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父母總是反對孩子玩,其中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孩子玩性太大,會影響學習,比如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但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愛玩的孩子其實在專注力上的能力會高於其他孩子。當孩子在玩玩具或遊戲時,他往往是全身心投入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而忘掉身外的一切。
很多父母喜歡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著急著送孩子去讀早教,去報各種補習班,生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但人生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你見過在起跑線就開始衝刺的馬拉松運動員嗎?
樂觀佰愛建議孩子在0~6歲之間,不要去讀任何的早教課,而是鼓勵孩子盡情地玩耍。當然家長可以買一些書籍,比如成語故事、數字書、繪本等放在家裡,當孩子想看的時候就可以自主地去看,千萬不要主動去教孩子學習,不要刻意地去教孩子識字、逼迫孩子去聽家長講故事,因為主動教孩子學習,等於被動地讓孩子接受知識,這會破壞孩子的求知慾。
而是應該當孩子對這些書產生興趣時,他來問你這個字念什麼,可不可以給我講講這個故事時,你再主動地去告訴他,這樣能夠漸漸培養孩子對知識的興趣,培養他的好奇心。
我們會發現,在孩子小的時候,他會對周圍所有事物都產生好奇心,不單單只是書本,他還會對家裡的鞋子、門、杯子、牆洞等等產生好奇,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任由他去玩,而不是說牆壁很髒不能摸、杯子容易打碎,不要碰,這樣反而會破壞孩子的好奇心,讓他逐漸對周圍的新事物失去探索的能力。
其實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發明,都來自於玩,來自於人們的好奇心。比如放大鏡,為什麼會出現放大鏡,就是有人在玩玻璃時,發現玻璃磨著磨著,當兩邊變薄,中間變厚時,透過玻璃看到的事物大小發生了變化,於是帶著好奇心進一步地探索,就發明了放大鏡。而後來的顯微鏡也是在放大鏡的基礎上進一步被發明。而這一切都始於人們無窮的好奇心理。
而盡情地讓孩子去玩,不對孩子的思維進行過早的幹預和設限,才能培養孩子無窮的好奇心。
你是否細心觀察過,當孩子玩玩具時,他通常是很安靜的,神情極為專注。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去打擾孩子玩耍,因為這個時候,在孩子的大腦中會形成自己的邏輯,而這種邏輯是很難在後天刻意培養而成的。比如當你看到孩子在玩某個玩具時,你以為他只是在玩玩具,但其實在孩子的世界裡,玩具已經被他想像成了各種天馬行空的東西。
很多家長喜歡打擾孩子玩耍,比如到飯點了,孩子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玩遊戲,或者孩子玩了家長認為不該玩的東西,家長就會進行打斷或阻攔,你以為你只是阻止了他玩玩具,但其實你破壞的是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不是因為他天生笨,而是因為他在面對學習或做一些事情時,無法集中注意力。而原因就在於,在孩子小的時候,當他剛剛開始對某個玩具產生興趣和思考時,父母就打斷了他。
很多家長對孩子玩什麼玩具也會做很多限制,比如孩子對某個比較貴的玩具產生興趣時,父母覺得這個玩具不適合3歲的孩子玩,或者心痛這麼貴的玩具被孩子玩壞了,就會想著把玩具藏起來,等孩子再大一些給他玩,結果當孩子大的時候,你再把當初那個藏起來的玩具拿給他時,他已經沒有任何興趣了。
所以當孩子想玩的時候就讓他去玩,不要給孩子做太多限制,孩子對某個事物的好奇心永遠只會在那一瞬間,而不會一直都在。
另外,我們再看看玩與聰明之間的關係。愛玩的孩子更聰明,這個用在很多孩子身上都適合。中國父母評價自己的孩子,一般都不喜歡用貪玩、愛玩、好玩的詞語,因為一說自己的孩子好玩,好像只會玩不會學。其實,家有愛玩的孩子,父母應該驕傲和自豪。當然,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愛玩的。只不過有些孩子的玩性被父母給扼殺掉了。
為什麼說家有愛玩的孩子父母應該為之驕傲呢?因為一般來說,愛玩的孩子比那些不愛玩的孩子頭腦更聰明。我們都知道,那些愛玩好玩貪玩的孩子總是精力旺盛的。這樣的孩子,喜歡在家裡不停地擺弄各種物品、玩多貓貓、玩「打仗」遊戲等等。孩子貪玩看上去不務正業,真的是聰明的嗎?科學研究的結論,答案是肯定的。
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激動、愉快的情緒,都能夠激發和調動大腦神經的高度活動,有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愛玩,不僅有助於孩子智力發展,也有助於許多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不同的遊戲或玩法對孩子各方面的技能也有很大的幫助。
比如,孩子喜歡擺弄各種的物品、玩具,可以從許多相近似的物品中提高概括能力;在「躲貓貓」的過程中,孩子會認真觀察,通過排除假象尋找目標,從而養成細緻的思維習慣;在玩「打仗」遊戲時,孩子能把一根竹竿當成駿馬或機關槍,還要把眼前的東西想像成戰場和敵人,可以出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在玩耍的過程中,既滿足了孩子們的欲望,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時,孩子又能慢慢地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合作等社交能力,即提高孩子的情商。
而且,愛玩的孩子一般都是樂觀開朗、有幽默感、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勇敢大膽的,這樣的孩子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傾向。
親愛的家長,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0~6歲,就讓孩子盡情去玩吧。不要過多限制孩子的玩耍,更不要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力。你想要一個更聰明的孩子,就讓孩子盡情地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