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支架術後堅持運動的好處,除了增加體力和心臟功能,改善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還有緩解壓力,改善生活質量等等。所以,在心臟康復的理念中,都會強調讓患者術後做運動。
但你知道運動過量的壞處嗎?
首先,對於血脂控制益處不大。
其次,對於身體體能和運動器官都有損害,尤其是關節部位。
最後,還可能導致原有的動脈斑塊破裂。如果斑塊破裂過大,直接阻塞冠脈血管,就會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運動的選擇和強度的控制。
第一名:揮拍運動,包含網球、羽毛球,它降低心臟病死亡率水平最猛,達到56%。
第二名:遊泳。
第三名:其他有氧運動,包含步行、快走、慢跑、競走、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做韻律操等等。
通常來說,支架術後只要心功能正常,就可以開始做運動了。
運動強度不足,對心肺功能不能構成有效的刺激,無法產生明顯的健康效果,但運動強度過大,又有更多的風險,所以一定要把握好。
有的醫院可以給患者做運動耐量試驗,測量身體能承受的最大運動量後,再制定對應的運動方案。
這是最安全有效,也是最準確的。
但如果沒有這樣的測量條件,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6分鐘步行測試,看看自己能夠接受多大強度的運動。
6分鐘步行試驗,就是找一條30米長的走廊(操場也行,關鍵是30米長),開始計時時,以自己能走的最快速度順著走廊走,達到6分鐘後停止,然後測量這6分鐘一共走了多長的距離,根據距離的不同,可以判斷選擇哪種運動。
1、超過450米,輕度心衰,日常活動不受限制。
2、150-450米,中度心衰,日常活動輕微受限,建議從散步走等輕微運動開始鍛鍊。
3、小於150米,重度心衰,需要諮詢醫生後再確定鍛鍊方式。
此外,一周運動3-5天,一次運動45-60分鐘比較合適。如果一次性運動60分鐘覺得有困難,也可以分兩次運動。
總的來說,掌握好自己的身體狀況,再加上了解足夠的運動知識後去運動,才能更好地幫助心臟功能恢復。
註:近1個月內出現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或心肌梗死,靜息心率>120/min,收縮壓>180mmHg和舒張壓>100mmHg的患者不能做6分鐘步行試驗。
微信搜索「良知關愛」,獲得更多疾病健康知識,我們與您一起擁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