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遊:國家大劇院,承載民族夢的大水滴

2020-12-20 百家號

導語:國家大劇院,承載民族夢的大水滴!

哈嘍,大家好,今天呢,小編帶大家去的是國家大劇院,早在20世紀50年代政府對長安街的規劃就設想了國家大劇院的建設,周恩來首次提出建設國家大劇院批示,地址「在天安門以西為好」,如今,這座承載了半個世紀夢想的巨大半橢圓形的、閃著夢幻般光澤的建築物,終於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它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西長安街以南,至於是不是50多年的那個夢想,好像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就是中國國家大劇院:蕩漾在一泓清澈湖水中的夢,為藝術展現風姿的夢。中國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總佔地面積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由外部圍護鋼結構殼體和內部2416個坐席的歌劇院、2017個坐席的音樂廳、1040個坐席的戲劇院、公共大廳及配套用房組成。

橢球殼體外環繞人工湖,湖面面積達35500平方米,各種通道和入口都設在水面下。這座從一開始就倍受爭議的建築工程,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於2007年9月建成。

【觀景】閃著奇異之光的鳥蛋

國家大劇院建築屋面呈半橢圓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調和光澤的鈦金屬覆蓋,前後兩側有兩個類似三角形的玻璃幕牆切面,整個建築漂浮於人造水面之上,有人說它與周遭環境的衝突,龐大的橢圓外形顯得像個「天外來客」;也有人說它靜靜的,安臥在碧波之中,像一顆巨大的鳥蛋;還有人說它晶瑩剔透,像水波中的一粒巨大的珍珠……總之,在長安街上,它顯得十分搶眼。人們對它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儘管人們對它獨特造型、高昂造價褒貶不一,但它的確是閃著奇異之光的風景。

國家大劇院在地面層坐落著三幢建築:歌劇院、音樂廳、劇場,它們由道路區分開,彼此以懸空走道相連,建築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構成了大劇院的外部景觀。大劇院內中間為歌劇院、東側為音樂廳、西側為戲劇場。歌劇院是國家大劇院內最宏偉的建築,以華麗輝煌的金色為主色調。

歌劇院主要上演歌劇、舞劇等、芭蕾舞及大型文藝演出。音樂廳位於歌劇院東側,以演出大型交響樂、民族樂為主,兼顧其它形式的音樂演出。戲劇場是國家大劇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劇場,營造出頗具中國特色的劇場氛圍。戲劇場主要供戲曲(包括京劇和各種地方戲曲)、話劇及民族歌舞使用。

主體建築外環繞人工湖,人工湖四周為大片綠地組成的文化休閒廣場。在國家大劇院殼體結構上,安裝有506盞「蘑菇燈」。夜晚,「蘑菇燈」散發的是點點光芒,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繁星。

地鐵線路:北京地鐵一號線天安門西站C出口。

交通HOW:1路、4路、5路、10路、20路、22路、47路、37路、52路、726路、728路、802路,天安門西站下車即到。遊完了國家大劇院之後,小編再順便帶大家去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瞧一瞧吧,這座高達230米的巨無霸,由世界著名建築設計大師雷姆·庫哈斯和奧勒·舍仁擔任主建築師,荷蘭大都會建築事務所負責設計,並與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合作完成,國內的合作設計單位為上海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

後來,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建築工程開工,面對這種充滿充滿跳動元素的建築,在施工中碰到了許多想像不到困難,例如,工人們在對橫結構施工時,技術要求聽起來很有點科幻小說的味道:在半空中連接兩座塔樓的部分,必須在太陽出來前施工,因為陽光會讓塔樓不同部位的鋼結構膨脹,從而不利於控制施工質量。

類似這樣的建築難題,在施工過程中不勝枚舉。央視新大樓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地處北京東部CBD商圈,比鄰國貿大廈,最高建築234米,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是名副其實的摩天樓,與傳統的摩天樓不同的是,它並不常規豎向直上雲霄,而是像一個巨大的天外來客一樣,擰著、扭著兀立於北京東三環路旁。央視新大樓的奇特造型和龐大身軀,吸引著無數眼球,令人嘆為觀止。

新大樓共由三個建築物組成:位於西南側的CCTV主樓、位於西北側的電視文化中心(簡稱TVCC)以及位於東北角的能源服務中心。主要結構形態是一個由交叉三角形網狀表面包裹的菱形圓,有著超大的懸出部分,一個高達九層的折角形巨大體量,在200多米高空懸挑出70米,考驗著人們視覺的承受能力。

兩個塔樓兩座豎立的塔樓向內傾斜,傾角很大;塔樓之間被橫向的結構連接起來,總體形成一個閉合的環。巨大的建築物能這樣做,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站在央視新大樓旁邊,會產生很多奇妙的想法,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瞬間都可能成為現實,也許那一刻,真的有天外來客飛到身邊哦!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圓了誰的夢?
    國家文化部長孫家正在國務院新聞辦記者招待會上說,建成國家大劇院可以說是圓了中國民眾多年以來的一個夢(中新網北京2月12日電)。    大劇院主體投資26.88億元,外圍工程由北京市投資8億多元,正式營業尚需開辦費3億元。整個項目共需資金38億元,分攤後每個座位平均造價70萬人民幣。    那麼大劇院將來的門票該賣多少錢呢?媒體沒有介紹,我們不妨做一個推理。
  • 省媒聚焦|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亮相國家大劇院
    省媒聚焦|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亮相國家大劇院 2020-12-17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誰在國家大劇院演出(聚焦國家大劇院現象(上篇))
    成為繁榮中國文化的引擎9月29日,「中國民族音樂百場巡禮《西湖尋夢》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奏響,這也是浙江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第二次走進大劇院。「中國民族音樂百場巡禮」由文化部藝術司與國家大劇院聯合主辦,2009年10月推出第一場演出,並將一直持續到2012年9月,全國30餘家民族樂團將陸續登場。
  • 盛世繁花 民族頌歌——文山民族大劇院項目合同順利籤訂
    近日,在集團資深總建築師邢同和大師指導下,由都市總院建築設計二院和創作中心設計的文山民族大劇院項目順利完成合同籤訂。
  • 清華附中專場民族音樂會奏響國家大劇院
    清華附中專場民族音樂會奏響國家大劇院清華新聞網5月22日電 5月19日下午,「清華附中素描——JING:獻給百年母校的歌」專場民族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  音樂會上,清華附中金帆民樂團先後奉獻了《龍騰虎躍》、《瑤族舞曲》、《青春之舞》等民樂曲目,其中《釣魚島的土是我祖宗的土》是在國內首演。此外,音樂會的主題曲《清華附中素描——JING》是由《靜》、《敬》、《淨》和《競》四首分曲組成,分別讚頌了清華附中校園的典雅之美、教師們的敬業進取、學生們的努力刻苦和全體附中人的拼搏精神。
  • 江蘇大劇院"荷葉水滴"造型初顯 隔音牆50釐米厚
    能演世界經典舞臺劇 演員不用話筒觀眾也能聽清  江蘇大劇院「荷葉水滴」造型初顯  建設中的江蘇大劇院造型獨樹一幟。  中國江蘇網10月22日訊 位於長江之濱的江蘇大劇院,建設已近三年。如今,四顆「水滴」已經造型初顯,預計明年6月底前將完工交付。
  • 國家大劇院:藝術傳遞溫暖和信心
    11月7日晚,國家大劇院系列演出「冬日之約」首場線上演出之中國廣播民樂樂團音樂會如期舉辦。這是中國國家大劇院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推出「春天在線」「聲如夏花」「華彩秋韻」三大系列之後的完美收官。截至11月5日,中國國家大劇院推出的三大系列、共計34場線上演出累計在線點擊量10.27億次。
  • 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冰山上的來客》再放異彩
    12月3日晚,國家大劇院歌劇院內響起激蕩人心的歌聲,歷經九輪復排的原創歌劇《冰山上的來客》精彩上演。在指揮家張國勇的執棒下,迪裡拜爾、艾爾肯·阿不都熱依木、張揚、努爾古麗·艾沙、金鄭建、關致京、扣京等歌唱家激情開唱,令半個多世紀來人們記憶中難忘的銀幕角色在歌劇舞臺上煥發新的光彩。
  • 國家大劇院導遊指南
    建築戲劇場戲劇場是國家大劇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劇場,以中國紅為主色調,真絲牆面烘託出傳統熱烈的氣氛。主要上演話劇、歌劇、地方戲曲等演出。其獨特的伸出式臺唇設計,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戲劇表演的特點。2018/06/26-2018/07/15在戲劇場門口展出《天路》展覽。
  • 國家大劇院上演2020我愛北京
    由首都文明辦和國家大劇院聯合舉辦的2020「我愛北京——市民新春聯歡會」1月14日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上演。熱鬧的節日氛圍、高雅的藝術表演、積極向上的演出內容,臺上臺下的市民朋友們一起迎賀新時代,共慶中國年。
  • ...運城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在國家大劇院演出
    大鼓槌落,戰馬的腳步急促而堅定;琵琶聲起,將軍的意志堅定而決絕;二胡拉響,戰場的局面震懾而豪邁……12月15日,作為「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宣傳推介系列活動的重頭戲,由山西省運城市音樂家協會民族樂團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帶來的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用音樂將關公的故事娓娓道來。
  • 甘肅大劇院推出「藝遊未盡」活動(圖)
    原標題:甘肅大劇院推出「藝遊未盡」活動《森吉德瑪》演出劇照  中國甘肅網4月19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李超文)18日獲悉,甘肅大劇院2018藝術教育及普及系列活動正式推出最新板塊「藝遊未盡」,旨在以公益藝術講座或活動的方式
  • 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在國家大劇院奏響
    大鼓槌落,戰馬的腳步急促而堅定;琵琶聲起,將軍的意志堅定而決絕;二胡拉響,戰場的局面震懾而豪邁……12月15日晚,作為「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宣傳推介系列活動的重頭戲,由我市音樂家協會民族樂團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帶來的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用音樂將關公故事娓娓道來
  • 中國國家大劇院介紹
    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 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西長安街以南,由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築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總佔地面積 11.8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
  • 國家大劇院首演獻給建設者(附圖)
    國家大劇院戲劇場以上演戲曲、話劇等為主,具有濃鬱民族色彩的絲布牆面體現出戲劇場親切、熱烈而傳統的氣氛,觀眾席共計有1035個席位。全部石材均出自國內,其中很多都為稀有品種,如產自河南的「綠金花」就已是絕版石材。     輝煌·歌劇院     歌劇院是國家大劇院內最宏偉的建築,以華麗的金色為主色調。歌劇院主要供大型歌劇、舞劇演出使用,混響時間為1.6秒,席位數2398個。
  • 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將亮相國家大劇院
    12月15日晚,由山西運城市音樂家協會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帶來的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將亮相國家大劇院。運城作為武聖關羽的故鄉,近年來已逐步成功將「關公文化」打造成一張金名片,吸引著國內外遊客。《關公頌》是運城市委宣傳部、運城市音樂家協會邀請作曲家景建樹為運城市打造的首部關公題材大型音樂作品。
  • 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在國家大劇院演出
    12月15日晚,作為「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宣傳推介系列活動的重頭戲,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用音樂將關公的故事娓娓道來。  本次演出由運城市音樂家協會民族樂團與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攜手呈現。
  • 國家大劇院:僅有殿堂是不夠的
    本月20日,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國家大劇院演出經營部部長周志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心急如焚:解決不好,誰敢拍胸脯擔保,國家大劇院不會唱「空城計」?  「國家大劇院軟體建設問題不解決,我一天也無法安心。」身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主任的吳祖強,在去年兩會上提交的提案,為國家大劇院亟需解決的一系列問題呼籲,得到了很多政協委員的聯合籤名。但國家大劇院一整套運作機構的建立,目前尚未排上日程表。
  • 大劇院合唱團唱響閃亮的日子丨新京報×國家大劇院
    圖/視覺中國12月10日、11日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音樂會「閃亮的日子」將開唱。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是中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駐院合唱團,成立於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揮家吳靈芬擔任指揮。作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殿堂所屬的專業文藝演出團體,合唱團秉承大劇院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被公認為是一支充滿無限潛能的專業合唱團。
  • 國家大劇院:探索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光明日報通訊員 楊金鳳  不久前,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以往每年的這一天,國家大劇院都會在劇院裡展開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大家走進劇院享受藝術之旅。2020年由於疫情防控需要,雖然線下藝術節取消,但是線上藝術節不能缺席。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線上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