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快樂的人用自己的童年治癒了一生,而不幸福快樂的人卻用一生治癒了自己的童年,在此給大家一個忠告,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性格影響是非常的關鍵的,有些家庭的孩子患上了抑鬱症,家長應該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
一位在高中患有抑鬱症的孩子在網上寫下了他的經歷:
高中時,因為學業壓力,加上對縣城高中環境的不適應,生性內向的我,在學校裡我幾乎沒有朋友,學業壓力的步步緊逼,枯燥高壓的生活,使抑鬱症像魔鬼一樣的纏上了我。
持續的情緒低落,整宿的失眠,幾乎快要摧毀了我,沒有一個人能體會那種折磨,也沒有一個人能給予自己幫助,更令我傷心的是,在父母眼裡,我的不愛說話,愛發脾氣,整天愁眉苦臉,被他們當作了不開心,從來沒有加以關心。
其實,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孩子得了抑鬱症,家長需要經歷這3個階段?
1、重塑自己家庭的環境
對於大家來說家庭和諧是最主要的,歡樂的環境中孩子生活的會非常的輕鬆,因為孩子有自我歸因的能力,當家庭中出現爭吵孩子都會認為是自己做的不好,自己的錯誤。
當孩子或者家庭中的成員出現不願意交流,經常性獨處等行為,一定要多留意,關心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非常輕的精神負擔都會帶來難以忍受的心理壓力。
生活中一定要多去陪伴、尊重、關心,讓患者知道生病了不是你的錯,你是無辜的受害者,不管發生什麼都會去陪伴患者,家人的付出是對患者非常好的良藥。
2、陪伴孩子學習抑鬱
當孩子患上抑鬱症後,無疑對家庭是晴天霹靂,家長會想盡任何辦法去幫助孩子,讓孩子早點好起來,家長會非常的擔心孩子的學習、生活未來等等,導致家長睡不好,食之無味,上班沒有精神,坐立不安,整天就是孩子如何才能好起來,帶孩子各種看醫生。
而還有一部分家長對於抑鬱症不了解,當症狀出現的時候會認為不是病是作或者矯情,甚至會責怪孩子。
曾經有這樣一位患者說過這樣一句話:「本以為可以快樂的生活,卻不曾想陷入了抑鬱的世界,老天爺給我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讓我生無可戀」。
3、運用知識科學去陪伴孩子
進入治療的一段時間後,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會進入心理以及身體的疲憊期,有時候會出現看不到希望的想法,從而產生放棄的希望,對此我想告知大家堅持下去,把心態放平,我們現在處於黎明前的黑暗,會好起來的。
家人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陪伴好孩子,給孩子溫暖,幫助孩子走出來。
現在孩子的課程也是比較多,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多去關心、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發出求救信號不要去不接收,要和孩子好好去溝通,甚至帶孩子去看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