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責任最大的除了家長就是老師,老師和家長之間的的關係,一直都是被討論的話題,到底怎樣的距離才是他們之間最合適的距離呢,把握好距離和分寸對孩子的幫助也會很大,值得家長們好好思考。
案例
很多父母第一次送孩子到幼兒園,心裡總是忐忑不安,擔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在幼兒園不適應,都希望老師可以對自己的孩子特殊照顧,不少家長也會特意地和老師保持親密的關係。
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組圖片,老師收到家長送的禮物拍照發了朋友圈,結果被家長圍攻,直接告狀到園長那裡。
教師節相信很多老師都會收到禮物,但是這位幼兒園老師將禮物而且點名致謝,提到了個別家長的名字,其他家長看到後心裡當然不舒服了,都以為老師是在提醒家長們,教師節要表示一下。女人本身都比較敏感,對於老師的這個做法家長們覺得沒辦法接受,直接找到了園長去講理,園長的做法也很乾脆,直接把老師辭掉了。
老師的職業本身是被人尊重的,他們的行為舉止會影響到孩子,只有給孩子做好的示範,才能表現出老師的價值,不管怎麼樣背後有很多雙眼睛在注視著自己,做事情也要多考慮,不要因為自己的衝動影響到了孩子的教育。
父母和老師之間該如何正確交往?
1、保持距離
很多關係走得太近了會讓對方感覺到不適應,就如老師和家長的關係一樣,本來雙方的責任是照顧好孩子,其他的並不是很重要,正確的交往方式應該是以孩子為主,而不是將主角換成了大人,在很多時候保持距離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給對方足夠的空間和信任。
2、有問題及時溝通
只要是有利於孩子的問題,老師和家長可以多溝通,當然有效的溝通也會增加老師和家長的默契度。在家長的眼裡希望得到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情況,在老師眼裡希望家長回家後多幫助孩子輔導作業,多一些親子之間的互動,這樣的交往也算是合情合理。
3、相互尊重
家長配合老師工作的同時也要尊重老師,這是最基本的禮貌,當然做到互相尊重也是應該的,保持好正確的交往,這些尊重是必要的前提。在對待孩子的方式上老師和家長不一樣,多一些理解可以更好地讓大人去幫助孩子,多一些尊重也會讓彼此的心情更好更舒暢。
父母在選擇幼兒園時,要注意些什麼?
1、老師的專業和素質
孩子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很多東西都要重新適應,這對幼兒園的老師要求會很高,如何讓孩子快速的適應並且喜歡上老師,父母們在送孩子到幼兒園的時候,要提前考慮到這個問題,多去了解老師的素質和專業程度,這樣將孩子送過去自己心裡也會放心。
2、幼兒園的口碑
幼兒園的條件設施各方面好不好,這些都是有口碑的,家長們可以通過很多渠道去了解,一個好口碑的幼兒園相信很多方面都不會讓大家失望,孩子在裡面生活也會學到很多東西,要知道遇到一個好的老師和好的幼兒園,對孩子的幫助是很大的。
3、夥食
孩子在長身體的時候營養補充是不可忽略的,送孩子到幼兒園也要考慮到孩子的夥食問題,專業的幼兒園會將夥食劃分得很細緻,保證孩子每天的營養。在選擇幼兒園方面家長需要多對比,選擇一個適合孩子的地方。
寶媽們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呢,孩子上幼兒園你們有沒有給老師送過禮物呢?
本文由茜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