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慶食品,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端午粽子

2021-01-22 美食每刻享美食

很多人都喜愛粽子那獨特可口的味道,端午節也有著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粽子對大家來說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粽子是怎麼來的嗎?粽子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文化,源遠流長,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

端午節祭祀先祖,也是後人賦予的內容。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粽",蘆葉裹米也。西漢把粽子作為端午最早的時食,到了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西晉周處稱呼粽子為"角黍",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民間的粽子是源於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政治家。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死後,百姓莫不哀傷,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他們把準備的飯糰、雞蛋、米糧等食物一一投到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而後,據說,屈原託夢與百姓,說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這時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人們又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最終發展成粽子。

粽子隨著時代的變遷也不斷發展,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著很大的差別。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發到至今,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湖州粽呈特有的長條形,形似枕頭,故有"枕頭粽"之稱。廣東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正面方形(金字塔),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

在食材上,南北也有差異。北方的粽子,多是糯米所做,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蘸白糖或紅糖食用。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複雜,尤其是餡,變化多樣。鮮肉粽、豆沙粽、蛋黃粽以及以雞肉丁、鴨肉丁、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種類繁多。和北方粽子的另一個一個重大差異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預先用稻草灰湯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糯米性味甘溫,有健脾暖胃、補中益氣的功效。但製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因而不可多食。

相關焦點

  • 微視頻丨端午尋根 習近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
    微視頻丨端午尋根
  • 民俗專家:粽子戰國時被賦予道德含義,晉代時正式定為端午食品
    新華社天津6月5日電(記者周潤健)端午將至粽飄香。民俗專家表示,粽子戰國時被賦予道德含義,晉代時正式定為端午食品,它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粽子初名「筒粽」,用竹筒裝黏米,以草木灰汁煮熟,色、香、味別具特色,且能清熱降火,調理胃腸,是一種時令食品。粽子的出現,標誌著歲序轉入夏季,是一年生活轉折點的信號,最初並無特殊紀念意義。到了春秋時期,逐漸改用菰(茭白)葉包黏米成牛角狀,用於祭拜祖先和神靈,稱「角黍」。
  • 我國傳統食品,端午節必吃,歷史悠久的粽子
    可以說粽子是我們歷史文化上的傳統食品裡面,歷史文化積累的最厚重的食品裡邊一個,在這漫長的日子裡我們國家的這個傳統食品也傳到了很遙遠的地方。其中有日本和越南兩個地方,還有住著很多中國人的一些地方,比如說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等等等等,這些地方也把吃粽子當成了一種習俗。
  • 愛吃粽子一定要收藏這樣做太香了,口感軟糯黏甜不夾生,做法簡單
    馬上就要端午節了,在端午節是需要吃什麼好吃的呢,那當然是粽子啦,想想就特別好吃了,所以小編就打算先提前做一批粽子吃吃,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吃粽子呢,或者是喜歡吃什麼餡兒的粽子呢,要是不介意的話可以在評論裡面大家一起討論一下,為端午節提前做一下預熱吧,哈哈哈哈哈哈。
  • 端午將至,教你包粽子的包法,做法簡單又好吃,每一口都鮮香
    這不馬上就到端午節了,大家現在肯定會想到一個非常好吃的美味,那當然就是人見人愛的粽子了。而且現在的粽子口味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粽子的主要原料還是以糯米為主,然後再加上各種其他的食材就可以做出大家喜歡的各種餡料的口味的粽子,而且粽子也是來者不拒,甜鹹皆可,葷素不拒。
  • 端午節這些習俗你還知道嗎,分享一些有趣的冷知識
    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有祭祀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除五毒等。接下來劃重點啦,這個冷知識你知道嗎。並且已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但是對我們來說,端午節最主要的活動還是吃粽子,賽龍舟啦。下面是有關粽子的一點小知識。粽子又稱「角黍」、bai「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du而成,是漢族傳統節慶食zhi物之一。粽dao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
  • 端午節又來了,鹹粽子完勝甜粽子?榴槤冰粽人氣爆棚
    半島記者 景毅又是一年端午時,扒龍掛艾粽飄香。6月7日是2019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京東大數據顯示,今年端午節肉粽子最暢銷,鹹粽子銷量是甜粽子的3.6倍;網紅新口味粽子熱銷,茶粽銷量同比增長78%,榴槤冰粽的人氣爆棚;傳統節日也越來越受到年輕群體的歡迎,90後消費者增長最高;端午節小長假,上海、重慶、成都成最熱門目的地。
  • 嘉興粽子第三代傳人謝師儀式暨第二屆端午「百粽宴」在月河舉行
    端午節,民間素有吃粽子、吃「五黃」、賽龍舟、佩香囊、掛菖蒲的傳統習俗,嘉興的端午氣氛尤其濃鬱,各種端午民俗文化活動連番登場。  前天上午,在月河歷史文化街區的荷月橋下,作為2013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活動之一的「嘉興粽子第三代傳人邵建國謝師儀式暨第二屆端午百粽宴」隆重舉行,吸引了上千人駐足觀看。
  • 傳承傳統文化品味濃情端午
    粽子飄香時,端午佳節至。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節日是教育的契機。為了加深師生對端午節深厚文化內涵的理解,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道清路小學組織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
  • 端午節怎麼可以少了濃濃的粽子香,國內超好吃的5種粽子了解下!
    端午節怎麼可以少了濃濃的粽子香,國內超好吃的5種粽子了解下!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為紀念。並且粽子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 五月初五過端午,農村除了划龍舟吃粽子,民間還有哪些民俗文化?
    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是一個古老的民俗文化節日,起源於上古時期祭龍活動,自從屈原憂國憂民主張沒有得到實現時投身汩羅江自盡以身殉國,才演變成為紀念屈原為主體的民俗文化節日。人們都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中國之大,端午節民間風俗,風情萬種,姿態萬千。
  • 辣粽、蜂蜜粽、枕頭粽……這些粽子你見過幾種?
    "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亦傳播甚遠。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 端午圖鑑:除了粽子,我們還能吃什麼?
    說到端午節吃什麼,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粽子,的確,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很多地方的習俗。可是你知道嗎,在端午節,很多的地方還有其它的特色小吃,比如一些特色糕點,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各地有哪些端午美食吧。
  • 端午節必備節慶美食,蜜棗和蓮蓉的完美融合,直達舌尖的味覺衝擊
    端午節端午節:中華民族傳統且古老的節日之一,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時至今日的端午節依然是民間非常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民間都會有非常隆重盛大的節日慶典和非常多的節慶美食,其中口味豐富、形狀各異的「粽子」更是成為人們最喜愛的節慶美食之一。
  • 越南文化中的端午節:年中最大傳統節慶,殺蟲驅毒紀念民族的祖先
    在越南端午節是民間三大節,也被越南人稱呼為為「殺蟲節」,是極具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越南民眾組織過端午節,越南文化中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端午,即午的起始:端,開始;午,午月月令;另,陽系太陽、陽氣,端陽即意為陽氣當盛之時。不光是越南或是中國,在亞洲其他國家也過端午節。
  • 端午節必備節慶美食,雙重美味直達舌尖的味覺衝擊,超級的享受
    端午節端午節:中華民族傳統且古老的節日之一,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時至今日的端午節依然是民間非常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民間都會有非常隆重的節日慶典和非常多的節慶美食,「粽子」更是以軟糯可口、粽香誘人、老少皆宜成為人們最喜愛的端午美食之一。
  • 2016端午節活動方案大全
    粽子飄香,古風流長,為進一步引導廣大少先隊員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鎮安小學在端午來臨之際,開展「尋根溯源   粽葉飄香」端午特別活動,旨在提高隊員們的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隊員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 用這個材料包粽子,讓你的粽子與粽不同
    最近大家都在準備過端午的粽子吧?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種,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粽子傳說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 各地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傳統節慶+民俗活動「玩」出新花樣
    節慶,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態。以「傳統節慶」為文化因子,通過系列節會活動的打造,是堅定中華傳統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也是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大特色。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各大景區也與時俱進的增添了各類民俗活動。
  • 端午節粽子的做法大全
    端午節吃粽子是很多人的最愛,也是我們國家歷史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粽子的來歷你知道多少。在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粽子,它們是如何製作出來的,以及一個粽子要蒸多久才會熟,想必對於這些大家都很好奇吧,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關於粽子的相關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