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來了,當小朋友在開心的選擇吃什麼月餅的時候,家長們卻因為一條朋友圈而煩惱。
一般情況下,家長都想要和孩子的老師搞好關係,生怕老師一個不高興,就讓自己的孩子吃了虧,這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老師的一點點動態就可以引起家長心中的"兵荒馬亂",更不用說是一條點名道姓的朋友圈了。
在這條朋友圈裡,一名幼兒園老師發了幾張圖片,配文"感謝某某同學媽媽的中秋禮物,月餅很好吃,茶葉老爺子很喜歡",這樣的一條朋友圈發出後,家長們紛紛在下面留言,祝福老師節日快樂。
可是祝福完之後,家長心想,老師的意思是不是讓大家有所表示呢?
一些家長就在私聊群裡商量是否要給老師送禮,思來想去,送什麼都不合適,明明是一次歡樂的中秋節,卻要為了老師的禮物傷透腦筋,於是部分家長旁敲側擊向園長詢問此事。
經過調查,園長覺得該老師的確有收禮物的嫌疑,對學校風氣也來了一次整頓,後續也回應家長:已辭退該老師。
這樣乾脆利落的做法真值得家長點個讚!
韓愈在《師說》中寫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意思就是說老師的本職工作就是為了給孩子解答疑惑、傳授知識的,而不用為了一己私利,向家長討要財物的。
或許那位幼兒園老師的初衷只是為了感謝某位家長的中秋禮物,但是身為老師,自然應該了解裡面的利害關係,可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喜悅,但是沒必要點名道姓,突出送禮人的特殊。
有人會說,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的老師,因為部分老師和家長的確是好友關係,互相送禮也很正常。
道理是沒錯,但是身為老師,也應該有一種"邊界感",在特定的場合,就得扮演特定的角色,盡職盡責,畢竟這是老師的工作。
教育是一門長久性的投資,家長們都很關心孩子的教育,如果是為了孩子,也會做出一些犧牲,但是還是希望老師們都能堅守本心,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對得起自身的職業道德。
說起來,老師收禮是違背職業底線和道德的,是一種不公平的教育現象。
關於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個人覺得還是應該或許互相尊重,真誠溝通,避免很多的誤會。
老師要管班上這麼多的人,不可能每個同學都照顧得很仔細,即使是家長有額外叮囑,老師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另外,學生也要主動和家長、老師溝通,不然雙方會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給生活增添很多煩惱。
一般來說,只有性格比較活潑、外向的孩子會跟家長說在校的生活,其他孩子不太願意講這方面的事情,爸爸媽媽就不需要一直追問,給孩子留一點自由。
正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孩子既然進入了學校,免不了要學會一個人處理很多事情,也要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能寵溺孩子,不然教育孩子就變成了一種"折磨",除了爭吵,沒有實際意義。
我是很欣賞上面園長的這種態度,雖然處罰可能嚴厲了些,但是這有利於促進教育公平,督促老師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學生來到學校,就是來學習知識,從老師身上學習到一些正確的思想,如果老師作為孩子的模仿的對象,卻沒有做出一些正確的事,免不了會讓家長心寒,也質疑學校的權威。
希望在對待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老師、家長都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給孩子錯誤的引導,也希望老師、家長們都可以引以為戒,還教育一片淨土!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