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證券:政策加劇生物醫藥行業分化 尋找風雨中的「世外桃源」

2020-12-22 同花順財經

平安證券指出,2018-2019年以來,生物醫藥行業政策方向已經明晰,預計2020年仍然處於行業政策密集推廣的階段,建議迴避受政策壓制領域,堅守政策免疫且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的高景氣細分龍頭,從分化中尋找散落的遺珠。主線一:創新產業鏈,隨著技術實力的提升以及審批環境的改善,中國醫藥行業迎來自主創新的收穫期,同時激活了CRO、CMO等相關外包產業鏈,重點推薦藥石科技、凱萊英、安科生物、海辰藥業、科倫藥業;主線二:高端醫學影像產業鏈,受益於大型設備配置證鬆綁,尤其是相關顯影劑耗材將持續充分受益,重點推薦核醫學龍頭東誠藥業和碘造影劑龍頭司太立;主線三:醫療消費升級賽道,包括口腔醫療、眼科、醫美、體檢等醫療服務及相關設備耗材領域,重點推薦通策醫療、正海生物,建議關注美亞光電。

來源: 證券時報網

相關焦點

  • 生物醫藥行業2020年度策略報告:尋找風雨中的「世外桃源」
    醫藥製造業2019年1-9月營業收入為18184億元,同比增長8.4%;實現利潤總額2390億元,同比增長10.0%,收入增速有所回落,醫保控費常態化打壓原本抬頭的行業增速。行業觀點:政策加劇行業分化,「世外桃源」風景獨好:2019年是醫藥行業「風雨交加」的一年,醫改進入到深水區和攻堅期。
  • 徐佳熹:醫藥行業分化加劇 投資聚焦龍頭
    與此同時,疫情也在客觀上對整個醫藥行業的中、長期發展,起到了正向的推動作用。因疫情觸發的口罩、防護服、消毒液、呼吸機、治療藥品、檢測產品等呈現爆發式的需求增長。縱觀資本市場,醫藥板塊成一枝獨秀,醫藥企業股價不斷攀高,醫療類基金也博得滿堂喝彩。   政策面上,隨著全國集採的逐步推開,醫改步伐的進一步提速,整個生物醫藥行業格局開始發生變化,緊隨的是行業結構不斷優化。
  • 第二屆新浪金麒麟醫藥生物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一名海通證券
    十年前的前20,只有恆瑞、白藥、復星醫藥一直在榜單。新增的17家公司中,有3家big pharma中國生物製藥、瀚森和石藥,3家CRO公司藥明生物、藥明康德、泰格醫藥,4家疫苗智飛、康泰、華蘭、沃森,1家醫療服務愛爾眼科,1家醫療器械邁瑞,2家網際網路醫療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2家類消費品公司長春高新、片仔癀,1家biotech百濟神州。為什麼是他們?未來5年又會是誰?
  • 前瞻2021•徐佳熹:醫藥行業分化加劇,投資聚焦龍頭丨全景•卓識
    在送走這個令所有人記憶深刻的年份,迎來2021年之際,全景·卓識與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聯合推出《前瞻2021》特別策劃,希望從與宏觀專家、私募大咖以及中國最頂尖證券分析師群體的深度交流中,嘗試勾勒出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產業發展的主要脈絡,尋找在明年註冊制全面推行的情況下
  •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吳淵:醫藥生物產業分化加劇 創新能力重估...
    峰會由金融界主辦,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疫苗行業協會學術指導,中國母基金聯盟、道瓊分別為戰略支持和戰略合作,金融界上市公司中心、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金融界醫藥生物工作室承辦。頭部機構投資者、醫藥生物企業經營者、科研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後疫情時代的變與不變、如何錨定面向全球的高質量增長、長期價值與ESG責任投資等重要話題進行務實、深入探討。
  • 國盛證券--醫藥生物行業2021年度策略:醫藥黃金時代行情不會缺席...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一、回首2020,醫藥如何走過?總體上來看,2020醫藥先抑後揚,一度領跑全行業,8月後震蕩回落;年初以來申萬醫藥漲幅在全行業中排名第六。市場對疫情走勢的預期成為醫藥行情的主導因素。
  • 問道生物醫藥 牽手資本市場
    與此同時,國內自主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原創醫療器械產品快速增長和應用,醫學檢驗行業上市企業逐漸增多,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潛力巨大。  以上綜合來看,生物醫藥向精準健康發展是大勢所趨。近年來,博奧致力於全人全程健康管理,此前我們看到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良好趨勢,就在這裡發展了博奧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目前發展還不錯。
  • 快訊: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漲1.33% 豐原藥業漲停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楚麗君12月15日,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拉升,截至10:00,醫藥生物行業指數漲1.33%,位列申萬一級行業指數漲幅前列,行業內超六成個股上漲,其中,N立方漲32.04%
  • 「招銀研究|行業跟蹤」生物醫藥行業之醫藥零售篇——天時回暖釀...
    建議關注藥品降價大於預期、處方外流速度不達預期、門店飽和加劇行業競爭等風險。相關報告生物醫藥行業之醫藥零售篇--後疫情時代經營加速分化,新一輪併購與上市潮隱生物醫藥行業之醫藥電商篇--經營模式探索期,金融業務關注網際網路融合生物醫藥行業之醫藥零售篇--競爭加劇經營分化,頭部公司穩健擴張
  • 平安證券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改革政策醞釀產業機遇 布局兩大行業
    原標題:【平安策略】 策略配置2021年度策略報告:收斂和醞釀 摘要 【平安證券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改革政策醞釀產業機遇 布局兩大行業】展望2021年,市場整體預期收益率預計收斂
  • 證券時報發布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ESG評估報告
    當前,中國生物醫藥行業進入了大變革的時代,良好的績效和ESG評級,有利於企業贏得資本市場的信賴和支持,助力企業「創新化+國際化」。為此證券時報攜手潤靈評級發布《證券時報-潤靈評級醫藥行業上市公司ESG評估報告》。
  • 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報告(簡版)
    同時,國家政策也鼓勵科學規劃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的發展。在醫藥行業自身發展需要疊加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化發展態勢明顯,生物產業基地及產業園區發展迅速。從區域發展來看,我國生物製藥產業已形成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綜合型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其中,長三角地區產業創新能力和國際交流水平較高,擁有最多的跨國生物醫藥企業。
  • 生物醫藥 : 國泰中證生物醫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更新...
    生物醫藥 : 國泰中證生物醫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五號) 時間:2020年12月14日 09:55:37&nbsp中財網 原標題:生物醫藥: 國泰中證生物醫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五號)
  • 金麒麟醫藥生物分析師:創新藥盛宴開幕 疫苗表現亮眼
    合計1.8萬億規模主動權益基金從35家券商的500個報名團隊中,票選出最佳分析師149名、新銳分析師83名、最佳研究所7個、特色研究所3個。 以下是金麒麟醫藥生物行業最佳分析師觀點匯總: 第一名,海通證券研究團隊,餘文心、鄭琴、賀文斌、吳佳栓、範國欽、梁廣楷、朱趙明等。
  • 生物醫藥:中國醫藥行業細分龍頭及研究框架
    其中包括樂普醫療、歐普康視、健帆生物、安圖生物、萬孚生物、山東藥玻等在內的20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淨利增幅均在30%以上。從醫藥商業細分領域來看,25家醫藥商業上市公司中,有19家淨利潤增長,包括南京醫藥、鷺燕醫藥、柳藥股份、益豐藥房、大參林、老百姓、一心堂、嘉事堂、國藥股份等在內的醫藥商業上市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報增長基礎上,近兩年(2017~2018)均連續實現了淨利增長。
  • 2021年醫藥投資策略:板塊掘金,尋找高增長的細分賽道
    ,財務業績和市場收益均位居前列,作為內需中的剛需,醫藥是「聚光燈下的行業」。但醫藥板塊自8月份開始逐步進入調整期。 從基本面看,8月份開始醫藥行業的回調無關基本面,政策上無實質性利空且二、三季度業績和基本面均好,醫藥回調的本質原因是估值偏高和第一次醫療器械耗材集採政策影響偏大。但我們知道,醫療器械集採的難度遠比藥品集採高,股價受醫療器械集採政策遠比藥品集採低,可能明年醫藥行情上漲以行情修復為主。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聚焦六大方向,尋找馬拉松選手
    醫藥行業政策變革持續、疫情常態化時代下,創新診療手段談判、常規用 藥和耗材帶量採購、醫保控費等政策將持續深化,行業結構性調整長期存 在,產品、技術、服務、渠道等多維度創新才能帶來持續機會。我們從創新升級角度,尋找變革中的長牛品種,持續推薦創新藥及其產業鏈、醫療服務、創新疫苗、特色原料藥、創新器械及連鎖藥店 6 個方向。
  • 午評:大盤分化加劇 兩大板塊逆勢走強
    午評:大盤分化加劇 兩大板塊逆勢走強 時間:2020年12月07日 11:49:18&nbsp中財網   盤面簡述  周一,A股震蕩回落,盤面分化嚴重。行業板塊方面,釀酒行業、農牧飼漁領漲,安防設備、公用事業、銀行、汽車、民航機場、汽車、保險、石油等跌幅居前;題材股方面,白酒、第三代半導體、中芯概念、社區團購、雞肉、氮化鎵、半導體、國產晶片、HIT電池、有機矽等漲幅居前,鈦白粉、油氣設服、流感、人造肉、代糖概念、工業大麻等跌幅居前。大盤高位震蕩,建議把握輪動機會,不能輕易追高。
  • 醫藥板塊怎麼投?新財富獲獎分析師:明年「磨底」+「結構性行情」的...
    從醫藥各子板塊來看,內部表現分化,明顯受益於疫情的醫療服務、醫療器械(呼吸機、防護服等需求旺盛,業績確定性強)、生物醫藥(疫苗和血製品關注度高)今年漲幅居前。  長期來看,國內老齡化趨勢更為明顯(2019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人,佔全國人口18.1%),對醫藥醫療的需求不斷增長,醫藥行業增長明確,但板塊內分化明顯,2021年醫藥板塊仍有結構性的機會。
  • 金融界價值沙龍:聚焦生物醫藥產業 探尋增量要義
    因此,本次活動以「聚焦戰略產業尋找未來企業」為主題,旨在通過專業主題的設置,與專家、上市公司、投資機構代表進行充分交流,分享各自經驗,共同探尋行業增量的要義。 如何成為一家偉大的生物醫藥企業?從國內市場來看,自2009年「新醫改」啟動以來,圍繞「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制度」和「藥品生產流通」等方面的改革政策不斷出臺。十年間,生物醫藥行業格局發生了劇烈變化。一批真正優秀的企業厚積薄發,開始向創新驅動轉變,並取得初步成果。 然而,目前為止,中國仍然沒有誕生一家偉大的生物醫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