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懷孕後,孕媽媽就成了家庭的重點關心對象,而孕媽媽的飲食更是一大家子的頭等大事,畢竟1人吃,2人補,不僅要保證自己的營養,又要顧及肚子裡的寶寶能不能吸收。
孕早、中、晚期的孕媽媽需要補充的營養均不一樣,而現在冬季氣溫低,這對孕媽媽和胎兒的健康成長很不利。
如何增加營養、提高機體免疫力,使值得孕媽媽們注意的,那麼不同孕期的孕媽媽冬天該怎麼進補呢?飲食上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有哪些合理孕婦食譜呢?
以下是小編整理出的常見孕婦冬季進補食物供大家參考:
01孕早期:葉酸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在冬季和孕早期特別要注意葉酸的攝入,這樣對防止胎兒神經管的缺陷十分有效,可以降低50%~70%的缺陷風險。
補充葉酸最好的方法就是食用綠色蔬菜和酸性水果。孕媽媽冬季一定要食用新鮮的黃綠色蔬菜及水果,如菠菜、油菜、胡蘿蔔、柑橘等,每天的總量應達到500克以上,以保證葉酸的充分攝入。
此外,以下食物富含葉酸,冬季可多吃:
蔬菜:菠菜、胡蘿蔔、油菜、花椰菜、西紅柿、萵苣、扁豆等。 水果:櫻桃、獼猴桃、草莓、葡萄、石榴、橘子、梨等。 肉類:動物肝臟、雞肉、羊肉、牛肉等。 堅果類:核桃、松子、腰果、榛子等。
02孕中期:鐵和鈣
孕中期,大約有1/3的孕媽媽無法獲得充足的鐵而患有缺鐵性貧血。孕期飲食補鐵必須多管齊下,採取綜合措施。
首先進補食物要選擇豬肝、豬血、瘦肉、牛肉、羊肉、魚類、禽類等動物性食物,每天輪流或交替食用100~200克。這些食物不但富含鐵且吸收率較高,是防治缺鐵性貧血的關鍵所在。
從孕中期開始,胎兒骨骼牙齒發育加速,孕媽媽要開始適量的補鈣。吃鈣片的同時再結合飲食補充到的鈣就能滿足身體所需。
孕婦的補鈣食物有:牛、羊奶、黃豆、豆腐、豆腐乾、豆腐皮、魚蝦、羊肉、豬腦、雞肉、雞蛋、鴨蛋、芹菜、油菜、胡蘿蔔、蘿蔔纓、芝麻、香菜、雪裡蕻、黑木耳、蘑菇等。
另外除了攝入鈣質外,補充維生素D幫助吸收鈣質也很重要。這就要媽媽們每天要在陽光充足的室外活動活動才行。
有很多孕媽媽以為骨頭含有大量鈣質,骨頭湯就是補鈣的好食物,其實不然。高溫已經將骨頭的大量鈣質流失了,而且還含有大量脂肪,因此喝骨頭湯並不是很好的補鈣方法哦!
03孕晚期:DHA
一般來說,DHA在孕中晚期(孕20周後)至胎兒出生後6個月內補充效果最佳。因為在這個階段是胎兒大腦中樞的神經元分裂和成熟最快的時期,也是對DHA需要量最大的時期。
通過天然食物來補充DHA是一種科學又安全的補充方式,如果孕婦在每日的膳食中添加富含DHA的食物就可以很好地滿足每日DHA的需求。 下面小編列舉一些富含DHA的食物
魚類:沙丁魚、鮭魚、金槍魚、秋刀魚、帶魚、鱔魚、花鯽魚等含有比較豐富的DHA。藻類:髮菜、紫菜、海帶、海白菜及裙帶菜等藻類食物都含有豐富DHA乾果類:如核桃、杏仁、花生、芝麻等。其中所含的α-亞麻酸可在人體內轉化成DHA。
小編推薦各位孕媽媽用天然食物來補充DHA,因為更科學也更安全。其實孕婦DHA推薦攝入量是200毫克/天,每周吃魚200—300克就可以達到要求。如果吃魚不夠可以添加其他富含DHA的食物。
冬季消耗熱量大,各位孕媽媽們適當補充一些營養,在提高免疫力同時可以滿足寶寶和自己的需要。不過,還是有四點要注意:①切忌亂用食材,要適量;②藥補不如食補,溫性為主;③營養均衡最重要;④火鍋要適量,食材要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