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一份全國主要的地區平均通勤距離的統計已經出爐,上海市在這裡面引起了注意。
上海市的具體情況是:建成區大、通勤距離卻不長。與北京市相比,上海市建成區大於北京,平均通勤距離卻小於北京。
上海市以較大的建成區,實現較短的通勤距離,這與上海市的產業園區較分散很有關係,其中兩個人口大區浦東、閔行的產業園區分散的作用在其中貢獻更大。
下面表格是關於通勤距離通的統計。
在上面的表格中,平均通勤距離方面,上海市達到了9.1公裡,而北京大達到了11.1公裡,上海市明顯要低於北京市,而且幅度還不小。
如果考慮北京市、上海市的建成區面積,就有比較大的反差了,上海市的建成區比北京市大了15%左右,也就是300平方公裡。
上海市以較大的建成區, 卻能保持通勤距離比較短,這與上海市的產業園區的分散很有關係。上海產業園區的分散,首先是從中環線開始,而且是中環線的四面八方都有產業園區,而且集中在北面、或者南面。
下面是上海市中環線沿線的產業園區,這些產業園區,都是全市居民上班的地方。
上海市的兩個人口大區分別是,浦東新區第一位,閔行區第二位,二者又都是上海市的產業大區,這兩個區產業 的分散,也就是給了很多居民就近上班的機會。
上海市浦東新區的產業園區。
下面是上海市閔行區的產業園區——紫竹。
下面地圖反應了上海市科技創新布局,這種園區分布在全市的情況已經越來越明顯。
浦東新區、閔行區只是上海市產業園區分散的第一步,隨著此處園區的發展,還會有更大多點結構產生,這也是保證建成區變大,通勤距離不能線性變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