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幼兒園,很多媽媽都會操心不已,關心孩子吃得怎麼樣,受沒受委屈。大部分老師都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視同仁。可是個別的老師卻也會讓家長失望。
小菲的孩子5歲了,為了方便接送,就把孩子送到自己小區的幼兒園。幼兒園學生多,老師少,小菲想讓孩子多得到老師的關注,就想趁著新年之際,給孩子拍一個祝福老師的視頻,覺得既有創意也比較有意義。
可是視頻還沒有發,就出現一個讓家長們炸鍋的事情,原來很多家長都刷到老師發的一條朋友圈,是表達對一個家長的感謝,竟然配了一張200元紅包的截圖,更讓人憤怒地是還表示一定會對這個孩子好。
家長們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園長,園長毫不猶豫地開除了老師。
雖然大部分幼兒園老師都很專業,但是仍有一些利益薰心的害群之馬違背師德,為了孩子能夠在幼兒園健康的成長,家長和老師溝通時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在配合老師的同時,也要多留意老師的各種行為。
幼兒園在招生時,在家長面前總會表現出能夠打動家長的一面,儘量突出園中的優勢。對一些不足會閉口不談。特別是一些規模不大的私人幼兒園。以盈利為主,會考慮到成本開支,在師資方面可能會不盡人意,甚至會誇大老師的資質。所以家長要考慮得周全一些。
哪怕孩子入園後,家長也要細心觀察,尤其是帶班老師,因為接觸時間短,了解的部分大多數是來自幼兒園的宣傳。所以除了和老師溝通生活方面的問題外,更要多留心老師的行為。
在接送孩子時,不僅要觀察本班老師的一言一行,也要看其他老師對園中孩子的態度,每個老師不僅代表的是幼兒園的形象,也反映出園長對老師的管理是否到位。
從老師的言行舉止,也能判斷出老師是否專業和負責。
從老師處事方式,來了解老師是否存在問題。
作為父母,想要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會與孩子的交流中得知一些信息,但是因為孩子小,表達能力差,所以家長對一些事情也會理解得很片面,有時還會對老師產生誤解。
所以有事情不理解時,首先也要想到與老師溝通,時間久了通過交流,會慢慢了解老師的為人和處理事情的方式。
如果通過判斷得知孩子遇到一位負責的老師,既可以消除平時的顧慮,心裡會更踏實一些,把孩子交到老師手裡也放心。
但是如果在接觸中發現老師說出不符合身份的話,或者做出違背師德的事,家長就要重視起來,老師經驗不足還可以理解,但是品質不好,對孩子的教育會有很大的影響。
對老師做出的不合理的事情不妥協。
有些家長經常想用給老師送禮的方式,讓孩子得到特殊的照顧。
其實家長應該考慮到,如果一個老師因為送禮,而對待學生有差異,孩子的教育就成了問題。如果助長這種風氣,除了對其他孩子不公平外,倘若別人送得更多,自己孩子依然不會被老師重視。
所以父母不僅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而且發現老師有這種傾向時,一定要向園長反應,如果不能解決,就考慮給孩子調換幼兒園。
由於孩子在幼兒園是否碰到一個好老師,會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父母要有自己的立場和原則,對不負責任或有損師德的老師,絕對不能抱著僥倖的態度去容忍和姑息。
孩子剛上幼兒園,和老師溝通時還要注意哪些事情?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