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體》——讓孩子在探索中解開身體的奧秘,學會保護自己

2020-09-05 淘淘媽媽談育兒

「我是從哪裡來的?」幾乎每個小朋友都問過這個讓爸爸媽媽這個臉紅心跳的問題。這個時候,內斂含蓄的爸爸媽媽就非常需要這本《我們的身體》。

這是一本互動、好玩的幼兒人體百科圖書!書中根據兒童的閱讀習慣,設置了許多有趣的立體機關,有翻翻頁、推拉頁、轉盤機關、變色、觸摸……不僅可以用眼睛看,還可以動手玩,讓孩子邊玩邊學,充滿興趣地探索關於身體的知識,進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本書共有15個主題,分別從生命的開始、寶寶的出生、成長、肌肉、骨骼、心臟和血液、呼吸、消化、大腦、五種感官、嘴巴、生病、身體的防護網、皮膚、男孩與女孩的異同等方面,給孩子展示出了最全面、最有趣的人體常識。

書的一開篇,就如實地告訴孩子「寶寶的生命是從媽媽肚子裡開始的!」而且還特地在媽媽肚子那裡設計了翻翻頁,孩子只要翻開來,就可以很直觀地看到自己在媽媽肚子裡不同時期所處的不同的狀態。還有,就是那個羊水袋的設計,裡面是真的有水哦,孩子只要動手去摸一摸,就能感受到羊水對寶寶的保護作用。

再來看看寶寶的出生,這裡設計了一個拉拉頁,孩子只要輕輕一拉,就可以清楚地還原自己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情景。這裡也是最打動我的地方,我當初就是看了這個設計才毫不猶豫地給孩子入手了這本書。

寶寶出生後,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的?男孩和女孩的身體各自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這一點,書中也通過拉拽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向孩子展現了出來,讓孩子一目了然。

怎麼樣,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心動了呢?其實這本書後面還有許許多多好玩的地方,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了。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也可以自己買來和孩子一起探索。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查看商品詳情!

這本書2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看了,而且覆膜裝幀,反覆閱讀撕不爛。所以,孩子看到五六歲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其實,在家庭教育當中,身體常識是父母給孩子的重要教育話題,給孩子普及人體百科常識,不僅能加強孩子的自我認知,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不受外界的侵擾。這本《我們的身體》涵蓋了豐富的人體常識,趣味的互動環節,讓孩子在動手動腦中了解生命的演變過程、身體的構造及基本的生理常識,做一個愛思考的小科學家。

相關焦點

  • 探索身體的奧秘!首部「崔玉濤講給孩子的身體健康書」上市
    「孩子早早接觸健康科普,認識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這對於他今後的一生都有幫助。」——育學園首席健康官崔玉濤。  眾所周知,崔玉濤是一位深受家長信任和喜愛的兒科醫生。  書中將寶寶身體的6個重要部位,融合醫學、營養、運動、兒童心理學等多領域的知識, 用最簡單易懂的圖畫和文字,給孩子們講得清楚明白,讓他們明白什麼樣的行為對自己好。家長在與孩子共讀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12個課堂、11個互動、100個關鍵知識點的學習,和孩子一起玩起來,寓教於樂、輕鬆學習。
  • 《來,認識身體》了解身體裡的秘密,學做自己的「健康小衛士」
    至從和孩子一起看了《來,認識身體》這本繪本,似乎解決了孩子對身體的大部分疑惑。《來,認識身體》是一本科普類繪本,適合3-10歲,作者蘇菲·杜查姆編寫,馬加利·阿蒂奧格比手繪。繪本介紹了關於你自己身體的43個小秘密,用一看就懂的趣味手繪,幽默講述身體運作奧秘。了解身體運轉奧秘,讓孩子更好地保護自己,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 缺乏身體邊界感的孩子,拿什麼保護自己
    這兩個孩子的遭遇,都是源於我們的性教育裡缺乏了重要的一環,身體邊界感的教育。身體邊界感,英文「Boundary」,強調和領土主權一樣,我們的身體同樣神聖不可侵犯。二,明確了自己的身體邊界,孩子們就有了保護自己身體的判斷力小男孩米粒上的蒙特梭利幼兒園,幼兒園衛生間有帘子。
  • 為了孩子身體好,孩子卻不領情,你可能需要給孩子來一次身體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除了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還需要懂自己的孩子,用孩子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去保護孩子。新生一兩個月的寶貝已經會用嘴來認識世界,他們會用嘴巴和小手去探索未知的世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孩子們會認識更多身體的部位。到了三歲,他們會逐漸開始區分性別,孩子們會開始好奇自己是怎麼來的,到了十二三歲孩子們會步入青春期,身體會再次悄悄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可能會讓孩子們茫然,會讓孩子們無措,甚至會讓孩子們因為好奇而莫名的探索。
  • 孩子對身體的探索無法自拔?兒科專家:送給孩子一本身體書
    對身體的探索是人類小孩的本能。胎兒在母親子宮裡就會吃手指,寶寶出生後有了翻爬坐立的本領,就會抓耳朵、摳鼻孔、戳肚臍、吃腳丫等一系列行為。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還可能會玩自己的「小雀雀」。這些都是孩子發現和探索身體,進而認識和探索世界的正常現象。
  • 「女童保護」在行動:學會保護身體勇敢說「不」
    半年上了一百節課2018年7月,惠德公益與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達成合作,正式開始組建「女童保護」德州團隊。2019年4月第一節課開講以來,僅半年時間,志願者講師們已經完成了100節《愛護我們的身體》兒童防性侵公益課。「女童保護」兒童版防性侵公益課程主要針對6-14歲的學生,以及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開設,男孩和女孩都可以來聽課。
  • 身體紅綠燈,我會保護我自己
    青少年的安全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和前提,為進一步深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提升轄區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識,預防未成年人性侵,8月4日下午,長沙市開福區湘雅路街道上麻園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迎來了以《如何保護孩子遠離性侵》為題的長沙社區大學2020年暑期精品課程進社區講座活動。
  • 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學會生存,讓孩子做自己的守護神
    如果有一天不小心少了幾個「0」,對我們的影響當然會很大。可是只要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就還可以獲得更多的0。是嗎? 相反,如果不注重健康,代表我們健康的「1」沒有了,那麼剩下的房子你還能住嗎?車子你還能開嗎?當然是不能!每一個媽媽從懷孕那一刻起,就只祈求孩子平安出生,當寶貝降生的那一刻,父母都希望只要孩子平安健康長大就好。
  • 保護自己的身體——預防性侵害專題講座
    許多孩子自我保護知識匱乏,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隱私部位,遇到性侵害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這是危害自己的行為。寒假即將來臨,在同學們將要回家和父母、親朋團聚之際,為確保大家能夠度過一個幸福、健康、文明、安全的假期,教會孩子怎麼學會保護自己,遠離性侵害,2020年12月22日下午,區婦聯聯合區檢察院、區教育局特邀「花季天使」護志願者葉蜜律師為淥口區南岸小學六年級學生帶來了《保護我們的身體》專題講座。
  • 書單|7本必讀關於身體的繪本,塑造健康的孩子
    ……孩子對自己的身體開始了思考探索,隨之而來的小疑問越來越多。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往往會對自己的身體充滿好奇,看到肚臍、鼻孔、腳掌,甚至受傷後結的痂,他們都會不停地問「為什麼」。我身體的每一部分手、眼、大腦、嘴巴……都有什麼用呢?我為什麼突然覺得非常難受呢?他是男孩,我是女孩,我們為什麼有這麼的大不同?每個孩子對自己的身體都是無比好奇的,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有關身體的疑問。這本《我們的身體》在教會他認識身體的同時,也學會尊重他人和保護自己。
  • 婚後做了八次人流,身體被掏空,學會保護自己是女人的必修課!
    她說自己身體快撐不住了,有許多毛病,一直服中藥調理也不見明顯成效。原因說出來讓人驚訝不已,居然是多次人流導致的。她與丈夫年齡差異比較大,生孩子之前有三次藥流,生完孩子又有五次還是六次都記不清楚了。就按五次算,加起來也有八次了。
  • 超好玩的人體磁力拼圖,孩子認識身體的第一課,安全意識從捍衛身體主權開始
    這時候我們才真正意識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體系對於身體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的缺失,血淋淋的慘痛現實告訴我們,許多孩子感受不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不管給孩子多豐富的教育,不管是學知識、學藝術、學能力也好,生命教育永遠應該是第一位的。在東京母嬰展、香港玩具展,還是紐約玩具展,我們都能看到眾多國際早教品牌對於生命教育方面的探索和研發。
  • 5本超棒的繪本推薦,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
    面對這些疑問,許多家長覺得性教育難以啟齒,也不知從何說起,甚至直接關上了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的第一扇大門!但其實,性教育並不難以啟齒。為了保護孩子,兒童性教育問題已經迫在眉睫!而團長認為,給孩子解釋因果關係最好方式之一就是繪本。向孩子解釋這些關於衛生、健康的因果關係,才會讓他們更理解這個世界,從而學會保護自己。
  • 如何告訴孩子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首先,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選擇洗澡、睡覺等自然的方式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尤其是生殖器官,教給正確的名稱,引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研究發現,容易遭受戀童癖侵襲的孩子,大多都是非常乖巧聽話的小孩兒,我們要告訴孩子身體是屬於自己的,每個人都有權利保護自己的隱私。
  • 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喲!
    今天晚上接兒子放學,孩子和幾個小朋友一起玩撕名牌的遊戲,幾個孩子打打鬧鬧玩得甚是歡快,我兒子顯得有些遜色,總被別人打,剛開始他並沒生氣,也反抗回擊,但被打的次數多,他也向對方家長告了狀,但對方家長一點都不批評自己的孩子,對方家長就告訴我兒子打回去,我覺得家長有引導孩子行為的義務,就那麼一說,我還心理挺不高興的。
  • 認識身體,保護自己,每個孩子必備的生理啟蒙,看這本書就夠了!
    認識和了解自己的身體是前提和基礎,在認識的基礎上,識別哪些是不合適的身體接觸,哪些是危險的行為,便於孩子判斷以及保護自己----從這個角度而言,父母對孩子進行身體認知和安全知識教育,本書是一個非常好的藉助工具書。
  • 有趣、好玩的人體百科全書,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遠離侵害
    性侵害兒童案件中,熟人作案210起,佔比為66.25%,這個數據觸目驚心!我們總讓孩子提防陌生人,然而侵害孩子的,66.25%都是熟人。在所有的侵害類型中,性侵害帶給人的傷害是zui嚴重的。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應對加深對猥褻、性侵害兒童的認知,加強對孩子的性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 孩子的性教育不能再拖了!​5個維度8大核心概念,幫助孩子認識身體,學會保護自己,遠離侵害,健康成長!
    從體驗人的生命旅程開始,了解和感受成長過程中身體的變化,知道什麼是愛、性和婚姻,明白小孩和大人之間的差別,學會保護自己,尊重他人,讓孩子從生理到心理,從身邊生活到放眼社會,全面清晰地了解關於「性」的各種問題。
  • 性教育啟蒙,讓孩子保護好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因此,育兒網小編呼籲大家,要多關注孩子的性教育問題,特別是家庭性教育,作為家長的有必要和孩子多講講,這樣才能真正保護好孩子。性教育的缺失有什麼危害1.不懂得保護自己,容易因壞人動了色心而受到身心傷害。孩子的年齡漸漸長大了,身體也就慢慢地在發育中,同時,孩子的生理心理現象也就隨之產生,如:遺精、月經、性衝動,如果家長能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孩子不僅僅可以正確對待和處理這些心理生理的問題,還可以懂得如何預防性疾病和正確保護自己。反之,如果孩子性教育缺失,就會對一些生理上的變化覺得恐懼和困擾的。
  • 教孩子認識和保護身體隱私,父母可以這樣做
    我知道不應該罵孩子,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才是正確的。」這兩個孩子的行為,是探索身體的性遊戲行為。在這個年齡階段,性遊戲是正常的發展行為,但涉及了彼此的身體隱私,需要成年人的幹預。在孩子標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示孩子:「我們遊泳的時候,男孩穿遊泳褲遮住的部位,女孩穿遊泳衣遮住的部位,就是不可以給別人隨便看隨便摸的部位。」第五步:檢查孩子是否標記正確,示範正確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