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術(一)---開篇

2021-02-13 青少數賽

寫在前面的話:

想寫一個介紹中國古代數學史的系列好久了,因為對於學生學數學來說,如果能知道所學的這個定義或者這個公式甚至這個方法的來歷,對於理解所學的內容有很大的幫助。籌劃了很久,決定先從《九章算術》開始。《九章算術》是《算書十經》中最重要的一本,裡面涉及的很多問題都是小學生現在課本內或者奧數課上正在學習的。

《九章算術》的成書在數學史界還有些爭論。本文不做太深的數學史的探討,所以直接採用當今大家都比較認可的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的敘述,《九章算術》是西漢初年張倉,耿壽昌在先秦遺蹟的基礎上刪補而成。劉徽在《九章算術》的基礎上加了註解,註解主要完善了體系,證明以及方法的推理,所以本文的大部分材料來自於是劉徽的《九章算術注》。

本人非專業數學史研究人員,儘可能的查閱了手頭能找到的資料,難免還是有所疏漏,希望大家看到隨時指出。歡迎討論。

在討論九章算術前,有必要先普及下古代的數學是怎麼發展起來的,跟古埃及一樣,中國古代數學的發展最大的推動力是政府的稅收。稅收需要丈量土地,而土地又有各種不同的形狀,所以就逐步有了周長和面積。稅收需要分攤給每個地方,所以逐步有了比例和分數。不過跟西方的發展有所不同的是,古代的中國數學更注重應用,而不注重思辨。所以美國數學家克萊因在《古今數學思想》中認為「對數學思想的主流沒有重大影響」。包括國內有些數學家也認為嚴格來說中國古代的數學不能稱之為數學,應該稱之為算術。關於這些爭論本文不做展開討論。引用數學家吳文俊老先生在《數學的公理化與機械化思想》中的一句話,「在歷史長河中,數學機械化算法體系與數學公理化演繹體系曾多次反覆,互為消長,交替成為數學發展中的主力」,各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本人對兩漢歷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歷史背景下給大家介紹下張蒼,大家能夠對九章算術的體系理解起來更加容易。

張蒼(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52年),師從戰國時期思想家荀子,荀子的知行觀主張「學至於行之而止」註:學到並且能運用到生活中去就達到最高境界了,所以《九章算術》中的例題都是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張蒼在西漢擔任計相(主管財政),漢文帝時期出任丞相,所以《九章算術》的編排體系以及裡面的題目內容大多跟國計民生相關。

 

先聊聊書名:

為啥叫九章,而不是八章或十章

《周禮》有云: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註:禮:禮節(即今德育)
  樂:音樂
  射:射箭技術
  御:駕馭馬車的技術
  書:書法(書寫,識字,文字)
  數:算法(計數)

君子六藝定義了一個教育體系,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學大綱中規定了數學需要學習的部分共九個知識板塊,稱為九數。

九章算術的九章等同於周禮中的九數,九章分別敘述了九個知識板塊,分別為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

 

為什麼叫算術,不叫數學

算術二字,在書中重點體現在「術」上。術,指方法,用現代文來說,算術的意思就是計算不同問題的方法。書中的編排大多是一術多題或者一題多術,也就是給出一種方法,相應的給出一道或幾道例題,或者給出一類應用題集,然後討論這類題集的解法。不管是一術多題還是一題多術,在張蒼刪補版的《九章算術》中,並沒有對題目的方法進行原理分析或者嚴格性證明,全書重點強調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九章算術》編排的指導思想來自於荀子的思想。

荀子的主張偏現代哲學體系中的唯物主義,哲學觀上主張「制天命而用之」。具體到《九章算術》書中,展開的基礎是「術」以及「術」的應用,而書中用到的術,解決問題中出現的定義,公式都沒有嚴格的證明和推理。這點跟我們看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有所不同,《幾何原本》在開篇就給出了整個歐氏幾何體系存在的基礎假定以及公理體系。孰優孰劣我們這裡不做討論。

從中小學教學的角度來看,小學階段的教學和學習應該以應用為主,因為學生還沒有建立起邏輯體系,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不足支撐邏輯體系的建立。中學生階段可以開始強調定義的邊界,強調「術」的使用範圍,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邏輯體系。

九章都研究那些內容:

九章具體指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

方田:求田地的面積,又因為面積的計算過程帶出來關於分數的約分,通分,以及計算法則。

粟米:交易中的比例,在規定一個基準交換比例的情況下,計算實際需要的錢或者物。

衰分:按比分配的算法,根據所給的各部分之間的比例來分配整體;

少廣:已知面積和體積求長度以及這個計算過程中碰到的開方運算;

商功:工程量,工作時間的計算,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學的工程問題;

均輸:按照不同地方的實際情況來考慮賦稅的分擔,其中涉及了行程問題;

盈不足:盈虧問題,本章詳細的討論了基本盈虧問題以及複雜的盈虧問題;

方程:列方程和方程組解應用題,以及解方程和方程組的辦法;

勾股: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應用,包括丈量土地,計算山高等。

能看到每章的研究都是跟當時的國計民生息息相關。農耕社會立足的根本就是土地。所以土地的丈量是最重要的部分,另外還需要根據土地來確定稅收,稅收收的東西需要運輸到中央。另外政府還需要徵徭役,稅收等等等等,能發現,這些都跟我們數學是息息相關的。從數學類型上看,政府要知道這塊地有多大好確定收多少稅,所以已知土地求面積;要給人民分土地,所以要已知面積求邊長;土地形狀有所不同,丈量方式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勾股定理;不同的稅收物品需要換算,所以需要比例;徭役的工程需要分配,所以需要按比分配以及分數應用題;……

編排邏輯:

按照九章算術編排的順序,每一卷內部的內容會按照貼近當今教學規律的順序重新組織,比如說第一卷方田,方田裡涉及的數學知識點比較大的有各種平面圖形的面積求法,有分數運算的法則,比較小的有最大公因數的求法,關於π的計算等等。在牛老師的敘述裡會重新進行組織。

劉徽在《九章算術注》中對原著中的很多方法做了一些推理和證明,接下來我們會一併呈現給大家。

 

下篇預告:方田(一)-古代如何求面積;

關注數學學習方法請點擊:

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學數學----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之前的動畫系列請點擊:

相遇和追及

幾個小動畫學懂火車過橋

火車過橋提高練習

流水行船(基礎篇)

流水行船(提高篇一)

流水行船提高篇(二)

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讓專業的奧數老師陪孩子學奧數

相關焦點

  • 高考數學與《九章算術》(一)
    《九章算術》是世界上最早系統敘述了分數運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項令人驚奇的創造;「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算法則。在代數方面,《九章算術》在世界數學史上最早提出負數概念及正負數加減法法則;中學講授的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和《九章算術》介紹的方法大體相同。注重實際應用是《九章算術》的一個顯著特點。
  • 《九章算術》
    例 今有粟一鬥,欲為糲米。問得幾何。答曰:為糲米六升。術曰:以粟求糲米,三之,五而一。各種比例運算1.正比例:《九章算術》粟米第4問「今有粟七鬥九升,欲為御米。問得幾何。答曰:為御米三鬥三升五十分升之九。術曰:以粟求御米,二十一之,五十而一。」
  • 數學家劉徽與《九章算術注》
    《九章算術》含有眾多概念,其中有三個概念均早於印度和歐洲其它國家。一、它最早提出了方程概念,並對如何解答聯立一次方程進行了總結和說明。二、最早提出分數概念,並系統地論述了分數的約分、通分和分數運算的問題。三、在說明分數和方程組的問題時,引入了負數的概念,並提出了正、負數的加減運算法則。但《九章算術》存在的缺憾是,雖然內容涵蓋大量的數學概念卻沒有明確的定義,給出大量的算法和公式卻都沒有理論的證明。
  • 《九章算術》其內容有哪些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漢唐之間出現的十部古算書)中最重要的一種。魏晉時劉徽為《九章算術》作注時說:「周公制禮而有九數,九數之流則《九章》是矣」,又說 「漢北平侯張蒼、大司農中丞耿壽昌皆以善算命世。
  • 《九章算術》中的名題解析
    張蒼非常博學,他在曆法、算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他提出和制訂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關於度、量、衡方面的理論,把算學研究成果直接用於國計民生;2、在曆法方面,張蒼提倡採用《顓頊(zhuān xū)歷》;3、增訂、刪補《九章算術》。
  • 中小學數學引入《九章算術》
    近日教育部提出,在修訂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標準時,建議將《九章算術》列為教材內容。記者今天從上海教育部門獲悉,本市「二期課改」教材已率先引入了這部中國古代數學專著的相關內容,但數學的實用性教學仍處在探索階段。數學巨著源於實踐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數學巨著,編撰於東漢初年的《九章算術》,系統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 科學發現|《九章算術》:東方自然科學的原點
    中國2002年發行的紀念數學家劉徽的郵票(網絡圖)這部古代數學名著就是《九章算術》。《九章算術》一共收集了246個數學應用問題。據載,秦朝末年,民間出現了《九章算術》的原本,與眾不同之一是系統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二是採用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從簡單到複雜的編排體例。西漢北平侯張蒼、大司農中丞耿壽昌都對《九章算術》進行修訂;一百多年後的東漢初年,學者陳凱靖把書中的問題整理成方田、慄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九大類(即九章),自此《九章算術》基本定型。
  • 中國古代數學的核心著作——簡論《九章算術》
    一、《九章算術》的出現在春秋戰國數學發展的基礎上,秦漢時期出現了我國古代最早的一批數學專著,見於《漢書·藝文志》著錄的《杜忠算術》和《許商算術》兩部數學書,早已失傳。現在傳本的《九章算術》九卷在《漢書·藝文志》中則沒有著錄。
  • 中國古代數學的核心著作——簡論《九章算術》
    經過春秋戰國到西漢中期數百年間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九章算術》比較系統地總結和概括了這段時期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積累的數學成果。這一時期的社會變革和生產發展,給數學提出了不少急待解決的測量和計算的問題。
  • 中國古算書簡介 | 02 《九章算術》
    二、《九章算術》《九章算術》成書於何時已不可考。三國時魏劉徽為《九章算術》作注。序言中有以下一段:「按周公制禮,而有九數,九數之流,則九章是矣。往者暴秦焚書,經術散壞,自時厥後,漢北平侯張蒼(公元前250年—前152年,河南陽武縣人。
  • 《九章算術》這本書到底是怎麼樣的一本呢?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該書成書於東漢初年(1世紀),是幾代人共同勞動的結晶,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全書分為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共計246個問題。
  • 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名題解析
    《九章算術》是我國最古老的數學著作之一,全書共分九章,有246個題目。《九章算術》在中國古代數學史上擁有崇高的地位,歷來被尊為算經之首,與希臘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交相輝映,同為世界數學發展之源。九章算術其中有一道著名的「河上蕩杯」題(註:蕩杯即洗碗)。原文:今有婦人河上蕩杯,津吏問曰:杯何以多?
  • 2021寧夏事業單位綜應備考: 關於九章算術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綜應備考: 關於九章算術,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九章算術》成於公元1世紀左右,是我國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一本數學著作。後世不少人如劉徽、祖衝之等均為《九章算術》作過注。特別是劉徽,加進了不少自己的見解,闡述了重要的數學理論。   分數運算法則和小數。中國完整的分數運算法則出現在《九章算術》中,印度在公元7世紀才出現同樣的法則,我國早於印度500多年。
  • 中國古代科技秀——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
    《漢書·藝文志》中著錄有兩部:《許商算術》(26卷)和《杜忠算術》(16卷)。只是很可惜,這兩部書已經失傳了。《九章算術》可算得上是現傳本古算書中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數學著作。《九章算術》非一人一時之作,而是經過很多人的修改和補充,逐漸完善起來的。它是人們對春秋戰國到西漢中期數百年間社會實踐中積累的數學成果的概括和總結,是廣大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 九章算術中的數學題,現代的你會做嗎?
    今天看到《九章算術》這本古代的數學書,發現裡面講的數學題有很多是學生們現在也正在學的,挺有意思,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九章算術》簡介:《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
  • 九章算術的形成和發展
    《數學藝術九章》是一本由公元前10-2世紀幾代學者撰寫的中國數學書,其最新階段是公元前2世紀。這本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數學教科書之一,第一本是《算術書》(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86年)和《周備算經》(自漢代直到公元2世紀末編纂)。
  • 數學史精編 第二章《幾何原本》和《九章算術》
    第十一卷包含了39個命題,一開始就給出了立體幾何的28個定義,然後討論空間直線與平面的各種關係。第十二卷共有18個命題,主要研究面積和體積的定理,這一卷的主要思想是窮竭法。第十三卷共有18個命題,著重研究五種正多面體。
  • 想挑戰嗎,《九章算術》你懂多少,東方自然科學的原點
    在漢到唐這一千多年間,出現了很多的算術書,取其中最有名的十本,合稱為《算經十書》:《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張丘建算經》、《夏侯陽算經》、《五經算術》、《緝古算經》、《綴術》、《五曹算經》、《孫子算經》,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九章算術》。
  • 《九章算術》-白話文計算解析 粟米章
    人們發現,《九章算術》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算法則。它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它的出現標誌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張蒼、耿壽昌所撰寫的一部數學專著,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劉徽為《九章》所作的注本。
  • 幾何原本VS九章算術,中西數學的差別在哪裡?
    因此,我們古人其實並不說什麼「數學」,而是說「算術」。算術算術,直觀的看,這就是和計算相關的一些技巧和經驗。對中國古代影響最大的數學書是什麼?答案是《九章算術》,它在中國被當了一千多年的數學教科書。如果翻一翻這本書就會發現它跟我們現在的數學書風格上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