的想幹事。吃瓜群眾可以回憶馬克龍這幾年——

鼓勵中國人學法語,高喊讓法語成為世界第一語言;喚醒法國自豪感。

以自由的旗幟吸納非洲移民,擴展法國在原殖民地的影響力;討左派歡心。

土耳其找茬希臘,馬克龍讓航母去地中海;試圖扮演好歐盟大哥角色,討右派歡心。

為增加法國影響力,馬克龍甚至說北約腦死亡,和默克爾討論組建歐洲軍應對來自俄羅斯、美國與中國的威脅。

所有這一切舉動,鑑於法國實力有限,在吃瓜群眾看來,更像是難為無米之炊的巧婦。另一方面也說明,馬克龍真的想幹事。

第一波疫情期間,法國並不算最嚴重的國家,但馬克龍在電視講話中道歉,同樣表示他真的想幹事。

左派對馬克龍比較認可,但右派對他無感。因為法國經濟一直沒起色,再加上移民問題讓法國秩序混亂。所以疫情爆發之前,黃馬甲運動在歐洲蓬勃發展。

如今第二波疫情爆發,勢必又讓一大批人失業,社會戾氣加重。那麼馬克龍轉移社會矛盾的手法大致剩下三個大招:

經濟上反腐敗

軍事上組建歐洲軍

政治上針對伊斯蘭激進派

03 馬克龍大招

11月23日,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因腐敗和濫用職權兩項指控出庭受審。

地球村裡,有些國家前領導受審判稀鬆平常,如韓國總統、伊朗總統;有些國家基本不搞政治清算,如美國,前總統日子一直很不錯。

薩科齊是法國首位出庭受審的前總統。他將面臨最高10年監禁、100萬歐元罰款以及被剝奪公民權利的處罰。

此前法國和美國一樣,不搞政治清算。

但從今年開始,法國開始搞清算。薩科齊也是當年的人氣總統。

這從側面證明,法國的日子不好過。原因很簡單,今日清算別人,未來就可能遭遇後來者清算(所以美國寧願刺殺現任總統也不搞清算)。只有日子不好過時,才會通過搞清算的方式度過眼前危機。

但是通過反腐敗的方式,轉移民眾對經濟的注意力,而不給老百姓看得見的實惠,那也是治標不治本。但如果馬克龍一直這麼折騰,那就有一絲歐洲懂王的味道了。

而且能體現馬克龍折騰精神的,不僅在法國內部,還體現在歐盟夥伴上。

馬克龍最近還不顧帥哥形象,狠狠懟了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姆女士。

原因在於,德國這位女同志發表了一篇《歐洲永遠都需要美國》的文章。看這名字就知道,這是在討好美國。

川普這幾年,沒怎麼給德國好臉色,又是對德國企業徵收懲罰稅,又是讓德國多交保護費。默克爾很無奈,和馬克龍商討組建歐洲軍事宜。

然而拜登如果上臺,會重拾歐巴馬的政策,繼續對德友好。這時候德國就不想和法國瞎折騰了。近日,默克爾更是在4天的時間內,3次公開對拜登表示了祝賀,並且希望拜登上臺後可以和德國加強多領域的相關合作。

此時的馬克龍還想著拉德國組建歐洲軍,增加歐洲自主防禦能力。其實德國這個搞法很不地道,但也沒法子。

畢竟德國是二戰的戰敗國,國際上政治話語權不足。抱美國大腿的風險,遠小於和美國唱對臺戲。

馬克龍很惱火,但也沒轍;目前也不能和默克爾翻臉,只能懟卡倫鮑姆女士了。

如果有朝一日馬克龍和默克爾翻臉,歐盟基本就散架了。但說實話,不論反腐敗還是搞歐洲軍,都無法保證馬克龍在下一輪總統選舉中勝利。

馬克龍想提升支持率最有效的殺招,是借反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旗幟向右轉。

04 大絕招

10月16日,巴黎歷史教師塞繆爾·帕蒂,在回家路上遭遇伊斯蘭極端分子殺害。

馬克龍迅速將此案定義為「恐襲」,為帕蒂舉行國葬,對極端主義者展開大規模突襲、搜捕、拘押與驅離。

帕蒂葬禮上,馬克龍總統飽含激情地宣稱:「我們將繼續您未竟的事業,老師先生。哪怕他人後退,我們將捍衛您傳授學生的自由……」

這起襲擊固然惡劣,但和歐洲歷史上那些恐怖襲擊(比如2015年,倫敦地鐵恐襲案;2015年巴黎「查理周刊」恐襲案)相比,並無特殊之處。

雖然馬克龍此舉,遭到埃爾多安為首的伊斯蘭國家領導人的反擊,但他在法國內部的支持率,肉眼可見地上升了。

按照左派的觀點,馬克龍在黑化。

馬克龍原本是左派的拳頭,最終不得已轉向右邊。

這個事情充分說明,歐洲中下層日趨保守,已經具備出現「歐版川普」的土壤。

過去幾年,馬克龍做過諸多嘗試,但對於挽回支持率的效果都不理想。而這種右派舉動,則很容易提升支持率。

嘗到甜頭的馬克龍趁熱打鐵,於11月19號在愛麗舍宮會見八名穆斯林信仰委員會(CFCM)領導,強硬地對他們說:「我信任你們,你們也要對得起我的信任。如果有些人不籤署這個章程,我們將會需要為此承擔一些後果。」

馬克龍對CFCM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穆斯林領袖、成員組織以及附屬機構在15天內接受一份「共和國價值憲章」。

該文件宣示,伊斯蘭教是一種宗教而非政治運動,同時也禁止「外國幹涉」法國穆斯林團體。——目的是斬斷域外極端勢力和法國宗教人士之間的聯繫。

如果是別的國家搞類似舉動,法國與歐洲的「左派聖母」肯定是大加指責,橫飛的口水能把地球村淹沒一大片。

但法國這麼幹,他們假裝看不見,這就是所謂的雙標。

歐洲媒體沉默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其一,馬克龍目前還是歐洲左派旗幟,雖然幹了很多右派的事兒,但還沒有徹底黑化。

其二,歐洲苦難民與移民久矣。大家看下2018年法國世界盃奪冠陣容,和非洲國家隊沒有區別。說明歐洲人口結構正經歷空前的考驗。

但左派反對移民與難民相當於扇自己耳光,只好以打擊極端主義為藉口洩憤。

至於中下層右派,他們當然歡迎馬克龍的舉動。

如此馬克龍的支持率便能提升。

再考慮到疫情對經濟衝擊的大背景,馬克龍提升支持率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繼續黑化向右轉。

05歐洲的路

從現階段局勢看,歐洲右轉是趨勢。

如果馬克龍沒有徹底右轉為保守派,那麼將來一定會出現更保守的政客,歐版川普出現是遲早的事兒。

從歷史規律看,每次大的經濟危機或社會危機,歐洲就會右轉。

1907年經濟危機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1929年經濟危機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也許不用很久,就會有人扛起「歐洲優先」或「法國優先」的大旗。很多吃瓜群眾認為,移民與難民會改變歐洲,戲稱法國為法蘭西斯坦、德國為德意志斯坦,這種情況會變成現實麼?我認為大概率不會,原因嘛,下篇分析。

相關焦點

  • 法國總統馬克龍病情穩定 歐洲領導圈觸發連鎖反應
    這段視頻是在凡爾賽的總統官邸辦公室錄製的,馬克龍在視頻中顯得有些疲憊,語速也有所放慢。據新華社,今年3月一次民調顯示,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民意支持率比2月躥升11個百分點,至兩年來的最高點43%。馬克龍頂著持續示威壓力推行本國經濟改革。而在歐盟層面,他則說服默克爾「統一陣線」,借抗疫援助需求,繼續大力推動歐元區改革、加深一體化,呼喚「歐洲自主」。
  • 讓馬克龍被罵的「歐洲軍」到底是什麼?
    法國總統馬克龍(圖源:視覺中國)近日,美國總統連發四條推特嘲諷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打造「歐洲軍隊」以防範俄羅斯、美國等,認為「沒有哪個國家比法國更民族主義」,馬克龍難道是想「讓法國再次偉大」?馬克龍舉著「重塑歐洲」的大旗上臺,並提出包括加大防務合作在內的五大構想。在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時、在法國駐外使節年度會議上、在2017年7月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會晤上……馬克龍均表達出要構建歐洲防務合作的願景。不過,防務聯盟難以一舉成功,現實問題顯現出其鴻鵠之志下的心餘力絀。
  • 法國總統馬克龍勾勒歐洲「數字主權」願景
    【TechWeb】12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二向外界表示,歐洲必須維護其「數字主權」。並概述了一系列旨在減少對美國科技巨頭依賴的措施。馬克龍表示,儘管美國的數字平臺在冠狀病毒爆發後促成了社會的「巨大轉變」 ,但在科技領域,需要一個「歐洲解決方案和歐洲主權」。
  • 馬克龍宣布法國9大城市實施宵禁 呼籲控制聚集人數
    【環球時報駐法國、德國特約記者 姚蒙 青木】每天新確診病例均在2萬例左右,法國近日嚴重的疫情讓總統馬克龍再也坐不住了。當地時間14日晚,馬克龍在法國電視一臺的全國講話上宣布,法國巴黎、裡昂、馬賽等9個大城市將實施宵禁,以應對新冠疫情大規模反彈。
  • 馬克龍宣布法國處於「戰爭狀態」並封國禁足,能控制住疫情嗎
    法國危急,法蘭西危機。現在的法蘭西應該處於二戰以來最危險的時刻。由於新冠肺炎在歐洲的全面爆發,法國現在已經陷落了,有鑑於此,法國總統馬克龍在16日晚發表特別電視講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法國處於「戰爭狀態」,需要全面動員抗擊疫情。
  • 熱愛老婦人的馬克龍終於把法國搞垮了
    而這段感情,帶給馬克龍不僅僅是愛情,還有足夠的自信:如果他能頂住各種羞辱與嘲笑,徵服一個年長他24歲、且有三個孩子的有夫之婦,那麼還有什麼是他無法徵服的呢? 答案只有一個:法國。
  • 法國「蝸速」接種疫苗,馬克龍氣急敗壞
    導讀:如今歐洲疫情迎來第二輪暴發,歐洲各國紛紛進入了緊急備戰狀態,疫苗接種也成了歐盟各國首要任務。如今,歐盟啟動疫苗接種工作已有一周,但各國的進度卻相差甚遠。據統計,目前英國接種已達100萬,德國20萬,本以為疫苗接種工作應快速進行,沒想到法國的接種人數「氣壞」了馬克龍,截止目前,法國第一周的接種人數只有516人。要知道,馬克龍在新年講話上還信誓旦旦地表示,法國絕對不會出現接種遲緩的情況,如今「蝸牛」般的速度可是妥妥打了馬克龍的臉。據多家媒體報導,馬克龍對接種遲緩一事非常憤怒,催促相關部門必須快速改變現狀。
  • 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歐洲「數字主權」構想 建設歐洲雲成為重點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二向外界表示,歐洲必須維護其「數字主權」。他闡述了一系列旨在減少對美國科技巨頭依賴的措施。馬克龍說,在新冠疫情爆發後,雖然來自美國的數字平臺促成了社會的「大變革」,但在科技方面,需要考慮「歐洲解決方案和歐洲的主權」。 他說,「我們需要歐洲融資、歐洲解決方案、歐洲人才、歐洲法規。」「我們在這方面有監管機構,但我們沒有與那些美國高價值的大科技公司相當的高科技公司。」他說的美國高價值大科技公司指的是Google、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等公司。
  • 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歐洲「數字主權」構想,建設歐洲雲成為重點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二向外界表示,歐洲必須維護其「數字主權」。他闡述了一系列旨在減少對美國科技巨頭依賴的措施。馬克龍說,在新冠疫情爆發後,雖然來自美國的數字平臺促成了社會的「大變革」,但在科技方面,需要考慮「歐洲解決方案和歐洲的主權」。 他說,「我們需要歐洲融資、歐洲解決方案、歐洲人才、歐洲法規。」「我們在這方面有監管機構,但我們沒有與那些美國高價值的大科技公司相當的高科技公司。」他說的美國高價值大科技公司指的是Google、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等公司。
  • 法國總統馬克龍確診,已有六國領導人陽性
    馬克龍67歲的妻子布麗吉特也第二次被隔離。今年10月,馬克龍在接觸了一名新冠檢測呈陽性的人後,也進行了一周的自我隔離。馬克龍與其他數十位歐洲領導人一道,包括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於上周四(12月10日)在布魯塞爾舉行了峰會。上周四馬克龍被拍到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德萊恩進行了親密交談。
  • 法國總統馬克龍解除隔離 離開凡爾賽官邸
    這段視頻是在凡爾賽的總統官邸辦公室錄製的,馬克龍在視頻中顯得有些疲憊,語速也有所放慢。據新華社,今年3月一次民調顯示,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民意支持率比2月躥升11個百分點,至兩年來的最高點43%。馬克龍頂著持續示威壓力推行本國經濟改革。而在歐盟層面,他則說服默克爾「統一陣線」,借抗疫援助需求,繼續大力推動歐元區改革、加深一體化,呼喚「歐洲自主」。
  • 法國迎來危機時刻,考驗歐洲的時候到了!
    但這只是法國和土耳其的矛盾嗎?絕對不這麼簡單。法國存在的問題,比利時就沒有?西班牙就沒有?德國就沒有?英國就沒有?每個歐洲國家都很頭疼,都不知該如何處理。現在,斬首惡性事件後,法國痛下決心,開了這個頭,那其他歐洲國家,同氣連枝,幾乎沒有選擇餘地,肯定會支持法國,並效仿法國的舉動。
  • 法國總統馬克龍能否使法國從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進入第六共和國
    法國可能正在從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進入第六共和國。法國總統馬克龍本周任命了一個中間派議員,在下個月舉行的議會選舉將成為法國總統馬克龍作為他為彌合左派政治鴻溝而作出的努力的一部分,但他或許很難逾越國家憲法這個障礙。戴高樂於1958年創建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旨在滿足他對強大國家元首的渴望。
  • 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如何在德國的攻勢下迅速落敗投降
    一、兩國交戰時歐洲的情況 當時法國還享受在凡爾賽宮的勝利之中不能自拔,覺得自己的國家整個歐洲最強只要他們不主動侵犯就沒人敢侵略他們的國家,使得他們根本不重視他們的國防體系。
  • 法國總統染病,足證歐洲疫情嚴重
    即將迎來43歲生日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確診染上了新冠病毒,目前正在七天隔離觀察。與馬克龍朝夕相處的67歲第一夫人布麗吉特也自行採取了隔離措施。而馬克龍在確診陽性的前幾天,還參加了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峰會,並且在峰會現場與歐盟領導人和歐洲多國領袖近距離接觸談話。
  • G7峰會前夕,馬克龍與普京在法國夏宮會晤,兩人所圖的各是什麼?
    馬克龍選擇在法國舉行G7峰會的前5天邀請普京訪問法國,從美國、俄羅斯、歐盟、德國、法國的五方地緣政治格局的視角來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也是這五方的地緣政治博弈的一個小小的變量,但不要指望馬克龍與普京的這次會晤能取得什麼突破性的進展,達成什麼重要的共識,籤署什麼重大的協議。用馬克龍的話講就是與俄羅斯的接觸,法國(其實也包括德國、歐盟)不會天真,但也不會關閉對話的大門。
  • 法國疫情嚴重超出預期 馬克龍宣布全國二度封城
    歐聯網10月29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0月2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發表電視講話宣布,由於第二波疫情發展嚴重超出預期,因此全國將於10月30日零時正式進入二度封城,封城時間至少持續到12月1日。期間學校繼續保持開放,民眾外出需自我聲明。
  • A-Z丨馬克龍當選新總統 26個詞看懂2017法國大選
    早在戴高樂時期,法國不僅是西方國家中率先與中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的大國,而且該國在退出北約、在中東採取親阿拉伯立場、首先提出建立歐洲共同市場等等舉動上,均被視為當時的駭世之舉。然而,法國「獨立外交」傳統到了薩科齊時代開始「失傳」,在奧朗德時代,法國則進一步演變成緊隨美國的「另一個英國」。不過,號稱「揭開了法國政治歷史新時代」的馬克龍恐怕也無法建立起新一代法國外交。
  • 法國日接種疫苗僅50人,馬克龍憤怒了!
    2021年開始,已經陸續有國家開始為國民接種新冠疫苗,而法國也不甘落後,採購了美國瑞輝公司的疫苗並開始投入接種工作,但是似乎實際接種速度與馬克龍的預想相差甚遠。同時間段開始接種工作的德國效率甩了法國一條街,德國日接種兩萬人,沒幾天就接種了18萬人,而法國日接種人數僅50人。
  • 法國關閉所有學校 馬克龍:當務之急是控制疫情的蔓延
    原標題:法國宣布將關閉全國所有學校應對疫情  新華社巴黎3月12日電(記者唐霽陳晨)法國總統馬克龍12日在巴黎愛麗舍宮發表電視講話宣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法國將採取關閉學校等防控措施,但第一輪地方市鎮選舉將照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