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所謂高情商,是懂得邊界感

2020-12-16 上遊新聞

從學校到職場,從20歲跨入到30歲,我們如浪花入海衝進廣闊的天地間,我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經驗積累,等待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 

那麼,怎樣才算一個心理成熟的人呢? 成熟有一個很明顯的標誌,就是對「邊界感」的清晰認知。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需要的個人空間越來越大,以往我們能容納別人走得很近,現在卻需要一個很大的安全距離,在完全不被侵犯的自我空間內,我們才會感到舒服。 

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曾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

你是邊界感薄弱的人嗎?我們可以用下面幾條特徵來對比一下自己: 

不懂拒絕,覺得自己必須對每個人的要求說「是」;

工作討論時經常被人「帶跑」,面對壓力無法堅持自我;

管理不好負面情緒,總是一股腦地訴說給別人;

控制欲強,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事;

時常想要拯救你親近的人,為他們解決人生問題;

如果你不幸命中幾條,那就不得不承認你可能是一個邊界感不清晰的人。 

水無界,則世間處於汪洋之中,萬物俱損。 水有界,則系統穩固,萬物生長。 保持適度的邊界感,才能擁有最舒適的人際關係。

邊界感,決定你的幸福指數

喬治·戴德在《自我邊界》一書中提出:所謂邊界,就是讓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 它不像身體上的邊界有一個特定的輪廓,但這種邊界感是在保護我們心理上處於一個舒適的狀態。 邊界感某種程度上等於安全感,因此一旦你的邊界清晰,你會發現一切關係都會健康起來,幸福指數也會越來越高。

親密關係中有邊界感是很重要的事

著名作家紀伯倫說過:「在一起的時候要給彼此保留空間——橡樹和雪松並不能在彼此的影子中成長。」 兩個人相愛並不意味著兩個人能互相融合,彼此既有共同區域,又有明確邊界,這樣的伴侶關係才能長久。

在綜藝《幸福三重奏》中,謝楠被問到婚姻中自己和吳京做過哪些妥協。

她說其實兩個人根本上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要給彼此留空間,有邊界感是很重要的事情。 親密關係與自我邊界並不衝突。

你有邊界,你愛的人也有邊界,他的想法和你同樣重要。

雙方都應該分清並適時調整自己的邊界,將真正的愛付諸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和他人的成長。

邊界意識讓婆媳關係相處愉快

據離婚大數據統計,在中國離婚的六大原因中,「婆媳不和」竟然排在第四位。 身邊就有朋友陷入這樣的故事中: 她和老公從戀愛到結婚三年,兩個人剛開始也是琴瑟和鳴,小日子過得很有情調。 但由於夫妻兩人要上班,婆婆退休後說體諒他們工作忙,要過來幫忙打理家務。 生活在一起才發現問題很多,婆婆性格比較強勢,小到平常穿衣服,大到工資花費,事無巨細都要過問。日積月累矛盾越來越深,彼此心裡都不舒服。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式婆媳關係為何如此糟糕! 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因為愛著同一個男人,被硬生生地捆綁到了一起,互相介入彼此的生活,實際上這就是沒有邊界感。

最好的婆媳關係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做一個有分寸的婆婆和一個有分寸的兒媳。在各自舒適的區域裡,給予對方最好的幫助和照顧,就足矣。 父母的邊界感決定孩子的幸福感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婭有一個觀點,讓讀書君覺得耳目一新: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但有多少父母誤會了愛的真諦,以為給予便是最好的教育。他們不知道,給予的分寸在哪裡。

中國父母最缺的就是邊界感。 最近來上海工作的朋友就在跟我抱怨,媽媽不放心她在大城市獨居,硬要來陪住。生活的一切都在媽媽的監控之下,沒有自己的專屬空間。 

當孩子年幼時,父母用愛滿足孩子的需求,及時回應他,給他安全感。 當孩子成年後,父母就要適時離開,給孩子獨立的機會,讓他去體驗屬於他的無限可能。 尊重邊界,會讓孩子和家長從各種矛盾中解放出來,有助於孩子和父母各自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邊界感,決定人際關係的高度 三毛在散文《簡單》裡說: 「我避開無事時過分熱絡的友誼,這使我少些負擔和承擔。我不多說無謂的閒言,這使我覺得清暢。我當心的去愛別人,因為比較不會泛濫。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越長大才越明白什麼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在人際交往中,有邊界感的人總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但總有人邊界感模糊,常常會給你壓力,問一些你無法回答的問題:你每個月賺多少錢?你怎麼還不結婚?這個是你偶像啊,你不覺得他長得很醜嗎? 或提一些你沒有辦法答應的要求:你幫我做一下這件事唄!不幫就是不夠朋友! 沒有邊界感的人往往讓人想要疏遠,有時候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而那些知深淺,懂進退,有邊界的人,沒有什麼人際關係是搞不定的。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情商》的作者丹尼爾·戈爾曼所說的那樣:「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職場中同樣需要保持清晰的邊界感,就是讓做決定的人,為自己的決定做解釋。

比如團隊發獎金,同事的沒你多,對你抱怨,要求你做解釋。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有邊界意識,因為獎金這個事情並不是你決定的。可以耐心傾聽他的抱怨,表示理解,最後建議他去問領導。

各人有各人的使命,有些決定應該由上級來做,有些決定應該由員工來做,工作上的事情需要權責分明。

維護自己的邊界,不侵犯別人的邊界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 明確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別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不逾越他人的界限,讓邊界感更清晰。

建立自己完善的邊界感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建立自己完善的邊界感,為自己和自己的言行負責。 當我們將控制情緒的權利拱手交給他人時,我們就會感覺人際關係變得緊張,這種感覺會讓我們不堪重負、焦慮,甚至抑鬱。 

日劇《坡道上的家》女主角最後的自我覺察讓讀書君很觸動:

建立健康的個人邊界我們可以嘗試做到這幾點: 首先,明確自己有權利建立個人邊界。其次,清楚自己和他人的責任與權力範圍,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最後,要學會拒絕。

當你建立健康的個人邊界,你會讓自己變得更真摯、更寬厚;

面對起伏的生活和無常的命運,你會更加勇敢;

你會更好地主宰你的人生,而不是被四面八方的風浪潮汐裹挾著隨波逐流。

尊重他的邊界人

我們總是忍不住地想要控制別人。想要伴侶一定要看自己喜歡的電影,想要父母為自己送出的禮物而開心,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學習。

但是無論在親情、愛情還是友情中,你永遠無法要求別人按照你要求的方式去愛你。 就像《紅樓夢》中賈寶玉和薛寶釵第一次翻臉,就在於寶釵規勸寶玉讀書考舉、進取仕途。 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人會大大提升幸福感,但如果一定要別人接受就成了界限侵犯。 

同時,對他人提出要求,讓他們做他們並不願做的事,或者阻止他們想做的事,也跨越了他人的邊界。

寫在最後 

世間萬物皆有所歸,就像色彩和美一樣,當然也包括痛苦。 

或多或少,我們每個人在人際交往中都會因自我或他人邊界感的缺失,而陷入壓力與焦慮之中。 

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緊,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 保持合適的距離,明晰自己的邊界,才能擁有簡單的人際關係,活得輕鬆自在。 

正如李雪在《有限責任家庭》中寫道,「一個真正自信、活出自我的人,與他人的關係模式是『你好,我也好』,雙方彼此陪伴,同時又各自精彩,或許從外在成就上看有高低之分,但依然彼此尊重、欣賞,都能綻放自己的活力。」

文:讀書君

來源:樊登讀書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所謂高情商,是懂得邊界感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來源:樊登讀書(ID: readingclub_btfx)從學校到職場,從20歲跨入到30歲,我們如浪花入海衝進廣闊的天地間,我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經驗積累,等待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 那麼,怎樣才算一個心理成熟的人呢?
  • 孩子的「邊界感」很強,家長不要輕易冒犯,要懂得保護孩子的隱私
    父母作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導師,理應懂得並掌握好與孩子之間的邊界,理性的父愛與母愛是有邊界的,雖然會愛子心切,但也應該與孩子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感,維護良好的親密的親子關係,保持愛的邊界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孩子而言,個人隱私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就意味著,孩子與家長無論是多麼親密的關係都需要有著一定的邊界感,也許家長認為沒有必要,但是在孩子眼中,邊界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對於需要邊界感的這種想法也是非常強烈,家長們也不要隨意冒犯孩子們的邊界感。
  • 保留「邊界感」,是成年人的社交法則
    那些第一次見面就像認識你很多年一樣,從「兒媳婦的上司摳門」到「隔壁老李家的女兒30歲沒嫁人」這種事情,都要事無巨細地透露給陌生人的人,實在太缺乏「邊界感」。陌生人之間交往要把握「邊界感」。同樣地,熟人之間如果沒有把握好分寸,也會逾越安全距離,讓人覺得不舒服。
  • 孩子的"邊界感"很強,家長不要輕易冒犯,要懂得保護孩子的隱私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會漸漸意識到邊界感的問題,並開始保護自己。而同理,如果孩子沒有邊界感的話,對於孩子而言也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沒有&34;的孩子會有什麼缺點?孩子的&34;很強,家長不要輕易冒犯,要懂得保護孩子的隱私,這樣對於維護雙方的感情很有幫助,但是對於沒有
  • 高情商不是圓滑,是懂得好好說話,讓每個人都很體面
    不得不說,高情商的人確實可以一語雙關,既不傷彼此情面,又會點出問題所在。高情商的人,很會吵架在社交場合當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時候會與人發生爭執,面對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有些人會覺得忍讓是最大的情商。
  • 邊界感教育
    這就是所謂的「邊界感」。如果你動了別人的東西,就是跨過了別人的邊界了,那麼別人做出一些反抗行為,就是對你的懲罰。因為那就是別人的底線,是不可侵犯的。 家庭教育歷來重視「邊界感」的教育,因為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點私人空間,是不可以讓任何人進入的。那麼,私人空間也包括個人物品。每個人的電腦和手機都設有密碼,就是為了防止讓別人看。再比如女孩子的包包和化妝品,不太喜歡拿出來和閨蜜分享。
  • 吳磊因高情商而上熱搜:所謂的高情商到底指什麼?
    而最近吳磊上熱搜,是因為他在一些地方表現出的高情商,讓人覺得很舒服,年齡不大,卻懂得照顧體貼人。當吳磊被記者問到「和大你9歲的女演員合作有什麼感想?」吳磊直接回答:對,相差9歲,我15歲,她6歲。巧妙地化解了尷尬。在拍照要求「比心」的時候,拉著身旁兩位女演員一起,不讓任何一個「落單」。
  • 李佳琦直播間對楊冪開黃腔道歉:所謂高情商,就是懂得好好說話
    有人說,高情商,就是懂得好好說話。一好好說話就是高情商,也是基本的善良好好說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溝通能力,卻又不僅僅是溝通能力的一種。這,是好好說話,傳達意思和信息的第一步;這裡需要提到一個詞「幽默感」,「幽默感」,懂得自嘲,尊重的基礎上繞開對方的痛點等,都是比較不錯的情商的表現。舉例來說,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次被老婆大罵,並且當著眾多朋友的面前被老婆潑了一盆冷水!
  • 你所謂的高情商,其實就是討好型人格
    然後因為他們弱小,所以就不得不去依附別人,所以他們會得出很多人生經驗,那就是所謂的高情商,就是會說話?什麼叫做會說話?他們面對比自己弱小的人,你是別指望能從他們的口中聽到一句鼓勵和善良的言語的。他們只會對於他們可以高攀的人,想盡辦法去阿諛奉承,然後期望從他人那裡得到恩賜和賞賜。
  •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能說會道,而是懂得「裝傻」
    但是,很多人誤解了情商,認為高情商就是性格開朗,熱衷於社交關係,還能說會道。其實不然,真正的高情商,應該是熟知人情世故,懂得人心和人性,然後大智若愚,懂得「裝傻」。就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家書中告誡兒子時所說:自作聰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裝傻帶給你的好處很多很多。
  • 封面夜讀|過分熱心腸,不是關心而是打擾
    大家好,歡迎收聽封面夜讀,我是今天的主播Klopp。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過分熱心腸,不是關心而是打擾》。我有個畢業回老家生活的朋友,最近向我吐槽,說他小姑的「熱心腸」讓他有點招架不住了。朋友在商場裡開了一家男士服裝店,走的近幾年很火的黑白灰的性冷淡風格,也很符合當下年輕人的時尚潮流,生意還不錯。
  • 所謂的高情商就是怎麼更優雅的懟人
    所謂的高情商不是一味地阿諛奉承別人,在與人交往中討好別人。高情商是具備很好的共情能力和智慧的表達能力。在談吐中表達自己的見解但又不傷及他人的內心,能夠給予他人啟迪和傳達智慧。 修煉高情商不是成為生活中的老好人,不是成為一個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意見、見解和情緒的老好人。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說圓滑和不敢表達自己情緒。
  • 孩子從小懂得察言觀色是「高情商」?不,可能是過早的「成人化」
    在這個過程之中,甚至會展現出來他們內心的一些行為,還變的有些高情商。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高情商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現代社會如果情商不高的話,甚至有可能無法立足。可是這種高情商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有幫助嗎?心理學家的研究可能和你所想的答案並不一樣。
  • 越是高情商的人,越會懂得「三不說」,希望你能懂得其中一個
    這跟一個人的情商有關,每個人都喜歡和高情商的人相處,因為無論是辦事還是說話,都會讓你覺得舒服、踏實,讓人情不自禁想要靠近。有一本書的名字叫做《情商三不》,閱讀之後就會發現,於是情商高的人,越會懂得「三不說」。
  • 再關心孩子也別侵犯孩子隱私,「邊界感」的破壞,是對孩子的傷害
    3、懂得原則孩子在我們身邊,我們會將孩子當作是一個寶一樣保護著。但是孩子不在我們身邊時,他們很容易會遇到困擾的事情,也會因為沒有不懂原則被人針對。身為家長的我們,沒有辦法在那個環境去幫助孩子,但是我們可以教會孩子什麼是邊界感,讓孩子形成邊界感,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
  • 高情商的女人,都懂得控制情緒
    換句話說,高情商的人,他們樂於啟動自己的思維,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以及對方感受到舒適的交往體驗。簡單點說就是,情商高的人,懂得控制情緒,讓人覺得舒服。事實上,一個人的為人處事上,就能夠看見一個人的情商。1小美是公司的老員工了,但是總是在最基層的職位原地踏步,一同進公司的小姐妹不是升職加薪,就是被調到更好的城市去。
  •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告別
    年齡越大,越懂得:你的智商決定下限,而情商卻能提高上限。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03做一個高情商的人,從說話開始黃執中曾在《奇葩說》中說道:人生的困擾,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困擾,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語言,是成年人的第二張名片。高情商,是一個人格局的體現。
  • 高情商的女人,懂得這樣和男人相處
    拿自己固有的思維去評判對方,很難做到很好的相處,這時候高情商的女人總能遊刃有餘的和對方磨合彼此的性格,也能夠適當的運用說話的藝術來調節彼此的情緒。和高情商的女人聊天總是有種如沐春風的舒適感,只因為她們懂得這樣和男人相處。
  • 學會懂得邊界感就是高情商的一種體現!
    喬治·戴德在《自我邊境》一書中提出:所謂邊境,就是讓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 它不像身體上的邊境有一個特定的輪廓,但這種邊境感是在維護我們心理上處於一個溫馨的狀態。 邊境感某種水平上等於平安感,因而一旦你的邊境明晰,你會發現一切關係都會安康起來,幸福指數也會越來越高。
  • 家庭教育中沒有「邊界感」的父母,孩子會長成什麼樣?
    一,沒有邊界感的父母的「可怕之處」?看到這我也感觸頗深,誰的長大不會伴隨著一些秘密,日記本如果被父母看到之後,很多孩子都會十分憤怒,覺得父母是窺探隱私,對他權利的不尊重,但是沒有邊界感的父母不會這麼想。甚至覺得這是關心孩子的表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犯罪背後,都會有原生家庭罪惡的影子,在這些犯罪兒童背後,他們生活的家庭是扭曲的,大多沒有自己的空間,父母沒有邊界意識,不懂得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