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參考:一、當最高選項比例不超過50%,同時又沒有特別低的選項時,最高選項的準確率很高;二、當某一選項比例低於20%,同時又有一選項高於50%時,則最低選項往往成為正選。或者說,當選項比較平均時,最高選項往往是正確的;當出現一邊倒時,最高選項往往是錯誤的。請大家儘量在閱讀本文前投票,以免受本人觀點影響而改變了自己的第一感覺,這樣投票結果就更具參考性了。昨日投票數達到7000多,感謝大家積極參與,檢驗自己的同時也為他人提供了參照。
友情提醒:沒有人能夠一直準確地預測大盤走勢,任何人的觀點都只是一個參考,操作的事,還得自己拿主意。
周二縮量小幅震蕩。滬指小幅低開後就嘗試反彈,但每次反彈的力度都不大,打下來再嘗試反彈,再被打下來……全天股指圍繞周一收盤指數反覆拉鋸,上下波幅不足1%,最終基本以平手報收;創業板指波幅稍大,卻也是縮量震蕩、多空暫時平衡的格局。
看上去,兩市下跌動力明顯減弱,跌勢趨緩,滬指2815點缺口並未被補盡,顯示了下檔的支撐還比較強。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股指缺乏彈性、量能快速萎縮,又顯示出做多動力嚴重不足,滬指最基本的反彈目標2850點也未達到。因此,也絕不能說,大盤就此完全了,不會再跌了。
再換個說法,一隻籃球從二樓的高度掉下來,若觸地反彈,至少也該有半層樓高吧?如果連50公分都彈不到,那一定是沒什麼氣了。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股市若是連「氣」都沒了,大跌之後連搶反彈的意願都沒有,那後市還能樂得起來嗎?
之所以沒有繼續大跌,一方面是連續下跌後空方力量暫時減弱,另一方面也與目前的點位已經較低有關。漲跌總是有節奏的,跌多了會漲,漲多了會跌,從大了說如此,從短期看也是一樣。但是,周二這個樣子,還是讓人感覺擔憂多於希望——多方被人連煽兩個耳光,一點想還手的意思都沒有,到底是臥薪嘗膽,還是弱不禁風?
好吧,就讓我們再退一步,也許這真是多方的一種策略呢。那就在周三證明給我們看,這一次,就不是反彈到2850或2865那麼簡單了,至少要收出一根接近周一陰線長度的陽線來(也即漲到2890點以上),那才會令人刮目相看,也才能讓人重新對多方產生一點信心。但這種可能性有多大呢?
有必要再強調一下,從中長線趨勢看,自去年5178點以來的熊市,也許主跌段或快跌段已經過去了,但時間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在「權威人士」重新為股市定調之後,政策牛在短期內重新啟動的希望也基本破滅了。而如果熊市的時間持續得足夠長,其累計的跌幅也一定會比較可觀,特別是一些題材類、績差類個股,再跌50%又有什麼不可能。
有一則算術題,說小明在高位以40元買入一股,當它被套50%後,老王去抄底。請問,當小明被套90%時,老王被套多少?答案是80%!也就是說,如果現在只是處於熊市的半山腰(股指未必,但對一些之前炒高的個股來說,跌掉一半絕對算是),現在買入與在牛市高點買入,最終的結果都一樣的悲慘。
短線看,由於市場反彈力度較弱,而量能又快速萎縮,那麼再出現強反彈的可能性正在減少。相反,在預期向淡、人氣疲弱的環境下,再探2800點支撐甚至破位很難倖免。區別只在於,破的方式和過程,是急跌快破,還是磨一磨再破;是破了就一去不回頭,還是破了以後再折騰一陣子。這對於中線投資者來說,也沒什麼本質的區別,短線則需要酌情而定,注意控制倉位和風險,不宜戀戰。
(提示:周三短線熱點可能有哪些,短線操作要注意些什麼?請參看今日二條"熱股快遞「。)
HI,你已看了 · 秒,覺得有道理就花1秒鐘鼓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