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繁花 民族頌歌——文山民族大劇院項目合同順利籤訂

2021-01-14 華建集團都市總院

近日,在集團資深總建築師邢同和大師指導下,由都市總院建築設計二院和創作中心設計的文山民族大劇院項目順利完成合同籤訂。

本項目座落於雲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地處行政風貌中心,用地規模27858.76㎡,總建築面積80000㎡,擁有1200座大劇院、700座音樂廳,是融合藝術、展覽等複合性空間的劇院綜合體,呈現了文山的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山水大美,是文山市對外的形象展示,承載了文山未來文化大繁榮的使命。

設計以「花開盛世,累累碩果;銅鼓之魂,太陽芒紋;牽手相連,團結一心」作為整個方案理念。文山被譽為「三七花開的地方」,三七花被貫穿到方案的設計中,以三七的紅綠之色、蓄勢與綻放之美展現文山60年來的眾多成果。花瓣的結構採用鋼管桁架結構,構件沿花瓣稜角布置,既突出建築造型又形成受力結構。以「國之重器」聞名的銅鼓在文山各個民族均有傳承,銅鼓融政治、經濟、文化功能於一身,集冶金、鑄造、美術、音樂、舞蹈為一體。太陽芒紋是鼓面的核心,象徵文山大劇院是傳承與開拓的複合型建築,歷久彌新。中國有56個民族,文山也是個民族聚居眾多的地方,大劇院的建設寓意多民族心手相連,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

作為「城市的舞臺、市民的建築」,文山民族大劇院融入多樣的室內和室外空間,打造多處亮點,讓市民們在此可賞、可憩、可遊、可觀、可玩。

目前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作為都市總院最大的單體展演建築,設計團隊將再接再厲,用高水平的設計為都市總院在展演建築領域再創佳績。


顧問總設計師:邢同和

設計總負責人:丁    順 、傅正偉 

項目經理:傅正偉 、於    錚

建築專業:於    錚 、陸偉棟 、趙筱丹 、孫宇燕 、毛    竹 、李    智

結構專業:陳飛舸 、姜     新、洪    馳

給排水專業:張    瑾、田    晨  、林晨立

電氣專業:蔣   彥 、張     澍、楊     瑛

暖通專業:鄭    兵、王     乾、黃建倩

聲學專業:楊志剛

2017年12月

華建集團華東都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相關焦點

  • ...運城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在國家大劇院演出
    大鼓槌落,戰馬的腳步急促而堅定;琵琶聲起,將軍的意志堅定而決絕;二胡拉響,戰場的局面震懾而豪邁……12月15日,作為「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宣傳推介系列活動的重頭戲,由山西省運城市音樂家協會民族樂團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帶來的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用音樂將關公的故事娓娓道來。
  •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專場演出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11月13日晚,一場具有濃鬱民族風格、鮮明地域特色、強烈時代精神的民族舞蹈專場精品演出,在國家大劇院吸睛上演。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師生在以「中華民族風——少數民族舞蹈精品薈萃」為主題的演出中,展示了該院近年來創作的優秀少數民族舞蹈經典作品。  本場演出展示了涵蓋藏、蒙、維、朝、苗、傣、彝等多個民族的舞蹈原創作品。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幼兒園」民族團結示範創建側記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高燕背景「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幼兒園」創建於1952年,是雲南省一級一等示範性幼兒園和雲南省幼兒園園長骨幹教師培訓基地,承擔雲南省總工會王衛紅職工創新工作室、雲南省中小學基礎教育「國培計劃」等多個項目,2018年底被評為文山州第一批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學校
  • 清華附中專場民族音樂會奏響國家大劇院
    清華附中專場民族音樂會奏響國家大劇院清華新聞網5月22日電 5月19日下午,「清華附中素描——JING:獻給百年母校的歌」專場民族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本次音樂會由國家大劇院藝術普及教育部及清華附中主辦,由清華附中金帆民樂團辦公室、清華附中校慶辦公室協辦,旨在普及音樂欣賞知識、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暨慶祝清華附中百年校慶。
  • 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在國家大劇院奏響
    大鼓槌落,戰馬的腳步急促而堅定;琵琶聲起,將軍的意志堅定而決絕;二胡拉響,戰場的局面震懾而豪邁……12月15日晚,作為「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宣傳推介系列活動的重頭戲,由我市音樂家協會民族樂團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帶來的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用音樂將關公故事娓娓道來
  • 國內遊:國家大劇院,承載民族夢的大水滴
    導語:國家大劇院,承載民族夢的大水滴!哈嘍,大家好,今天呢,小編帶大家去的是國家大劇院,早在20世紀50年代政府對長安街的規劃就設想了國家大劇院的建設,周恩來首次提出建設國家大劇院批示,地址「在天安門以西為好」,如今,這座承載了半個世紀夢想的巨大半橢圓形的、閃著夢幻般光澤的建築物,終於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 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大型民族音樂會巡演走進臺灣
    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大型民族音樂會巡演走進臺灣 2017-07-09 10:10:00來源:天津日報
  • 省媒聚焦|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亮相國家大劇院
    省媒聚焦|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亮相國家大劇院 2020-12-17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在國家大劇院演出
    12月15日晚,作為「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宣傳推介系列活動的重頭戲,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用音樂將關公的故事娓娓道來。  本次演出由運城市音樂家協會民族樂團與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攜手呈現。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經典作品系列之民族管弦樂合奏《壯族詩情之...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合唱: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合唱團廣西——這是一片誕生英雄的天地,這是一方孕育雄魂的山巒。《孔子》榮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並成功進行了全國巡演;2018年,創作首演了反映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民族音樂會《大潮》併入選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2018年,創作首演了反映山東地域特色的大型民族音樂會《大道天籟》併入選首屆全國十大民族樂團展演。
  • 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將亮相國家大劇院
    12月15日晚,由山西運城市音樂家協會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帶來的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將亮相國家大劇院。運城作為武聖關羽的故鄉,近年來已逐步成功將「關公文化」打造成一張金名片,吸引著國內外遊客。《關公頌》是運城市委宣傳部、運城市音樂家協會邀請作曲家景建樹為運城市打造的首部關公題材大型音樂作品。
  • 大地頌歌長沙煉成記
    長沙市作為《大地頌歌》的出品單位,湖南湘江新區作為《大地頌歌》的支持單位,究竟為該劇的成功創作做了哪些貢獻?記者日前到梅溪湖大劇院,一探究竟。11月再進入大劇院,已經不需要查驗工作證了。但在《大地頌歌》排練、演出期間,沒有工作證可是萬萬不行的。
  • 各民族音樂深度融合,上海民族樂團與七地演奏家同臺奏響「錦繡中華」
    東方網記者潘麗娟9月24日報導:昨晚,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特別推介演出,上海民族樂團《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民族音樂現場在上海大劇院上演。《錦繡中華》系列音樂會是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為彰顯中華文化魅力而創立的品牌項目,意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56個民族和諧共融。從2017年創辦以來,每年嘗試攜手不同的地域板塊,全面展示地廣物博的中華大地異彩紛呈的多元文化及少數民族獨特的民族風情。
  • 雲南省八大民族自治州簡易地形圖:大理,西雙版納,文山,芒市等
    少數民族51個,雲南省獨有的民族就有15個,所以在行政區劃上雲南雖然叫「雲南省」,但是其內部有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相當於地級市),29個民族自治縣,是我國民族自治州,縣最多的省份。這八個民族自治州分布在雲南的各個方位,並且各有特色。 迪慶藏族自治州
  • 雲南八大民族自治州地勢圖:西雙版納,大理,楚雄,文山,紅河等
    少數民族51個,雲南省獨有的民族就有15個,所以在行政區劃上雲南雖然叫「雲南省」,但是其內部有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相當於地級市),29個民族自治縣,是我國民族自治州,縣最多的省份。這八個民族自治州分布在雲南的各個方位,並且各有特色。迪慶藏族自治州這個是以藏族為主的自治州,位於雲南省的西北角,州府駐地是香格裡拉市。
  • 國家大劇院原創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再度上演
    八一建軍節當晚,國家大劇院精心打造的原創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金沙江畔》再次成功上演,以一部再現紅軍革命精神的民族歌劇,緬懷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
  • 回放丨史詩歌舞大劇《大地頌歌》在國家大劇院震撼開演!
    回放丨史詩歌舞大劇《大地頌歌》在國家大劇院震撼開演! 今晚7點30分,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首次登陸北京國家大劇院。
  • 雲南省民族商會與深圳籤訂合作協議
    雲南網訊(記者 趙元剛)近日,雲南省民族商會與深圳市果品行業協會在昆明籤訂友好商協會合作協議。據介紹,2011年,雲南省民族商會在昆明成立。在雲南省委、省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目前商會會員單位已發展至600餘家,為雲南加強與省內外商貿友好往來開闢了新渠道,促進了雲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雙發展。
  • 全國媒體聚焦文山丨 聚焦馬關民族之「美」
    4月17日下午,參加全國媒體深度體驗文山行的新華社、香港每日電訊、國際商報、中國網、雲南網等10餘家媒體記者在馬關採訪民族團結示範創建工作後紛紛讚嘆,民族團結的大美馬關讓自己印象深刻、流連忘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以來,馬關縣根據實際,挖掘文化、發展生產、引進產業、穩固增收,促進各民族和諧團結髮展。新寨村和馬灑村是馬關縣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生活中,各民族團結和諧、互幫互助,展現了新時代民族團結協作、互通共融的新氣象。
  • 全國媒體聚焦文山|用「老山精神」促進民族團結故事
    4月18日下午,以「『壯鄉和韻苗嶺歡歌』——探尋民族團結進步的『文山樣本』」為主題的全國媒體深度體驗文山行採訪團走進麻慄坡縣,來自全國各地的10餘家媒體記者用手中的鏡頭和筆記錄下了新時代下用「老山精神」 促進民族團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