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樂場是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娛樂場所,臨近暑假,遊樂場馬上要進入尖峰時段,人流量激增,那麼遊樂設施的安全究竟怎麼樣呢?近日記者就來到遊樂場進行暗訪,發現了許多小型遊樂設施存在安全隱患,究竟是哪些?讓我們一起看看。
記者來到一個小型旋轉飛機的遊樂設施前詢問工作人員,是不是不用系安全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家長帶著就不用了系安全帶了。這時一位身穿黃衣服的女士帶著孩子進入了「小飛機」內,將孩子放到前排坐好,自己坐在後排,嬰兒並未系安全帶。女士剛開始還拿手扶住孩子,但是隨後便鬆開了手,玩起了手機。嬰兒獨自抓著方向盤,非常危險。
隨後記者觀察到,這些小型的遊樂設施因為年代久遠,有些固定件都生鏽,破洞。一看就知道並未定期進行保養和加固,老化的零件很可能造成意外,例如吊橋上的鐵鏈如果老化斷裂,那孩子踩上去就容易踏空,發生危險。外露的電線也容易發生漏電事故,非常危險。
戶外的遊樂設備存在安全問題,戶內的遊樂設施時候就安全一些呢?看來並非這樣,記者來到一家「海洋球」館,球館內許多兒童正在玩耍,記者從商家的宣傳上得知,商家會每天都進行消毒,詢問工作人員,對方告知記者:「每小時,每天都有消毒。」隨後記者看到一位阿姨在清洗顧客用的拖鞋,便詢問多久清洗一次,對方告知記者一般一周清理一次。
一周才清洗一次的拖鞋,實在是讓人覺得有些噁心,很多細菌會互相傳染,並且孩子玩的越多,患病的風險就會更大,衛生安全實在是讓人揪心。記者發現,除了陪同的家長外,並無專門的安全人員進行看護,店家則表示,他們只提供場地,孩子由家長自行看護,如果出現什麼意外與他們無關。但是記者發現,即便家長陪同孩子一起來,但仍有家長專心的抱著手機看,根本沒空去看自己的孩子。
對於這些問題,記者想了解,究竟由哪個部門進行監管,但卻遇到了障礙。市場監督管理局告訴記者,其只管理大型設備,小型遊樂設備不在名錄,不歸他們管,並且只要商家有營業執照,就是合法的,他們認為安全監管的問題應當由安監部門來管理。
隨後記者又與應急管理局溝通,對方則表示娛樂設施不屬於他們的監管範圍,應該由市場管理局來管理,一來二去,小型娛樂設施竟然成了無人管理的情況。消費者安全意識薄弱、商家不主動進行安全維護,再無人進行監督管理,才導致了如今的亂象。
小編認為:既然已經發現了此類情況,就應當儘快的分清楚小型娛樂設備究竟由誰來管理,並且對遊樂場的小型設備進行全面清查,拆除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設備,要求商戶定期進行維修,才能保證小型遊樂設備正常的安全運營,減少意外的出現。對於這件事,大家怎麼看?大家覺得小型遊樂設備究竟該由哪個部門管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