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最怕的就是寶寶的健康出現了問題,於是,很多爸爸媽媽都會防患於未然,提前給寶寶做多種檢查,好判斷寶寶健康與否。
近些年,一項檢查可謂是名聲鵲起,它就是寶寶的微量元素檢查。
微量元素檢查,顧名思義,就是檢查寶寶體內的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看看寶寶是否缺乏微量元素。
如果缺乏,可以對症下藥,為寶寶補充營養,調理身體。
聽上去這項檢查似乎還是作用不小的,也的確有些道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寶寶是否需要做微量元素檢查?
中國國家衛計委在 2013 年就已經給出了文件,規範了微量元素檢查流程和適用條件。如果非必要情況,是不建議給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測。
所以,如果寶寶是健康的,就沒有必要做這項檢查。尤其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母乳和配方奶粉完全可以提供寶寶的營養所需,只要正確餵養、寶寶身體健康,則無需擔心寶寶營養不良,更加不用做微量元素檢查。
對於6個月以上的健康寶寶來說,微量元素檢查也沒有什麼必要。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國嬰幼兒營養健康狀況有著明顯提升,微量元素缺乏情況極少,大部分寶寶都存在一定的營養過剩情況。
微量元素檢查靠不靠譜?
其實很多兒科、營養科醫生都反映,微量元素檢查的結果並不十分靠譜,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目前微量元素檢查主要是靠檢測寶寶的毛髮、指血來確認,毛髮通常會被一些灰塵汙染,指血也會因為含有組織液而導致誤差較大,因此微量元素檢查的樣品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檢查結果自然不十分精準。
其次,國際上大多數科學家的共識是:人體內含有28種必需元素,以體內含量佔體重的0.01%為界。但是微量元素檢測只能檢測其中的6種左右,因此結果的參考性意義並不大。
哪些寶寶可能需要做微量元素檢查呢?
少數有特殊情況的寶寶,需要及時進行微量元素檢查,比如早產、多胎、低出生體重的寶寶。
另外,如果寶寶患有長期營養不良、長期腹瀉、反覆呼吸道感染、生長緩慢、食慾下降、皮膚粗糙、脫髮、地圖舌、皮炎、反覆口腔潰瘍等情況,應該檢測微量元素,排除缺鋅的可能。而如果孩子有乏力、多動、傷口易感染等情況時,也應該進行微量元素檢測,因為有可能是缺鐵導致的。
所以,希望家長在這方面認真評估,不要因為一個小問題就懷疑寶寶缺乏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