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8歲,騎著自行車,到沛縣車站去等父親

2020-12-17 愚伯的自留地

文:章愛君

圖:來自網絡

春節前,街上的各式各樣的轎車像蟲子一樣爬行,各個紅路燈路口排起幾裡長的車隊。汽車站裡大客車一輛接一輛進站出站,上下車的人好像流水譁譁地流向四面八方。人們的表情各各異:有的面對久別的親人喜極而泣;有的抱住孩子親了又親;有的戀人旁若無人地緊緊擁抱;有的好像幾十年未見久久凝視。

看到這一幕幕想起小時候,每年臨近春節,我就搖搖晃晃地騎著一輛破舊的老「永久牌」自行車,偷偷去沛縣汽車站等遠航在外的父親。

那年暑假,好像八歲的樣子,學騎自行車,個子矮腿短車子高上不去,就從大扛下,掏腿騎,撅著屁股,瞪著眼,兩小手牢牢抓住車把,搖搖晃晃的前行,不知摔了多少次,身上的淤青傷痕沒斷過,胳膊腿膝蓋上的血跡未乾過,新舊傷交替,天天除了幫母親幹活,有空就帶弟弟妹妹去打穀場練習,蹬車輪遛彎。

那時感覺自行車真難學,一起學車的三妮,嘲笑我一輩子也學不會,她驕傲地騎著童車,神氣活現地騎了一圈又一圈,向我示威 。那時我做夢都學會騎自行車了,有時在夢裡笑醒,學會騎車多好呀,有會飛的感覺。於是,在有月光的夜晚我也不放過,練呀練,發瘋一樣!暑假結束時我終於學會了。

自行車實在是個好東西,因為它比我們的雙腿強大,它輕易就能把我們帶向雙腿無力達到的地方,但是騎車長了同樣累人,不比徒步輕鬆,尤其是犯了痔瘡鑽心疼痛,但是,這些困難都未能阻擋我去沛縣車站蹲守,放寒假時,聽說父親要回來,我每天有空就去等父親。

每天目睹了許多人的悲歡離合,天天痴痴地呆望每個人,不放過任何一個認識的人,打聽一下遇見我父親了嗎?看著一個個親熱地抱著父親腦袋親熱的小孩子,我豔羨地目送很遠很遠,直到淹沒在人流裡。

我還看見一個小女孩一手拿著五顏六色的氣球,一手拉著爸爸,頭上扎著五顏六色的蝴蝶結,臉兒笑地像幸福的花兒,穿一身紅色的運動服,一蹦一跳的像個火苗。我還看見一個小姐姐,撅著嘴巴向他爸爸撒嬌,一手搖晃他爸爸的手,一手裝著擦眼淚。看半天沒見她掉一滴淚,倒是她爸爸心疼的心肝寶貝的叫,那個哄呀,讓人羨慕嫉妒恨!

街上的路燈亮了,街上到處是「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家家窗戶裡傳來歡樂地笑聲,春節聯歡會開始了,歡快的樂曲響起來了,街上飄滿了節日特有的香氣味,各種食物的混合香氣,還有煙花爆竹的火藥味。

我看到樓上一家窗戶裡,一個小女孩伸長脖子張大嘴巴仰著臉,她的父親在餵她吃肉。我咽咽口水,早沒有吃肉了,過春節,媽媽就買了一點點肉,說爸爸來了一起吃,也只有爸爸來了我們才能解解饞。

我還看見一個小男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在屋裡轉圈圈。那是在幾年前了,村上演電影,我也曾經騎在爸爸的脖子上肥肥眼。我還看見一個小女孩頭上扎滿頭花,只有爸爸才捨得給買頭花,媽媽說買那幹什麼?不能吃喝,我摸摸自己毛茸茸的兩條羊角辮,上面光禿禿的。

直到除夕的最後一班車,依然不見爸爸的身影,望著空無一人的車站我蹲在地上淚流滿面,久久不願意離去。我多麼希望奇蹟出現,爸爸忽然來到我的身旁,但最後我還是流著淚,戀戀不捨地回家。路上黑漆漆的,路邊田地裡墳頭上的鬼火一明一暗,路邊的樹上幹樹枝偶爾「譁啦啦」響,不時掉下來,腦海裡全是父親講的《畫皮》的故事,我頭皮發麻,心跳加快,渾身發抖,一路狂奔到家。

母親因為半夜找不到我,把我狠狠地打了一頓,我咬著牙沒有當著母親的面哭,因為我知道她的心裡會更難受。

人生就像車站,父親還沒到退休的年齡,就匆匆走了,無論我如何撕心裂肺地嚎叫,終究沒留住他,去了一個叫天堂的車站。多年以後,也許我們會在哪兒相遇。

最近聽說禁停多日的各個車站已經通車,欣喜之餘,希望那些奮鬥一線的醫生、警察、志願者、環衛工人早日安全回家,您的親人、孩子在等您。要知道一個孩子想親人那無法派遣的孤獨無助,無法安放的相思苦,尤其是全國人民上下家家都團圓,只有親人平安歸來,才是孩子想思最好的解藥。

相關焦點

  • 品讀·原創|13歲那年,父親帶回家的變質牛肉罐頭……
    後來,山楂樹老了,不再結果,奶奶想吃,便去集市上買一些回來。又過了一些年,奶奶也老了,牙齒掉了很多,已經咬不動山楂,父親每次回去,便給奶奶買幾瓶罐頭。不知道是不是奶奶喜歡罐頭的原因,反正後來全家人都喜歡上了水果罐頭。
  • 那年,父親沒有吃到我為他做的榆錢窩頭
    又近清明節,我更加思念父母,看著文中配圖上的榆錢窩頭,想起那次給父親蒸窩頭的事來。父親去世那年春季,在縣城哥哥那裡住著,兒子也在縣城跟哥哥讀初中,那個禮拜天,兒子因為補課沒有回家,我便帶著給父親蒸的榆錢窩頭去縣城,誰知路上遇見了和兒子在一起讀書的本村同學,騎著自行車的我因為嫌遠,便讓那位同學捎給兒子,並交代他讓兒子送一部分榆錢窩頭給他外公。
  • 借輛自行車去高考
    只好借自行車了,借來借去都找不到合適的,就在我要上樓睡覺的時候,我喜歡的叫我們英語王老師王姐姐,騎著自行車走過來。 她說:「怎麼還不睡。」 我說:「明天考試了,自行車都還沒有借著呢。」 她直接把自行車推給我,順便把鑰匙塞給我,這兩天借給你騎,考完了給我送回來就行了。
  • 那年自行車學會了,門牙也少了一半
    小的時候,特別羨慕那些騎自行車的人,感覺特別帥氣,自己也特別想學。家裡有一輛28式老式自行車,我爸去上班經常騎著它,讓他教我也沒有時間,但這樣也擋不住自己學自行車的熱情。有一天,我爸去外頭辦事,自行車擱家裡了,我一瞧機會來了,趁我媽在屋裡,趕緊的就推著自行車出院子了。自行車還是比較重的對於那時候的我,雖然出了一頭汗但是擋不住自己的學車的欲望。
  • 騎著騎著自行車道去哪兒了?路被佔,濟南單車咋走?
    「之前在上海等城市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個別用戶覺得反正車不是我的,交警扣車對他也造不成損失,實際不是這麼回事。」邢林說,每個用戶都是實名登記的,很容易追查到使用人。遇交警後棄車逃逸的用戶將扣除信用分50分,用戶的原始信用分為100分,低於80分每次用車的費用就會高達100元。目前,濟南市已有121名摩拜單車用戶信用分低於80分,其中信用分低於50分的有36人。
  • 四十年前,父親在供銷社當主任的日子
    我剛剛8歲,上小學一年級,寒假裡沒事,纏著父親去鄉裡玩,其實是想坐父親的自行車,那時自行車還很少,村裡也就一兩輛,像現在的奔馳寶馬,叉開腿騎在父親的自行車後座上,美的一點都不覺得天冷,我一隻小手緊緊抓住自行車後座沿,一直手支著破舊的棉帽子,露出眼睛踅摸著村邊的路,希望在老父親騎著的顛簸的自行車後座上見到我的小夥伴們。
  • 兩代人的雨季,在我17歲那年的大雨天重逢
    文|馬海霞那年我17歲,一個被埋在作業堆裡,壓抑太久、渴望自由又多愁善感的年齡。我在縣城一所高中讀書,按路程應該住校,但我選擇了半住校,在學校留有宿舍,只用來午休和雨雪天氣留宿。高二那年夏天,臨放學時,突然電閃雷鳴,大雨馬上就要來臨。同學們都勸我住在學校。
  • 那年冬天 天冷 心暖
    那年冬天,父親在鄭州呆了很長時間。大概是想我了吧?於是,他讓母親將我從黃河邊小浪底外婆家送過來陪他。那年月,身為教師的母親是忙完學校工作再忙家裡的三個孩子,儘管有外婆幫忙,也是分身乏術,根本沒有時間送我到鄭州來。那時候的小浪底,黃河兩岸駐紮的都是黃河水利委員會(簡稱黃委會)各個下屬單位,像是勘探隊、測量隊等,做著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的前期工作。恰好有一個單位的職工要回鄭州度假,由於工作上的相互協助關係,父親認識的兄弟單位的人也很多,言語一聲,我就蹭人家的車來鄭州啦。
  • 表弟33歲,資產過千萬,騎著自行車去相親,沒成!
    使得,表弟都33歲了,依然單身。 在此情況下,姨媽有些著急,經常在電話裡對表弟催婚。 表弟似乎對結婚這件事並沒有那麼著急,但是,也拗不過姨媽在電話「狂轟濫炸」。最終,表弟託我在老家給他找個相親對象。表弟對於結婚對象是有要求的:1)人品好;2)不難看;3)身材好。
  • 那年,18歲的我,當了大隊的電工
    當時和我一同下鄉的同學都陸續招工,離開了農村。而我則因為父親所謂的歷史問題,仍然堅守在廣闊天地練紅心。由於我老實聽話,村領導為了安撫我的情緒,便把我抽調至大隊,擔任了一名農村電工。     我下放的村莊,共有8個生產隊,2000多人口。
  • 7歲小男孩騎著自行車,從陡滑坡直接衝下去,網友:家長心真大!
    7歲小男孩騎著自行車,從陡滑坡直接衝下去,網友:家長心真大!自行車是很多人都騎過的一種交通工具,它不僅能夠鍛鍊身體,而且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出行工具,受到了不少小孩子的喜歡,7歲小男孩騎著自行車從陡坡直接衝下去,網友看後表示這家長的心真大,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我與自行車的故事
    我與自行車的故事,最早可以上溯到我一歲那年。一、嬰兒時期那年,我得了肺炎,去十八線城市的大醫院裡住院。醫院離家幾公裡遠,這在今天,在北京,似乎是近在咫尺,而在小城市人民 的記憶中,堪比天涯。為了往返醫院和單位,父親借了同事的一輛自行車。然後,然後你們懂的,屋漏偏逢雨,車被偷了。丟了人家的東西,賠唄!你說的輕巧!那時候還是物資緊缺的年代,沒有票證,有錢你也買不來自行車。更何況,沒錢。我爸媽攢了幾個月的錢,又託關係才搞到了自行車票。
  • 8歲那年,父親把我領到老師面前:「孩子不聽話,你就狠狠打他!」
    01我農村的孩子上學晚。這除了學校離家遠,還因為父母忙亂,很多孩子一小就要承擔替父母做家務、帶孩子的重任。我妹比我小4歲。我7歲到了入學的年齡,我妹3歲沒人哄。開學前一天,我背著我媽用碎布縫的荷葉邊花書包,撒開腳丫子在村上炫耀了一番,言外之意:老少爺們,我瘋丫頭也要上學了。開學第一天,我爸騎著那輛叮噹作響的二八自行車,載著我去學校報到。還沒走到校門口,我們就遠遠看見穿著方格褂子、扎著馬尾辮子的女老師。
  • 雲林縣一11歲少年蹺家騎自行車"旅行"半個臺灣
    圖/鐵路警察局提供(圖片來源: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9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一名家住雲林縣鬥南年僅十一歲的黃小弟,上月底獨自騎著自行車、坐火車、搭捷運、轉公交車,從雲林到彰化、一路流浪到淡水
  • 三年級作文:我學會了騎自行車
    在我八歲那年,我學會了騎自行車。夥伴們都會騎自行車了,看到他們來往迅速,技術純熟,我的心裡很羨慕。特別是他們騎著車子故意在我的眼前晃來晃去,看他們得意的樣子,我的心裡很不服氣。所以就纏著媽媽,要她教我騎自行車。
  • 百歲老人騎著自行車過生日 菸酒不沾記憶力驚人
    出門騎車,記憶力驚人 「他出門一定騎自行車,90多歲的時候還從七裡街一直騎到下關的繡球公園。」老人的大兒子告訴記者,雖然家人擔心老人的安全不讓他騎車,可是老人不願意,堅持要騎,因為已經成習慣了。老人插話說:「騎車快,方便!比公交車好多了。」而騎在車上的速老動作利落,根本看不出來是一位已經100歲的老人。
  • 我8歲那年,父母正決定要離婚
    我8歲那年,父母正決定要離婚。When I about 8 years old, my parents were considering separation. 我記得當時我母親正在一面鏡子前塗著睫毛膏
  • 那些年,我是怎麼學會騎自行車的?
    那時候,實話實說,我家都買不起一個自行車……所以每當我看到別人騎著自行車就特別羨慕,不亞於現在打工者看到開著勞斯萊斯土豪的感覺……後來媽媽發現我的這個心情,就從鄰居借來了一輛大梁自行車給我。>但是後來,我越騎越好,技術含量那是相當高了,所以我特別珍惜我的那個「大梁自行車」。
  • 今天我也想給老爸說聲父親節快樂
    今天是父親節,早上就在朋友圈刷到各種關於父親節的,有商業廣告,有對父親的祝福,也有對父親的緬懷。我沒有發任何關於父親節的朋友圈,因為父親已經不在了,還有就是怕母親看到傷心。今年是父親離開我們的第四個年頭,也是我做父親的第6年了。
  • 記得那年我高考 早上騎著車子去考試 路上遇見我爸
    記得那年我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