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芭比聊育兒
在8~12個月,寶寶生長發育很快,寶寶開始懂得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從爬行到學會扶著東西站立,從哭鬧、到用手勢表達需求,再到懂得「baba、mama、a、o」簡單的發音,對大人的互動有了更多的回應。
時光飛逝,短短的時間,寶寶又解鎖了不少新技能,同時寶寶開始變得更加好動,這種進步著實令人激動。
1.寶寶的生長指標
8個月的男孩體重一般在8~10千克,女孩要少約220克,1歲的寶寶體重是出生時的3倍左右,身高在71~81釐米,8~1歲的頭圍是44.5~46釐米。
當然,以上只是寶寶生長特徵參考值,因為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速度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2.身體運動能力:(坐-四肢蹬-四肢支撐身體-爬行-站立-行走)
8個月的寶寶,坐起的時候不再需要人扶著了,儘管偶爾會歪倒,但通常可以用手臂撐住自己的身體。
寶寶在這個階段可以躺在床上動個不停,不管是趴著還是躺著,寶寶會想盡辦法活動自己的身體,對放在身邊的東西能摸就摸,摸不到也要看一看,他還可以隨意翻身,這些動作都可以強化肌肉,為下一步的爬行做準備。
媽媽可以這樣陪寶寶玩:(寶寶在7~10個月主要練習爬)
在寶寶面前放一個好玩的小玩具或者能夠引起寶寶興趣的物體,當然,距離不要太遠,只需差一點距離,能激發寶寶願意挪動身體拿到面前的東西心理,等靈活性加強,就可以用枕頭、沙發靠墊等做一些小障礙物讓寶寶爬過去,也可以讓寶寶滾著球體爬行。
溫馨提示:此在寶寶學會如何爬行之後,媽媽就可以教寶寶如何站立和坐下,在孩子學會如何站穩了之後,寶寶就會扶著爸爸媽媽的手或者身邊的東西試探性地往前走。(學步車並不能很好地幫助寶寶練習走路,反而會打消寶寶練習走路的欲望,還會使寶寶跑到本來去不了的危險地方)
3.手部和手指能力發育(捏-敲打-放-拿-戳-模仿塗鴉)
剛開始,寶寶只會笨拙地將東西向自身「耙」,但到後期,就可以用準確地用兩三根手指將東西捏起來,等學會靈活運用手指後,就會興致勃勃地拿起東西往地上人扔。
媽媽可以這樣陪寶寶玩:(練習寶寶的手指靈活)
讓寶寶坐在平坦的墊子上,在寶寶面前擺放大小顏色和各種材質的球,比如能捏著或者滾動可以發聲、擺錘的小球等,也可以坐在孩子的對面,將球推向寶寶面前,寶寶再將球推到媽媽面前。
溫馨提示:寶寶在身體協調性提高後,他就會開始嘗試著研究身邊的物體,對能拿起來的東西就會進行敲打或者搖晃,對有小洞洞的東西會用手指頭伸進去戳一戳等手指動作。(在寶寶開始懂得爬行的時候,就要把對寶寶不利的東西收起來,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
4.語言發育(對簡單的語言有反應,懂得用肢體語言表達)
寶寶快1歲的時候,開始懂得運用手勢語言或者用身體語言傳達自己的需求,懂得搖頭表示「不」,寶寶此時懂得發出」ba、ma、ga「等簡單音節,即便不會開口說話,但是寶寶開始理解大人說的語言。
媽媽可以這樣陪寶寶玩:儘量多跟寶寶說話,內容可以不限制,比如給寶寶穿衣服、洗澡、換尿片、餵飯的時候都可以跟寶寶說話,語言儘量簡單明確:」媽媽現在給你換上乾淨的衣服,衣服好暖和呀!「,用圖畫書來幫助孩子強化語言學習,幫助孩子簡單理解物品的名稱。(告訴孩子家裡的寵物是」狗「時,出門看到就不要說成」汪汪「)
5.認知發育(模仿大人使用物體,用身體和動作去探索物體,指認物品)
寶寶8個月大的時候對什麼東西都保持一顆好奇心,但是他們持續注意力的時間很短,比如他在玩一個面前的東西也就花2~3分鐘的時間,很快把會把注意力轉移到下一個物體。到12個月時,注意力可以保持在15分鐘左右。
媽媽可以這樣陪寶寶玩:對寶寶此時強烈的好奇心,媽媽可以利用跟寶寶玩耍的同時,增加寶寶對物體的認知能力,跟寶寶玩各種各樣的捉迷藏,比如把小玩偶藏在被子下面,把梳子、牙刷、勺子等東西放在不同的抽屜,讓寶寶去尋找,增強寶寶的記憶力。
溫馨提示:在這幾個月裡,寶寶有時就像兩個性格不同的人,在媽媽面前可能是熱情、開放的孩子,但是在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和人就成為一個害怕、緊張、粘人的孩子,出現這種現象是孩子在慢慢區分熟悉和不熟悉的過程,並不是被人」寵壞「了才膽小怕羞,給孩子適應的時間,不給孩子貼上膽小怕事的標籤。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會行走之後,會出現不好帶的情況嗎?
我是小叮噹,努力變成叮噹貓的樣子,每天會跟大家分享一些育兒知識,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