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流水
「我覺得不是我不放手,是我兒子依然依賴我,但是他怕負責,所以有事就叫我,出事後怨我,讓我背鍋。」
是呀,既倡導家長不能控制孩子,又要求家長放手,這很矛盾。
從用臍帶靠媽媽吃喝,到使用父母這根「拐杖」,再到用健全的身體和人格走向獨立,實現自我。這便是生命發展的歷程。每個人都要走向獨立,都想走向獨立。
抑鬱的孩子,有雙重需求。既想在能力範圍內追求獨立,擺脫父母的掌控;又需要在自己不能承擔的地方,讓父母為自己負責,為自己撐起一片天。
家長會迷惑,不知道該怎麼做,好像怎麼做都是錯的。
首先,要理解孩子在新舊交替之際出現的矛盾和反覆。孩子可能在某方面表現得特別好,如主動要求去爺爺奶奶家吃飯,主動約朋友聚會。與此同時,又不寫作業、無所事事時就躺在床上,還動不動發脾氣。
這種「不一致性」,非常正常,也是令人喜悅的好現象:說明孩子能整合家庭關係、朋友關係,在這方面已經問題不大,但暫時還沒有整合好學習和日程安排。
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時間,讓他嘗試、探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時制宜。
「我覺得不是我不放手,是我兒子依然依賴我,但是他怕負責,所以有事就叫我,出事後怨我,讓我背鍋。」——誠如這位家長所說,孩子當下就是依賴母親,就是怕負責。孩子當下心力微弱、能量不足、內心不夠強大,他無法獨當一面,他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幫助,需要父母做他的拐杖。不然,孩子幼小的心靈在面對困難時,該是多麼恐慌、無助、害怕啊。這麼大的壓力讓孩子獨自承擔,只會讓孩子更加退縮、逃避。何必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抑鬱是一場內傷,孩子的心理年齡會暫時退化。比如,原來能輕鬆做作業,現在突然連寫作業的壓力也扛不住了。原來經常和同學出去玩,突然變得自我封閉,害怕見到熟人。心理年齡退化,是翅膀受傷的小鳥暫時無力高飛,只能仰望藍天暗自垂淚。心理年齡退化,也是夯實基礎的契機。在翅膀長好後,孩子很快又能展翅翱翔了。
在孩子心理退化的階段,我們家長不能再用普通人的標準(如按時完成作業、早睡早起、情緒穩定、和老師同學處好關係)去要求孩子了。孩子也想做到這些,但孩子無能為力。腳受傷了,就沒法跑800米了。即使孩子曾經800米能拿田徑獎牌,那也是過去的事了。
花費龐大精力、心血養大的孩子,就廢了嗎?家長從此就要做好養孩子一輩子的心理準備了嗎?孩子再也起不來了嗎?
家長完全不用擔心。生命自帶彈性。如果孩子能好好療傷,必然會再次起飛。如果孩子在修養的過程中沒有好的資源、環境、條件,可能康復的速度比較慢罷了。
就像人腿部骨折了,手術做的好,恢復後會與常人無異。
「我覺得不是我不放手,是我兒子依然依賴我,但是他怕負責,所以有事就叫我,出事後怨我,讓我背鍋。」——孩子怕負責,因為孩子此時孱弱的內心,不具備負責的能力。硬頂上去,又是受傷。初生牛犢不怕虎,便無所畏懼。失敗了退回來,有了失敗的陰影,難免自我懷疑,信心不足,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
這個時候,家長幫孩子負責,幫孩子承擔責任,就是對孩子的補位,讓孩子有了安全感。孩子知道,自己放鬆下來,還有父母為自己撐腰呢,孩子就沒有後顧之憂,能放心舔舐傷口,默默修復心靈。爭取早日復學,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
可能有的家長會擔憂,這樣會不會溺愛孩子?會不會把孩子慣壞?會不會讓孩子依賴父母,社會功能退化,永遠背靠父母再也不想獨立了?畢竟,有人遮風擋雨多好啊。
會這樣想的家長,多半是把自己想被遮風擋雨的盼望投射在了孩子身上。
因為自己想退到沒有風雨的地方,便以為孩子也是這樣的心理。
孩子十幾歲,漫長的人生還有很多沒有體驗。好多吃的沒有吃,太多好玩的地方沒有去,想遇到更多更優秀的人,想實現自我價值,想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暫時蝸居在父母身後,確實很舒服。但很快孩子就不會滿足於此,不服學生生涯草草收場,不服自己就這樣過一生。人的欲望沒有止境,人的上進心是得寸進尺。
正如孩子生病了,家長希望身體好就就行了,學習不重要。孩子身體好了,家長又希望孩子上學。孩子復學了,家長又希望成績名列前茅。孩子對自己的要求,也會節節攀升啊。這都無可厚非,規律如此。人類社會正是在這樣的推動下,才不斷前進、永不停息。
「我覺得不是我不放手,是我兒子依然依賴我,但是他怕負責,所以有事就叫我,出事後怨我,讓我背鍋。」——出事怨家長,確實是甩鍋。孩子自己背不住這個鍋,便只能把鍋扔給家長,不然還能扔給誰呢?要是家長都不願意幫孩子背鍋,孩子只好被鍋砸暈了。
孩子的心理成長,是不斷向母親投射他不能消化的情緒。向母親甩鍋,正是因為幼小的心靈還扛不起責任、錯誤、挫敗,需要有人分擔。這時候母親的容器功能很重要,母親承受並轉化孩子的情緒,把孩子不能消化的情緒轉化成自己可以容納和消化的,孩子釋放了自己的負荷和心理空間,人格就不會破碎,自我凝聚並逐步成長。
孩子會在這個過程裡慢慢去模仿,去學習母親轉化負面情緒的方式,從而學會容納負面情緒,承受不良情緒的心理空間會逐漸增強,也就是心理變強大了,自然也擁有了抗挫折能力。
作者|流水不腐
hi,我是流水。和很多人一樣,我也有抑鬱的經歷。抑鬱是一場苦難,穿越後會成為一種財富。
目前,經歷了一年半修養,逐步走向療愈。在這裡,分享個人成長和家庭成長的感悟。
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不管你是家長還是孩子,都祝福你走上了自我療愈的終極捷徑:親子關係。這條路,不易,但很值得。願每個折翼的靈魂,都能穩穩降落在親子關係上,觸底反彈。一起把握這來之不易的回爐重造的契機。
最後,碼字不易,你的支持是我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你的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