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挖出價值連城「古代尿壺」,可他果斷上交國家只拿幾百元獎金

2020-12-19 小史妹講史

農民挖出價值連城「古代尿壺」,可他果斷上交國家只拿了幾百元獎金

我國的歷史悠久,因此便有很多特別有價值的古董,一般我們流傳知曉的,都是十分有價值的瑰寶。由於時間的推移,歷史中流傳的古董要麼因為物理現象消失在這個世界中,要麼就是在戰爭時期的時候被別的國家給搶走了。其他國家中拍賣的大多數有價值的古董都是來自我們中國的,雖然我國也和他們進行了相關的協商,但是也沒有什麼成效。而能再次回到祖國的古董一般都是國內的一些擁有崇高思想的人,通過在他國高價購買後捐贈給國家的。

古董中最有價值的要屬青花瓷了,在青花瓷中最值錢的就是元青花了,因為元青花在世界上的數量是什麼稀少的,全世界也才兩百多個,屬於瑰寶級別的文物了。元青花的價值是一樣大小黃金的幾百倍。在13年前的時候,元青花就拍到了兩億多,可見元青花的價值有多高。

在元青花中有一個扁壺,它是經過專人修復以後才得已出現在世界上的,它的樣子特別漂亮,因此成為了國家數一數二的寶物。而且它還是一對的,另一個在新疆的一個博物館裡展覽著。

而與它孿生的這個扁壺是一個農民伯伯發現的,發現的時候,這個扁壺保存的特別好,很像是一隻尿壺,只是上面的圖案有一些損壞。農民伯伯發現扁壺後,拒絕了金錢的誘惑,毅然決然的把它交給了國家相關組織。最後只得到了一點獎金,有一些人們對他的行為感到惋惜,畢竟這個扁壺價值不菲,但是他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的選擇,他覺得上交給國家是他自己的責任。

之後也有記者去該村民家進行了調查,發現該村民的生活條件並不是特別好。在家中一直珍藏著因為元青花而獲得的獎章和相關證明。雖然在此期間有不少朋友還在替他惋惜,但是他覺著自己已經很滿意了,畢竟上千的獎勵已經算是破格獎勵了。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就不應該貪心。否則最後有可能還會得到法律的制裁呢,大家認為該村民的選擇正確嗎

相關焦點

  • 老漢挖出4個國寶,用來方便26年,專家勸其上交,老漢:10萬拿走
    老漢挖出4個國寶,用來方便26年,專家勸其上交,老漢:10萬拿走由於歷史的更替大多都經歷了戰爭,只要打仗就會造成很多的人員傷亡,人們居住的地方也會遭到破壞,所以一般打完仗就需要重建都城,很多古代的城市都淪為平地,所以如今我們常會在地下發現一些古代的文物。
  • 兩年前,長沙農民挖到珍貴文物魂魄瓶,上交後,獎金引發軒然大波
    兩年前,長沙農民挖到珍貴文物魂魄瓶,上交後,獎金引發軒然大波在前年的3月份,長沙寧鄉農民熊尚豐和另外一位農民在修路挖出時,就有幸挖到兩件精美的魂瓶,其中一件為壇狀,另一件為罐狀。兩件魂瓶的高度都在40釐米左右,造型非常奇特,一看就是非常珍貴的器具。
  • 農民一鏟子挖出40斤黃金,總價值超一個億,上交後專家獎勵200元
    隨著支付寶微信等各種便捷的支付,很多人已經開始減少使用紙幣了,隨身攜帶一個手機所有消費都可以搞定,而我國古代並沒有手機,就連銀票、紙幣都是後面才有的,那幾百幾千年前的古人是用什麼作為貨幣的呢?
  • 浙江一女孩撿到「小船」,上交收到68元獎金,專家稱價值超1000萬
    浙江當初有一女孩就是這樣,在如往卻意外撿到一「小船」小,上交後收到68元獎金,再幾十年後得知,如今專家稱價值超1000萬,不知心裡作何感想。浙江少女意外拾得小瓷器民間通過各種渠道得了的文物的故事不少,有從文玩市場購買,有老家翻新得到,有從莊稼地裡挖出,有從河邊的石碓裡得到,有些事價值不貴重,但是具有歷史研究意義,有的是從古代就是價值不菲。
  • 村民自家地下挖出漢代鐵鏵 不願上交欲收藏(圖)
    李老漢說,大約在2010年4月,他翻地時挖出了這些「寶貝」。因為之前有村民在地裡挖出過寶貝,所以他斷定這個「鐵疙瘩」是文物,就拿回家裡收藏起來。李老漢挖出文物的消息在村裡傳開後,陸續有買家上門,有開價5000元的,有開價1萬元的,但李老漢都沒有賣。
  • 湖北農民珍藏「三足鍋」,專家建議上交國家,農民說它是傳家之寶
    位於湖北省有一位名叫謝春生的村民,他曾經在蓋房子時挖出一件寶貝,但是他無法確定寶貝的價值,便決定帶著它參加鑑寶節目。經過專家的一致鑑定,村民手中的寶貝大有來頭,所屬於遼金時期的「三足鍋」,不過從外觀來看,三足鍋因年代久遠,再加上強烈腐蝕,導致文物的價值遠不比以前,不過因世間存在的類似文物非常少,因此也不影響它的價值。
  • 老農挖出「三足鍋」來鑑寶,專家:國內獨一份,上交吧!驚動警方
    老農挖出「三足鍋」來鑑寶,專家:國內獨一份,上交吧!所以不要以為國寶離我們那麼遠,在中國民間,有很多人家中都有傳家寶,可能背後的價值相當高今天小編也要給大家說一個關於鑑寶的故事,那是在河南的一個農村,一個農民在蓋房子之時挖出了一個大鍋他看到這個鍋感覺非常獨特,很有價值,而且村民也有人把家裡的寶貝去鑑寶,轉手賣了高價,他就參加了鑑寶節目,專家一看這個寶貝,就說這是國內獨一無二的,價值非常之高,勸說老農民東西上交給國家農民不同意
  • 陝西農民挖到國寶級文物,獲得500元獎勵,他卻決定以後不上交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思想覺悟的提高,人們開始正視起文物身上的歷史研究價值,而不僅僅只關注它們的經濟價值。這些歷史文物大多都是文化的載體,因此研究價值也好經濟價值也罷一般都很高,關注社會新聞的人應該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報導,哪哪哪的人又找到了什麼寶貝,上交之後只獲得了少量的獎勵,這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到底上交不上交呢?
  • 老漢挖到一破罐,當尿壺用4年後賣掉,如今成價值上億的國寶
    老漢挖到一破罐,當尿壺用4年後賣掉,如今成價值上億的國寶文/禮運暖天下在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古老滄桑且充滿歷史氣息的大地之下,埋藏著數不勝數奇珍異寶。在土地裡挖出破壺破罐再也正常不過了,可老劉卻發現眼前的這隻瓷罐的造型非常之奇特。它的外表為淺綠色,形狀為一個長相很擰巴的人側躺著,神情似笑非笑。然而儘管如此,但對於一個目不識丁的莊稼漢來說,老劉僅看到了這隻瓷罐那怪人帽子上有一個豎直的開口,於是便帶回家去把它當作了尿壺用。就這樣,老劉悄無聲息地在這隻破罐上尿了四年。
  • 17歲女孩撿到小船上交國家後獲得68元,如今價值超千萬,感概不已
    挖出小船之後,她看到小船十分的精美,小巧玲瓏,並且還呈現出一種青瓷的顏色,雖然她的文化不高,但她依然意識到,這個小船一定不簡單,肯定就是文物,所以何招弟就將這艘小船帶回了家中,拿到家中之後,何招弟的爺爺看到了這艘小船,也覺得這艘小船不簡單,可能是古代時期,那個大戶人家所用的瓷器,何招弟的爺爺雖然也沒什麼文化,但是他畢竟見多識廣,因此何招弟也相信了。
  • 菜地挖出一顆「玉白菜」,文物販子出80萬收購,老農:無償上交了
    而今天要說的不是臺北博物院中的玉白菜,而是河南一個農民從自家地裡挖出的翠玉白菜。菜地挖出「玉白菜」河南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在河南的土地上,有些人一不小心,就挖到了前塵舊物。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河南的一個村民在自家的菜地裡幹活,鋤頭一挖,發出了清脆的響聲,農民原本以為自己不小心碰到了石頭,就想將石頭拿出來。
  • 農民修房挖出銀子,被要求無償捐獻給國家,法院最終如何判決的?
    一位農民修房挖出銀子,被要求無償捐獻給國家,法院最終如何判決的?村民徐根泉和徐承德是鄰居。許承德一家想去新疆發展,於是想把家裡的老房子賣掉,鄰居得知此事後,立馬湊錢買下了他的老房子。他一生大部分時間就為了這座房子,所以他自然要好好對待它。過了很久,徐根泉認為房子需要重新翻新修建一下,也是為了兒子結婚做打算。在挖地基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塊堅硬的石頭,很難辨認,因為它被土壤汙染了。打掃完之後,徐根泉突然發現他手裡拿的是一個銀器,這令他興奮不已。而後驚喜不斷,銀元寶在挖掘地基的過程中被發現。在最後的清點中,徐根泉發現他已經找到了12個銀元寶。
  • 老漢挖出4罐子,當夜壺用了26年,知道價值後,要了10萬就上交了
    老漢挖出4罐子,當夜壺用了26年,知道價值後,要了10萬就上交了上世紀70年代,陝西省寶雞峽主幹道疏通時發生了一件事情。很快的他就把這件事忘了,畢竟當時的貧苦百姓對於古董這兩個字是完全陌生的。但是隨著劉老漢家裡孩子的慢慢長大,這4個罐子被孩子們當夜壺用了26年。慢慢的隨著大家對於文物和古董知識上的普及,劉老漢覺得他當年挖出來的這4個東西應該會值幾個錢,於是他讓大兒子背著一個罐子去縣裡的博物館探探口風。
  • 河南農民拿「金碗」請專家鑑定,專家:你上交吧!老農:不能忘祖
    河南如今在國內不算是最富裕的城市,但在歷史上也是有文化底蘊的古都,所以在河南地區可是發現了很多歷史遺留下的寶貝,甚至是在河南地區還能發現以前達官顯貴的後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位河南的農民,拿著一隻金碗到文物局鑑定,專家讓其上交,卻遭到了農民的拒絕,這是怎麼回事呢?
  • 浙江小姑娘將家中瓷瓶上交,博物館獎勵68元,如今成為了鎮館之寶
    據了解,這件瓷器市面上的價值不菲,如果去拍賣行拍賣的話,至少值到五千萬!我們都知道,燒紙瓷器並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尤其是在古代純手工的狀態之下,很多大師經常是燒了砸,砸了然後再燒,想要出品一個瓷器,需要費很大的功夫。而且,古代的瓷器都需要上釉,這些釉彩全部都是通過天然的方式調製出來的,跟現代的化工釉彩不同。
  • 老農將一個銅罐當尿壺用了28年,被人9萬買走,如今值上億
    別的不說,現在可以在博物館看到許多古代先祖留下來的國寶級文物,去博物館參觀也是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在博物館中陳列的這些國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出土於地下的古墓和遺蹟中的。在這其中,還有少量的國寶則是人們無意中發掘出來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的時候,當時的國家還不富強,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還沒有現今的富裕,那個時候我國正處於大規模的土地整改時期。
  • 一農民曾撿到金牌,鑑定後被要求上交,他卻熔成手鐲讓專家氣憤
    不同於我們現在的書寫歷史的叢書、典籍,就如張舜民這首詩中所寫,觀文物有如一眼覽盡舊江山,文物的存在可以說就是歷史本身,對研究前朝歷史以及地理有重大意義和價值。但很多時候文物不僅是被專家發現,更多的時候是由普通群眾們無意間發現的。說來無奈,許多文物便毀於群眾手裡。曾經就有一農民撿到金牌,鑑定後被要求上交,他卻熔成手鐲的故事,讓專家氣憤不已。
  • 17歲姑娘挖草撿到一小船,上交後被獎勵68元,現今價值超1000萬
    我國是文化大國,自古以來就有無數精美的古董文物,很多精美物品都價值頗高,《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秦昭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就可看出和氏璧的價值之高,無論是古董還是玉器,它們能留存至今,也足見其珍貴。文物的珍貴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們能夠反映出一個時代的歷史,為我們研究古代文化提供寶貴的資料。
  • 個稅新政有漏洞 新公式致獎金多一元收入少幾百
    獎金多一元收入少幾百 計稅新政有漏洞     每年3月底4月初是一些外企發放年終獎金的日子。  新公式造成「獎金多收入少」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2005年1月21日出臺的《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個人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計稅方式為:應納稅額=僱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而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用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後的商數確定。
  • 農民用了10多年的水瓢,因刻有22字銘文,成為無價之寶
    很多人非常愛國,即便得到了價值連城的寶物,也會將其主動上交給國家。在天津博物館中,就有一件文物是8元徵集到的,最初只被當成了水瓢,沒想到其背後卻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民們就挖掘出很多古代器物,並且將其當成生活用具,讓它們在生活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