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擁有50多萬粉絲的網紅周蓓蕾實名舉報綿陽東辰學校,現任吳姓副校長13年前,對她進行性騷擾。舉報後,有數百個當年被吳某某傷害過的學生聯繫到她,舉報吳某某有摸胸和私處的行為。
5月1日,綿陽涪城區公安局發布通報表示:經查,吳某某涉嫌刑事犯罪,已被刑拘。
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兒童性侵,暴露出來的被侵犯的兒童數量之多,犯罪行為之惡劣讓人觸目驚心。
更可怕的,是絕大多數性侵都發生於熟人之間。
去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曾發起「兒童性侵害調查」,調查顯示性侵案中八成為熟人作案,案件多發生在家庭及周邊,學校及周邊。
現在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普遍了解並且重視性教育,早幼教機構往往從兩歲左右開始就會對孩子進行防侵害教育,孩子們普遍知道:「穿背心和內褲的地方,別人不能碰。」孩子們也都知道要對陌生人提高警惕。
明明強調性教育這麼多年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孩子在遭受性侵害,並且會在受到侵害後保持沉默,在自己長大以後才懂得要反擊?
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性教育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一,我們的傳統教育存在著邊界感的缺失。
中國人大多不太有邊界感的概念。我們的傳統教育,要求孩子講禮貌,熱情,甚至要求孩子用身體取悅熟人,用給叔叔抱抱,給阿姨親親的方式體現孩子的教養。如果孩子抗拒,很可能會受到批評。
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容易給壞人以可乘之機。
苗苗現在自己也做了媽媽了,她回憶自己的經歷時說:
「八九歲的時候,我隻身去過親戚家,和表哥在一個屋簷下住過幾天,『哥哥喜歡你呢』,只要他說出這話,我就不知道該不該推開放在我身上的手。」
已經上了大學的小雨,在大二那年才和媽媽說:
「書法老師總是摸我,我告訴了校長,校長說書法老師只是很喜歡我。」
苗苗和小雨,都認可了其他人是出於親近才觸碰自己的這個觀念。
雖然自己感覺到了很不舒服,但還是說服了自己順從和沉默。
孩子們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給陌生人碰。那熟人呢?爸爸的親戚,媽媽的朋友,學校的老師呢?
如果孩子們建立了拒絕他們撫摸和親吻是錯誤的這樣的觀念,無疑就失去了失去判斷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這兩個孩子的遭遇,都是源於我們的性教育裡缺乏了重要的一環,身體邊界感的教育。身體邊界感,英文「Boundary」,強調和領土主權一樣,我們的身體同樣神聖不可侵犯。
二,明確了自己的身體邊界,孩子們就有了保護自己身體的判斷力
小男孩米粒上的蒙特梭利幼兒園,幼兒園衛生間有帘子。2歲多的時候,即使回到家裡,米粒也會要求在上衛生間的時候拉帘子,到了四歲,米粒在上衛生間的時候就知道要關上門,即使父母都不讓進去。
從嬰兒期開始米粒的媽媽就開始有意識地尊重孩子的個人空間,培養了孩子很好的身體邊界意識。
艾美今年快四歲了,是個非常可愛的女孩子,有一天她在小區裡滑輪滑,有一個比她高半個頭的男孩子跑了過來,大概是想找艾美玩。
艾美沒有停下來,小男孩就用手抓住了艾美的胳膊。只見艾美對著小男孩大聲說:「這是我的胳膊,把你的手拿開!」艾美的爸爸聞聲趕了過去,小男孩離開了。
艾美做得非常棒。在父母的教育之下,她明白自己身體的邊界在哪裡,不軟弱不遲疑,毫不含糊地發出警報,保護了自己。
三,明確他人的身體邊界,讓孩子們既不傷害他人,又懂得保護自己
前兩年,北京一所小學出來這樣一件事情。
三個七歲左右的男孩,對全班同學進行了「體檢」,要求同學脫衣服進行檢查。出於孩子的好奇心,著重「檢查」了性器官,後來班上多名女生出現陰道發炎,家長們才知道了這件事。
很難說這三個男孩心懷惡意,但他們的行為的確對其他同學造成了嚴重的身心傷害。
今年3月的一天,家住上海青浦區的圓圓爸接孩子放學,孩子拉著爸爸的手一蹦一跳地走著,突然停下來,天真地指著爸爸的腿說:「爸爸,你那裡是不是和我們老師一樣,有可以吃的東西?」圓圓爸大吃一驚,細問才了解到,孩子不幸在幼兒園遭到了一名男老師的性侵。
這些案例提醒我們,在教孩子保護好自己身體的同時,也要明白其他人的身體界限。既不主動觸碰別人的敏感部位,也要學會拒絕觸碰別人敏感部位的要求。
四,爸爸媽媽怎麼才能建立好孩子的邊界感?
早期教育理論認為,邊界感是隨著孩子自我發展的而萌發的一種意識。它是指對界限的判定或重視程度。
通常嬰兒在1周歲左右開始產生自我感覺,隨著孩子逐漸發育,進一步獨立於母體,到2周歲左右自我意識會逐步形成,邊界感也由此產生。這個時候的寶寶們會有意識地對周邊人和事物進行探索,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期,會開始說不,對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嘗試拒絕。
大多數爸爸媽媽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淘氣,不好管理,往往會加強管束,其實這個時候,正是開始培養孩子邊界感最好時機。
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間
從嬰兒期起,家長們要注意不要給孩子穿開襠褲,不在公共場合換紙尿褲,把大小便。更換衣物也要注意迴避。雖然孩子小,看上去什麼都不懂,爸爸媽媽們一樣要注意給孩子私人空間,不暴露孩子的身體。
兩歲多的孩子可以開始學習獨立上廁所了。在家裡,可以給孩子一個合適的小馬桶,一個獨立上廁所的隱蔽空間。
引導孩子了解自己身體的界限
兩歲左右的孩子在熟悉自己的身體以後,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界限。
教給孩子哪些身體部位是紅燈區,別人不能看,也不能觸碰;哪些部位是黃燈區,和我很親密的人,在我願意的情況下可以觸碰;哪些地方是綠燈區,一般朋友可以觸碰。
通過這樣的紅綠燈遊戲,反覆強化孩子的身體界限意識。
尊重孩子的身體
首先,一定不要對孩子進行體罰。教育孩子離不開懲戒,懲戒的方法有很多,但絕不包括體罰。
長期遭到體罰的孩子會認為,爸爸媽媽可以因為自己犯了錯誤傷害他的身體,別人當然也可以。
其次,不強迫孩子用身體取悅人。孩子有天然的自我保護能力,會抗拒他人的過分親密。
不要說服孩子同意他人的肢體接觸,不要強迫孩子做出擁抱親吻的行為。尊重孩子有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力。
孩子會逐漸長大,不經意間就會脫離爸爸媽媽們的視線。我們不可能永永遠遠陪著孩子。
尊重孩子,培養好孩子的身體界限感,讓孩子們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可以讓他們最大可能地遠離侵犯,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