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擠上地鐵那一刻…」 北京上班族這樣通勤!

2020-12-19 經濟日報

「早晨擠上地鐵的那一刻,仿佛踏上了運豬車,悲壯地給生活獻祭。」每天上班需要單程通勤一個半小時的胡云無奈地說。

胡云居住在城外,工作在城裡,她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超過3小時。

《2018年中國城市通勤研究報告》顯示,在北京,有近兩成的上班族單程通勤時間超過1個小時。

通勤,指從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交通行為。

隨著城市化和交通工具的發展,居住地和工作地分離的現象愈加顯著,「職住分離」現象意味著通勤距離和通勤時間增長。城市的早晚高峰使得上班族候車等待時間增加,面臨乘車擁擠和交通的潮汐式擁堵等問題。通勤問題不僅擠佔了生活工作的時間和增加經濟成本,而且影響工作心情,降低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近日,《通勤,正在「殺死」1000萬北京青年》一文引發廣泛討論。文章對北京市通勤時間長的諸多原因進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北京市公共運輸體系不夠健全、北京城市規劃中道路密度低、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等,激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結合前段時間民眾對北京南站擁堵問題的廣泛關注,國際大都市的現代化問題再次引起關注。

出站及市內路程耗時長

《2018年中國城市通勤研究報告》顯示,北京的平均通勤路程最長,達13.2公裡,其中小於5公裡的人群佔比31.8%,5到15公裡之間的人群佔比30.8%,15到25公裡之間的人群佔比20.3%;有17.1%的人群通勤路程超過25公裡。

據了解,北京有2.7%的上班族選擇跨城通勤,其中,河北廊坊是北京主要的跨城通勤來源地,廊坊至北京跨城通勤人群在北京整體通勤群體中佔比達0.54%。此外,天津、河北燕郊等地也是北京的跨城通勤來源地。

跨城通勤對交通系統要求更高,每日遠距離往返不僅需要交通工具行駛速度高,還要求各種交通方式銜接順暢。

據報導,從8月8日起,京津城際「復興號」列車提速至每小時350公裡,兩地運行時間由35分鐘縮至30分鐘以內,京津雙城生活將進入新速度。

8月20日,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G95)最後一段——通州至大興段正式通車,這意味著被稱為「北京大七環」的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正式閉合成環,為京津冀區域形成主要城市之間「1小時交通圈」、主要城市與周邊衛星城市間「半小時生活圈」提供交通支撐。

然而,提速的列車和便捷的交通並未讓跨城通勤上班族省下多少時間。

道路擁堵、車站進出站效率低下,這些使得本就相距較遠的工作地點和居住地點之間好像相隔了萬水千山。

在北京首都機場工作的朱先生在不上班時要回到天津家裡,「北京南站和首都機場之間可以坐機場大巴,城際列車現在只需要30分鐘,但是換乘地鐵、進出地鐵站及高鐵站的時間會花很久。我也試過順風車,但順風車來回接人很耽誤時間。北京南站的那些黑出租也體驗過,拉滿客人才會走,所以大多數時候我要花上5個多小時才能從單位到家」。

朱先生說:「我一般會選擇乘坐機場大巴,但有時候早晚高峰路上也很擁堵。選擇坐地鐵有時候進站、換乘也會浪費好多時間,感覺高鐵縮短的路程時間在北京市內全找補回來了。」

記者了解到,從河北涿州往返北京的上班族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每天上下班都像一場跨城接力賽。

家住涿州在北京上班的聶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每天高鐵單程28.5元,往返約60元,每個月工作日算20天,每個月高鐵費用1200元。地鐵費用預估在5元的單程,每天10元,一個月20天200元。高鐵費用、地鐵費用加一起有1400元。如果在北京租房子,這個價格是租不下來的。

「我住的地方距離涿州東站直線距離5公裡,導航8.4公裡,我是騎電動自行車往返於涿州東站與住所。騎電動自行車單程預計25分鐘。假如我每天選擇8時5分發車的G8954次高鐵,需要在早上7時起床,7時20分騎上電動自行車出發,7時45分把電動自行車停好,7時50分之前到達安檢口,在8時之前出現在候車室。8時33分,高鐵到達北京西站。出站換乘地鐵,在地鐵停留時間大概30分鐘左右,出地鐵到公司大概15分鐘左右。這樣,可以保證在9時30分公司打卡前趕到。不過,中間哪一個環節沒有趕上,當天就會遲到。火車站是最容易出問題的一個環節。」聶先生告訴記者。

被跨城通勤一族稱作「難站」的,不光只有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其實也蠻「難」的。

聶先生告訴記者,「如果遇到節假日或者全國『兩會』時期,北京西站安檢口排的隊就更長,難免上班遲到,這些時候我都會避免坐高鐵回家,選擇其他交通方式」。

拼車也是聶先生選擇的一種交通方式。他說,跨城通勤貼吧內的拼車信息很多,北京到涿州是其中的熱門路線,儘管兩地早已實現了半小時內城際通勤,但很多人還是願意開車或者拼順風車上下班。北京到涿州的拼車單次價格為20元上下。在QQ中搜索也可以找到很多北京涿州拼車群。

長時通勤是無奈的選擇

長時通勤問題不僅擠佔了生活工作的時間,增加了經濟成本,而且影響工作的心情,降低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據了解,北京有近兩成上班族單程通勤時間在一個小時以上。

縮短通勤時間一般有換工作、搬家和改善交通狀況三條途徑,但對於長距離通勤人來說,換工作似乎很難、離單位近的房租貴,交通狀況短期也難以改變。

工作地點在北京四環以外的上班族通勤壓力相對較小,工作地點周邊的房租價格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在高碑店某影視公司工作的賈女士住在百子灣,每天坐班車或公交車23路、455路上班,只需要十幾分鐘。

「不想早起擠地鐵,所以在公司附近找了個房子,房租太貴,但是距離公司比較近,可以晚一些起床。如果換個稍微遠一點的房子,只需要加500元就能租到比現在至少大一倍的房間。」賈女士說,「我好像只能在房租貴和上班時間短之間做選擇。」

住在北京市門頭溝區的劉女士,她的工作單位在朝陽區,劉女士說:「我告訴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在北京買得起房,所以在單程兩個半小時的通勤過程中背起了單詞。」通勤需要地鐵倒公交,「每天兩個半小時通勤,累到死」。問及為什麼住在門頭溝,她說,「門頭溝的房價要便宜很多,每天通勤時在建國門附近都會堵車,回到家身心俱疲」。

市內通勤時間長也使得生活在遠郊區的人無法享受城市的各種優質資源。

在北京上學的王潔說:「本科在昌平校區時,每次回家都得提前一晚上進城,住在西站附近,歸京之後還得再住一晚,第二天回昌平。去市裡玩的話到下午兩三點就得趕快往學校趕,聽起來是在北京上學,但實際上一年也進不了幾次城,地鐵公交各種倒,還得加上坐公交車堵車的時間。」

「我覺得交通讓我有不想工作的情緒,時間長短不是最致命的,一般一小時左右都還可以接受,但地鐵人多、坐車堵車、公交尾氣,這種不好的環境會讓人情緒變差。」在北京某視頻平臺實習的胡云說。

「之前還見過在地鐵站因為搶車打架的,一名乘車的男士嫌擠,把門口的那名男士給推下去了。可能長時間趕路真的會讓人焦慮又暴躁。八通線從七點半到九點半早高峰,在這期間前胸貼後背,但是我每天都在想,和能擠上去相比,前胸貼後背都不算什麼了。」胡云無奈地說。

(責編:李丹丹)

相關焦點

  • 北京通勤時間長,消耗了大量上班族的精力,城市怎樣規劃才合理
    上班族能忍受每天上班耗在路上嗎?一線城市主要出現通勤時間長的因為:1,工作與居住地離的太遠;2,交通擁堵換乖時間長;城市攤大餅面積太大不方便生活…… 北京逼勤時間達到平均45分鐘全國最長。 其它城市,上海、廣州、深圳、西安、杭州、鄭州、南京、瀋陽、重慶……也好不到那裡去!
  • 每日通勤4小時,公交地鐵電驢切換,杭州上班族的殘酷一面
    這組照片記錄了住在河北小鎮燕郊卻在北京工作的上班族朝五晚九排長隊、擠公交的場景。 幾年前,慢點君也參加過燕郊某樓盤的開盤,該樓盤的廣告語中這樣宣傳:「燕郊,不僅屬於河北,更屬於北京。」廣告中稱,抵達30餘公裡遠北京國貿僅需半小時。
  • 全國平均通勤時長出爐,深圳上班族贏了!
    「三四線城市感慨一二線大城市上班晚一二線城市羨慕三四線上下班通勤路程時間短。」對生活在大城市的上班族來說,通勤是不少人心裡的痛。近日,一則#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 話題衝上微博熱搜,相關報告顯示,13%的深圳上班族,正在忍受極端通勤。01在深圳,你上班需要花多長時間?
  • FAITH英語天天學 話題: 上班族通勤
    Commuting 上班族通勤以下是關於上班族通勤話題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連讀句子,請注意每個句子中的連讀發音。a. Get 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bus line, get off at the end.在公共汽車始發站上車,在終點站下車。
  • 青島、濟南有兩成多上班族正承受45分鐘以上通勤時間
    報告指出:在特大城市行列中,青島有26%的上班族通勤時間超過45分鐘,平均通勤距離8.1公裡,有19%的上班族選擇乘坐地鐵上班。 青島通勤距離和時間較長的原因與城市框架逐漸拉大息息相關。目前,黃島、紅島、城陽、即墨等區域已與主城區融合在一起,有很多上班族每天都要跨區工作,從而拉長了通勤時間。
  • 北京地鐵公裡數計算查詢及北京地鐵漲價時間
    但提價有點「欺負」非常住市民了,比如親戚、同學來北京,帶他們去個頤和園、清華北大之類的地方玩……那費用太貴我不敢想。  對於我這種地鐵剛需族,距離遠,每天又在高峰期出行的,比起按站收費我當時就比較傾向高峰期間漲價。因為反正我到哪兒都不是特別近,如果周末出去玩好歹還能便宜點兒。而且如果高峰期漲得太貴,我也可以提前進地鐵錯峰。
  • 跨城上班族:每天花四小時通勤,火車站外早餐店老闆幫他取票
    無論是去陸家嘴寫字樓的Lucy還是旁邊商場的秀英,都在逼仄的車廂裡怒斥過「擠什麼擠」;去中關村的格子間裡敲代碼的小偉和隔壁部門碼稿子的喵醬,都在一陣狂奔後,依然錯過了剛好能按時打卡的那班地鐵……《冰點周刊》一篇關於北京地鐵的文章裡寫過,一位老太太曾形容乘客在西二旗下車的場面:「高峰時車門一打開,地鐵就像『譁』地吐了一地。」
  • 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他手裡那本書正在發著光
    「他手裡的那本書,就像正在發著光」去年過完年,朱利偉乘地鐵上班時,無意間發現身邊一個男青年在讀《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她知道這是一本關於人生哲學的有趣的名著,但自己並沒有看過,「我很想問他:『好看嗎?』可是我不好意思,就只是把他讀那本書的場景拍了下來。」
  • 京廊通勤高鐵:「跨省上班族」夜宿廊坊 工作京華
    滕佩智 攝  長城網廊坊12月10日電(滕佩智 記者張世豪)自11月21日起開行的北京南至廊坊「始發終到」臨客高鐵列車,已經經歷了近二十天的試運行。這趟堪稱北京鐵路史上「始發終到」最短區間高鐵,全程60公裡,運行時間僅21分鐘。  早上7:23發車的G9002次列車在7:44即可抵達北京南站,這為居住在廊坊,但是在北京上班的「跨省上班族」提供了極大便利。
  • 沒有地鐵,公交最差,太原如何做到通勤時間最短
    最近 因通勤話題切身到每個上班族的利益,受到許多人的很大關注,本人曾經因公司離家遠,每天跑在路上的時間,要用去三個多鐘頭,長期下來,感到身心疲憊,總也休息不過來,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卯足勁的昏睡。時間一長感覺人生苦不堪言。
  • 成都地鐵17及9號線開通運營,減少了沿途上班族到高新區的通勤時間
    不過成都地鐵五條線路同時正式投入運營的振奮消息讓我忘掉了寒冷,準備親身去體驗一下距離我最近的地鐵17號線,以及與其組合到達高新區的地鐵9號線。因為這是在溫江居住而在高新區上班人群必選線路。地鐵17號線溫泉大道站就在我家樓下,步行大概十分鐘左右。
  • 深圳地鐵最擠站點系列!擠上算你牛!
    深圳地鐵最擠站點系列!擠上算你牛!你以為深圳地鐵就幾個站點擠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深圳哪個站點都擠,沒有最擠,只有更擠,我們現在來看看那些擠到讓人崩潰的地鐵站點。老街站位於深圳市舊城區的東門商業區內老街站是深圳地鐵羅寶線和深圳地鐵龍崗線的一個車站,該站為地下站。具體位置在解放路及建設路交匯處的東南角規劃的公交廣場和深南輔道地底。老街站是節假日吃貨的天堂,更是2號線和3號線的換乘點,那裡的人真是多到難以想像。
  • 成都有100萬上班族,每天用生命擠地鐵!太刺激了!
    坐地鐵就像是在渡劫,沒有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不算真正坐過地鐵。丨地鐵1號線:夾縫中求生存在成都,當代社畜上班族分為兩種,擠1號線的,和不擠1號線的。成都地鐵有多擠,去坐坐1號線就知道了。不管成都開多少條地鐵,也難以撼動它人氣爆棚的地位。它是成都元老級別的「老大哥」,向北到韋家碾,向南可以到澳大利亞。坐1號線上班,簡直是一場惡戰,上地鐵的那一刻,就已經是一條堅韌的鹹魚了。
  • 拿什麼來拯救,每天通勤路上的無聊?
    通勤距離的長短會影響幸福感,上班族想必都很有感觸。 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百度地圖慧眼發布的《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顯示,全國主要城市中,北京的平均通勤距離最遠,達到了11.1公裡,上海為9.1公裡,廣州和深圳則分別為8.7公裡和8.1公裡。
  • 京津城際運營公交化、地鐵APP互認!天津至北京通勤將有這些便利
    「交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領域之一,目前每天約有10萬人從天津去往北京通勤出行,但雙城通勤的換乘次數多、等待時間長、交通出行還不夠便捷。我們研究出臺了12項便利措施,涉及四方面,力爭明年年內全部落地。」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 中國通勤大數據發布!極端通勤!生活在燕郊的你被戳痛了多少?
    內容顯示:中國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報告計算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通勤人口比重分布等等數據。結果發現:中國36個主要城市的平均通勤時耗36分鐘。北京達到了11.1公裡,平均耗時47分鐘。
  • 拿什麼來拯救,每天超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
    在早高峰中,和清晨的困意纏鬥;在晚高峰裡,被一天的疲憊拖進夢鄉,  「職」與「住」的距離,對大城市的很多上班族來說,仿佛成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其中,北京的平均通勤距離達到11.1公裡,通勤耗時47分鐘,是全國唯一單程平均通勤耗時超過45分鐘的城市。
  • 今天,你極端通勤了嗎?
    45分鐘算近了這位網友其實也不算一家之言,之前北京衛視就指出,北京人通勤1小時29分鐘。河北省的燕郊離北京市區達到了可怖的35km。難怪一位活躍在鬼畜圈的老人曾經說過:「我到河北省來。」他說的可不是氣話,而是現實。開往春天的北京地鐵,是很多人生活中的噩夢。
  • 加班是噩夢,但日本的「通勤地獄」,令上班路也變成了酷刑
    根據統計,   日本全國上班族平均一天要花1小時19分鐘通勤,而東京上班族平均通勤時間更是高達1小時42分鐘。   也有人透露,日本城市住宅與商業區分離,因此通勤時間長也很正常。   其實一直以來,其它世界各地的網友也很好奇日本上班族的通勤文化,比如之前有一個在日本生活十多年的博主,就決定跟拍他的日本朋友Emi,看看普通日本人上班的一天。
  • 上下班最累城市:平均通勤時間47分鐘全國第一,平均通勤超11公裡
    最近有個梗叫做打工人,已經成為了很多上班族心中最適合的調侃詞,但實際上工作的苦有的時候可不僅僅體現在上班的過程中,其實有的時候也體現在上班時的通勤上面。在一些小城市可能還好,自己從家裡出發到上班的地方可能也就需要20分鐘左右的時間,但是在一些省會或是超大城市,上班的通勤時間和通勤距離都會嚴重增加,那麼我國究竟哪座城市上下班通勤最累呢?首都北京是這一問題的唯一答案。因為根據權威機構的統計,這座城市的上班族平均單程通勤時間高達47分鐘,平均通勤距離更是達到了11.1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