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麻醉期休克患者突發術野廣泛滲血的典型案例分享

2020-12-25 騰訊網

如果發生圍麻醉期休克患者術野廣泛滲血,無論是外科醫生或者是麻醉醫生,都會非常緊張。這意味著,如果不及時終止這種情況,患者的愈後乃至生命都很難保證。廣泛性持續滲血可引起大血腫、模糊手術視野、增加手術困難或危險性、進一步導致大量血容量丟失、誘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這種病例,可謂「可遇不可求」。為了增加大家對這種圍術期事件的認識,我們分享兩個病例給大家:

病例1.

患者,女性,60歲,患食管中段癌入院,1986 年因胃潰瘍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經查:白細胞3.73X 10^9/L,血紅蛋白90.8g/L,血小板223X 10^9/L, PT11.5秒,APTT28.3秒,B肝五項指標全陰性,肝腎功能正常。

到此,似乎並未有任何異常情況。

經補液、輸血、輸白蛋白支持及術前準備,行全食管切除,結腸代食管頸部吻合。

術中先剖腹游離結腸,創面滲血少;開胸後因分離廣泛胸膜腔粘連,創面滲血較多,可見血凝塊;當游離食管時,突然胸、腹腔分離粘連創面廣泛滲血,止血困難,一度出現休克。經創面壓迫止血、快速輸血,升壓等綜合處理,完成手術,術中補液11000ml,輸血漿200ml及庫血4800ml,失血量約6000ml。

這裡的成分輸血是否合理?比如,血漿是否應早點輸、多輸一些?

術後查PT 32.2秒,APTT 71.0秒,3P陰性。經抗炎、激素治療,繼續輸血,同時用酚磺乙胺、氨甲苯酸、巴曲酶、新鮮血漿1500m1、冷沉澱8U、纖維蛋白原、鈣劑及新鮮全血600ml止血治療。

術後第2天出血停止。複查PT 13.5秒,PTT 29.0秒。

針對此病例,您認為引起廣泛出血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病例2.

患者女性,26歲,孕27周。因停經6月餘,無痛性陰道少量流血3天入院。23歲結婚,婚後3年中5次妊娠均於孕3+月自然流產而行清宮術。此次妊娠於孕3+月再次出現陰道少量流血,自行在私人診所服中藥保胎後出血停止。孕期中未行產檢。

入院查體:體溫36.5C,脈搏84次/分,呼吸12次/分,血壓14/9kPa。1KPa=7.5mmHg,因此血壓為105/67mmHg。一般情況好,心肺正常。宮高21cm,腹圍82cm,骶右前位,胎心148次/分。血常規血紅蛋白113g/L,白細胞10.4X10^9/L,紅細胞3.45X 10^12/L,中性粒細胞88%,淋巴細胞12%。BT 2分鐘,CT3分鐘。B超示:中央型前置胎盤,單臀先露,胎心率及羊水均正常。臨床診斷:中央型前置胎盤,珍貴兒。

到這裡,我們發現,除病史中有多次流血、流產史之外,前置胎盤是最大的問題!

考慮患者陰道流血少,胎兒尚不成熟,同時應患者本人及其家屬的強烈要求,在密切監護下行臍帶療法,給予宮縮抑制藥及止血藥等治療。

這裡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大家應該能看出來了。醫生的意見,能否成為醫療決策的主要方?

入院第2天突然出現陰道大量流血,量約1000ml。在抗休克同時緊急行剖宮產,術中發現胎盤附著於子宮體前壁,子宮下段前壁及整個宮頸內口,切口及胎盤打洞處出血不止,宮體注射麥角新鹼0.2mg及催產素10U後立即手取胎盤。剝離時,發現子宮下段前壁及宮頸內口胎盤植入。

完全前置胎盤以及胎盤植入,是否能在術前就診斷明確?影響診斷的原因是什麼?

出血廣泛迅猛,縫扎止血及結紮雙側子宮動脈上行支效果不佳,行子宮全切術,廣泛滲血,清稀不凝,患者迅速呈現深度昏迷,快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實驗室檢查示凝血功能障礙。雖經輸血等積極搶救,於手術後6小時死亡。病理檢查:部分胎盤植入,部分穿透肌層達漿膜。

慘痛的經驗教訓,我們有哪些思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圍麻醉期突發羊水栓塞典型案例分享
    原創 CHN-MZ 麻醉MedicalGroup發生羊水栓塞,不僅對產婦家庭是災難的,對麻醉醫生的打擊也是巨大的。在精疲力盡的搶救後,也未必能將患者拉回來。並且,大家也能在最近一些年的各類報導中看到相關的醫療糾紛。
  • 圍麻醉期突發羊水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原創 CHN-MZ 麻醉MedicalGroup圍麻醉期突發羊水栓塞,是指羊水物質進入母體血循環引起肺栓塞、過敏、休克、凝血障礙、出血等一系列嚴重症狀的症候群。可以說,發生羊水栓塞,不僅對產婦家庭是災難的,對麻醉醫生的打擊也是巨大的。
  • 圍麻醉期突發支氣管痙攣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上期,通過例證和數據分析發現,圍麻醉期突發支氣管痙攣為麻醉醫師帶來巨大的挑戰。本期,我們從一書中找出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以期提升同仁處理氣道緊急事件的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首先,我們對圍麻醉期突發支氣管痙攣的原因進行分析:(一)圍麻醉期支氣管痙攣的易發因素:1.近期上呼吸道感染:臨床上哮喘和支氣管炎患者常因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而病情顯著加重。正常機體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導致氣道反應性顯著增高,這種反應在感染後可持續3~4周。
  • 圍麻醉期突發急性血氣胸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由於患側胸腔內的高壓,足以把縱隔推向健側、心臟移位和腔靜脈回心血流的受阻,引起心排血量顯著下降、嚴重低血壓或休克。若不及時處理急性血氣胸,患者可在短時間內因呼吸循環衰竭而致死。 首先,我們對圍麻醉期突發急性血氣胸的原因進行分析: 1.患者因素 (1)患者自身患有肺部、氣管支氣管疾病
  • 圍麻醉期突發機械性肺損傷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麻醉期間減輕或避免機械性肺損傷,對改善患者預後、提高患者生存率至關重要。為了讓麻醉同仁對該併發症有更深度認識和更好的應對策略,本期,我們從一書中找出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首先,我們對圍麻醉期突發機械性肺損傷的原因進行分析:1.氣壓傷和高容量損傷:1944年,Mackin等首先發現機械通氣患者的高氣道壓是引起氣體外溢致氣胸、縱隔氣腫等肺損傷的主要因素,並定義為氣壓傷
  • 深夜,荊門一產婦突發流血不止、休克,產房上演「生死時速」1小時
    29歲年輕媽媽懷孕31周,胎膜早破、完全性前置胎盤,剛入院2天後的凌晨,突發流血不止、休克,危在旦夕——深夜剖宮產子,大出血2200毫升後……「幸虧及時轉到二醫來了,如果沒有你們的全力救治,可能就沒有我和寶寶的今天。」
  • 「熊貓血」產婦大出血死亡 醫療機構為何擔全責?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案例一患者在被告醫院建立孕婦檔案,並定期進行孕檢,期間患者告知相關醫務人員其系特殊血型(Rh陰性B型血)。
  • 圍術全期麻醉護理之ABCDEFG法則
    必不可少的檢查包括三大常規、肝腎功能、血電解質、心電圖檢查。Breathing呼吸氣道目的:①維持適當的通氣量,使肺泡通氣量滿足機體需要;②改善氣體交換,維持有效的氣體交換。⑥根據患者情況及老師意見準備其他插管用具。
  • 穿刺點滲血怎麼辦?藻酸鹽敷料試一試!
    從提供的信息及圖片來看,該患者滲血量並不是很多,發生原因與患者蛋白低、水腫等有一定相關性。隨後筆者建議可以選擇藻酸鹽敷料進行處理。接下來,我們將分享一例PICC穿刺點滲血的處理經過,供臨床借鑑。2案例分享:藻酸鹽敷料在PICC滲血中的應用基本信息患者,男性,惡性腫瘤,因治療需要於2020-03-09在左上臂留置PICC一根,置管過程順利。患者在入院前曾有靜脈血栓病史,後一直口服力伐沙班抗凝治療。至2020-03-10,發現穿刺點壓迫的紗布已被滲血浸透,即予更換敷貼一次。
  • 吃完菠蘿下顎滲血過敏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休克情況
    網絡配圖 吃完菠蘿下顎滲血,場面令人震驚!菠蘿作為市面上常見的水果,以汁多、香甜、味美深受人們喜愛。可你知道有人吃菠蘿過敏麼?賈麗君稱,過敏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休克情況。因此,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病史、口述等信息進行判斷,並提供適合的藥品。」賈麗君建議,劉女士應避開過敏原(菠蘿),並進行相關治療。 專家:食用前應用鹽水浸泡 「菠蘿的表面有一些酸性物質,這種物質會刺激人的皮膚,所以有些人吃完菠蘿後會感到不適。」
  • 病例分享丨剖宮產硬膜外麻醉異常廣泛阻滯致氣管插管全麻手術1例
    本文將對我院近期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實施剖宮產術時,導致異常廣泛阻滯行氣管插管全麻1例患者進行臨床分析,觀察剖宮產患者實施硬膜外麻醉時出現異常廣泛阻滯時的臨床表現及處理,探討硬膜外麻醉用於臨床剖宮產患者導致異常廣泛阻滯的有效預防方法。現將結果報導如下。
  • ASA分級|ASA|手術期|分級|示例|麻醉|評估|患者|-健康界
    該系統的目的是評估和傳達麻醉前患者的合併症。單獨的分級系統並不能預測圍手術期的風險,但與其他因素(如手術類型、虛弱程度、失代償程度)一起使用,它有助於預測圍手術期風險。2019年進行了修訂下表中的示例針對成人患者,不一定適用於兒科或產科患者。指定一個身體狀態分類級別是一個基於多個因素的臨床決策。雖然在術前評估病人的過程中,最初可能會在不同的時間確定身體狀態分類,但最終的身體狀態分類分配是由麻醉師在對病人進行評估後在實施麻醉當天進行的。
  • 自體血回輸的時機及對機體的影響
    原創 CHN-MZ 麻醉MedicalGroup自體血回輸技術,這個堪稱20世紀醫學領域最偉大發明之一的技術,在血資源緊張的今天愈發顯現出其巨大的優勢。尤其一些被稱為「熊貓血」Rh陰性血的患者,因其人群稀少,手術用血更是難上加難。
  • 麻醉醫師驚險自救:突然休克中我給自己診斷「應該是肺梗了」
    醫學生誓言還猶如在昨天,實習中無窮無盡的病曆書寫,與患者家屬的各種糾葛卻讓我無所適從。「去學麻醉吧!」師姐和我說:「不用寫病歷,也不用和家屬打交道。打一針麻醉就好了!」這是我工作的第四個年頭,現在我每每疲乏地走出手術室回家,都時不時想起師姐和我的談話——確實不用怎麼寫病歷和打交道,因為時間都花在麻醉本身上了啊!
  • 患者福音!最新指南要求醫療機構提高麻醉水平,配置這些服務……
    鼓勵建立麻醉後監護治療病房對於存在術前合併症、術中嚴重併發症和大手術後需要繼續進行重要臟器系統功能支持和管理的患者而言,術後的監護和治療尤為重要。為保障麻醉後患者安全,提高手術患者醫療質量,《指南》鼓勵有條件的二級及以上醫院建立麻醉後監護治療病房,重點關注以上人員,為其提供預計時間不超過24小時的監護和治療服務。同時,《指南》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開設疼痛病房、麻醉治療病房、日間手術中心(日間手術病房)、臨終關懷病房等麻醉相關的專科住院服務。
  • 麻醉醫生,這份補液攻略請收藏
    3、危重患者的搶救治療。 4、外科患者術中及術後。常用的平衡鹽溶液有乳酸鈉和複方氯化鈉溶液(1/6M乳酸鈉溶液1/3+複方氯化鈉溶液2/3)、碳酸氫鈉和等滲鹽水溶液(1.25%碳酸氫鈉溶液1/3和等滲鹽水2/3)。 二.補液的液體有哪些?
  • 「玻璃人」小夥大腿清理出20斤積血
    近日,與血友病抗爭了近30年的揚州小夥小李(化名),在蘇北人民醫院進行了手術,清除腿部積血達20斤,大腿腿圍從120釐米減少到95釐米。血友病是一種罕見的因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導致的出血性疾病,多自幼發病,主要表現為關節、肌肉、深部組織或重要臟器出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患者也被稱為「玻璃人」。「我從沒上過體育課,也不敢劇烈運動,就怕磕碰受傷出血。」
  • 高場強磁共振成像手術麻醉專家共識|磁共振|麻醉科|共識|手術|患者...
    隨著磁共振條件下麻醉的廣泛應用,共識會做適當修改和補充;共識雖然具有指導性,但不具有強制性,各單位應根據自身情況和特點制定最符合本單位具體情況的規章制度和規範;順利實施術中高場強磁共振成像手術麻醉的核心是安全管理。
  • 新谷納豆激酶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中應用的典型案例
    在高血壓、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篩查和調理方面有獨到的方法和經驗,特別是在應用納豆激酶調理心腦血管疾病中取得明顯成效和許多成功的案例,得到廣大患者的一致認可和好評。69歲的董思明老師就是他眾多新谷納豆激酶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用案例中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董老師來自天水市秦州區,是一名退休美術老師。
  • 肝病合併糖尿病患者外科圍手術期的相關知識
    來源:新浪財經11月25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肝病合併糖尿病患者外科圍手術期的相關知識》。肝病伴隨糖尿病患者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近年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普外科中心收治了上百例此類患者,在圍手術期採用特定的治療方法,使手術成功率提高,死亡率為0%,減少了術後併發症,有效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一、術前1.患者入院後全部知曉自己患有肝病,而對伴隨糖尿病情況的患者表示不知曉,從未進行過飲食控制與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