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醫師驚險自救:突然休克中我給自己診斷「應該是肺梗了」

2020-12-13 瀟湘名醫

作者:天亮哥(麻醉醫師,現居長沙)

從醫學院博士畢業,我成為了一名麻醉醫生。我們並不為病人診斷,但卻戰鬥在幫助病人與病魔對抗的第一線。很快我有了一個外號「天亮哥」,因為我的夜班手術通常都要做到天亮。

夜間往往是我們最繁忙時

晚上10點半,一臺急診手術剛剛結束。我把病人安全送回病房後回到了手術室。一邊和一旁的總住院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一邊寫著今晚的值班手冊。這時我的值班手機響了:「麻醉科嗎?一刻鐘以後要來一臺腸梗阻急診,請你們做好準備!」我掛斷電話嘟囔兩句:「今天啥情況啊,屁股還沒坐熱又來急診了,」總住院哈哈大笑:「你夜班不都這種運氣。」話音未落,總住院的值班手機響起:「麻醉科總住院,產科需要打無痛!」我噗嗤樂了:「我看你也沒好到哪裡去。」

雖然互相笑話運氣不好,但我所在的醫院作為本地最大的三甲綜合醫院之一,夜間急診手術通宵達旦其實是常有的事。麻醉科除了一位上級醫生,三個值班醫生負責急診手術,還有總住院醫生負責無痛分娩和輔助急診工作。

這個時候另兩臺急診手術仍在進行,我拿起藥箱去做接下來的腸梗阻手術的準備工作,總住院也準備去樓上產房給孕婦做無痛分娩。這時值班電話又響起:「麻醉科嗎?一臺剖宮產,胎盤早剝出血,急!」這一句「急」意味著我們必須用最快的時間準備好麻醉用品,產婦進了手術室就要開始麻醉,而產婦下來的時間不到5分鐘。

我立馬叫住總住院:「別走了,胎盤早剝!」他心領神會立馬衝到器械房去拿麻醉機管道、面罩等設備,而我一邊提起藥箱,一邊呼叫上級醫生支援,衝進手術間開始準備。等我們快速接好麻醉機管路,準備好麻醉藥品,不到5分鐘,產婦就被推到了手術室,我們用最快的時間給產婦建立監護——心電監護、指脈氧、血壓監測,手術室護士打好留置針建立了靜脈通路,然後馬上給藥讓產婦進入了夢鄉。產科醫生無縫連接立馬開始了手術,不多時手術室響起了「哇哇哇」的哭聲——嬰兒被順利取出,大家紛紛鬆了一口氣,緊張氣氛才戛然而止。

最緊張的情況告一段落,我也到了另外一個手術間開始腸梗阻手術的麻醉。手術剛開始不到十分鐘,我手機又響起:「麻醉科你們快來打無痛啊!產婦都痛到要跳樓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3+1個麻醉醫師全部都在手術臺上呢,剖宮產也有一個小時才會結束。我只能無奈地打電話給老薑。老薑白班已經工作了一整天了,7點半才回家。可是有「產婦痛得跳樓」的前例,我們可不敢掉以輕心。老薑接到電話倒也沒說什麼,畢竟這種事情發生頻率高到已經不稀奇了。

老薑的無痛技術特別過硬,等我過了半個小時想起來打個電話問問他到了沒有,他已經打完準備離開了。「這時候叫我來你欠我一瓶可樂啊!」我立刻掛斷了電話,當做沒有聽到,省下了3塊錢。

用分鐘計算工作速度還嫌不夠

從18歲起我就走上了醫學路。醫學生誓言還猶如在昨天,實習中無窮無盡的病曆書寫,與患者家屬的各種糾葛卻讓我無所適從。「去學麻醉吧!」師姐和我說:「不用寫病歷,也不用和家屬打交道。打一針麻醉就好了!」

這是我工作的第四個年頭,現在我每每疲乏地走出手術室回家,都時不時想起師姐和我的談話——確實不用怎麼寫病歷和打交道,因為時間都花在麻醉本身上了啊!

和其他臨床科室不同的是,麻醉科並不是以「治療」為目的的科室,而是以「保障安全」為目的。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做得再多也沒有用,一錯就滿盤皆輸,這可能就是懸在每一位麻醉醫生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急促的電話鈴聲把我從回憶中驚醒,拉回到值班的現實之中:「麻醉科嗎?宮外孕,病人已經休克了!5分鐘過來!」

我立刻提起藥箱走向手術室,呼叫值班的手術室護士:「宮外孕大出血,病人已經休克,準備好去甲腎上腺素,進來馬上拿血!」護士應聲後,立刻也投入到緊張的準備工作中。我立刻呼叫上級醫生和總住院過來,一邊準備好全身麻醉的所有物品。

5分鐘不到,病人就被推到了手術室,人還能夠對答但昏昏欲睡,臉色蒼白。而且病人給了我們一個壞消息:三個小時前她剛剛吃飯。對於全身麻醉而言,成年人一般需要禁食8個小時,否則胃裡還有食物殘渣,一旦誘導過程中出現嘔吐,病人就有可能誤吸到氣道中,產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此時卻絕不可能讓病人再等4個小時了,實際上,我們一秒鐘都不想耽誤。上級醫師果斷決定:採取快速序貫誘導麻醉,同時準備好吸引器以防嘔吐。我們三人一個人負責給病人吸氧,一個人穿刺動脈用於監測血壓,上級醫生則開始給藥。等到患者睡著,藥物起效,順利實施氣管插管後,我們才鬆了一口氣。我告訴外科醫生:「可以開始了!」外科醫生點點頭,開始手術。我抬頭望了一下鍾,病人進來剛剛過去5分鐘。

手術開始,我們也開始快速補液,輸血,由於患者失血較多,心率快血壓低,我們使用血管升壓藥來維持血壓,保障心腦肺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大概半個小時後,患者的出血已經止住了,而我們也把患者的心率和血壓調回了正常值。此時此刻,病人才真正「轉危為安」。

麻醉搶救就是這樣,用分鐘來計算我們的工作速度還稍嫌不夠,熟練的穿刺技術,果斷的治療決策都要在分秒中完成,否則病人病情可能走向不好的結局。

我毫不含糊地給自己下了診斷

忙碌的日子卻忽然被按下了減速鍵——上班騎電單車不慎把小腿給摔斷了,學名叫脛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我毫無準備地迎來了長假期:每天躺在床上看看小說,偶爾查查最新文獻,看看《米勒麻醉學》。雖然是個無薪假,就當作是給自己放了個暑假充充電。

某天晚上十點半,我正無聊地躺在床上讀著網絡小說,不時還被裡面的段子逗樂。突然沒來由地咳嗽了兩聲,緊接著左胸就傳來一陣不適,有點兒提氣不上。我坐起來,突然發現頭暈得厲害,伴耳鳴、嗜睡,呼吸困難的感覺越來越明顯。

儘管不適的感覺並不是特別難受,但麻醉醫師的職業訓練卻馬上把胸悶、氣促和自己的骨折臥床史聯繫起來。「我該不會是肺動脈栓塞了吧?」我心裡想到,立刻把家人叫來,夾上了我在新冠期間買的可攜式指脈氧儀。看到顯示器上提示氧飽和度82%,心率70次/分。趕緊又用平時給爸媽量血壓的血壓計給自己測量,血壓:50/30 mmHg。

這時距離發生氣促還不到一分鐘,我已經全身汗溼了,耳鳴,頭暈,渾身大汗,加上顯著的低血壓,毫無疑問我已經休克了,趕緊叫家人撥打了120急救電話求援。

感謝自己還年輕,代償能力好,心臟還沒有停,意識雖然有點嗜睡也還算清楚。我趕緊慢慢把自己放平,因為我知道坐位不利於休克時大腦供血,同時有意識地儘量平靜地深呼吸,加強血氧交換,期待自己氧飽和度不是下降過快。

說來也怪,那時候的我心裡一丁點緊張情緒也沒有,仿佛我是醫生去給一個陌生人急救一般給自己下達著指令,我不緊不慢做著深呼吸,平靜地等待120到來。

我的家離醫院很近,而我們醫院120也非常給力,不到5分鐘就趕到。說來也巧,值班的急救醫生有一位剛好是我在麻醉科帶教過。「亮哥你咋了?」她好奇地問道。「應該是肺梗了!」我毫不含糊地給自己下了診斷。一聽這個,大家也就明白事情緊迫。

倒黴的是小區電梯不夠大,擔架進不來。幸好家裡買了輪椅,幾個人把我扶到輪椅上坐了下去,然後在一樓門口把我換到擔架上。這時候我已經非常嗜睡,感覺非常想睡覺,但我堅持硬挺著沒睡過去。加上護士老師在搖搖晃晃的救護車上給我打針,也是把我戳了個夠嗆,當然順便也提了提神。

到了搶救室,我首次第一視角感受了我們醫院急診科的高效率:上監護、上氧、建立外周通路、動靜脈採血、中心靜脈穿刺一氣呵成。

到了醫院以後,動脈血氣氧分壓是50,屬於一型呼吸衰竭。標誌著血栓的標誌物D-二聚體最高到了一百八。心臟彩超也顯示右心顯著增大。所有的徵象都提示著嚴重的肺動脈栓塞。在生命體徵還算平穩後讓我馬上做了肺動脈血管造影,護士剛把我推回搶救室,影像科就給搶救室打來電話:大面積梗了!有了確切的消息,搶救室立刻予以阿替普酶溶栓。由於治療及時,溶栓後不到2小時,我的症狀就已經極大緩解。

第二天一早,我就轉到了呼吸內科ICU繼續治療,在呼吸內科ICU和普通病房的精心照料下,我住了11天就平安出院了。

回過頭來看看,還是有一些後怕。要不是自己憑藉著醫學知識第一時間就識別了肺動脈栓塞的發生,要不是自己年輕身體能扛,說不定當時就已經心臟驟停了。朋友說:「救人者人恆救之。」也許真是這樣吧。

徵稿啟事

南方都市報「生活筆記」欄目,打造開放寫作平臺,記錄你的百味人間。歡迎投稿至nanduzaocha@126.com,郵件標題請註明「生活筆記」,我們會認真對待每一份來稿。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超聲診斷休克的RUSH方案【文字版】|超聲診斷|休克|診斷|方案|心室...
    患者出現休克之後,臨床醫生要想方設法尋找休克病因,然後針對性治療。 超聲檢查是無創的、可重複的,在診治休克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超聲評估休克的RUSH方案。左心室功能評估主要是觀察左心室在肉眼情況下從舒張到收縮過程中的運動情況。
  • 從監護麻醉到無痛分娩 城陽區人民醫院麻醉醫師李慧的從醫12年
    城陽區人民醫院麻醉醫師李慧想對自己說聲「節日快樂!」這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也是李慧從醫的第12年。因為神秘好奇選擇成為一名麻醉醫師,自此之後無論白天黑夜她守在「不見天日」的手術室和患者同呼吸共心跳。麻醉並不是外人以為的那樣,只是打一針那麼簡單。在整個手術過程中,他們要時刻監護患者的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指標。都說,外科醫生是救命的,麻醉醫生是保命的,手術交給外科,生命安全則交給麻醉,如李慧所說:「患者心跳加快時,我們心跳在加快,患者心跳減慢時,我們心跳的更快。真的是與患者同呼吸共心跳。」
  • 麻醉與病情估計——麻醉前訪視與檢查
    如果病人答覆是:「我對琥珀膽鹼過敏」或「術後噁心嘔吐難受」。這樣,今次麻醉方案就要據此進行改變,例如改用其它肌松藥或區域阻滯麻醉,選用以異丙酚為主的麻醉方法,儘早使用抗嘔吐藥等。(8)高齡:老年人易並發慢性肺疾病,尤以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實質性疾病為多見,並由此繼發肺動脈高壓和肺心病,這是高齡老人麻醉危險的主要原因之一,麻醉前必須對這類並存症加以明確診斷,並做好細緻的術前準備工作。
  • 圍麻醉期突發羊水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原創 CHN-MZ 麻醉MedicalGroup圍麻醉期突發羊水栓塞,是指羊水物質進入母體血循環引起肺栓塞、過敏、休克、凝血障礙、出血等一系列嚴重症狀的症候群。可以說,發生羊水栓塞,不僅對產婦家庭是災難的,對麻醉醫生的打擊也是巨大的。
  • 圍麻醉期休克患者突發術野廣泛滲血的典型案例分享
    如果發生圍麻醉期休克患者術野廣泛滲血,無論是外科醫生或者是麻醉醫生,都會非常緊張。這意味著,如果不及時終止這種情況,患者的愈後乃至生命都很難保證。廣泛性持續滲血可引起大血腫、模糊手術視野、增加手術困難或危險性、進一步導致大量血容量丟失、誘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 範玲教授:產後出血休克的早期識別及處理
    產後出血發病突然,出血兇猛,可短時間內因失血過多而發生低血容量休克。如果處理不及時,將危及產婦生命。因此,正確測量出血量、及早識別和處理產後出血性休克,是減少產後大出血發生的關鍵。今日分享的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範玲教授在「第十三屆全國高危產科麻醉與分娩鎮痛論壇暨中美產科麻醉高峰論壇」上作的報告《產後出血休克的早期識別及處理》,精彩內容,敬請觀看!
  • 麻醉在臺灣的發展
    (見於「蘭醫師Dr. Lan」連瑪玉著,劉秀芬譯)除此之外,蘭醫師每日要看400個以上的門診病人,可見西醫當時在臺灣受到相當的重視,而麻醉的情形是由蘭醫師做半身麻醉,再由護士把脈(由王光膽醫師提供)。大約1910年,蘭醫師訓練的醫員中,高年級的學生必須負責麻醉的幫助。「1920年,麻醉使用Chlorform倒在紗布上由此滲入,病人聞藥約10分鐘就麻倒了。麻醉中若病人移動或快醒,就再滴幾滴麻醉藥。
  • 圍麻醉期突發支氣管痙攣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上期,通過例證和數據分析發現,圍麻醉期突發支氣管痙攣為麻醉醫師帶來巨大的挑戰。本期,我們從一書中找出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以期提升同仁處理氣道緊急事件的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這類患者急診手術需要全麻時應該考慮在誘導前給予適量阿託品或長託寧。2.吸菸:長期吸菸者特別是咳嗽、多痰者氣道反應性增高。其中大多數可能不夠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常規肺功能可能會表現輕微異常。
  • GE醫療推出安全量化的麻醉工作站及病人監護儀
    CS2和面向重症監護、麻醉監護的CARESCAPE B系列病人監護儀,給麻醉醫師帶來有效控制麻醉劑量的解決方案及整合的一站式臨床信息平臺,支持診斷決策;帶給患者更為安全、有效的術中麻醉處理和定製化的麻醉監護,同時將實施麻醉的人群擴展至涵蓋新生兒等在內的更廣泛的年齡段的患者。
  • 圍麻醉期突發羊水栓塞典型案例分享
    原創 CHN-MZ 麻醉MedicalGroup發生羊水栓塞,不僅對產婦家庭是災難的,對麻醉醫生的打擊也是巨大的。在精疲力盡的搶救後,也未必能將患者拉回來。並且,大家也能在最近一些年的各類報導中看到相關的醫療糾紛。
  • 【考點速遞】休克的檢測指標
    >C.動脈血乳酸鹽值D.二氧化碳結合力E.血細胞比容☆答案和解析見本文最後【考點分析】休克的檢測指標:包括一般監測和特殊監測,下表中的前5項為一般監測,其餘為特殊監測。正常值為5~10cmH2O①CVP <5cmH2O表示血容量不足;②CVP >1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靜脈血管床過度收縮、肺循環阻力增高;③CVP >20cmH2O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毛細血管楔壓 (PCWP)反映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的功能狀態。
  • 圍麻醉期突發急性血氣胸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由於起病急、發展迅速,易發生失血性休克。嚴重者,可引起呼吸循環衰竭,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圍術期血氣胸,是指術中突然發生的胸膜腔積血、積氣。相關研究表明,多系醫源性因素造成。 3.麻醉因素 (1)麻醉期間再給患者施以大壓力輔助或控制呼吸時可造成肺大皰、支氣管擴張等患者肺泡破裂誘發血氣胸。 (2)麻醉在施用喉鏡或氣管插管時損傷咽喉壁,以及行臂叢神經阻滯,肋間神經、椎旁神經阻滯,胸交感神經阻滯時損傷胸膜、肺組織及血管而引起氣體或血液進入胸膜腔導致急性血氣胸。
  • 五歲女童暴發性心肌炎休克 警惕藏在感冒發燒下的兇症
    新華醫院成功搶救一名暴發性心肌炎合併心源性休克患兒急診心電圖檢查提示為「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醫生們立即將她收入住院,時間是8月8日晚上10點。  此時出現在醫生腦中的診斷是暴發性心肌炎合併心源性休克,這是一種最令醫生措手不及的疾病,致死率極高,片刻耽誤不得。  獲得信息後,新華醫院小兒重症醫學科ECOM團隊、小兒心血管科團隊立即趕到醫院,討論搶救方案。
  • 醫師訓練營:2016年知識搶答覆習題
    (識別碼)(7)無手術知情同意書、麻醉知情同意書(8)手術、麻醉知情同意書中無患者或被授權人或醫師籤字(9)缺麻醉記錄(指有麻醉科參與的麻醉記錄)(10)缺特殊檢查、治療及病情變化知情同意書(包括病危、病重、輸血及血液製品、各種穿刺、有創檢查、操作及重大治療等)或知情同意書無患者或醫師籤字(11)缺使用自費或貴重藥品、材料(包括醫用耗材設備
  • ...突然出現下腹痛,還出現了出血性休克,送到醫院後被診斷為黃體破裂
    △圖源視覺中國 近日,W女士與男友親熱後突然出現下腹痛,經長沙市婦幼保健院檢查診斷結果為「黃體破裂」。因內出血較多,W女士已經出現出血性休克前期症狀,醫院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將其直接送入手術室手術,術中發現W女士左側卵巢破口約1.5cm,有活動性出血,盆腹腔內積血達1000ml。經搶救,W女士轉危為安。 那麼,這次由親熱造成的腹痛,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麻醉醫師臨床經驗不足致女教師變成植物人,涉事醫院二審被判賠48萬元
    一名女教師因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到儋州市人民醫院(原名海南省農墾那大醫院)救治,因麻醉醫師臨床經驗不足,致其變成植物人,並於事發20年後被宣告臨床死亡。該女教師家屬將醫院告上法庭。麻醉醫師臨床經驗不足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林某系患者王某的兒子,劉某系患者王某的母親。1998年10月5日王某因病到儋州市人民醫院就診,診斷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儋州市人民醫院於當晚對王某實施手術治療,在手術過程中王某出現昏迷,之後持續在醫院進行搶救治療但並未恢復。
  • 大陸女子在臺灣知名醫美診所抽脂時休克不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3日晚上,一名大陸女子在臺灣知名美容診所接受抽脂時,突然休克,雖經過CPR並送往國泰醫院急救,但最後仍告不治。這名來自大陸的馬姓女子,23日晚間前往臺北市東區的知名醫美診所接受抽脂手術,手術進行到一半時,馬女突然發生不適,診所醫師展開急救,並將她送往國泰醫院急救,但仍告不治。轄區大安警分局據報正依涉嫌業務過失致死罪嫌,傳喚執刀醫師到案接受調查中。
  • 29周準媽媽上班途中突然「拉肚子」,送至急診時已瀕臨休克……
    29周準媽媽上班途中突然「拉肚子」,送至急診時已瀕臨休克……來源: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日期:2020-12-17 09:41瀏覽次數:5次11月底,小莉(化名)順利從杭州市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產科出院,回家繼續待產。回想那一日突如其來的肚子痛,小莉還是心有餘悸,稍有不慎,就是一腳踏進鬼門關。
  • 術中輸血,患者突然心率加快搶救無效,帶給我們的教訓是...
    輸血過程中,患者突然出現心率加快、SaO 2 下降,聽診雙肺大量溼囉音,吸痰吸出大量淡黃色稀薄液體,麻醉醫師和外科手術醫師考慮患者術中輸液過多 (術中失血4600ml,餘出量5450ml,總入液量12510ml,其中輸注紅細胞26U、血漿2000ml、冷沉澱12U) ,不排除輸液過多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給予抗心衰治療及加強氣道護理等處理。
  • 他突然肚子痛,醫院一查:竟是2公分小腸鑽進胸腔
    導語:他突然肚子痛,醫院一查:竟是2公分小腸鑽進胸腔不少人喜歡小酌一下,享受放鬆的感覺,不過最好不要過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中國廣東一名張姓男子日前經常覺得腹部疼痛,就醫後仍不見好轉,之後他改到大醫院檢查,沒想到醫師竟發現他的胸腔跑進了近2公分的小腸,發現應是因為他平時喜歡健身,加上經常豪飲,腹腔壓力改變導致橫膈膜破裂,才會導致這樣的情形。所幸經過手術後,張男已經脫離危險。據國內媒體《看看新聞》的報導指出,張男日前突然覺得腹部一陣絞痛,還有些噁心想吐,便到附近的診所就醫,當時被診斷為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