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生圍麻醉期休克患者術野廣泛滲血,無論是外科醫生或者是麻醉醫生,都會非常緊張。這意味著,如果不及時終止這種情況,患者的愈後乃至生命都很難保證。廣泛性持續滲血可引起大血腫、模糊手術視野、增加手術困難或危險性、進一步導致大量血容量丟失、誘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這種病例,可謂「可遇不可求」。為了增加大家對這種圍術期事件的認識,我們分享兩個病例給大家:
病例1.
患者,女性,60歲,患食管中段癌入院,1986 年因胃潰瘍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經查:白細胞3.73X 10^9/L,血紅蛋白90.8g/L,血小板223X 10^9/L, PT11.5秒,APTT28.3秒,B肝五項指標全陰性,肝腎功能正常。
到此,似乎並未有任何異常情況。
經補液、輸血、輸白蛋白支持及術前準備,行全食管切除,結腸代食管頸部吻合。
術中先剖腹游離結腸,創面滲血少;開胸後因分離廣泛胸膜腔粘連,創面滲血較多,可見血凝塊;當游離食管時,突然胸、腹腔分離粘連創面廣泛滲血,止血困難,一度出現休克。經創面壓迫止血、快速輸血,升壓等綜合處理,完成手術,術中補液11000ml,輸血漿200ml及庫血4800ml,失血量約6000ml。
這裡的成分輸血是否合理?比如,血漿是否應早點輸、多輸一些?
術後查PT 32.2秒,APTT 71.0秒,3P陰性。經抗炎、激素治療,繼續輸血,同時用酚磺乙胺、氨甲苯酸、巴曲酶、新鮮血漿1500m1、冷沉澱8U、纖維蛋白原、鈣劑及新鮮全血600ml止血治療。
術後第2天出血停止。複查PT 13.5秒,PTT 29.0秒。
針對此病例,您認為引起廣泛出血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病例2.
患者女性,26歲,孕27周。因停經6月餘,無痛性陰道少量流血3天入院。23歲結婚,婚後3年中5次妊娠均於孕3+月自然流產而行清宮術。此次妊娠於孕3+月再次出現陰道少量流血,自行在私人診所服中藥保胎後出血停止。孕期中未行產檢。
入院查體:體溫36.5C,脈搏84次/分,呼吸12次/分,血壓14/9kPa。1KPa=7.5mmHg,因此血壓為105/67mmHg。一般情況好,心肺正常。宮高21cm,腹圍82cm,骶右前位,胎心148次/分。血常規血紅蛋白113g/L,白細胞10.4X10^9/L,紅細胞3.45X 10^12/L,中性粒細胞88%,淋巴細胞12%。BT 2分鐘,CT3分鐘。B超示:中央型前置胎盤,單臀先露,胎心率及羊水均正常。臨床診斷:中央型前置胎盤,珍貴兒。
到這裡,我們發現,除病史中有多次流血、流產史之外,前置胎盤是最大的問題!
考慮患者陰道流血少,胎兒尚不成熟,同時應患者本人及其家屬的強烈要求,在密切監護下行臍帶療法,給予宮縮抑制藥及止血藥等治療。
這裡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大家應該能看出來了。醫生的意見,能否成為醫療決策的主要方?
入院第2天突然出現陰道大量流血,量約1000ml。在抗休克同時緊急行剖宮產,術中發現胎盤附著於子宮體前壁,子宮下段前壁及整個宮頸內口,切口及胎盤打洞處出血不止,宮體注射麥角新鹼0.2mg及催產素10U後立即手取胎盤。剝離時,發現子宮下段前壁及宮頸內口胎盤植入。
完全前置胎盤以及胎盤植入,是否能在術前就診斷明確?影響診斷的原因是什麼?
出血廣泛迅猛,縫扎止血及結紮雙側子宮動脈上行支效果不佳,行子宮全切術,廣泛滲血,清稀不凝,患者迅速呈現深度昏迷,快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實驗室檢查示凝血功能障礙。雖經輸血等積極搶救,於手術後6小時死亡。病理檢查:部分胎盤植入,部分穿透肌層達漿膜。
慘痛的經驗教訓,我們有哪些思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