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陪伴也正在成為教育「奢侈品」。
無論是家長的陪伴,還是學校教師的陪伴,對孩子來說都至關重要。在長沙,有這樣一所學校,老師們真正是以校為家,能夠全天候在校陪伴學生。這所學校就是長沙一所百年名校——望城區第一中學。
在環境清幽的望城一中校園,除教學樓、辦公樓和食堂外,還配建有6棟教職工宿舍。有愛的學校凝聚了一批有愛的老師,該校有41對夫妻檔教師,因此學校約70%的老師住在校內,是真正意義上的以校為家。
守護,晚自習值班到晚上10點多
徐婧宇是望城一中剛剛畢業的班級——理科實驗班433班的班主任。帶領班裡32位同學逐浪高考的這一年,徐婧宇常常在班裡值守晚自習,一守就守到晚上10點多。
面對一群成績優異的學子,除了完成教學任務之外,徐婧宇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和情緒波動。這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是一次談心就能徹底解決的,徐婧宇需要花很多時間來了解學生的想法,幫他們解決面臨的心理困擾。
難以想像的是,徐婧宇出任高三 433 班的班主任時,她的先生在學校高一年級當實驗班班主任,6 歲的女兒入讀小學一年級。兩個都忙碌的班主任,在家裡聊得比較多的話題仍是教育,在互相的交流與探討中,兩個人都為所帶班級賦予了活力與能量。而他們6歲的女兒常常陪伴在辦公室裡,有時候在沙發上睡著了,他們夫妻二人就下班時把熟睡的女兒抱回家去。
護航,每天往返40公裡接送學生上下學
湯韜也是望城一中剛剛畢業的449班班主任,在高考前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他每天清晨5點多就起床出門了。這麼早起來去做什麼呢?
原來,湯韜班上有位女生欣欣在4月中旬時意外摔傷,一時無法複課。湯韜開始時每天發作業和試卷給她,然後在線講解。一個月後,欣欣具備了複課條件,但如何上下學又成為一個難題。這時,湯韜主動接過重任,每天早上去接欣欣,10點半下晚自習後再把欣欣送回家。他自己到家時,往往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
從學校到欣欣家有將近 20 公裡的路,湯老師每天開車來回 40 公裡,直到高考前從沒有間斷過。
付出,把自己的房子讓給學生住
「譚老師,我要感謝您,我真的太感動了,您是我目前為止遇到的最好老師……」這封感謝信,是全國道德模範、中華美德少年周美玲寫給她的班主任譚燦良的。周美玲現在望城一中學習,是一名準高三的學生。
2015年,當時12歲的周美玲從渣土車車輪下勇敢救出3歲幼童,自己卻因此受了傷,勇敢的她感動了許多人。
入讀望城一中後,樸實、樂觀的周美玲住宿在學校,隨著高二分班及身體需要不間斷的康復訓練,與同學們一起住宿舍無法滿足她的全部康復需求。今年4月,考慮到周美玲的身體和學習需要,譚燦良把自己在校內的房子借給了周美玲和媽媽同住。
在日常教學中,譚燦良也關注著周美玲學習、生活的點滴,經常與她談心,幫助她融入班級與集體。
不久前,周美玲的媽媽在朋友圈講了一件事:「今天晚上我崽打電給我講喉嚨痛了幾天了,她很緊張以為是流感,我想著明天再帶她去檢査,沒想到她的班主任譚老師在百忙之中,晚上帶她到了醫院看了病,診斷只是咽喉痛與流感無關才安心。真的謝謝譚老師!她像媽媽一樣關心和愛著她們班的每個同學。也感謝這一年多我女兒在望城一中遇到的每個老師,她們都為我女兒付出了太多的心血,給予了她很多的關心。
除了關心,望城一中的老師們還經常自製健康美食與學生分享。徐婧宇老師就曾在一次拔河比賽後,與其他老師一起做了美味的雞腿。還有老師自製小鬆餅帶到教室,讓同學們一起分享品嘗。
中考成績已經出爐,如果你正在選擇學校,想要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學習環境,想要老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和關注孩子,不妨多多關注這個老師以校為家的學校——望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