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把中國殲10叫做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霸氣

2020-12-13 天下將令

在1947年至1991年之間,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進入冷戰時期,兩大經濟霸主斷絕往來,也沒有再進行過通訊交流,之後北約通過不斷的秘密偵查得到了蘇聯裝備新武器的消息,但卻無法探知該武器的制式編號等信息,於是他們內部自行給這個武器命名,以便北約內部交流時使用。

後世便將這種命名統稱為北約代號。因為蘇聯方對於武器並不像北約一樣偏好給他們命名,所以目前市面上許多還在使用的蘇制武器都是採用的北約取的名字。其實,在以前蘇聯空軍組織內並沒有用北約代號,他們設計出了一套專有的暱稱系統,這些名稱並不都是積極的意義,名稱本身也沒有具體的含義。由於這種命名方式無法在大眾心裡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所以大部分蘇聯武器的國際通用名還是使用的北約代號。

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是近幾十年北約在武器命名上的突出特點。隨便看他們給任何一方的武器命名,都能從中感受到愛憎分明的情感。舉個例子,北約在對來自他們的對頭蘇聯的武器命名時,在人們看來就夾雜了某種個人目的,因為蘇聯武器同美國武器名稱比起來總顯得不那麼好聽。北約給美國的武器起了一些列威風的名字,就比如說外號為「戰隼」的戰鬥機,被稱作「入侵者」的攻擊機,還有外號為「響尾蛇」的近距格鬥飛彈。

但再看蘇聯這類裝備的待遇,卻只有「魚窩」、「蛙足」這種看起來不倫不類的稱號。同美國這些聽來就戰力爆表的武器名稱對比,蘇聯武器在名字的氣勢、威懾力上就矮了一大截。貶義色彩濃厚的「重刑犯」、「鴨嘴獸」、「海盜旗」等代號就更不用說了,讓這些武器本能通過名字傳達出來的威懾力全無,在命名上貶低的目的太過明顯。但考慮到北約畢竟是在給對手的武器命名,這種差別也能讓人理解了。

如果你了解過北約代號應該能知道,北約代號對於命名是有一套規定的。由於很多需要命名的裝備都是敵方的,好不好聽就不是第一要義了,好記才是最應該考慮的。所以,就得想一個大家都看得懂,而且比較熟悉的符號來代替,用英文字母來命名可以說是最佳選擇了。在所有的武器裡,為飛行器制定的規則是最嚴格、謹慎的。

它根據戰機的類別和起的作用來進行名字的編寫,共有5種不同的種類,殲擊機都是f,b開頭就肯定是轟炸機,運輸機就是c,h則是所有直升機的開頭,如果飛機不屬於上述這幾種飛機中的任何一種,就是m。在美國同蘇聯進行冷戰時,蘇制飛機的命名也受到了影響,都被起的比較差勁。這樣的前車之鑑讓我們擔心,中國戰機是否會遭遇相同的事情。

縱觀北約的命名史,北約與華沙的對抗從戰機的命名上都能夠體現,有些代號實在是有些難聽。因為雙方本來就是在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這個組織的一系列操作都是為了更好了解對手,所以不必去在意北約這種幼稚的行為。但是這種兩極爭霸的局面早就已經過去,各國的軍事裝備也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上,中國是發展速度最快,短短幾十年就提升了很多個檔次。

冷戰局面結束後,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並沒有受到打擊,反而是一直在進步,但是北約好像沒有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這上面,甚至俄羅斯最新型戰機服役之前,還是用極具貶義色彩的詞彙去稱呼它,居然稱呼其為「重罪犯」。這一看就知道北約方面又在使壞。

北約對中國方面的態度,也不是很友好。中國自主研製的第四代戰鬥機殲-10的北約代號就是「螢火蟲」,帶有很明顯的貶義色彩和嘲諷意味。我們國家擊敵的利器殲10系列戰機,幾款性能都十分優越,任何一款戰機放在地球上都有很重的位置,擊敵力度快、準、狠。關於殲10 ,「猛龍」是最符合它的氣質,看來北約還是沒有打聽清楚「猛龍」的威力。自然北約給殲10的代號為「螢火蟲」,這種態度確實是有些隨意了。當殲10系列性能越來越優越後,北約也不得不重視代號的更改問題,所以就有了新代號「火鳥」,新代號的出現也證明了中國的強大是世界各國沒有辦法忽視的。

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大都對中國有偏見,尤其是世界聞名的「中國製造」。無論中國產品的品質有多優秀,談妥的交易總被他們找奇怪的理由拒絕。同為「中國製造」的戰機也多是這樣的遭遇。自打我國出口戰機開始,這些出口戰機的北約代號就常常帶有貶義。處於這一困境下的成都飛機製造廠,決定親自對國產的戰機命名。此後就有了被稱為「梟龍」、「猛龍」、「威龍」的戰機。網友們還自己給戰機們取名字,以表達對這些戰機的喜愛,人們不再過多在意中國戰鬥機獲得的那些帶有貶義的北約代號。

北約方對於為各國的武器取稱號這件事,向來都是以自己的好惡來決定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北約將俄羅斯的蘇-57命名為「惡棍」,完全是在明目張胆的諷刺對方,可以說是惡意滿滿。那麼大部分國家又是如何對軍用飛機取名的呢?長此以來,中國基本上是以「武器類別+序號」的形式對軍用飛機取名,比方說殲5、轟6,這樣的名字相當實用,且瞭然於目。北約在取代號時是一個十足的雙標,雖然不太待見其他國家,但卻對自己取名的事情異常熱情,像是美軍的b-17命名「空中堡壘」、b-24命名「解放者」、b-36命名「和平締造者」等等,這些稱號可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啊。

當f-22剛剛於美國研製生產出時,中國已經將進行過無數次更新優化的殲20展現在世人眼前。在那個以美國為軍事標準的時代,奮戰在戰機研製的科學家們,快速推進了我國在科技技術方面的進程,也提升了中國的綜合國力,並推動了中國的軍事發展。殲20作為目前亞洲領域內最先進的戰鬥機,自採用石墨烯作為塗料,到配備先進的武器裝備,最後到布局的先進設計,這些技術都展現出中國當時在先進技術上面是十分領先的,使得殲20的一出身就處在領先地位。

鴨式氣動布局是殲20的一大隱形設計,使其在飛行時盤旋更穩定、飛行能力更強。且有效對機翼、鴨翼前後緣採取了隱身措施。以及s型進氣道的設計,讓殲20在燃料方面更加節省。極大地保護了我國的自然資源,這也使得我國殲20在國際上的地位更高大了。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是一種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關係,媒體話語權作為國家措施之一,是經濟發展到目前的必然產物。目前中國已經處在世界的中央,是各國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比如中國空軍代號為「威龍」的殲-20,在我國的堅持下,大多數媒體非常會察言觀色,北約在報導殲-20時很少會用「火焰獠牙」這個代號,而是使用「威龍」這個名稱,不得不說這個名字確實非常霸氣兇猛。

然而俄羅斯的情況似乎沒有什麼好轉,以俄羅斯現在在歐洲大陸的地位來看,它的經濟發展速度比較慢,加上市場多在歐洲,也沒有辦法完全擺脫這種依懶性,所以想要考輿論去改變是比較困難的,北約隨意的稱呼俄羅斯圖—160「白天鵝」為「海盜旗」,大量媒體還是以「海盜旗」去報導它,卻不是俄羅斯給的官方稱號。因此,我國應該抓住一切機會,加大中國名稱的宣傳力度。

目前,中國的國防軍事科技實現了質的飛躍,與其他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漸漸拉小了,在抗美援朝時,我們只能眼巴巴地眺望著美國的戰機在志願軍的上方盤旋,卻又毫無還手之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在戰機的轟炸下橫屍遍野。隨著我國的科技逐漸發達,空軍發展更是穩步向前,朝鮮戰場的那一幕將永遠成為歷史。殲20的出現不僅展現了我國的空軍水平的上升,也象徵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強大。與美軍空軍的差距已經被我國迅速趕超。中國空軍從此立足。更不害怕任何一個國家可能對我國造成的威脅。

相關焦點

  • 北約將中國殲10命名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兇猛霸氣
    對北約代號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清楚,北約代號對於命名是有一套規定的。由於很多需要命名的裝備都是敵方的,所以命名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聽起來高端霸氣,好記才是最應該考慮的。那要怎麼做才能最快達到記憶方便這個要求呢,用英文字母來命名可以說是最佳選擇了。
  • 北約將我國殲10命名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兇猛霸氣
    只不過,中國戰機在北約這裡似乎也沒有什麼好待遇,動物名稱佔了北約給中國戰鬥機取名的大頭,舉例說明,我國的殲轟-7被北約命名為比目魚,殲-10則被命名為螢火蟲。而北約對殲-10的命名過去還掀起了不小的浪花,軍迷愛好者們在這件事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認為北約組織對中國的戰機輕視態度完全暴露了出來。面對這一情況,北約又重新把殲-10命名為「火鳥」。
  • 北約將中國殲10命名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兇猛霸氣
    不過通過調查以往的北約代號,我們就能看出,北約方都由戰機的外形或者是自我意識來決定的外國戰機的代號。和其他國家相同,中國戰機也都被迫安上了一個北約代號。當殲-5到殲-20相繼出現在世人的眼中後,都有北約所起的代稱,其中殲-10戰機之前的代號讓很多人在初次聽見時都會低估其真正的實力,它的名字是「螢火蟲」。
  • 中國殲10的北約代號為螢火蟲,那殲20呢?兇猛霸氣
    網友們還自己給戰機們取名字,以表達對這些戰機的喜愛,我國戰鬥機在名稱上就不再受北約命名限制。實際上,同樣是最受中國軍事迷熱捧的戰機,殲-20的誕生就十分的引人注目。若從美軍的角度來看待這款戰機,我們可以發現殲20是中國第一架讓美軍產生危機感的戰鬥機,對於中國來說它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武器,可以起到控制地區戰略平衡的作用,它的實力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有目共睹的。
  • 殲-6叫「六爺」,殲-10叫「棍子」,殲-20叫「黑絲帶」,中國戰鬥機...
    巧的是,北約給強-5的綽號頗具中國特色,叫「番攤」,這是一種早年在潮汕籍海外華人中流行的賭博遊戲,再往後,殲-8被稱為「長鬚鯨」,殲-10被叫做「火鳥」,據說,殲-20被稱為「火牙」。還有一些緊扣用途,如殲-15叫「飛鯊」,當中的「鯊」就體現了這是海軍的一種艦載戰鬥機。而我國殲-10、殲-20、FC-1戰鬥機的研製廠商——成飛集團,則給飛機都起了「龍」的綽號。殲-10叫「猛龍」,殲-20叫「威龍」、FC-1則叫「梟龍」。
  • 名字一個比一個好聽,殲20更是霸氣外漏
    給中俄武器擬外號是北約自冷戰以來就養成了的習慣。例如我們早期的殲8戰機名為"長鬚鯨",殲10名為"螢火蟲"。而一些俄制武器如蘇57,則是"重刑犯",名稱當中透著一股滿滿的不屑與抹黑。但是,相較於俄制武器,中國海軍新銳的055飛彈驅逐艦和075兩棲攻擊艦的外號則是一個比一個響亮,一個比一個好聽。
  • 055大驅北約代號曝光,這次一反常態,竟然還有些好聽
    相信很多朋友應該都知道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非常喜歡給其他國家的一些武器裝備 起一些聽起來非常不友好,充滿了歧視的綽號 尤其是冷戰時期北約更是經常通過這種方法啊,來貶低蘇聯的一些武器裝備 這個習慣至今仍然保留著,就例如現如今俄羅斯所裝備的蘇武器
  • 中國空軍「三劍客」殲20、殲16、殲10C,如何配合打滿全場
    中國空軍「三劍客」那麼,中國空軍這長空「三劍客」在空中戰役體系中處於何種地位、中國空軍又賦予了它們何種戰術任務呢?當然,咱們之前也提過,這並不意味著殲-20不具備作為一種縱深遮斷機型使用的潛力,但以殲-20的基本性能以及中國空軍目前的空中戰役體系來考量,殲-20在這「三劍客」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一種強大的制空戰鬥機。
  • 從殲-9到殲-20的50年,以及the next……10年?
    ,殲-9漫長而慘痛的教訓,使得大家對「中國心」的低預期,已經成為了一塊難除的「心病」。畢竟就連技術難度相比渦扇-6還有所「回滾」、基於現成蘇制發動機研仿改進的渦噴-13,都能讓殲-7Ⅲ的交付往後耽擱了一年;你要說讓渦扇-10能趕上殲-10的試飛定型節點,那真是拍碎胸脯也不敢信。
  • 殲20飛行員的搖籃:教練10高級教練機開始服役,霸氣威武
    我國空軍目前最先進的殲-20隱身戰鬥機已經批量進入部隊服役,由於這種隱身戰機非常先進,所以飛行學員不能再使用以往老式的初教-6教練機,因為殲-20採用了HOTAS也就是手不離杆設計
  • 殲-20,殲-16與殲-10C合練,看軍事專家是如何評論的
    殲-20,殲-16與殲-10C合練最近,解放軍空軍通過央視軍事展示了最新的訓練視頻,向祖國和人民拜年。這支裝備殲-20的部隊,正是中國空軍聞名遐邇的首支光榮部隊,王海大隊。多架殲-20亮相視頻中,展示了空軍進行實戰訓練的多個視角。大群殲-20的合練,表明了空軍的綜合作戰能力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該報導視頻還首次展示了被稱之為「空中三劍客」的殲-20,殲-16和殲-10C同場起飛進行實戰訓練的片段。根據報導,兩架殲-20,兩架殲-16和一架殲-10C組成了戰鬥編隊。
  • 北約給中國武器的惡意綽號:屠夫、番攤,長鬚鯨、比目魚
    為何一種武器要有如此之多的數字代號呢。原來,蘇聯武器彈藥同時有設計局代號,武器系統代號,武器型號,工程代號,工廠代號,對外型號等等,很少有人能完整掌握。尤其是飛彈和炮兵武器。還有個情況是中國和蘇聯的武器裝備是以軍兵種來分類的,由於軍兵種劃分與北約國家不同,所以有些武器系統的名稱令北約國家很費解。
  • 亞洲最強戰鬥機編隊:殲-20和殲-16玩大象漫步,霸氣沖天!
    在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證實殲-20飛機已經列裝部隊時,中國空軍官方「空軍發布」推出了主題為「這5年,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面」的新戰機組圖,其中包括4架殲-20戰機編隊飛行在白雲之上的照片
  • 殲-10戰機完成使命,不必勉為其難,接力棒交給殲-20
    要知道,當時殲-7戰機的最新改進型殲-7EG,作戰半徑才勉強達到800公裡,載彈量才區區1.5噸;號稱重型戰機的蘇-30,採用了兩臺與殲-10同型的AL-31F發動機,載重量也不夠才8噸。滿載的殲-10C戰機作為一款制空中型戰機,殲-10有先天不足,但並不是殲-10的錯,也不是當年設計師的短視。
  • 把殲-20技術給殲-16,殲-16就能打過F-35戰鬥機嗎?
    尤其是對於中國軍迷來說,因為中國目前現役的隱身機只有殲-20,並且殲-20目前的產量較小,在中國周邊200多架F-35戰鬥機的包圍下,總讓人覺得殲-20有些不夠用。中國周邊的F-35也越來越多了當然,現在中國軍迷不會再提用殲-8戰鬥機打不打得過隱身戰鬥機的話題,而是將目光集中在中國空軍的另一款主力戰鬥機——殲-16重型戰鬥機上。
  • 殲-20對中國空軍的三重意義
    從空軍新聞發言人2月9日證實殲-20列裝航空兵作戰部隊,到5月9日發布殲-20海上訓練消息,在短短3個月裡,殲-20就實現了由陸地上空訓練到海洋上空訓練的巨大跨越。這意味著,空軍作戰部隊列裝殲-20之後已經全面開展實戰化訓練,殲-20基礎戰術戰法已經形成,開始與殲-10、殲-11、殲-16和蘇-30等戰鬥機一起組織編隊協同實戰化訓練,而出海訓練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
  • 中國空軍重購殲11B,為何不要性能更好的殲11D
    這個新聞表明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仍舊在採購殲-11B戰鬥機,而不是最新殲-11D,這個舉動是否代表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不再採購殲-11D尚不得而知,不過現在中國空軍列裝殲-20,引進蘇-35SK,增購殲-11B,留給殲-11D空間正在縮小倒是不爭的事實。
  • 殲-20是全能型戰鬥機,美國人:中航一本小冊子洩了殲20重要性能
    殲-20的戰鬥機究竟如何?有各種分析報導,此前為美軍服務的權威機構認為殲-20功能更加側重於遠程截擊機的角色,這源於殲-20隱身特性和超過F-22一半以上的作戰半徑。另外,殲-20一直沒有展現過其攜帶了航炮,分析認為這款先進的隱身戰鬥機沒有設計機炮,這似乎是想證明這款戰鬥機並有準備與他的對手進行近距離的「狗鬥」。
  • 各國飛彈防禦系統簡稱,美國NMD,俄羅斯RNMD,中國更霸氣
    給武器裝備取名字,一定要霸氣響亮,最起碼在氣勢上不能輸。如果起的名字過於軟弱,那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不好。以前北約給我國武器裝備取名就充滿惡意,例如強-5叫「番攤」(一種賭博遊戲),殲-6叫「農夫」,殲-7叫「魚窩」,殲轟-7叫「比目魚」,殲-8叫「長鬚鯨」等不一而足。
  • 殲20首飛時間原來是這個意思!
    順著目光所指,在機場跑道上方,飛機猶如一個凱旋歸來、威武霸氣的戰士,由遠及近,一個蜻蜓點水,後輪在跑道上擦出兩個白色的煙圈,前輪同時穩穩地壓在跑道線上,安全著陸。剎那間,掌聲雷動。剛剛精神還處於緊繃狀態的人們,頓時沸騰了。大家深情地握手、擁抱、祝賀,眼含熱淚地高呼著。這一天,中國航空工業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中國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四代機殲20首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