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亡南宋延續趙宋國祚一百多年,而明朝滅亡南明卻不行呢

2020-12-18 大東北的小豆包兒

同樣是漢人政權,北宋滅亡,南宋能夠延續國祚100多年,可是明朝滅亡後,為何南明就不行呢?

豆包認為這是由於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南宋和南明面臨的外敵人不一樣。

北宋滅亡之時有太多的偶然性,而明朝滅亡當時已經有著必然性。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建立金國,最初僅僅要在東北建國,獲得遼國承認即可,結果沒想遼國沒有同意,天祚帝幾次要親徵金國,結果被金國大敗,渤海人也乘機造反,遼國的皇族重臣耶律餘睹也投降金國,將成為金國滅遼的帶路黨,於是金國在偶然間就滅掉了遼國。在金國滅遼之時,北宋為了收回燕雲十六州,也參與了攻遼,結果兩次都大敗,最終燕雲十六州基本是金國打下來的,隨後燕雲金國歸還北宋,但是要求北宋支付巨額贖金,而後金國佔據的遼東守將張覺投降北宋,於是北宋收得遼東之地,結果引發金國嚴重不滿,北宋被迫又殺害了張覺,此舉大傷燕雲之地的漢人之心,此後金國入寇,燕雲重新丟失,後來金兵兩次攻擊北宋東京,居然最終發生靖康之難,北宋滅亡,金國無意滅掉遼宋,卻都給滅掉了,對於金國來說滅掉遼國已經實屬難得,滅掉北宋更是意外,所以金國沒有做好席捲天下的準備。

金國亡遼滅宋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明朝面臨的外敵則不同。1644年清軍入關前,清朝已經立國28年,歷經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君王的治理,國家已經走上正軌,並且此時的清朝已經先後徵服蒙古和朝鮮,多次擊敗關外的遼東明軍,同時清軍已經多次從喜峰口和寧北口多次入寇關內,可以說此時清朝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並已經有了鯨吞大明的野心。加上崇禎皇帝攘外安內的政策左右搖擺,結果是內患的農民起義軍和外患滿清都相繼做大,李自成已經掃蕩中原,戰局佔據西安、太原,洛陽,逼近北京,而張獻忠也已經佔領四川。崇禎的形勢遠比北宋末年惡劣的多。

明末之時,清朝的實力強大

其次南宋和南明面臨的內部形勢不一樣。

北宋滅亡之後,原本在外勤王的天下兵馬大元帥趙構,順理成章的繼位,而此時的金軍已經大掠而返,並先後扶植偽楚、偽齊等傀儡政權,控制北宋失地,而金軍主力則退回燕雲以北,可見當時金國是無法消化新佔領領土的,而無論是金國扶植的偽楚和偽齊都無力與趙構的南宋相抗衡(當然偽楚的皇帝張邦昌對趙構稱帝也是出力不少),此外南宋初期也有楊么起義軍,但是緊緊局限在洞庭湖地區,並且很快被平定,沒有對南宋形成實際威脅,而且重要的使兩宋期間的崛起的名將們,比如著名的中興四將嶽飛、韓世忠、吳玠、劉錡等為代表的軍事集團,不僅能徵善戰,而且宋高宗趙構都基本上能夠控制,嶽飛被殺後,宋高宗更是順利收回各大將的兵權,重建北宋時代的文人政治。

南宋初期軍力較強,而且趙構能夠控制

而南明則完全不同,明朝滅亡後,朱由崧在南京繼位,史稱南明,但是此時南明的軍事實力主要集中在黃得功、劉良佐、高傑以及劉澤清江北四鎮軍事集團,鎮守武漢的左良玉集團,鎮守福建的鄭森都集團手中,而四川則在張獻忠的大西政權的控制之下,這些軍閥外戰能力很渣,但是內戰水平高,更重要的是沒有任何節操,清軍進攻之時,紛紛投降,結果南明雖然建立,但是基本無法控制局面,後來的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曆政權等性質差不多,始終無法在南方形成抗擊清軍的合力,而這其中最有希望是鄭成功進攻南京的北伐,結果也功虧一簣,戰鬥力本身不強,而且還勾心鬥角,各自為戰。

南明朝廷並不能控制各處軍閥

第三漢奸的戰鬥力不一樣

無論金國還是清朝,在南下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帶路黨,兩宋之間的建立偽齊政權的劉豫是著名漢奸帶路黨,結果在沒有金兵配合的情況下,劉豫的齊軍戰鬥力很渣,基本上無法威脅到趙構的南宋,後來恨鐵不成鋼的金人也放棄了劉豫,直接佔領中原地區。

金國扶植偽齊政權戰力很差

而明末清初的時候則完全不同,伊吳三桂為首的遼東鐵騎和毛文龍手下的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等投降清朝之後,這兩支當時明朝最強的軍隊,在成為漢奸帶路黨之後,爆發了驚人的力量,他們從北向南,從山海關向南一路打到廣東、廣西、雲南,甚至還打到緬甸,成為了貨真價實的鐵桿漢奸部隊和清朝手中得力猛犬,正是這些漢奸帶路黨們對南明的狂砍亂殺急於向滿清交上投名狀,才是的南明政權迅速滅亡,漢人沒有向南宋一樣,留下半壁江山。

吳三桂明末最精銳的明軍將屠刀揮向大明

相關焦點

  • 不敢抵抗的南宋為什麼可以續命,而苦苦對抗的南明卻撐不過20年?
    大一統王朝裡,大宋的表現確實有點羸弱,北宋時期,就始終面臨著北方的巨大威脅,以至於最終釀成了靖康之變。南宋建立後,也沒有好到哪裡去,趙構是一路往南逃。李自成攻進北京後,崇禎選擇了上吊自殺,大明滅亡。明朝宗室先後在南方成立朝廷,史稱南明。不過南明數個朝廷在面臨大清的進攻時,卻絲毫沒有辦法。南明和南宋所遇到的情況的確是差不多的,但結果卻千差萬別。
  • 東周東漢延續前朝,為何東晉南宋偏安江南?而南明連偏安都做不到
    導讀:歷史上東周、東漢其實就是前朝的延續,都是經過動亂以後重新安定後的政權。之所以東周、東漢國力不減源於戰亂來源於內亂,而南宋和南明的鬥爭對象是外族。東周實力其實在平王東遷洛邑後實力已經大減,並最終逐漸衰落給各諸侯國的吉祥物。
  • 宋明兩朝同遇國難,為什麼南宋可以延續上百年而南明卻土崩瓦解?
    北宋雖然在大家心裡,重文輕武,導致武功贏弱,長期被北方遊牧民族欺凌,是一個忍辱負重的朝代。而明朝雖也有點重文輕武,但至少明朝武功不弱,明軍戰績赫赫,大多時候是壓著北方遊牧民族在地摩擦的。那為什麼宋明兩朝同遇國難,南宋可以延續上百年,而南明卻土崩互解呢?
  • 北宋滅亡時很慘,金國滅亡時更慘,末代皇帝剛即位一小時就被砍死
    大家都知道,「靖康之恥」直接讓北宋滅了國。同時,徽欽二帝以及妃嬪、王公大臣等一萬多人,都被金人擄走,甚至讓他們遭受了「牽羊之禮」這一奇恥大辱。公元1234年,金朝在南宋與蒙古的南北夾擊下,這個享國一百二十年,共傳十位帝王的王朝,終於滅亡。蒙古帝國的強勢崛起,似乎註定了金國的悲慘命運。這是因果報應?公元1233年,蒙古鐵騎進入汴京,將這裡的金銀珠寶洗劫一空,金國官員的妻女們幾乎都被玷汙。
  • 北宋強於西夏,2個王朝交戰多年,北宋始終沒能滅亡西夏!為啥?
    北宋、遼以及西夏本質就是一個地域更遼闊民族更複雜的三國版本。西夏的實力在三國之間是比較弱小的,北宋和遼國相對強大得多,奇怪的是北宋和西夏交戰多年,北宋卻沒能一舉剷除西夏,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得分時期分析。
  • 北宋因「靖康恥」滅亡,那金國下場怎樣?百萬金人只剩10萬
    渴望奪取遼國「燕雲十六州」地區的宋徽宗居然做了與虎謀皮的蠢事:聯合金朝攻打遼國,最終,遼國被金朝所滅亡,但是,北宋的厄運也來臨了。北宋朝廷起初通過割地賠款模式暫時送走了金軍,但不料沒過多久,金軍再度捲土重來,並且,此番金軍考慮滅亡北宋,因此,儘管宋朝皇帝表示願意給金朝大量金銀和土地,也沒能第二次勸走金軍,徽欽二帝則被金軍掠走。靖康之恥歷史上將北宋滅亡、宋徽宗父子被金人俘虜稱之為靖康之恥。
  • 南宋滅亡後,趙氏皇族結局如何?
    1276年初,元朝大軍兵臨南宋都城臨安。二月初五,宋恭帝正式宣布投降。自此,南宋在實體上已經滅亡。中國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大多不幸,那麼南宋滅亡後,趙氏皇族結局如何呢?
  • 明朝滅亡是因為氣數已盡,原來氣數已盡竟然是這種意思
    氣數是什麼呢。氣數是指一種變化,同時也是一種必然。明朝的滅亡很多人歸之於是氣數已盡。宋安之個人認為明朝滅亡還真是氣數已盡的一種體現。首先封建社會家天下之中,是最顯示個人能力的地方了。(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尤其是明末那種千瘡百孔的時局,更需要一個力挽狂瀾之人。
  • 我聽說,有人認為明朝沒有滅亡元朝?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九月,明永昌侯藍玉的大軍在捕魚兒海(這名挺應景,今日的貝爾湖,在呼倫貝爾草原的西南部)捉住了元朝大軍,元太尉蠻子在混戰之中被殺,明軍俘獲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爾(天元皇帝)的次子地保奴及故太子必裡禿妃並公主等一百二十餘人,軍隊七萬人放下武器投降,
  • 北宋滅亡的第一責任人和第二責任人是誰?
    今天的「解答」問題還是來自今日頭條網友的提問,原本的問題是:北宋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其實,當提問者問出這麼宏大的命題時,我們已經可以知道他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得到答案,而是為了印證自己的觀念,這種情況很多見,尤其是對於歷史問題,因為讀書時「提煉中心思想」的強制訓練,用最簡單的詞彙來解釋最複雜的問題,已經是一種條件反射。
  • 你以為明朝滅亡不慘?咒水之難後的明朝流亡政府,亡的極其悲壯!
    在很多人的眼中,這就是明朝滅亡之時的景象,除了崇禎帝自縊而亡便沒有什麼悲慘的事情發生,其實不然……在正史之中,明朝滅亡於公元1644年,也就是亡於崇禎帝自縊之時,可是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明朝並不是亡於崇禎帝煤山自縊,此後的朱明宗室還在南方建立了南明政權,歷經數位帝王才亡國,性質與東晉、南宋一樣,只是因為滿清入關後,宣稱政權取之於賊
  • 北宋滅亡是個意外
    ,這個朝代就很難延續下去。金國軍方高層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留意到北宋這次北伐,北宋真是敗的可圈可點,金國做夢也沒有想到,北宋的軍事力量這麼垃圾,等滅掉了遼國之後,再從宋朝「打草谷」的方式獲取一些軍費,來緩解金國多年來徵戰的軍費開支。一開始金國僅僅就是收刮一些錢糧而已,想法多單純呀。當時金國軍隊是沒有軍費的,軍隊軍費都是掠奪獲取的。
  • 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蒙難,百年後金國滅亡,南宋是如何向金國復仇的?
    在三百多年的宋朝歷史中,少有對外戰爭勝利的時候,大多不是失敗就是求和。而作為南北兩宋的分界線,靖康之恥,更是讓人們痛惜不已。 從此北宋宣告滅亡,曾經五胡亂華的恥辱再次上演,趙氏皇族被金人百般羞辱,讓兩位皇帝披上羊皮扮演牲畜在地上匍匐前進,後宮妃嬪更是難逃魔爪。
  • 明朝滅亡,王陽明要負什麼責任
    我經常說晚明滅亡是因為「傳統思想被擊碎,忠君愛國思維讓位於個人主義泛濫、享樂奢侈思維泛濫」。王陽明的「陽明之學」對於明朝理學的衝擊是有的,「心學」對於個人主義的推崇也是顯而易見的。那麼,王陽明是否真的具有「滅明」的責任嗎? 顯然不行。
  • 明朝滅亡後,此國一直打算為其復國,堅持一百多年後,徹底絕望了
    明朝滅亡後,此國一直打算為其復國,堅持一百多年後,徹底絕望了1619年薩胡戰爭後,明朝對東北亞的影響大大減弱,後金女真政權更加強盛。1627年,後晉皇帝黃帝派兵入侵朝鮮,被迫與後晉講和結盟。然而,當時的朝鮮是由與明朝關係密切的西方人統治的,並且仍然與明朝保持著聯繫。它接納了明朝戰敗後逃到朝鮮的將軍們,他們對後晉持敵對態度。陸1636年和1637年之間,「第三個兒子」,皇太極軍隊戰士將再次訪問朝鮮,朝鮮lee Ju和捕獲君主溰李和他的兄弟,後來,兩兄弟在俘虜的首都很長一段時間。當時的韓國,以其高度發達的儒家文明和自封的「小中國」,成為清朝的附屬國。
  • 明中央經濟、軍事、政治,三方面全面破產,明朝滅亡不可逆轉
    明滅亡的原因是綜合的。首先是戰爭,萬曆三大徵。戰爭把國家財政打枯竭了。光這個因素還不至於亡國。三大徵都贏了,因為軍隊還完整,朝廷也還在正常運作。明朝搞個「新政」還是有可能把危機度過的。然而薩爾滸之戰把明朝大量的精銳葬送了,這個傷是比較疼的,然而還是不要命。
  • 為什麼南宋被後世認定為正統王朝,南明卻不是?
    但是,在歷史上的幾個分裂時期,偏安一隅的王朝是在不在少數,而其中有些政權被後世認定為正統,比如東晉和南宋;有些就不被歷史所承認,比如南明。通過暴力革命改朝換代的典型就是劉邦在推翻秦朝之後建立了漢朝、朱元璋在推翻元朝之後建立了明朝。通過繼承的方式改朝換代的典型就是南宋了——北宋在「靖康之變」中亡國之後,趙構便以康王的身份稱帝,並聲稱繼承了大宋的江山。歷史上還有東漢光武帝劉秀,蜀漢昭烈帝劉備也都聲稱是繼承了前朝。
  • 明朝滅亡時,其實力仍超過李自成大順政權和關外清軍
    明末清初,民間流傳一首民謠「朱家面,李家磨,做得一個大饃饃,送與對巷趙大哥(代指滿清王朝,因為北宋滅亡後宋徽宗、欽宗被金人俘至東北,故明朝人戲說清朝乃趙宋的後代)」。
  • 得九邊者得天下:「九邊」易主與明朝的滅亡
    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學界乃至民間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源於萬曆、天啟皇帝惰政、不視朝;有人認為源於明末時的氣候小冰期及農民起義;還有人認為明朝亡於東林黨的空談誤國,種種看法十分多元。清朝統治者也多次強調,明朝不是清朝滅亡的,而是李自成滅亡的。
  • 歷史上楊家將的原型,為何北宋滅亡時,這個驍勇家族沒挺身而出?
    說起楊家將,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楊家將的故事也是發生在北宋初年。而楊家將「忠孝節義」的典型更是家喻戶曉,還被後人以戲曲的方式傳承記載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歷史上楊家將原型,然而在北宋滅亡的時候,為什麼這個驍勇的家族卻沒有挺身而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