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北約代號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清楚,北約代號對於命名是有一套規定的。由於很多需要命名的裝備都是敵方的,所以命名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聽起來高端霸氣,好記才是最應該考慮的。那要怎麼做才能最快達到記憶方便這個要求呢,用英文字母來命名可以說是最佳選擇了。
而在整個對武器的命名系統裡,為飛行器制定的規則是最嚴格、謹慎的。以飛機的種類和作用作為命名的原則,按5大機種來分,殲擊機都是F,所有轟炸機都是B,C在前面的就是運輸機,直升機使用的字母則是H,除了這幾個類型以外的飛機,就用M進行編號。但是,當初正處於冷戰時,北約在命名蘇式戰機時態度非常草率。中國網友不禁擔心起我們中國的飛機是否也會被取一個怪模怪樣的名字。
中國向來以「武器類別+序號」來命名戰機,北約的命名方式和中國大不相同,北約組織給他國武器取外號的方式摻雜了極多的個人感情色彩。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知道,北約常常給別國武器取一些有貶義的名稱,頻頻中槍的當屬俄羅斯,「惡棍」指的就是他們的蘇-57戰鬥機,不管你怎麼思考這個代號的意義所在,能讓你領悟到最多的大概只有惡意和不滿。
而北約情報組織對己方武器的命名則充滿了積極的正面意義,而北約自己陣營武器的北約代號,大都能使人眼前一亮,就比如美國戰機F-16被稱為「戰隼」、F-35被叫做「閃電」,B-17的北約代號為「空中堡壘」,B-36則被稱為「和平締造者」等等。再和俄羅斯的「惡棍」來做對比,證實了北約摻雜了過多的個人情感在裡面。
去年10月,我國舉行了70周年國慶大閱兵,各式新型武器的現身可謂是羨煞旁人,我國的軍事實力自建國後就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地實現了大飛躍,我國的軍事武器不再需要從外國進口,而是中國自己研製並批量產出,甚至已經發展到可以出口的地步。其中戰機尤為特別,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一款出口軍事武器。
但是我國戰機在剛出口時是不太順利的,剛進入出口行業時卻被一些買家強制附上北約代號,這樣具有藐視意味的稱呼是對我國軍事成就的不尊重,使我國的武器形象在買家的心中跌落。成都飛機製造廠迅速反應並及時提出建議,稱呼殲7M為「空中哨兵」,FC-1為「梟龍」、殲10為「猛龍」、殲20為「威龍」等。各位網友也不甘落後,為戰機提供了諸如「空中美男子」、「黑絲帶」、「黑旋風」等名字。
了解了殲10的代號,北約給殲20又是怎麼命名的呢。有消息稱,在北約那邊,殲20的名字非常霸氣,叫做「火焰獠牙」!從這個名字也能看出北約對我國這款戰鬥機的評價,它戰鬥力驚人,具有很強的威懾力,還像獠牙一樣鋒利尖銳,將來會是中國在任何戰爭中最銳利的一把刀。
對比很明顯,比起一直以來慣用的用動物的名字作為代號,殲20的代號明顯更好。作為中國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在中國,我們稱呼它為「威龍」。龍對中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國也很少有什麼能被冠上龍這個字,我們將殲20稱為「威龍」,也代表著我們對它具有很高的期待。
殲20的代號在一眾戰機中非常醒目,但這並不是其最大的亮點。從各個方面來說,殲20的性能在世界範圍內都難逢對手,就說隱身能力,殲20在塗料選擇上挑選了石墨烯材料作為塗料的製作原料,就連美國在使用材料上的創新都遠不如殲20,顯示了我國科學家勇攀高峰的精神。
就戰機的戰鬥力來說,由於殲20較一般戰機更為龐大,所以它的內置彈艙中也可以儲存更多的彈藥,再加之優良的武器配備,這也進一步增強了殲20的火力輸出。第三從飛機的整體性能考慮,在空中盤旋時,殲20的機身比殲10更加穩定,這是由於殲20採用了鴨翼離飛彈重心較遠的鴨式氣動布局,不僅在隱身措施上效果良好,在燃料使用上也極具優勢。
結合近年來的事實,武器專屬代號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北約從未停止運用其強大且經驗豐富的輿論控制能力,不僅如此,對他國武器進行命名的行為也沒有停止過,北約取的這些名稱在國際上被稱為「北約代號」。
有著「白天鵝」之稱的俄羅斯圖-160轟炸機的北約代號叫做「海盜旗」,基於北約的強大影響力,「海盜旗」這個名稱被廣泛傳播開來,一種武器的名稱最好是由製造它的國家來命名,才能更好的傳達出這種武器的特殊寓意,俄羅斯圖-160轟炸機的遭遇使我國也有所行動,殲—20戰機一出世,我國就為其賦予了「威龍」這一稱號,通過媒體多方播報,在世界範圍內為殲—20「威龍」這一代號刷足了存在感,而非北約代號「火焰獠牙」。
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成見由來已久,從中國留學生在國外遭受到種族歧視似乎已是家常便飯的事情,這些歧視在很多方面我們都可以感知到。其實你只要認真比對他們為自己國家和為中國戰機所使用的外號,就能明白了。美軍通常都是選用猛禽、天鷹、地獄貓等一聽就很兇猛的詞語作為本國戰機的代號。
而給我國的戰鬥機都是選擇的一些像殲10就是螢火蟲為代號,除此外還有農夫、幼獸、壁畫等詞作為代號。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我國成功研發出了第四代隱身戰機殲20,美國才開始正式審視中國的實力。殲20的北約代號為火獠牙。這個稱號自然比螢火蟲這類的名字更能彰顯我軍戰機的兇猛。在稱號上的改變也可以說明北約方的心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中國戰機實力的強大讓他們不敢再繼續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